《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1)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课标内容】
2.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4 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3.2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3.围绕主席“常人情怀,伟人胸怀”,想象晚上写批示时神态、动作、心理等内容,写一小段话。
【学情分析】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我通过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品读课文时通过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抗美援朝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在学习本单元《长征》这首诗时,毛主席藐视一切困难,积极乐观的的胸怀,令我
们敬佩不已,无限敬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主席又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上了战场。今天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一起回到64年前。让我们一起学习27课,再次走近伟大领袖毛主席,(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读课题。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谁懂这句话的意思? 生:青山到处可以埋葬英雄。
生:“忠骨”这儿是指毛岸英的遗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题目的意思是:只要是有树木的山上都可以埋毛岸英的遗体。
生:我有补充。题目是毛主席的批示中的一句,我认为它的意思应该是:朝鲜的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下烈士毛岸英的遗体的,不用再运回中国。
师: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我们再读这句诗。
生:(多媒体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再读一遍,读出革命者血洒疆场,无怨无悔的气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同学们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信息,真好!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我们来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过程中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
师:(读后我们来交流一下不懂的词语。

生:“勋鉴”是什么意思?
师:其它小组有没有同学帮他解决一下? 生:给有功德的人看。
师:谁知道它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生:它一般用在称呼后面。
师:在写信时用在称呼的后面,一般是给德高望重的人看。谁还有不懂的地方?
生:“殉职”是什么意思? 生:是因公务而牺牲的意思。 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我查资料知道的。
师:这种方法很好,平时大家也要学习这种方法。课文中有几个词语需要大家积累,男女同学挑战试读一下。
大屏幕出示:拟定 勋鉴 殉职 奔赴
眷恋 踌躇 黯然 狂轰滥炸
男女生挑战读。
师:大家默看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讲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后,毛主席对毛岸英的遗体葬在哪里的抉择。
师:总司令彭德怀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将岸英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金日成首相要求将岸英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是由一封电报、两个请求、一份批示组成的。作为国家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他却把自己的爱子送上战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64年前,当这封电报出现在主席面前时,主席的眼前一定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出示照片,让我们端详着这张照片,再次回到19501125日。播放电报录音,从这封电报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岸英?
学生边听,边思考。
生:这是一个忠于职守,不怕牺牲的岸英。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得到的?

生:本来岸英已经到达安全地域,却为了取作战图,再回到危险的司令部。 师:是呀!作战图对于部队来说非常重要,岸英明知有危险,却还要去取。“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使整日牵挂朝鲜战事的毛泽东主席国忧中又添家痛,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如万箭穿心,使人撕心裂肺。
二、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大家再读课文,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划出描写主席悲痛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把自己的感受简略地批注在旁边,待会儿我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
师:看着同学们静静读书,写写划划真是一种享受,谁能来交流一下? 生:我从“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体会到主席悲痛得不想与任何人说话。 生:我从“原封不动”体会到毛主席失去爱子的巨大悲痛,他连饭都不想吃。 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真了不起!
生:我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已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我体会到他一直沉浸在失去爱子的悲痛中无法自拔,只是用烟来消愁。
师:可是这愁能消得了吗?不能。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何况已经近60岁的毛主席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长子,这种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生:肝肠寸断、痛彻肺腑、心如刀绞、悲痛欲绝、茶饭不思、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师:可任凭我们用怎样的词语也形容不出这丧子之痛有多深,让我们把体会到的这些文字背
后的信息读出来,一起读(多媒体出示):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师:岸英已是主席为革命失去的第六位亲人,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一起读。
师:是呀!这次怎么会回不来呢?大悲无言,大爱无声,他的心在颤抖、在
流血。 一起读。
师:也许主席此刻坐在屋里,满屋烟雾,也许透过烟雾,往事历历浮现在眼前,以前和岸英
在一起的日子是那么幸福,同学们想像一下,透过烟雾,主席会想到什么?会看到什么?
音乐响起。
生:主席想到和岸英一起散步,一起吃饭,一起讨论新中国发展的大事。 师:多么美好的事情!
生:主席还可能想到和岸英一起下棋,一起谈心的情景。 师:是呀!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生:还可能想到岸英小时候犯错误,毛主席训斥他的情景。 师:以前训斥孩子,现在想起来却那么温馨。
生:还可能想到岸英生病时,他坐在病床边担忧的情景。
师:是呀!以前的日子,还是聚少离多,岸英小时候流浪街头,主席却一直得不到孩子的下落,为了革命,这一切都顾不上了。如今他是多么内疚多么痛苦啊!
请大家一起读: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这次怎么会……
师:在战争年代那么危险的日子里,岸英都能平安回到自己身边,这次怎么会呢?
一起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师:千言万语只汇成了自己儿子的名字。 一起读(多媒体出示)“岸英!岸英! 师:四个字,两个感叹号,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主席很思念岸英,千言万语汇成了儿子的名字。
师:往事出现在眼前,多想抓住儿子,让我们和主席一起呼唤,一起读——“岸英!岸英!
师:主席当时是什么样的动作?

学生表演。
师: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刚才的解读你认为怎么样? 生:不太好,“喃喃”就是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说明主席思念太深,沉浸在回忆中,沉浸在悲痛中,是情不自禁的呼唤,没读出这样的语气。
师:他在回忆,他想抓住儿子,大家一起读——“岸英!岸英! 师:也许此时此刻主席已泪流满面,可是毛主席是一个驰骋战场数十年,挥千军万马,取得无数胜利的主席呀!可此时此刻,主席却显得那么无助。同学们,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种痛?
生: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多媒体出示:强忍。
师:通过“强忍”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毛主席不想让自己的痛表达出来。
师:主席能忍得住吗?(不能)“眷恋”还能换成什么词? 生:思恋。
师:能换吗?为什么?
生:因为“眷恋”比“思恋”更加思念。
师:更加强烈,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念,所以文中是无限的“眷恋”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一起读。
师:失去儿子,主席和所有的父亲一样痛不欲生,但他不愿意让他身边的人受到影响,便默默地自己忍受着痛苦。你又从哪里感受得到?
生: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师:同学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知道,毛主席当时十分悲痛,但他不愿意让他身边的人受到影响,便默默地自己忍受着痛苦。
师:是呀!孩子们,在人的一生中,痛心莫过于生离死别,这让我们感受到伟人的另一面。

三、一课一得,积累背诵
师:课文学到这,老师相信,你的内心一定也和老师一样充溢着感动,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课件出示刚才学生交流的句子)大家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使人产生共鸣的文章?
生:因为作者在文中细致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师:(边板书边小结)作者正是通过对主席“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一位至情至真的父亲。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再去读读背背这些文字,再去感受感受这种爱!
音乐响起,在凄惨而优美旋律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投入真情地朗读学生交流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很多学生被感染,课堂气氛凝重,有些孩子落下了泪水。
师:此时此刻,主席独自一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想像着岸英往日的一切,想把他拉回来,却再也不可能了,面对两种请求,主席会怎么抉择呢?
男生读:岸英奔赴朝鲜时……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毛主席很想见毛岸英。
师:是呀!这是人之常情啊!大家知道吗?主席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岸英,二儿子是岸青,当年母亲被害之后,地下党把他营救到上海,可在上海地下党又遭受破坏,兄弟两人流落街头,岸青被警察打伤头部,直到现在还在治疗,小儿子岸龙在战争中失踪了,也就是说岸英是主席唯一健康的孩子。是呀,这也是一个慈爱的老父亲呀!作为父亲,他想不想见自己的孩子?
生:很想。
板书:常人爱子情感。
师:此时,又有另一种声音出现在心中。 一起读: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
师:作为泱泱大国的主席,他完全可以破格。从这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毛主席虽然身为国家领导,但也不能破例把儿子运回国家。 生:我读懂了毛主席此时想到他不能站在父亲的角度,他还要站在国家的角
度,他太伟大了!
板书:伟人博大胸怀。
师:一个是父亲的声音,一个是主席的声音,既体现了一个父亲的情感,又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胸襟。
四、赏读课文,巧妙迁移
师: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四十多万志愿军死伤在战场上。在这以前,毛主席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在主席的一生中,品尝了太多失去亲人的痛苦。此时,年近花甲的他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漫漫长夜,泪洒枕巾。这一夜,对于主席来说是难熬的,是无眠的,大家展开想象,拿出本子,写一写,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主席是如何渡过的?(放音乐
学生自由书写。
师:写完的同学可以给大家分享了。
生:毛主席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在房间踱来踱去,他好像看到了岸英向他招手,他想拉住岸英,可这一切都是幻影。
生:我仿佛看见主席拿着儿子的照片,抚摸着岸英,思念之情涌上心头,不时掩面痛哭。
生:主席半躺在床上,眼睛一直望着窗外,喃喃地喊:“岸英!岸英!我的好儿子,父亲对
不起你,把你留在了朝鲜,你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生:他在屋里走来走去,拉开窗帘,望着点点繁星,想知道是否有一颗星星属于岸英。
师:想像真丰富,想到天上的星星哪一颗属于岸英,想到那就像岸英的眼睛,想到我的决定岸英会理解吗?岸英会怪我吗?
师:漫漫长夜,他也只是一个疼爱孩子的老父亲呀!一起读——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师:这枕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碎的父亲,再读——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师:此时此刻,在主席的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多媒体出示,一起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毛主席做出的批示是告诉所有人,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朝鲜。这一批示,就意味着主席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从此天各一方。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呀!一起读这一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是呀!真是落笔千钧呀!从此,岸英就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长眠于他战斗过并用鲜血浸染过的朝鲜大地上,直到主席逝世,主席也没能到自己儿子的墓前看一眼。让我们带着对岸英的歌咏,带着对这位父亲的理解,带着对主席的感动,再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毛泽东是父亲,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毛泽东又是主席,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悲痛中,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这个决定就像一棵青松,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画出青松图这是一个平凡的父亲,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这种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会减轻?(不会他只是埋在了心的最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像一根刺一样越扎越深。这一切,或许可以从下面这段话中找到答案。(课件展示诵读
三年过去了,抗美援朝胜利了,毛主席的目光掠过每一位英雄的面孔,他似乎在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像每位归国的英雄那样威武,那样勇敢,然而,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二十多年后,毛主席逝世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才发现了叠得整整齐齐的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不是主席自己的,而是毛岸英的遗物……
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这位伟人的敬仰,全体起立,让我们以少先队员队礼向这位伟大的主席、慈爱的父亲致敬!
生:主席,我们爱您!(课件出示
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一定会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更富强!让我们再次大声说——主席,我们爱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f9f38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2.html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