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琤
(chēnɡcōnɡ,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
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A.①B.②C.③D.④
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A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________
②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解析:1B2)西湖的绿
3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4)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解析】【分析】(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可知下句选“”比较恰当。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4)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B2西湖的绿;
3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4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
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三系法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A.一觉睡了非常久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C.梦想一直没实现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A.拯救饥饿奖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C.世界粮食奖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明()。A.实验条件恶劣B.实验方法错误C.实验过程艰辛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A.B.C.D.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解决的途径。解析:1B2D3C4C
5)示例:不同意。理由: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已惠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6)示例: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
【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图表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6)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B2D3C4C
5)示例:不同意。理由: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已惠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6示例: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分析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3阅读
电子五官
人们常说:狗的鼻子最灵。可是科学家制造的电子鼻比狗的鼻子还灵。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夹在包裹中的爆炸物的气味,防止意外的发生;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大麻、海洛因等毒品的气味,不管毒品贩子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别想从电子鼻下蒙混过关。这些电子鼻在车站、机场、码头认真地履行着职责,也有人称它们为电子狗。
还有一种电子鼻是专为诊断疾病而设计的。健康的人呼出的气体是清新无味的,患病的人呼出的气体则带有各种不同的气味。科学家和医生合作,将各类病人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汇编成图,病人只要对着电子鼻吹一口气,电子鼻根据气味,马上就能判断出病人体内什么地方出了毛病。这样就省去了不少检查、化验带来的麻烦。这种电子鼻也可称作电子医生呢!
电子舌则是一种专门用来品尝味道的电子装置,能分辨出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在食品厂里,它能检验配料添加得是否合理,还可品尝出食品的新鲜程度;在污水处理厂,它负责化验处理后的水是否达到标准。有些东西,我们人的舌头还真不敢尝呢!你知道声呐吗?声呐是利用声波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技术。也就是说,用的方法来确定要找的东西在什么地方,离自己有多远。电子耳发出声音信号或者声呐脉冲,然后对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就能知道水中哪儿有潜艇,哪儿有水雷,等等。最先进的声呐系统甚至能探测到埋藏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的炸弹或别的东西。冰海沉船泰坦尼号就是用声呐到而发现的。
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看到几百亿千米之外的天体;透过电子显微镜我们能够看到分子、原子的活动情况;借助电子扫描、电子衍射仪器,我们甚至能够看到人或动物身体里面的情况和地球内部发生的事情。这些电子眼协助我们探索宏观、微观世界的无穷奥秘。
(有删改)
1)写出文中的电子五官’”的作用。电子鼻:________电子舌:________电子耳:________电子眼:________
2)依次给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解析:1)嗅出危险物品的气味和诊断疾病品尝味道;分辨味道;进行定位和测距;探索宏观、微观世界的无穷奥秘2BDA
3)有了电子"五官,我们人类真的能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了。科技的发展太迅速了,则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科学研究者的努力,我也要好好学习,争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1、嗅出危险物品的气味和诊断疾病品尝味道2、分辨味道3、进行定位和测距4、探索宏观、微观世界的无穷奥秘(2BDA3)有了电子"五官,我们人类真的能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了。科技的发展太迅速了,则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科学研究者的努力,我也要好好学习,争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4课外阅读。
炊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雨下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
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当作人来写,使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第一空主要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清晨、中午、黄昏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第二、三、四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雨下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
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第一空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第二、三、四空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5课外阅读。
(节选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了!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

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1)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表现了春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句依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了春潮。3)下面哪个词语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A.奔腾汹涌B.不可抗拒
4)读本文和《三月桃花水》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解析:1)挤;扯;奔;拟人2)形状;声音;颜色3B
4)本文语调急促,表现出雄健的阳刚之气;《三月桃花水》语调舒缓,表现出秀丽阴柔之美。
【解析】【分析】(1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带着问题细读划线句子找出动词即可。当作人来写,赋予风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细读语句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理解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挤、扯、奔、拟人2)形状、声音、颜色3B
4)本文语调急促,表现出雄健的阳刚之气;《三月桃花水》语调舒缓,表现出秀丽阴柔之美。
【点评】(1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及词语的理解的能力。4)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课外阅读。

我喜欢窗,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林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娴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也许是三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或者是一株朴实的木瓜树,那直直的树干把大片大片的叶子高高地举向天空。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一段淡灰色的围墙,下面是深红或浅绿油漆的门顶,而那淡蓝色匀净

的天空,就轻轻地填满了剩余的空间。
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你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而那均匀的窗格就是当初构图时所画的虚线。
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首歌。
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1)整体感知。
作者描写了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窗,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第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在作者眼里,窗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下列选项中,(不是作者描绘的事物。A.牵牛花B.燕子C.芭蕉D.木瓜树
4)从第自然段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你看到的色彩有________5)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A.当外面条件发生变化时,看到的窗外的景致也不相同。B.无论何时,你都会发现眼前的一切永远是美好的。C.暗含了对窗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1)画面;时刻;天气;喜欢窗、热爱生活2)排比;比喻;拟人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5A,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把麻雀比作音符是比喻;连用三个以上(也许……)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把音符、芭蕉、木瓜树当做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考查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5)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故答案为:(1)画面;时刻;天气;喜欢窗、热爱生活2)排比、比喻、拟人3B
4)紫色、绿色、淡灰色、深红、浅绿、淡蓝色5AC
【点评】(1)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7课外阅读。
1000多米深海发现生物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科学家们介绍说,这里的动物世界太让人惊讶了。根据我们迄(qì今所有的知识,大部分动物不能在如此深的水下生存,因为那里的生存环境与水面上完全不同。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以致聚苯(běn(xī的罐子能被挤压成只有一个指头大小。在太平洋的这一角落里,850多种动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生活了很长时间。这些动物有:细长的刺海胆、海星、甲壳动物、海(kuí和海蛛等。其中新发现的种类非常多,研究人员正在忙于对它们进行分类。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们不熟悉的这些动物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这个新发现令科学家相信,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A.列数字B.作比较
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________
②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A.聚苯乙烯的罐子不能放在海底。B.1000多米深的水下压力非常大。
3)这篇短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家________。由此,科学家们推测________4)阅读短文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解析:1AAB2B
3)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


4)为什么人们认为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中有350种动物是早已灭绝了的?【解析】【分析】(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故答案为:(1①A②AB2B
3)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
4)为什么人们认为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中有350种动物是早已灭绝了的?【点评】(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8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起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2)文章分成三段,已用“//”标明,请写出每段的段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4)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解析:1)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2)杨时和同学冒着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程颐正在睡午觉,杨时和同学在门口冒雪等待多时。;程颐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详细解答了问题。3)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4)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2)杨时和同学冒着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程颐正在睡午觉,杨时和同学在门口冒雪等待多时;程颐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详细解答了问题。3)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4)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4)本题考查用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9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节选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功地把纳米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给人类带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的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1)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多选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
2)选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下面的句子中,关于加点词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A.表示这种设想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B.表示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C.表明这种材料还需进行再研究。
4)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你有什么看法?解析:1B,C2)辉煌前景;潜在威胁3A
4)尽可能控制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
【解析】【分析】(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BC2)辉煌前景、潜在威胁3A
4)尽可能控制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
【点评】(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0精彩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

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1)文中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什么?2)这个十四岁女孩精神的可贵之处是(A.不向命运低头。
B.在死神降临之际,依然从容面对。C.她不惧怕泥石流,特别勇敢。D.她很乐观,常常微笑。
3)标题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小女孩的微笑蕴含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所以这微笑是穿透灵魂的。
B.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不能夺去人的精神。C.小女孩喜欢微笑,所以她的微笑穿透了灵魂。
D.小女孩在生死关头依然微笑,所以她的微笑穿透了灵魂。
解析:1)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2B3A,B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读第四自然段可知,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从"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形。"很容易看出,这个十四岁女孩精神的可贵之处是在死神降临之际,依然从容面对。(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读短文可知,AB正确。
故答案为:(1)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2B3A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选好。(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
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

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不慎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意解释词语。束手待毙:________敬慕:________
3)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4)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5)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解析:1shèntiǎn
2)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尊敬,仰慕。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4)因为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
5)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
【解析】【分析】(1)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束手待毙: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敬慕:尊敬,仰慕。(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
故答案为:(1shèntiǎn2)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尊敬,仰慕。(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4)因为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5)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斗争

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2阅读理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去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1对买橘子水达到狂热的地步,是因为(A.他特别爱喝橘子水。
B.炎热的夏天,喝橘子水有利于解渴防暑。C.“从中享受到独立、自由。D.“认为买橘子水特别好玩。
2)从文中摘抄要求独立的表现。
3)吃山楂片为什么潦草地吃着,而且神情有些沮丧?分析较为合理的是(A.山楂片不好吃。B.为自己忘记而后悔。C.因为我说了该他说的话。D.为自己不能独立而自责。
4为什么忍住没走过去帮助他?理解较合理的是(A.有了上次的经验,不愿自讨没趣。B.“不愿伤害对独立的强烈要求。C.想让经受生活的磨练,增长才干。D.想让吃点苦头,接受教训。
5)不少父母对子女的事包办代替,从选段中作者对待侄儿的做法中,你有何感想?解析:1C

2)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3C4B
5)从要让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15后来,……耐心地等待着。,比较判断正误。(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开头第一句话)。(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从第2有一次,……我有点后悔起来。,比较判断正误。(4)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结合选项比较判断。(5)谈自己的感想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C2)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3C4B5)从要让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考查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诚实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馆,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哭,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文中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2丈夫说的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3)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解析:1)兴隆2)诚实守信。
3)我明白了应该诚实守信,不应该掺假糊弄顾客啊。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2)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3)结合课文内容补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1)兴隆(2)诚实守信。3)我明白了应该诚实守信,不应该掺假糊弄顾客啊。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

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间荷塘
家乡的村口,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_______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盛夏之际,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鼓掌欢迎我呢。A.最引人注目的是雨打荷叶时,荷叶那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_______迎风摇曳的荷花,经过雨水的洗礼,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_______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_______动人!更为诱人的是在那_______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B.当阵阵微风吹来,荷叶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_______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令人如醉如痴……1)请将下列叠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楚楚盈盈闪闪朵朵团团枝枝
2)小时候,我们在荷塘边玩耍,除了折纸船,我们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三个字概括)等,体现了我们童年生活的________(填成语)。3)句子A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B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珍珠玛瑙。4)请依次给短文第③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5)第恰在这个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仅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吗?如果不是,你认为还有什么?
解析:1)团团;朵朵;盈盈;楚楚;枝枝;闪闪2)捉鱼虾;捏泥人;捉迷藏;无忧无虑3)拟人;玉盘;雨水
4)雨打荷叶;雨后荷塘;荷塘月色
5)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时。示例:不是。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不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叠词的运用。应在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句子A荷叶当作人来写,赋予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B处把荷叶比作玉盘,把雨水比作珍珠玛瑙,是比喻。
4)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5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团团;朵朵;盈盈;楚楚;枝枝;闪闪;2)捉鱼虾、捏泥人、捉迷藏、无忧无虑;3)拟人、玉盘、雨水;
4)雨打荷叶、雨后荷塘、荷塘月色;
5)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时。示例:不是。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不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标题的能力。
5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15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__________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__________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A.多姿多彩B.惊心动魄C.飘飘洒洒

2)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3)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B.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C.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4)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相同点: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解析:1BCA
2)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3B
4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文写的是雨后的晴天,本文写的是下雨的时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B:句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状态。(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故答案为:(1BCA2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3B4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文写的是雨后的晴天,本文写的是下雨的时候。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与课文比较异同。16阅读实践
(一)森林卫士——穿山甲
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别名鳞鲤。因其善打洞,每小时挖洞速度可达23米,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鱗甲,全身约有600多块覆瓦状的角质鳞,故而得穿山甲
穿山甲的长相有点奇特。它身长不足1米,尾长约0.3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它喜欢温暖的山麓、丘陵,挖洞穴居。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它的胃颇像鸟类略有砂囊的胃,能呑下小石块,石块在胃里起研磨害虫的作用,因而食虫量很大。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外売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装死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来……。有时,它

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据观测,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许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食用穿山甲肉有滋补功效,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据统计,过去10年至少100万只野生穿山甲被捕获。..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________;一是因为________2)下列关于穿山甲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穿山甲可以吞食石块,胃里的石块能研磨害虫。穿山甲的鳞片可以保护自己,它的鳞片也可入药。穿山甲喜欢昼伏夜出,入夜便开始杀敌卫林。穿山甲的舌头柔软、伸缩自如,有利于捕食。
3)短文5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穿山甲五个方面的内容,读一读,照样子填写。

4)读文中划“________”的句子,带点的至少可以删除吗?为什么?5)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问题,并能提出新的问题。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称穿山甲为森林卫士呢?
我能联系短文回答我还会提出新的问题
6)阅读下面材料,再和第自然段比较,这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穿山甲长得笨乎乎的,身上披着勇士的铠甲一样的铠甲,可以说是刀枪不,它有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小而有神。它还有一张与众不同的小嘴,像医生的大针头一样。
解析:1)善打洞;身披鳞甲
2正确;错误;正确;正确
3



4)不能,因为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至少说明过去10年被捕杀的野生穿山甲可能不止100万只,如果删除了,就变成一个准确的数字,反而与事实不相符。5不懂的问题我能联系短文回答
为什么称穿山甲为森林卫士呢?
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我还会提出新的问题
能从内容、写法等角度来提出不懂的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
6)短文第自然段主要通过具体的数字(列数字)来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准确、朴实;链接材料写穿山甲的外形用了比喻,显得形象、生动。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1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正确;错误;它的鳞片没有医药的作用。正确;正确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第5个自然段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第5自然段,然后按题目提供的要求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4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6)考查对短文第自然段及链接材料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第自然段及链接材料,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善打洞、身披鳞甲(2正确;错误;正确;正确3)长相奇特、生活习惯、捕食方法(4)不能,因为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至少说明过去10年被捕杀的野生穿山甲可能不止100万只,如果删除了,就变成一个准确的数字,反而与事实不相符。(5)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我还会提出新的问题、能从内容、写法等角度来提出不懂的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6)短文第自然段主要通过具体的数字(列数字)来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准确、朴实;链接材料写穿山甲的外形用了比喻,显得形象、生动。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这道题是按第5个自然段填空,一定要理解第5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17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_____(欣赏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_____(反映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_____(凝固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比喻和拟人
3)找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找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解析:1)欣赏;倒映;凝固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
4)中心句: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反映:犹反照;反射。倒映:意思是人或物的形象倒着映在水面上。凝固:液体变成固体。坚固:牢固,不易毁坏。
2)把袅袅上升的雾气比作洁白的羽纱形象生动是比喻,又把小河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情感是拟人。
3)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4)第一空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结尾。第

二空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欣赏;倒映;凝固;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
4)中心句: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第一空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第二空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18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几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晚。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没有事情,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啊!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倘若:________一字一板:________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改为陈述句。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4)从这则故事,你悟出什么道理?
解析:1)如果,假如;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

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阴雨之天。
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边读边想,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解答时要带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如果,假如;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阴雨之天。
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边读边想,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9课外阅读。
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真正做到了手不释卷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叮嘱----________愧疚----________2)解释词语。手不释卷:________惭愧:________3)给第二段加标点。
4)把下面这句话概括成一句俗语。

人们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________
5)文章中提到________个人物都手不释卷,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是怎样叮嘱的?解析:1)嘱咐;惭愧
2)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惭愧: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3),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5)三;吕蒙;孙权;光武皇帝
6)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考查对俗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依据句意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5)、(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嘱咐、惭愧;
21、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奋好学,刻苦读书。2、惭愧: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3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5)三、吕蒙、孙权、光武皇帝;
6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俗语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5)、(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0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

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
4)文中第一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解析:1)大自然;太阳;天空2)举例子
3)大自然色彩的奥秘4)设问;引出主题。
5)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是设问句。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大自然;太阳;天空2举例子;
3大自然色彩的奥秘4)设问、引出主题。
5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1课外阅读。
故乡的山溪
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山东老家。家乡青的山,绿的水,崭新的瓦房,鸡鸣羊叫,清脆的蝉鸣……一下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一饮而尽。好凉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大好肥的虾。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溪水潺潺地、潺潺地流着,浸透了田地。多听话、多无私的山溪啊。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开学前,我不得不告别山溪。故乡的山溪啊,一直在我心中流淌……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醉--________清凉--________清楚--________确实--__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山溪________的水________的山________地笑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一口气喝完了。形容喝得十分爽快。________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________4)在文中找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5)作者写故乡的山溪,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解析:1)陶醉;凉爽;清晰;果然2)故乡;清澈;青青;不由自主3)一饮而尽;不由自主4)山溪给了我欢乐。
5)对山溪,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选文找到答案。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

短文中了。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短首。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陶醉、凉爽、清晰、果然;2)故乡、清澈、青青、不由自主;3)一饮而尽、不由自主;4山溪给了我欢乐。
5对山溪,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选文中的,只要对选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22课外阅读。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穿着母亲缝(féngfèng)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shānshàn),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1)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
2)作者认为天窗的作用是什么?(A.可以凝望天空,看到天上的景色。
B.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3)选择拟人句()。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4)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解析:1féngshàn2B3
4)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母爱的美好回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féngshàn2B3
4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母爱的美好回忆。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23课内阅读。
鸡,乡下人家照(例列)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他们的屋后(淌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短文选自《________》。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指的是谁?

5)仔细体会文中划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1)乡下人家。2)例倘若幅3)即使
4他们指的是谁?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谁?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5)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1)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组词填空。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4)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乡下人家。2例倘若幅3即使
4他们指的是谁?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谁?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5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点评】(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24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

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坚固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1)文中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A.比喻B.拟人C.比喻和拟人
3)在文中找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并找出静态的句子。4)文中中心句________,表达作者________之情
5)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________
解析:1)欣赏;凝固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4)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对小河、家乡的热爱
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欣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侧重点是享受而玩赏只是在把物品玩着看,侧重玩看,有亵渎之意。坚固:牢固,不易毁坏。凝固:就是凝聚了,固化了,成为一体了。
2)把袅袅上升的雾气比作洁白的羽纱是比喻,把小河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

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结尾。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5)理解句意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故答案为:(1欣赏;凝固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41、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2、对小河、家乡的热爱
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2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草身份低微,没有扑鼻的花香,没有高大的身材,也没有艳丽的颜色。但是,它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这让我敬佩。
春天,小草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破土而出。小草虽然没有花的鲜艳和芬芳,但是在任何不起眼的角落,都能默默地生长。因此,它变得更加坚强,生命力也更加顽强。
夏姑娘来了,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小草在烈日下没有叫苦连天,即便在缺水的情况下,它也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无论是炎热的逼迫,还是暴雨的鞭笞(chī,在它看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它依然昂首挺胸地活着。
冬天,狂风不停地呼啸,扫荡一切生灵。寒风过处,小草枯萎了,干瘪(biě的草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那是小草在向寒风发表宣言:虽然我枯萎了,但是地下的根仍在默默等待着来年的春风。
小草虽然不美、不高,但它顽强的生命力常使我感动;小草虽然毫不起眼,但它坚强不屈的精神却一直鼓舞着我前行。
1)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写出了小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析这篇文章的总体框架。
第一自然段:总写小草有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生命力,让敬佩。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描写小草________
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赞扬小草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我认为这篇文章属于________结构。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小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解析:1)时间;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
2)坚强不屈;顽强;在春、夏、冬三个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顽强;顽强的生命力;坚强不屈;B
3)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4)春天时,小草辛苦破土而出,不论在哪里都顽强生长;夏天时,小草努力克服或炎热或暴雨的严峻天气;冬天时,小草的根默默等待着来年的春风。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春天、夏天、冬天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出了小草坚强不屈和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然后再总的概括,是总总结构。
3)把小草当作人来写,赋予小草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时间、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21、坚强不屈2、顽强3、在春、夏、冬三个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顽强4、顽强的生命力5、坚强不屈6B31、拟人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4)春天时,小草辛苦破土而出,不论在哪里都顽强生长;夏天时,小草努力克服或炎热或暴雨的严峻天气;冬天时,小草的根默默等待着来年的春风。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及--方法的掌握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最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_______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榆荚。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炎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种写法叫________3)分别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段意。第三自然段:________第四自然段: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5)哪句话正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多选)。本文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本文说明了榆树的生命力强。
本文说明了榆树经得起寒冷、炎热、干旱。
6)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句子中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不改变句意解析:1)坚强的榆树
2)统领全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3)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榆树从不夸耀自己。
4)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榆树从不夸耀自己。5
6)因为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所以我赞美榆树。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故答案为:(1)坚强的榆树2)统领全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3)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榆树从不夸耀自己。(4)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榆树从不夸耀自己。(56)因为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所以我赞美榆树。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7课外阅读。
鸡毛信(节选)
鬼子越来越(近进)。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zàngcáng_______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zhéshé_______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
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②”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那个歪嘴黑狗子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近进)_______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子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瞪着那双饿狼般的眼晴......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
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词语。胖乎乎(ABB________越来越远(ABAC________
3)文中的歪嘴黑狗子指的是________小胡子指的是________4)给第自然段概括小标题。
5)读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海娃这样做是因为(A.他特别害怕鬼子打他,所以想赶紧跑。B.他怕鬼子发现鸡毛信.想赶快送给八路军。
6)仿照第自然段加点的词语,改写下面的句子。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改写:
7)海娃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解析:1)正确的句子:近;进;正确的读音:cángzhé2)略;略
3)日本鬼子;长着小胡子的日本兵4)藏鸡毛信5B
6)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像一只贪婪的老鼠。

7)机智、聪明、勇敢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胖乎乎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第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4)考查拟定小标题。看看第自然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第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6)此题意在明白夸张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7)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正确的句子:近、进、正确的读音:cángzhé2)白茫茫;金灿灿;呆头呆脑;多才多艺(3)日本鬼子、长着小胡子的日本兵(4)藏鸡毛信5B6)略7)海娃是一个机智、聪明、勇敢的孩子。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
再选词填空。(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标题的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7)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28课外阅读。
诺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有这样一则异国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赶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热被窝里,就劝他赶快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接到命令才离开。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满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手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军衔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的三个生灵为一个诺言庄严地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从短文中找出符合下面句子意思的词语。

相信、佩服。________庄重而严肃。________
2)军官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这是因为(A.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
B.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动了。C.军官被那个妇女的热心所感动。D.军官准备去解决这件事。
3)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
4)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总领全文B.承上启下C.深化主题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解析:1)信服;肃穆2C3B4C5)略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把小孩、妇女、军官比作生灵语言生动形象,是比喻。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5)围绕重信守诺来谈即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信服、肃穆(2C3B4C5)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9阅读实践
(二)接力妈妈
①2020119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了不满一周岁的儿童新冠肺炎患
者小彤彤。
②“妈妈----妈妈——”小彤形在一声声的哭声中被护士长夏爱梅抱进了隔离病房。③“喔,乖乖不哭,不哭了……”夏爱梅不知哄了多久,小彤彤才迷迷糊糊睡下。④“今晚是你值班呀?夏爱梅放下小彤彤,想检查一下接班护士是谁,一看正在穿防护服的张洁,不由担忧起来:你行吗?要不我留下吧!二十四岁的张洁,根本没有照顾婴

儿的经验。而如此幼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既要二十四小时贴身护理,还要进行各种治疗。护士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⑤“张洁坚定地说道。夏爱梅沉默片刻。一定要多加小心。她再三叮嘱张洁。⑥"明白。"张洁点点头。
夜深了,隔离病房内异常。但生病的小彤彤似乎很不不一会儿就哇哇哭起来。张洁赶紧俯身哄着:喔,小乖乖不哭……”她又是拍手,又是唱歌,可小彤形哭得更凶了。
张洁束手无策,只得再靠近过去。没想到,小家伙竟然对张洁伸出一双小手,示抱抱。看着孩子那可怜又可爱的样子,一股抵挡不住的爱流涌至这位年轻女护士的心……张洁走上前去抱起小彤彤。
呵,小家伙不哭了!小脸蛋上竟然还露出笑容!张洁激动不已。
⑩“---我抱我抱!”这一夜值班,张洁抱了小彤彤不下四五回每回都要抱几十分钟.........接张洁班的,是比她还要小两岁的王锦。下班前,张洁向王锦传授了伺候小患者的秘诀----当好她的妈妈就行。
于是,又一位护士像慈爱的母亲一样,勇敢地走进隔离病房……
之后,每天,每夜,都有一位同样温柔的妈妈,来到小彤彤病房,抱起她,逗她玩,给她喂奶、换尿布、抽血样……
1)请将下列两个词语填到第自然段的横线上。安宁安静
夜深了,隔离病房内异常________。但生病的小彤彤似乎很不________,不一会儿就大哭起来。
2)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在第自然段的横线上补上护士张洁的语言。3)下列不属于护士长夏爱梅下班前再三叮嘱张洁的原因的一项是(A.张洁还很年轻,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B.患者刚住进隔离病房,一直哭闹不止。C.患者太小,需要二十四小时的贴身护理。D.新型肺炎患者比较特殊,要进行各种治疔。
4)下列关于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妈妈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小彤彤还太小,她把护士当成了妈妈。B.隔离时间太长,小彤彤错把护士当成妈妈。C.因为在隔离病房,小彤彤只能把护士当妈妈。D.护士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彤彤,就像妈妈一样。
5)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6)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把这一则新闻转述给爸爸妈妈听,你会怎么说?请写下来。解析:1)安静;安宁
2)请护士长放心,我一定做好!3B4D

5)总四五回几十分钟可以看出抱的次数多,抱的时间长,从中可以看出护士张洁的尽职尽责和无私奉献。
62020119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不满周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彤彤,护士们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2)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安静、安宁(2)请护士长放心,我一定做好!3B4D5)总四五回几十分钟可以看出抱的次数多,抱的时间长,从中可以看出护士张洁的尽职尽责和无私奉献。(62020119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诊不满周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彤彤,护士们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2)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材料二:纳米材料已做成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
材料三:纳米技术可以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数倍,还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瓷砖。材料四: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
的效率和可靠性,延长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1)以上材料,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的运用。
2)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界的清洁工作效率大大提升。________
目前纳米技术在饮食方面的运用仍处在设想阶段,离实际运用还很远。________纺织、交通、建筑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________解析:1)衣(纺织);食(餐饮);住(建筑);行(交通)2)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材料整体感知,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由材料二可知,纳米材料已做成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正确故答案为:(11、衣(纺织)2、食(餐饮)3、住(建筑)4、行(交通)(2确、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10abdb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e.html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