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案新人教版1

发布时间:2022-11-10 22:58: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九年级
雨说
教学目标
1.体会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课堂实录
一、预习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至台湾。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其成名作《错误》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2.追溯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根底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3.识记字音、字形
田圃(pǔ 禁锢(jìn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披蓑(suō戴笠(lì 襁(qiǎng褓(bǎo
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学会朗读诗歌,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体味雨说的内容,体味本诗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很好地表现“雨”的形象。这首诗长句比较多,既要读得连贯,也要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全诗分为九节。其中五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第一节,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第二节,雨轻轻地来了,满怀着爱心。 第三节,雨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第四节,雨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五节,雨请孩子们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第六节,雨告诉孩子们它是笑着长大的。 第七节和第八节,雨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 第九节,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三、再读文本,理解深意。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
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
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
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
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4.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
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
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
四、朗读全诗,归纳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明确本文的创作主旨。】 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愁予的诗歌《雨说》,读熟并试着在理解的根底上进行了朗诵,感受了“雨”的宽厚慈爱,感受了“雨”对中国大地上儿童的祝福和希望。知道了拟人的写法与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区别。
课后习题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试着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0c22a96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9b.html

《【九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案新人教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