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语文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5-10 09:38: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州市高新区2012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震(hàn) ②烦(suǒ) ③浮光lüè影 ④惟妙惟(xiào)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它如此辽阔深遂,使人站在它的岸边,纵目远眺,仿佛有置身于水天苍茫、辽阔无垠的皓瀚沧海之滨的感觉。

②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燥喧腾;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祥的找到了归宿。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③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⑥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4.名著阅读。(5分)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如意金箍棒,大闹森罗殿,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派谁到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后孙悟空搅乱蟠桃盛会,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围困花果山,捉拿孙悟空又被战败,后玉帝在观音菩萨的建议下又派谁去助托塔李天王一臂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为了表示对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忠心,他用绳子和钩子把敌方的战舰拉了过来,为利立浦特小人国立下赫赫功勋,他后来为何还要离开利立浦特小人国,来到不来夫斯库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学生习作《告别田园》中的片段,标序的三个句子都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3分)

忽而忆起几个星期前的那张报纸。拆迁公告上的那张图,恰似一只巨大的魔掌,①恐怖地伸向那几块仅存的农田和民宅。②我当盟默默地祈求希望外婆家不要划进这区域,然而现实赫然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来欣赏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了。

临走了,月色下的田野寂静而朦胧。我深深地叹息,梦想留住这最后的田野。父母催我离开了。③我仰望孤独的那轮月儿,埋一颗愿望的种子在脚下厚实的土地里。愿城市不再成长!

第①句可以改为“____”。

②句语意重复,应删去“”一词。

③句语序不当,应把“”移到“”前。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出师表》选文,完成6-9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下列哪组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2分) ( ▲ )

word/media/image2.gif A. 遂先帝以驱驰   B. 则责攸之、袆、允等

    杂然相(《愚公移山》)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word/media/image2.gif C. 斟酌损      D. 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其所不能        此臣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哪一项相同?(2分) ( ▲ )

 A. 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 B. 芳草,落英缤纷。

  C. 朝晖夕阴,万千。     D. 奉命于之间。

8.诸葛亮为什么要提“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诸葛亮在文中回顾了先帝对他的哪些“殊遇”?请联系全文说说他是怎么报答先帝的。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ǖ):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枚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第①段中“似乎”有深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全文,说说鲁迅为什么在第二学年终结的时候要离开仙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黄蓓佳曾评价鲁迅文章体现出他“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的两个特质,请结合选文的第⑦段,说说鲁迅灵魂“柔软”和“坚硬”的具体表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静美的《恩惠的倒钩》,完成14-16题。

①什么叫过错?任何东西只要一过头,也就错了。

②感恩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恰似一碗味道纯正的高汤,但添油加醋一过分,便原味尽失,出现了令人作呕的怪味。某学校可能是感恩的文章写多了,父母之恩、老师之恩、朋友之恩、自然之恩等等似乎出不了新意,便转向感谢遗弃自己的人、欺骗自己的人、鞭打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的人乃至自己的敌人,于是,感恩便成了神话中的“统仙袋”,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没有好坏、没有是非、没有真假、没有善恶、没有美丑、没有敌友,不管犯什么罪的人,都可以找到向他感恩的理由,就像文革时期的全面武斗的理由一样:好人打好人是好事,因为不打不相识:好人打坏人活该,因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坏人打好人光荣,因为被敌人反对的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如此感恩下去,不但日本人应当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恐怕也要向靖国神社磕头了。

③另外,感恩本是人们发自心底的自发性行为,它是以施受双方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谦让为前提的,如果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对受恩者的道德要求;那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便是施恩者的道德标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感恩当着施受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强制,便变成了交易。报载:湖北省襄樊总工会取消了5名贫困大学生的受助资格,理由是他们不懂得感恩,受助一年多,没有给援助者写过一封信、打个一个电话。这样的活动,不得不让人忧虑:在取消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资格的同时,也取消了中国孝义文化的精髓。对施善者来说,善有真假之分,“善而急人知,善虚即为恶意”,如果捐助的目的,只是为自己扬名立万,这不是真善,而是奸商,因为商品广告费要比善款昂贵得多;对受助者来说,感恩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有的见诸于语言,有的见证于行动,说感恩的未必会感恩,不说感恩的也未必不懂感恩。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大恩不言谢”之说,如果每一种善行,都要求受助者以规定的形式来进行回报,便如堂恩所说的那样:“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者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到哪里。”

④几年前,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某高校一学生自幼父母双亡,家景贫寒,得一富豪资助完成了学业。在其成长过程中,有关媒体跟踪报道,富豪资助之事也时常见诸报端,大学毕业前夕,又有记者采访这名学生,问他应怎样感谢资助人,该生说:“不,我不感谢他,贫困是令人羞愧的事,他用我的贫困换取了荣誉,我为他的资助付出了自尊,我们是等价交换。”这则报道,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

⑤中国孝义文化博大精深,在这片礼义之邦的国土中,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每一个善行,但对施恩者的过度崇拜,往往会成为民权下跪的明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善行是称颂的理由,但不是依赖的路径。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但带倒钩的恩惠却是需要我们共同警惕的。 (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恩惠的倒钩”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字,完成17-21题。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骆非翔)

(1)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在那里支教两年后,他就可以顺利地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2)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他敬礼。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3)他留了下来,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4)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唯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5)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有点怯怯的忧郁,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他见到的眼神是整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6)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无法再找到道路。家远的孩子只能留下来,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7)那个晚上,孩子们在他的允许下翻看他的东西,并抱着他的吉他乱弹。只有也措,那个忧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他的初恋女友大一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他们已经分手,但他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他反复拾取的快乐。他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听到汨眼模糊,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8)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忧郁。他走过去,问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9)“不。”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10)“它叫音乐盒,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11)“是谁送给你的?”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12)“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

(13)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14)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听到学校后山的树木折断的声音。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住了,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15)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他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想妈妈了,是吗?”

(16)“我要见阿妈。”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17)他鼓励孩子: “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18)也措看着他,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到了他的宿舍门口,接走了也措。

(19)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他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20)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他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了,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21)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看着他,总忍不住想笑。依旧不爱说话,总是偷偷地看他。

(22)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他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23)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妈妈了……

(24)他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但是他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时候,他把那个珍贵的、曾经穿越风雪来陪伴他的音乐盒送给了也措——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大孩子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0年第2期)

17.第(12)段写“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联系全文,谈谈老师为什么要对也措撒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21)段划线句子中关于也措眼神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支教老师原来计划“支教两年”却最终“呆了六年”;也措家平时依靠一匹马获得“唯一的生活来源”,但是也措“却没有收”北京陌生游客一分钱。对他们的矛盾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多处直接或间接地描写了大雪,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标题“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意蕴丰富,试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做一棵快乐成长的小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浓烈的热爱和感恩之情(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38de7f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6.html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语文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