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3-02-01 20:11: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B.诗的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虽表达了桑榆晚景的感伤,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C.诗的前四句从不同角度写景,写诗人所感、所见,所听,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D.诗中白发代指诗人自己;庭树则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2)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答案】1B2借眼前景物抒情,诗人望月思归,却只有孤舟伴我在外漂泊,借此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悲。虚写归乡之事,借以抒情,诗人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倚靠庭园旧树,体现了诗人对归乡的希望之情。但白发归乡,且故园不知是否在战火中被残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已经年迈的感慨,以及归乡希望最终落空的悲苦之情。【解析】【分析】(1B项,都营造了磅礴之感错误。东流之外西日微,意思是河川外的太阳逐渐微弱,营造了一种凄婉压抑之感,而不是磅礴之感。故选B2)分析诗句,不知明月为谁好,明月朗照,本来美好,象征着团圆;但不知为谁好,表明明月不属于自己,借明月来抒情,表明诗人思归而不得。早晚孤帆他夜归,终有一天,不是现在;孤帆,孤独之意;他夜归,不是今夜归。运用虚写,表达归乡的希望之情。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运用虚写,满头白发,依靠在庭树旁,庭院和水池已经和原来的不一样了。表现了诗人归乡不得的悲苦之情。故答案为:⑴B借眼前景物抒情,诗人望月思归,却只有孤舟伴我在外漂泊,借此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悲。虚写归乡之事,借以抒情,诗人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倚靠庭园旧树,体现了诗人对归乡的希望之情。但白发归乡,且故园不知是否在战火中被残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已经年迈的感慨,以及归乡希望最终落空的悲苦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
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再示儿袁枚山上栽花水养鱼,卅年沈约赋郊居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阿通词曲阿迟画,都替而翁补阙如。【注释】此诗作于诗人81岁时。沈约:南朝文学家,曾作《郊居赋》。诗人三十多岁时购置随园,开始了郊外生活。唾余:唾液之余,喻人的只言片语。乘除:人或事物的消长盛衰变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中,诗人以沈约自比,概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闲适的郊居生活。B.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C.尾联中,诗人赞扬了儿子们在词曲、绘画方面的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D.诗歌首尾联均以叙述为主,诗中虽使用了典故,但整体诗意仍较为浅显。2)在学习与诗文创作方面,诗人除了建议儿子们不要从事考据之学外,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1B2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作诗文时,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总是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创见与新意。【解析】【分析】(1B项,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曲解文意,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让他们要记住,写诗不能捡别人的陈词滥调,也不要去从事考据之学,因为这些都会埋没掉自己,而没有了也便淹没了性情。第六句中,袁枚在强调诗里要有自我,正是因为都是自己的东西,而每个人的性情是不同的,因而所创的作品才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让他们要记住,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写诗不能捡别人的陈词滥调。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也不要去从事考据之学,因为这些都会埋没掉自己,而没有了自我也便淹没了性情。袁枚强调的诗的也就是强调诗里要有自我,写出自己真性情的诗便是新诗。这一切都在表明袁枚鼓励人们从传统精神的桎梏里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体价值,去努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故答案为:⑴B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作诗文时,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总是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创见与新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fb020a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html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