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发布时间:2019-05-26 03:50: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4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

1)概况:19世纪兴起于欧洲,到中期走向鼎盛。

2)特点:注重 、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代表

a德意志: 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b奥地利: 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 最为著名。

2.歌剧

1)背景:19世纪,欧洲歌剧取得了辉煌成就。

2)代表:意大利,威尔第的 ;法国, 的《卡门》。

3.民族乐派

1)概况:19世纪在欧洲出现,中后期在俄国兴起。

2)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3)代表:俄国柴可夫斯基的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

1)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2)发展

a一战后:美国 受到空前欢迎。

b二战后:以 为代表。

c 50年代初: 对美国青少年影响巨大。

d 60年代:美国出现《时代在改变》等作品;英国出现 乐队。

2.影响

1)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2)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3)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1)产生

a背景: 的进步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b标志: 年,卢米埃尔兄弟公映电影短片。

2)发展

a美国格里菲斯拍摄 ,称为默片

b苏联发展迅速,拍摄了 等。

c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

d 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 拍摄成功。

e二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问世。

2.电视

1)产生: 中期,电视出现。

2)发展

a 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

b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电视广播。

c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用户已达两万户。

d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 节目。

3)成熟:二战后,进入普及运用阶段;播放方式多样化;节目内容丰富;传播覆盖范围广泛;电视艺术成为第八艺术

K知识参考答案

⑧爵士乐 ⑨摇滚、蓝调和爵士 ⑩《围着时钟摇吧》 ⑪披头士 ⑫科学技术 1895 ⑭《一个国家的诞生》 ⑮《波将金号战舰》 1927 ⑰《浮华世家》 20世纪20年代 1929 ⑳彩色电视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成因及对其评价

1.特点

1)表达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与命运抗争中的心灵呐喊。

2)晚期作品结构严谨、风格厚重,气势磅礴,浓缩着音乐家不屈不挠、追求真善美的心路历程。

2.成因

1)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反映。

2)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众生追求自由和进步,因此他的创作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3.评价

1)拓展了各种音乐曲式的范围,并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2)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

3)集古典音乐之大成,使古典音乐更加精妙深刻,震撼人心。

4)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他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文中的“他”指的是

A.柴可夫斯基

B.约翰·施特劳斯

C.贝多芬

D.莫扎特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贝多芬是链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故C正确;柴可夫斯基作品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色彩,故A错误;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家,B错误;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故排除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结合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特点分析材料。

19世纪以来音乐流派形成的社会原因

119世纪音乐流派形成的社会原因: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音乐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同时,由于当时各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不同的社会背景导致了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2.现代主义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末期考试)“猫王”普莱斯利最初是演唱乡村音乐的歌手。他的嗓音变化幅度较宽且略带沙声、可以柔吟低唱、轻诉曼语,也可以嘶声喊叫、狂热粗暴地“歌明”。“猫王”的音乐

A.迎合了青少年的反叛精神

B.具有鲜明的英国民族特色

C.反对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D.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

【答案】A

影视艺术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条件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社会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给人们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2.特点

1)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影视艺术融文学、音乐、绘画、建筑、摄影、服饰等艺术于一身,可持续播放使其极具娱乐性与艺术鉴赏性。

2)阶段性与科技性。影视艺术不断借鉴最新科技成果,经历了黑白默片、彩色有声、立体电影与卫星电视的发展阶段,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

3.积极影响

1)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着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3)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4)传播迅速,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5)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4.消极影响

1)电视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过大,导致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2)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的退化。

3)有的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观众会产生误导,尤其是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成长有一定危害性。

4看电视的不良习惯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2017—2018学年重庆綦江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铁路与电视 B.电视和电影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动漫

【答案】B

【名师点睛】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音乐史学家布卢默认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是同一音乐现象的两个方面,就像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阶段。”这段话

A.强调了世界音乐发展的继承性

B.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无区别

C.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形成

D.突出说明浪漫主义优于古典主义

2.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D.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3.在近代世界艺术领域,有这么一位艺术家:他的交响乐和协奏曲以奏鸣曲为框架,表达时代主题;他的芭蕾舞剧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地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将本民族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融为一体,并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来自于

A.法国 B.德国

C.奧地利 D.俄罗斯

4.爵士乐源于蓝调音乐,是一种流行于美国南部非洲奴隶及他们后代之间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后被大量的普通民众接受,并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A.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B.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对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

5.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写道:“1920年还只有少数专家知道洛杉矶近郊有一个叫好莱坞的小镇,而现在这个小镇已成为一个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这反映了电影艺术

A.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B.如实反映社会现实

C.丰富了美国民众生活

D.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6.灾难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之一,它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全球风暴》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各类气象灾难肆虐全球的场景如同世界末日,极致震撼又惊心动魄。该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说明影视艺术

A.具有商业性炒作的投机性特征

B.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C.渗透了大国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被人们接受

1.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C.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D.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早期人们主要是到镍币影院观看电影。这种廉价的娱乐满足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美国移民的需求,因此大受欢迎。镍币影院的成功刺激带动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为美国影业主导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好莱坞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户外拍片,地貌多样,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周期,于是大批的制片人纷至沓来。一战爆发后,欧洲电影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很大打击,元气大伤;而美国由于远离战火,昔日的对手几乎陷入绝处,美国则借机大规模进军国际电影市场。到1920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收入来自对外电影出口。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革命,于是有声电影诞生。到1946年,美国观影人数和票房都达到顶峰,每周观影人数达9000万人,电影业总收入1947年高达17亿美元。三四十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蔡卫《美国电影艺术史》

材料二 好莱坞电影正以越来越强劲的态势攻占全球电影票房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除了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班底都不乏韩、中、日甚至印度面孔。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少不了高科技的功劳。早在1998年,《国家公敌》中就已经出现了视频监控,于20183月在美国上映的科幻巨制《头号玩家》,更是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巨细靡遗地极致呈现。好茱坞电影向全世界传达了“美国精神”,即向人们宣告,不论贫穷富有,出身贵贱;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今天的好莱坞面对着好莱坞霸权的威胁和民主差异体系的限制,在人们的接受、批评和质疑中,好茱坞电影用民主与自由的心态打开了通往民主的大门,它们似乎在积极地迎接着第二个“好莱坞”。——它们的对手的到来,任由人们评说。

——摘编自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电影业迅速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好莱坞电影折射的历史信息。

12018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4年四川卷)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1.【答案】A

【解析】根据“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是同一音乐现象的两个方面,就像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阶段”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强调了世界音乐发展的继承性,A正确;BC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比较,无法体现孰优孰劣,排除D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交响乐和协奏曲以奏鸣曲为框架……将本民族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融为一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可夫斯基的成就,故D正确;柴可夫斯基国籍不是法国、德国、或奥地利,故ABC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材料介绍了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可以看出爵士乐这种民间音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深受广大人民欢迎,体现出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分析得出;C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D选项错误,爵士乐没有反对种族歧视的观点和态度。

5.【答案】D

【解析】根据“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可见电影艺术促进好莱坞的发展,说明电影艺术有巨大的经济价值,D正确;材料反映电影艺术促进好莱坞的发展,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6.【答案】B

【解析】根据“它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各类气象灾难肆虐全球的场景如同世界末日”,表明灾难片具有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的警示作用,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业性炒作的投机性”,排除A;材料与“大国强权意识和价值观”无关,排除C;材料只是说明好莱坞电影艺术的特点,没有涉及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得出电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被人们接受,排除D

1.【答案】B

【解析】根据“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可知,好莱坞影视宣传美国的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排除A;材料反映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无法体现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政治运作模式的变化,D错误。

2.【答案】(1)廉价的营销策略;好莱坞优越的拍摄环境;一战对欧洲电影业的冲击;不断的技术创新。

2)全球化的加快;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美国价值观的推广;不同价值观的的冲突和对立。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除了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班底都不乏韩、中、日甚至印度面孔”可得出全球化的加快;由“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少不了高科技的功劳”可得出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由“好茱坞电影向全世界传达了‘美国精神’”得出美国价值观的推广;由“今天的好莱坞面对着好莱坞霸权的威胁和民主差异体系的限制”“人们的接受、批评和质疑”可以得出不同价值观的的冲突和对立。

1.【答案】D

【解析】由表格来看,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是属于戏剧电影,但是单凭这一个信息就说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戏剧电影为主是不准确的,故排除①;由19271930年来看,有声影片传入中国与有声电影开始拍摄时间间距较小,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故②正确;由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可以推断出③符合题意;电影用声光电的集中表现方式给人以视听感受,这种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故④正确;所以这一题应该选D

2.【答案】B

【难点突破】本题难在对漫画的理解以及对电影艺术相关史实的掌握,意在培养考生左图右史学习历史的能力以及将教材上的平面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12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o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68a4b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d.html

《2019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