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论文: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信用社论文: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应如何加强和改进县域金融服务?本文以农信联社为例,重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加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现状
从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引导型发展模式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因而能够迅速进入,其风险也容易控制。但该模式明显劣势在于提供金融服务的数量很有限,风险较大,不易控制。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因主体差异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农村经济主体既有传统农户、具有一定专业化经营规模的实体,也有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资金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农户维持小规模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等开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专业化生产或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大额贷款,金融咨询、租赁等日益成为农村经济主体的主要金融需求。以为例,县域经济弱质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入。一是在产业结构方面,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较低,且结构雷同,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规模效益较差,并且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尤其该市地处沿海地区,当地大多数农民从事


海洋捕捞和海产品养殖,因此其很多融资需求来源于海洋养殖等项目。农业和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进行信贷支持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三是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负债率高、管理水平低、财务不规范。此外,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县域经济服务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仍以抵押、担保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理念。农信联社以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为原则,合理调整支农信贷投放计划,拓宽涉农贷款支持面;支持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小额农户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型农业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农信联社先后推出了仓单质押,应收账款、海域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资金需求。
三是创新业务流程。农信联社积极开展流程再造,合理配置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实行限时审批。
四是创新信用体系建设。农信联社全面开展阳光信贷工程,由客户经理进村入户逐户上门采集农户信息,对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全过程公开公平、阳光操作;在网点、村庄、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等显著


位置张贴贷款程序公示图、发放阳光信贷宣传折页、布设宣传栏,内容包括贷款办理条件、时限、投诉监督电话等,打造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支农绿色通道。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基础。加大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鼓励和支持更多农户务工、经商或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并形成规模,以此壮大县域经济群体规模,创造更多的金融需求主体。
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要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必须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保险公司进村宣传引导农户投险。而这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户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可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对农户来说,比较容易贷到款。而且,此举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也是一种有效遏制。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在完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贷款营销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加快改造现有业务和产品,积极开发和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拓展信贷业务市场。
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由政1府领导地方财政和金融机构筹建县域或地区性的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服务于“三农”。他们可以通过签订相互牵制的合同,明确各方责任,保证资信评估水平,解决农村担保信用问题;通过让企业和农户以会员制的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ef45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f.html

《信用社论文: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