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4-21 13:18: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6)

李仕才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坚持稳中求进的核心是稳政策、稳预期,“稳”是基石,“进”是目标,二者相辅相成、

②演员甄子丹凭借电影《笑太极》出道,因《叶问》这部电影而,被圈内人士誉为新一代的“功夫之王”。

③一架载有巴西足球队员的飞机在哥伦比亚坠毁,几十人遇难,噩耗传来,不少家属在电视机旁就已

④学术不端行为有个人的投机原因,而一些学校和科研团体也是,默许甚至鼓励科研人员不择手段。

⑤内地的援藏干部表示,我们一定会对藏区人民,让藏族同胞早日脱贫,圆满完成这次的援藏任务。

⑥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A.③⑤⑥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①④⑤

答案 A

解析 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使用正确。②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使用正确。③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望文生义。④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使用正确。⑤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对象用错。⑥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不合语境。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员,最后是农民工。

B.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效学习不是人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又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C.莱蒙托夫虽未躬逢其盛,但其绝不降志辱格的反抗精神和道德基调,都一一印证在他的诗行中,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资源。

D.为了适应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凤凰传媒上市以来一直致力引进新技术、整合内容资源、并购优质企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

答案 C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或“显示”。B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两个“是否”。D项成分残缺,应在“引进新技术”前加“通过”。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我的本家侄子,是你的研究课题方面的专家,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他,他将不吝赐教。

B.女子吃惊地看了看眼前这位汉子,转而又款款笑道:“先生能否告知家父是何人?贵乡在何处?”

C.孔明的岳父黄承彦对刘备说:“我见小婿所作《梁甫吟》,记得几句,故此吟诵,不料想为尊容所闻。”

D.这本《唐诗三百首》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惠赠给我的,虽然时过多年而且破损不堪,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答案 D

解析 A项赐教:敬辞,给予指教。用在此处不得体。B项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用在此处不得体。C项尊容:指人的相貌(多含讥讽意)。用在此处不得体。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答案 (示例)②手机里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③没有手机的日子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二、古代文化知识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孔子编写的断代史,语言暗含褒贬,后人称之“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B.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度的科目。

C.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为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之说。

D.刻石,典出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之事。也称“燕然勒石”。

答案 A

解析 “《春秋》是孔子编写的断代史”有误,《春秋》是由孔子修订而成的鲁国编年史。

三、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并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 ”。

(2)韩愈《师说》中用“ ”两句,指明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的一句是“ ”。

答案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

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多用典故,擅长议论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2.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BE [B项“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应是表现了诗人的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E项本诗并未集中体现“擅长议论说理”这一特点。]

2.(1)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2)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3)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失,顾大家而舍小家。

【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香格里拉

夏 磊

①那会儿正是九月,我踏上了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告别了所有的繁杂事务,告别了浩瀚的滇池,在大观楼感慨一番之后,就一直往西。我期待着这次旅行,期待着让心灵和脚步一起一点一点走向心中那个圣洁的地方,期待着在那个地方找回已经丢失的一些纯净的东西。

②世上没有一种花是这样命名的,当你心里感到幸福、喜悦的时候,你看到身边有一朵无名的小花,那么这花就可以叫作格桑花。因此,当我离开丽江几小时停下车向着香格里拉腹地慢慢走着的时候,我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我真的没想到这里除了已经凋谢的杜鹃,竟然还有那么多幸福的格桑花在幸福地开着。

③我相信眼前这个开阔的山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格里拉,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和我想象中的“心中的日月”。我无须像很多人一样总去探究到底哪里是香格里拉,因为

④按我平素的喜好,我更愿意在有人文景观的地方流连,更希望在与前人的对话里寻找历史的华彩和远去的云烟,比如刚刚离开的昆明的大观楼。可不知为什么香格里拉却一直牵动着我的思绪,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让我一想到这个名字就感到几许温暖,而且我觉得香格里拉和大观楼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可以联想的东西。

⑤也许,正是和我今天一样,当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也走在这样的草原上,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消失的地平线》里这样告诉我们:“香格里拉是那样的可爱,那深深蕴含于秀丽高雅的芯蕊之中的神秘让人怦然心动。那清凉的空气静谧得似乎停止了流动。”书中说大约在七十年前,几个英国人因为避难而迫降在一个叫蓝月山谷的地方,这里四面雪山环绕,只有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寺庙、金矿和纯净的空气,那里没有贫穷和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开满山野的鲜花和健壮的牛羊。这里的人们都很长寿,人们自由自在地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雪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在这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蓝天下到处挂满了经幡,喇嘛庙永远都香火缭绕,庇护着这一方生灵。后来他们就留在了这里,香格里拉就成了西方人心里的世外桃源。

⑥我只想一直往前走,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着,或者说更像一种召唤,也许这正是一种皈依的状态,正是那种说不清的亲切的来由。人的心灵有时强大得能容得下所有的俗事纷扰甚至苦难,可当面对这陌生的纯净的时候,却渺小得只能选择服从。

⑦午后的天空蓝得叫我心慌,我不知道它的高低,但我知道我只有不停地仰望内心才会安静。白云变幻着身姿仿佛在告诉我那里是他们自由的家园,有一会儿我想我要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有多好;山看起来都是那么遥远,或者说根本无法判断它们的远近,白绒毛一样的雪山就像是地平线以外的,让我觉得它们是超生命的智者正在静静地凝视我们;无数的格桑花覆盖着山丘,反射着从云层里透出的阳光,让我感到它们是那样的鲜活和神秘,鲜活得根本不忍走近,神秘得根本不能走近;而脚下一片片连天接日的狼毒花正把这个秋天燃烧得火红火红。

⑧我无法告诉你我看到的一切,我正努力记录下我的心境,而这个心境早已被荡涤得清清明明。我需要并甘愿被某种意念主宰,我需要在这个时刻坐在自己内心早已熟悉的地方安静一会儿。

⑨然而,终究还是俗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情怀萦绕于心,又怎能做到超然出世了无牵挂呢?又怎能把一颗火热的心完全融化在清凉的风里并一同消失在地平线上呢?而当一些情感它本身就纯净得宛如这高原的雪水,它何尝不是上天的恩赐,它正是上天要求我们记住并永远珍藏的。(选自《散文》2009年第8期《一枕清霜》,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根据上下文说明第③段加点语句“香格里拉是遥远地驻扎在心里的”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香格里拉是“遥远”的,是人们生活中可以望见但难能到达的理想境界。(2)“在心里”暗示香格里拉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而只是圣洁心境的象征。(3)“驻扎”说明香格里拉的美好境界“与生俱来”,且牢牢扎根于人类内心,只是它有可能受世俗蒙蔽。

2.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丰富内容,加入七十年前英国人在这里的遭遇,不局限于作者的个人际遇,使文章更具时空纵深感,且富于传奇色彩。(2)插入历史材料,避免平铺直叙,文章变得曲折有致,更有艺术感染力。(3)深化主题,说明香格里拉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人类普遍的追求。

3.“抒情性”是本文的突出特点,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大量心理描写,直接抒发内心感受,比如“我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午后的天空蓝得叫我心慌”。(2)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文中通过许多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香格里拉的赞美之情,比如“白云变幻着身姿”“白绒毛一样的雪山”“狼毒花正把这个秋天燃烧得火红火红”等。(3)借用“香格里拉”意象(或抒情对象),抒发自己对人世美好境界的赞美之情。

4.写出最能体现香格里拉特点的一个形容词,并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纯净(或“圣洁”等语义相近的词)。理由:(1)作者多次用“纯净”形容香格里拉及其景物,比如第①段说“我”期待的是“圣洁”“纯净”,第⑤段有“纯净的空气”,第⑨段有“纯净得宛如这高原的雪水”;(2)香格里拉带给人的心灵感受也主要指向“纯净”,如第⑧段说“心境早已被荡涤得清清明明”,可见它指向的是“纯净”的心灵;(3)文中多次用“繁杂事务”“俗事纷扰”作为香格里拉的对立面,也指向香格里拉的“纯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6dac5c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f.html

《(精编)2020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