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改革

发布时间:2020-0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秋时期齐国的一次改革

1春秋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2、直接背景:财政危机 。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
1行政方面: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2军事方面,强调寓兵于农,“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
的战争作了准备。

3经济方面:管仲 “相地而衰征”, 盐铁官营。根据土地好坏和多少征收赋税,实质承认了土地的私有。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鼓励与境外的贸易;实行粮食“准平”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 (4外交方面:奉行尊王攘夷的外交路线。(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齐国出现了人民富足、社会安定的繁荣局面。齐桓公对管仲说:“现在咱们国富民强,可以会盟诸侯了吧?”管仲谏阻道:“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南有荆楚,西有秦晋,然而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不知君父。您要是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海内诸侯必然望风归附。”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所谓“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4、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5、管仲改革的作用: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

6、比较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措施—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注意增强军队战斗力;都涉及土地私有
化,废除井田制。
②影响—都增强了国力,前者为齐国称霸奠定了基础,后者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不同点:⑴性质—前者是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后者是针对奴隶制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⑵结果—前者未废除奴隶制,后者废除井田制,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比较彻底。
7、附:公元前361年,商鞅变法 经济上的土地私有的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保护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限制工商业发展,农业为本,工商为末 3、统一度量衡,为后来秦朝建立后统一度量衡奠定基础 打击旧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止奴隶主之间的私斗(邑斗),加强集权。 2、废除“世卿世禄”,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对平民) 3、推行县制。 文化上的专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 改革社会风俗。使得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管仲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A、经济实力增强B、军事力量加强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3、魏文候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的衰、诸候称霸天下的愿望

C、生产力的声速发展 D、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改革的内容不同B、改革的方式不同C、改革的发动者不同D、改革的结果不同 5、战国时期,代表落后与先进的两个阶级分别是( 奴隶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B、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C、奴隶主阶级与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
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各国衽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7、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 ①奴隶的反抗斗争②井田制的瓦解③生产力的发展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92006年我国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农业税”最早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0、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初税亩”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 废井田 开阡陌
11、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学者,想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应着手研究的第一部文献是(
A《秦律》 B《汉律》 C《大明律》 D《法经》 12.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770 B.公元前720 C.公元前475 D.公元前221 13.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的表现不包括 周王室辖区缩小 B.周王室财政紧张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14.春秋时有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目的是 A.维护周王权威 B.抵御少数民族侵扰 C.讨伐弱小诸侯国 D.壮大自身力量 15.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
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 1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提高新兴地主的地位 C.推进土地私有化 D 实现富国强兵 17.对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实行“相地而衰征” B. 废除世卿世禄
C.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18.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

A.齐国 B.赵国 C.魏国 D.韩国 19.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西门豹


20.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
A 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B 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 C 是否触及上层建筑D 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二、非选择题
2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实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变法改革影响比较大?

2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临怎样的社会转型?
2)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是通过改革变法的形式实现的,请指出各国变法的政治、经济条件和主观根本动力,并列举其中的重大事件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按照劳动力的强弱征收土地税)而砥其远迩(砥:平。远迩:远近)……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急)而赋,又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 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观点。 2)材料二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赋税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B 7C 8C 9A 10B 11D 12A 13C 14D 15A 16D 17B 18C 19B 20C

2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实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变法改革影响比较大?
21、答案①春秋战国时期限,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变法改革的基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春秋时期著名的有齐国的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2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临怎样的社会转型?(2)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是通过改革变法的形式实现的,请指出各国变法的政治、经济条件和主观根本动力,并列举其中的重大事件 221)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政治条件:随着诸侯力量的发展,西周以来的实行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的局面。经济条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土地私有化的程度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主观根本动力:各国国君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和建立霸主地位的要求。重大事件: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
(李悝变法、吴起在魏国变法)、商鞅变法等。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按照劳动力的强弱征收土地税)而砥其远迩(砥:平。远迩:远近)……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急)而赋,又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 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观点。 2)材料二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赋税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答案(1)仍主张按照劳动力的强弱征收土地税。 2“相地而衰征”
3)反映了地租形态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的过渡。其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

王莽改制 一、背景: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 王莽代汉称帝建立新朝后,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依然存在。他为了巩
固皇位,缓和阶级矛盾,就在公元9年下令实行改制。王莽为了平息反对声音,打出《周礼》的旗号。《周礼》是圣人定的制度,谁反对新政就是反对《周礼》;反对《周礼》就是反对圣人;反对圣人就违反纲常礼教,就是名教的罪人。所以,这实质上就是一场托古改制的运动。 二、内容 1、王田制 公元9年,王莽颁行了王田制的诏书,指出古时行井田制,国给民富;秦汉以来破坏井田制,土地兼并严重。诏书规定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一家男丁不满八口而占有土地超过八百亩者,应将超过的土地分给宗族或乡邻;原来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国家授予土地,标准是“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 所谓王田制,实质上是个均田的制度。这是针对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缓和阶级矛盾的土地制改革方案。然而这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而且“王田私属”的诏令公布后,遭到了贵族、官僚和地主的强烈反对,他们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新法的实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因得不到土地,也对王莽不满。几年后,中郎将区博提议:并田制废之已久,不可复行,现在“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王莽看到民怨沸腾,怕动摇自已的统治和失去帝位,乃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就这样,王田制被废除了。

2、奴婢政策 王莽在颁行王田制诏书中,指责买卖奴婢有违“天地之性人为贵”义,于是规定“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这是承认奴婢为人而不是牲畜,通过禁止买卖而加以限制。但这并没有解放奴婢,而是把占有奴婢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到了后来,王莽在宣布土地可以买卖的同时,也令“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奴婢政策也废止了。稍后,王莽下令:“三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这是为了搜刮钱财,但也有限制奴婢之意。 3、“五均六筦”
所谓“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六大都市“五均司市师”五均司市师的工作是定时评定物价,名曰“市平”控制市场供应,市场货物滞销时,以原价收购,货物涨价时,则以平价出售;办理赊贷,据具体情况,发放无息贷款(赊)或低息贷款(贷)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 所谓“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项经济事业,即五均赊贷再加上国家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六筦之设虽依托于“先圣”实际上是继承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变通而已。 王莽说搞五均六筦是为了“齐众庶,抑兼并”表面好像是有益于民,实际上是变相搜刮。被任命为“五均六筦”官的都是些大富商,王莽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商人,结果官商互相勾结,投机倒把,从中渔利,下层人民只能遭受盘剥。 4、改变币制
王莽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第一次,在通行的五铢钱外,另铸三种新币:“错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钱,一值五十。”而每种货币的含铜量相差并不甚大,于是“民多盗铸”,造成货币混乱。第二次,王莽下令废止五铢钱及错刀、契刀等币,另铸小钱与大钱并行,但这两种货币的重量与币值关系也不合理,故有私用五铢钱及盗铸的现象。第三次,王莽重新发行货币,总名“宝货”分六种货币,然后又细分为二十八个品种。因品种繁多,换算比值不合理,造成“百姓愦乱,其货不行”的后果。王莽强制推行,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犯法者众,最后只好恢复小钱、大钱二品。第四次,废止大、小钱,发行“货布”、“货泉”两种货币。这次则较为合理些。 多次的币制改革,越改越乱,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将原始货币(如龟壳、贝壳等)也拿来使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货币贬值;而每改革一次,就是对人民的一次大搜刮,“民涕泣于市道”、“ 愁苦死者什六七”。 5、改变官制、官名 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屡加改变,连国号也多次变更,且多与《周礼》中的名称相—致。如改大司农为羲和,后改为纳言;改少府为共工;改郡太守为大尹,县令长为宰;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一个郡甚至五易其名,官民记不清楚还得在公文上附上旧名。 6、设五等爵,大行分封 王莽颁行五等爵,滥加封赏。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图邑”,有些诸
侯只是虚封。结果吏治更加腐败。 7、吏禄制度 新定的吏禄制度极为烦碎,官吏往往因得不到俸禄而收取贿赂以自供给,这又加重了百姓的灾难。 8、发动对外战争 改制屡遭失败,王莽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和树立“国威”,在民族关系上捣鬼。他无理地贬降各族的王为侯,引起不满与反抗;狂妄地发动战争征讨各少数民族,更加侮辱对方(改称高句丽为“下句丽’,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破坏汉匈和亲,断绝汉与西域的交通;人们的痛苦更加深重。 这些改革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更加混乱,终于导致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赤眉、绿林等农民军的打击下,新朝遂告灭亡,而这场托古改制的改革也只能给后世留下笑柄。

改革开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改革与变法也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的始终。认真研究古代历史上改革与变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于我国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知识体系概要


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总共叙述了10多次改革。按照改革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新旧社会转型的改革;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一)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在政治和军事上推行政、军合一的“国野分治”的制度。在经济方面,实行“井田畴均”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春秋时期的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新旧社会转型的改革

1. 鲁国的“初税亩”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制生产方式的产生,井田制趋于瓦解。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国家依据田亩征税。虽然鲁国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但实际上通过改变税收制度公开确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也就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随着政治和经济势力的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纷纷要求
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法运动。其中重要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经过100多年的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其本质是—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很快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的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商鞅变法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其虽死,“秦法未败”,变法的措施在秦国继续推行下去,其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很多,主要有:王莽改制;北周武帝改革;杨炎的两税法;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的张居正改革等。

1.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篡汉以后,为了解决西汉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天下田为“王田”禁止买卖;将奴婢 改为“私属”禁止买卖;改革币制,铸大钱,重量相当于五株钱的倍,却要当五株钱50枚用。王莽改制严重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王莽政权在农民起义中被推翻。


2.北周武帝改革 北周武帝即位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宗教上,实行灭佛政策,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实行府兵制,扩大兵源。经过一系列改革,北周很快强大起来,后来灭了北齐,统一了黄河流域。

3. 杨炎的两税法 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积极作用和意义: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它统一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了为主的赋役制度,“不以人丁为本,惟以资产为宗”,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也相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局限性: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想方设法隐瞒财声,并把赋税转嫁到农民头上,政府在两税以外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4、后周世宗柴荣改革 背景: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分裂割据局面已成为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阻碍。因此,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国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纷纷进行改革。其中,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努力革除五代弊政,成效最为明显。主要措施:在政洽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在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动力大为增加。在军事上,大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淘汰老弱,使后周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其他割据政权。评价:周世宗的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形势,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5.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背景:北宋中期,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冗官、冗员、冗费”现象十分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反抗斗争时有发生。为了摆脱危机,北宋中期先后推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范仲淹提出了以整顿吏洽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其大部分意见,施行“庆历新政”。主要内容有: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宫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与阻挠。仅一年左右,改革措施即被废止。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第二,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第三,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评价: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通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中期以来的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但是,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是,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有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张居正改革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有:①赋役征银: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评价: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赋役征银的规定,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也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四)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

北魏孝史帝改革 背景:①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②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主要内容:整顿吏治;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北魏政局和增加政府收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二、几点认识:1. 改革的原因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改革的实质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因而改革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3. 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具有开拓性的事业,必然会碰到各种阻力,改革进程往往艰难曲折,险象环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无一不受到旧贵族、大官僚和大地主的极力反对,有的甚至因为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因而改革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勇气。4. 改革的措施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和要求,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否则改革难以为继,例如王莽改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72119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3.html

《管仲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