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导览词

发布时间:2014-11-13 14:18: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导览词

欢迎词:

各位朋友:

现在由我给大家来介绍北京孔庙和国子监。首先介绍北京孔庙,想要了解孔庙,先应知道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现山东曲阜)。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他开创的儒家学派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极其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孔子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哲”。孔子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他的思想既是历史的,又是跨世代的。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并奠定了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在世界范围内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在山东曲阜,一在浙江衢州。而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除中国外,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国也都建有孔庙。

京城唯一保存四座牌楼的古巷――国子监街:

北京历史上重要的街巷,常以牌楼为主要标志。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几乎已将这种标志冲刷殆尽。现今京城,唯一仍依清代规格保留下来的古老标志的街巷,仅存于安定门内。横贯街巷四座一间式彩绘牌楼,将这条浓荫蔽日的小街,点缀的分外古朴庄肃,著名的北京孔庙就座落在这条街巷的东端。

由于孔子被誉为圣人,明代以后还享有某些与皇帝相等的待遇,故而在孔庙大门外东西两侧二十米处,各设一座清代下马碑,碑身正背两面,分别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满、汉、蒙、回、藏、托忒六种文字。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即便皇帝亲临,也要下辇步行,以表庙门森严、神权至上,孔子地位之尊。同时在孔庙大门前还设有镶嵌琉璃雕花砖影壁一座,以示孔庙的威严。

左庙右学―北京孔庙的兴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民心,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哈孙传》:“京师久阙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乃奏建“庙学”。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六年(1302年),在今址建庙,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西邻国子监,(又称“太学”)构成左庙右学规制。

北京孔庙,占地22000多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三进院落,建筑左右对称,主体建筑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经历代多次扩建修葺,至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北京孔庙形成现今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先师门:

一般孔庙大门均称“棂星门”。帝王祭天时要先祭棂星。北京孔庙大门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后,定名为“先师门”,“棂星门”三字则很少应用。大门为配有鸱吻等饰物的歇山式屋顶,顶檐下造型古朴简洁、稀疏硕大斗拱,仍保留了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同类建筑,北京难得一见。

先师门至大成门为第一进院

孔子加号诏书碑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被历代帝王尊为先师、先贤、先圣,尊号不断加封,冠以最神圣、最智慧的头衔。

大成门前东侧立加号碑一座,内容为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是孔子在历代所获得的最高称誉。碑文中有“谴使阙里,祀以太牢”等句,是研究元代思想、政治、文化的实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进士题名碑: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从此,科举一直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培养和选任官吏的正途。经唐、宋、辽、金、元诸朝,至明、清达到鼎盛。负有盛名的孔庙进士题名碑,就是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制度最真实的历史见证。

清代科举考试沿袭明代,分文、武两科,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三级考试。文考第一级为院试,一般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县、治所举行,考中者称“秀才”(或称“生员”);二级乡试,一般在省城举行,由皇帝的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员”;第三级考试包括会试与殿试,会试于乡试第二年在京师贡院举行,由朝廷礼部主办,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考中后再到故宫参加殿试,按成绩重新排列名次,入取者统称“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赐“进士及第”,一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二甲名额不等,赐“进士出身”。三甲名额不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会试、殿试是分别发榜,故有“两榜进士”之说。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的,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由于考试等级繁缛,名次关系一生前途,故学子们对名次十分重视,曾为两帝之师的翁同和即是状元出身;洋务运动的著名领袖张之洞曾考取榜眼;而清咸丰帝重臣曾国藩因只中了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对这个“同”字十分忌讳,一生当中每闻此字,便大发雷霆,成为笑柄。

孔庙院内198座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进士题名始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韦肇及第,偶尔题名寺塔,于是后人相继仿效。孔庙院内题名碑是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后建立的。元代开科16次,明代又曾把元代的刻名磨去刻上本朝进士姓名,故元代题名碑已不多见,仅有的三座是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校长)吴苑掘地时发现的。明代77座,清代118座。著名人物有:明朝护卫北京城将领于谦、明末大将军袁崇焕、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禁烟首领林则徐等。其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代末科进士题名碑上还刻有“沈均儒”的名字。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还有一些事迹、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传奇人物,如刘墉(刘罗锅)、纪昀(纪晓岚)等,也均碑上有名。刘墉、山东诸城人,按其才华本应成为状元,但一般考官决定不了,必须皇帝御批。乾隆皇帝拿到刘墉试卷后,看其名字为“墉”,说 “状元怎能用庸碌之人”,于是召见刘墉,见其矮小、鸡胸、罗锅。便想为难他一下,让他以自身长相为题作诗一首,刘墉即刻吟到“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弄得乾隆皇帝哑口无言,但乾隆还是御批为二甲二名。

光彩夺目大成门:

进入先师门,迎面便是重基石栏的大成门。大成门与主体建筑大成殿同取孔子对中国古文化做了“集大成”之意。大门前后三出陛,中为螭陛,左右各十三级台阶。门内悬钟、置鼓各一,每逢皇帝祭孔,鸣钟108响,击鼓360通。钟鼓齐鸣,百官就位,庄严肃穆。

乾隆石鼓:

大成门内两侧有石鼓十枚,为清乾隆年间仿照先秦石鼓刻制而成。原物在唐代陕西歧山出土,因其形状似鼓故称“石鼓”。鼓上文字内容为游猎古诗,称为“猎碣”。石鼓被称“国中之宝”,乾隆皇帝因“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故而重新刻制。原物早年辗转徙迁,曾置放在孔庙,现今存放于故宫博物院。乾隆石鼓之文字,为今人习石鼓文书法的重要范本。

石鼓歌碑:

东西两侧的石鼓旁各立有一碑,东侧碑文记载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刻石鼓之经过,西侧碑是清代大书法家张照草书唐代韩愈所作的《石鼓歌》。张照手书,苍劲有力,刚柔相济,属难得的书法珍品。

大成殿 碑亭 焚帛炉 砚水湖 古柏:

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为二进院,是孔庙的中心院落。院内有东西庑各十九间,左右对称。东西庑北端有东西掖房各十间,南端有祭器、乐器库各十二间。东西掖房及两库均为L形平面附属建筑。

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间一条甬道直通大成殿。甬道两旁浓荫掩映,有清代十一座碑亭(东六西五),加上一进院三座共十四座,碑亭巍峨壮观。碑上内容主要是明、清两朝,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重大史实,或是修葺国子监孔庙、或是皇帝“临雍”、祭孔的纪事。亭内石碑高大、龟趺精美,碑体穷尽雕工,精制绝伦。

甬道西南有焚帛炉一座。炉呈长方形,上覆歇山顶盖,炉内均罩绿琉璃砖,庄重醒目。古人认为:只有把供奉的物品烧掉,孔子在天之灵才能收到,每当祭品焚烧之时,青烟缭绕,直上九天。此炉亦称燎炉。炉旁尚有一眼明代古井,当年水浅而甘冽,相传封建文人若能饮一杯古井“圣水”,并以井水磨墨,便能文思如泉涌,笔下生花,金榜题名。为此,乾隆赐名“砚水湖”。

一株名为“触奸柏”的老树:

大成殿月台前右方,有一株苍劲高耸的柏树名曰“触奸柏”。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他平时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残害忠良、作恶多端。当他路经该树下,狂风骤起,柏树枝摇动,吹掉他的乌纱帽,使其仓皇逃走。后人认为柏树有知,能辨忠奸,称此树为“触奸柏”或“辨奸柏”。据说,这株古柏为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所植,至今已700多年,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劲。

金碧辉煌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建筑,是供奉孔子神位,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地方。现存大成殿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扩建而成,五进九间,双层飞檐,四坡五脊,通高33,黄色琉璃瓦,顶部正脊两端均装饰龙形鸱吻,殿内金砖铺地,整体规制,与故宫太和殿无二。

大成殿前宽敞月台,高于地面2m,月台由汉白玉雕云头石栏三面环绕,东西两端各有16级台阶,前级正中嵌有一块7长、2宽的大青石浮雕,石面上下雕有二龙戏珠,中间盘龙吞云吐雾、宝珠火焰、云水波涛、蔚为壮观。

大成殿与月台的和谐统一,犹如白云托扶的天上楼阁,令人不禁心弛神往。

清代皇帝御笔匾额:

清代自康熙皇帝始,每一皇帝即位,照例要到国子监讲学,原讲学处为国子监内彝伦堂,乾隆49年(1784年)增建辟雍,讲学处改在辟雍,称“临雍”。然后在孔庙大成殿悬匾一方,有的皇帝即便不“临雍”,也要照例题匾悬挂。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建立。1916年遵教育总长范源濂指示,将清帝题匾取下,改悬时任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匾。1985年,所有题匾重新复原陈列。只康熙题“万世师表”匾,改悬大成殿前檐下。

“神位”“四配”“十二哲”:

跨进大成殿堂,迎面绣有吉祥图案的金色幔帐簇拥着供奉的孔子神位木龛,龛两边的楠木大柱,一幅乾隆御笔名联越然其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正龛内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的木牌位。正位两旁,设有配享的牌位,复圣颜子(回)、述圣孔子(伋 )、宗圣曾子(参)、亚圣孟子(轲),称为“四配”;东西两侧设有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孙师、朱熹牌位,称“十二哲”。

礼器 祭器 乐器:

大成殿内的礼器、祭器、乐器皆为祭孔大典及平时供奉所用,多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遗物,包括有尊、爵、卣以及笾、豆等,乐器中的编钟、编磬、柷、敔、篪等在现今乐器中,已很难见。

祭孔乐舞:

大钟鸣响,琴箫悠扬。舞生秉羽而立,歌手执笏唱颂,身着朝服的主祭官,恭敬举爵献酒……。这一切恍若隔世,却又近在眼前。这是928孔子诞辰之日,北京孔庙举行盛大的祭孔乐舞表演的场景。

清代以来,每年举行大型祭祀孔子仪式两次,即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简称“丁祀”。每逢祭日,午夜过后,参祭人员齐集孔庙门前。晨三时许,祭祀仪式开始,钟鼓齐鸣,奏乐、迎神等一套仪式后,直至拂晓方告“礼成”。随后祭祀所用的三牲(猪、牛、羊)分成若干块分送主祭和陪祭,分享祭孔供品,算是一种荣誉。按规制,皇帝亲临祭孔,拜于大成殿中,谴亲王恭代,拜于檐下月台,谴大臣代祭,拜于阶下,不可逾礼。

祭孔活动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曾以祭孔掩其真面目,妄图借此表明称帝合法化。民国期间最后一次祭孔活动为1948年。

祭孔乐舞表演以颂扬孔子生前业绩为主,集乐、歌、舞三位一体。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乐,舞蹈起源于夏,歌词为隋代牛弘、蔡徵创作。演礼乐生阵容庞大,四十五人分别击磬敲钟、弹奏古筝古琴,吹奏笙管笛箫,柷、埙、篪,样样齐备。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金声玉振,典雅悠扬。

舞生三十六人,左手持龠,右手持羽,每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唱完一句,乐曲奏毕一节,舞生正好完成一组动作。舞姿刚劲优美、舒展大方、有雕塑之美。祭孔舞蹈音乐源远流长,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

整个典礼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作为一种庙堂艺术,形成了自古以来独具一格的国学祭孔气氛与大成殿之间宏大的统一。香烟缭绕中,让人感觉孔夫子正襟危坐在殿堂内,我们则仿佛置身于中国历史的春秋时代,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崇圣祠:

崇圣祠座落在孔庙第三进院,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殿顶采用绿色琉璃瓦,它与大成殿之间有崇圣门相隔,独成一体,绿瓦映古柏,更显幽深清宁。孔庙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三进院落中东西两侧均有辅助建筑多间。前院东侧有省牲亭、井亭、神厨,西侧有致斋所、神库,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后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

大成礼乐: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视礼乐的传统。“大成礼乐”展演项目是我馆抢救和保护传统礼乐文化,将孔庙国子监蕴含的礼乐文化精髓挖掘整理后,搬上舞台展演表现的一次尝试,是对博物馆传统基本陈列展览的丰富和创新,它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新感受,在与演员的互动中体味传统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大成礼乐》的舞蹈和乐曲,继承了孔子的“礼”“乐”之美学思想,将“礼”的内容赋予“乐”的形式,以“乐”求“礼”,以“乐”载“道”,以“道”育人,从音乐美学、舞蹈美学、声乐美学的角度,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台好看好懂的节目,真正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礼乐的“肃穆、庄重、典雅、含蓄、和谐、纯正”之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时代精神,并起到教化人们思想,传递“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艺术宗旨。展演内容:

1、序 幕:《有朋》——迎宾,音乐大气、舒缓,厚重;吟诵和朗诵叠加 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美好感觉。

2、第一幕:《学而》——竹简舞,吟诵、朗诵叠加,体现出儒家文化精髓,再现浓郁的学堂风气。音乐肃穆、庄严;舞蹈震撼、庄重。

3、第二幕:《福兮》——女子群舞,音乐优美,清雅,欢快。舞蹈优美、典雅。

4、第三幕:《关雎》——女子独舞,古琴和男子唱诵,再现古代人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音乐唯美,优雅,华丽。

5、第四幕:《大同》——祭孔舞,吟诵、朗诵叠加,表现出天下大同,千秋宁和的景象。音乐庄重,大气,祥和。演员与观众互动礼拜先师先祖

乾隆石经:

“乾隆石经”是儒家的13部经典著作。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孔庙的乾隆石经刻石共有189座,原存放于国子监东西六堂,1956年修缮国子监时移至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

乾隆石经是研究儒学的珍贵史料。我国虽有“熹平石经”、“开成石经”,但都有不同缺陷,唯乾隆石经有独特之处。

蒋衡,清雍正年间江苏金坛恩贡生,游历长安时,见“开成石经”众手杂书,紊乱不堪,深以为憾,决心自书一部十三经。于是,从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历时12年,完成了这部63万字的经文手书,字体工整,一丝不苟。乾隆五年(1740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蒋衡手稿转献朝廷,收藏于大成懋勤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钦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裁,负责考订蒋书经文,并动工刻石。彭、刘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校订蒋衡手稿,并把俗题字改为古体字,同时考证经文异同。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碑刻成,立于太学。同时以墨拓本颁行各省。彭因功受赏太子太保衔。和珅为此嫉恨,命人一夜挖去碑上经彭改过的古体字。嘉庆八年(1803年)和珅被贬,嘉庆帝又命学者纪晓岚、董诰等人重新校订并补齐被和珅挖去的字,至此“乾隆石经”得以还本来面目。

与“乾隆石经同处在一起的还有从国子监彝伦堂移来的清康熙帝御笔《大学碑》。《大学》选自《礼记》一书,内容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理。康熙书法功底深厚,气势磅礴。除此之外,北京孔庙尚有清乾隆登基60年(1795年)时镌刻的《御制说经文》碑13座,《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满、汉文碑各1座。

下面介绍国子监:

国子监始建于13世纪的元朝(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至今已有7百多年历史。

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是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也曾对国子监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致使这座古老的大学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平面整体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由三进大型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7千多平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主体建筑两侧有 “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亭等,形成传统的对称格局。国子监前院东侧由“持敬门”于孔庙相通。

国子监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子监又是全国唯一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学校:琉球、日本、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学生,也曾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为培养全国各族学生成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过积极的重要作用。

古老大学的象征——太学门:

国子监大门称“集贤门”,顾名思义,就是聚集、培养贤能人才的地方。二门称“太学门”。说到“太学”,可以追溯一下历史。“太学”一词源于三千多年前,那时就有了以“太学”为名的学校,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已创立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所中央官办大学――“太学”,与世界上最早的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欧洲的雅典大学同处一个时期。从此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名称,一直延用至清末。因此,古时候国子监称为太学、国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今有些人拿国子监与今天的北大、清华相比,不够准确。因为清华、北大与复旦、南开等在国内都是重点大学,地位平等,而当年的太学是国家办的唯一的中央大学,其他学校是不能与之媲美。

太学门还有一层意思。因为国子监的“监”字,实际上是指管理教育的衙门,但到明、清时“监学合一”,也就是管理职能和学校教育职能合二为一,总称国子监,进了二门就算进入教学区了。

别具一格的琉璃牌坊:

踏进太学门,迎面是一座高大华美的三门四柱七座的琉璃牌坊。在北京,类似的牌坊不止这一座,但国子监琉璃牌坊地位特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一是因为它位于皇帝讲学宫殿“辟雍”的前面,可以说是辟雍的大门,牌坊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而其他琉璃牌坊都是建在寺庙内,用绿色琉璃瓦为顶。二是牌坊上没有任何宗教饰物。牌坊中门上方,南北两面分别书写的“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其含义都与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皇帝讲学的宫殿——辟雍:

走近辟雍大殿,人们会被这座黄瓦红柱的宏伟建筑所吸引。辟雍可以说是世上唯一一座专门供皇帝讲学用的宫殿;建筑形式独一无二。

辟雍建于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是座四四方方建筑,通高34,除石基外,全部为传统的木质结构。大殿为两重屋檐,上覆黄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四条屋脊直达顶部,顶端做成圆型,铜包鎏金,既所谓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式建筑。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这块华带匾边框为七彩九龙祥云圆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极其罕见。辟雍四周建有围廊,红色檐柱、廊柱多达数十根,柱间建雀替,大木构架绘以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四面开门,门窗装饰三交六碗菱花图案。高大的石基下建水池环绕,池岸用汉白玉做护栏,构成“辟雍环水”的古代形制。池水之上东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梁桥通达四门,连接内外,构成了辟雍的独特建筑风格,体现了辟雍深邃的历史内涵。“辟雍”一词起源于我国三千年前的周代,据史料记载“天子之学曰辟雍”,辟雍四面环水,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周边是水,水的外边是树林,天子不仅可以在里面学习文化政治知识,还可以在四周捕鱼狩猎,古时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演练,是一处即安全又安静的好地方。也正是由于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名称。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湖水清澈透明,形成圆型,就像一块无暇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辟雍的兴建与清乾隆皇帝有关,乾隆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君主,他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几下江南,耗尽国力,是清由盛而衰的“高宗”皇帝。他登基的第二年,就亲临国子监讲学,可那时太学还没建辟雍,皇帝讲学是在后边的彝伦堂内设座。乾隆不甚满意说:“以天子讲学于彝伦堂,只可以说是视察学校,而不能说是“临雍讲学”。他几次提议建辟雍,但都因故没有实现。直到乾隆48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终于下了死命令:“国学为人文荟萃之地,规制宜隆,辟雍之立,元明以来典尚阙如,应增建以臻完备”。派当时担任工部尚书的刘墉主办此事,让他“兼理国子监事物”。我们知道,辟雍建筑跟水密不可分,大殿有水环绕才能叫“辟雍”。但国子监内没有水,又不能把辟雍建在荒郊野外有湖有河之地。另外,辟雍没有可参照的建筑物,只凭书上简单的文字记载,要达到既符合古代形制,又要美观实用,实为一道难题。但这些都没有难倒刘墉和他手下的能工巧匠们,时间不长,辟雍环水工程的设计就搞出来了。首先以开凿深井,取地下水注入环池,解决了辟雍环水问题,又在环池搭建四座石桥,直通辟雍四门,形成了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环桥造型。自乾隆48年春动土,到49年冬竣工,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创造性地建成了辟雍环水工程。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夸赞说:“辟雍建筑复古而不泥古,循名以务实”。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在高大的石碑上,矗立在辟雍前东西碑亭中。又将他对古时候天子在辟雍内进行敬老尊贤活动时所谓“三老五更”的认识,写成《三老五更说》一文,也用两种文字,分别刻在石碑的背面。这样两座御碑,相同的内容,也成了国子监碑亭的特色内涵。另外,还把国子监里报时的钟鼓,移到琉璃牌坊稍前方的左右两侧,造就高台阶的钟鼓亭,构成了以辟雍为主,包括东西碑亭、琉璃牌坊一组皇家级建筑,为国子监整体建筑群增添了几分高贵的气息和美感。

走过宽阔的石桥,踏上六级台阶,跨过高高的门坎,进入殿内。殿内井口天花,正面以龙彩绘;无梁无柱一览无余。其实,辟雍殿内并非无梁,而是采用斜角架梁的办法,这又引出一段真实的小故事。

当年刘墉他们在内部结构的设计中,四角位置原设计有四根立柱做支撑,该设计上报乾隆帝审批,乾隆批转户部尚书和珅审议,和珅提出:可不可以把四根立柱去掉,改成斜角架大梁的办法。这一提议立即被采纳。仅这一项改动,即节省了4400两银子,又使殿内没有柱子遮挡,整体显得更加宏伟宽敞,结构更

趋合理,而且造就了辟雍殿内穹隆顶的特点,一举多得,实在高明。看来和珅虽是个大贪官,但也确有过人之处。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斜角架梁的建筑结构。斜梁、额方采用金龙合玺彩绘,是最高规格的。殿内地面满铺“金砖”。辟雍是一座方形殿宇,有人会问,古时候皇家宫殿都是九间制,就连门钉都是九九八十一颗。辟雍为何是面阔三间。其实辟雍也是九间制,你不妨在中间划一个“井”字,稍一琢磨就清楚了。皇帝的宝座就安放在正中一间的中心位置。

当我们进入辟雍内,正面皇帝宝座和屏风等陈设立刻映入眼帘,这些摆设,都是当年乾隆皇帝“临雍讲学”时用过的原件文物!现今能在北京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皇帝升殿的御用物品,恐怕只有国子监辟雍殿了。话说当年乾隆皇帝在辟雍建成后的第二年早春,就到国子监辟雍大殿举行了首次“临雍讲学”典礼,声势浩大,盛况空前。皇帝坐稳龙椅后,先由满汉大学士讲“经”,再由满汉祭酒讲“易”,称之为助讲。随即乾隆帝亲自宣讲《四书》中《大学》里的一段话:“为人君者止于仁,……”。论述自己如何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殿内东边站着一排王公,西边站着一溜部级以上的大臣,其他听讲的学生和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桥以南的甬道两侧。据记载,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在北京的各级官员、朝鲜使节等,不下45千人。

皇帝“临雍讲学”,还要在辟雍内题匾,辟雍内正北上方“雅涵於乐”,是乾隆亲题;南边“涵泳圣涯”,东边“万流仰镜”,分别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题写。

东西六堂——监生上课的教室:

迈出辟雍的大门,可以看到两边是长长的带有廊柱的房子。这两排房子称为“东西六堂”,是当年国子监学生上课的教室。

“东西六堂”分为东三堂、西三堂,每堂11间房,共计66间房。六堂内部宽敞,外廊连接,建筑规范,整齐划一,成为国子监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堂中: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是初级班,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年级,学期一年半。诚心堂、修道堂是中级班,二年级,学期也是一年半。率性堂是高级班,一般学期为一年,大约一共上四年。但是升入高级班后,要实行积分法,一年内积满8分才能毕业,不然就要留级。国子监实行月考和季考,分别由副校长,校长主持,非常严格。考核中文理都是优等的才给一分,考核一般的只给半分,不好的一分不给。因此学生们必须用功读书,平日里“书声喧两庑”,晚上是“传析三更静,挑灯六馆明”。昼夜苦读,才能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升级,踏入仕途。

国子监的学生来源途径多,名称繁杂,通称为监生。监生以贡监生为主。贡监生来自全国各地,是由各府、州、县学经过严格考选的优秀学生,就像进贡一样送到京城皇家大学来深造。监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还有一些历史、文学、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学习写作“时文”,即八股文,以便将来参加科举考试。

监生每月月初和月末休息一天,平时除上课外,老师要布置作业,初一和十五要考试。每天上课签到,考试成绩要记录在案,是非常严格的。假如背书背不过,考试不及格还要受到体罚,或打手板。严重违规的要送“绳愆厅”处罚。所以按中国旧式教育的说法:老师省了板子,学校坏了孩子。学生们风趣地比喻:“子产、子产”准备挨板!“中庸、中庸”,屁股打得鲜红。

国子监监生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住宿在国子监周围的“号舍”(宿舍)内,伙食也还不错,还发统一服装,但要求也很严,外出要登记,探亲有时限。学习成绩的好坏,能不能遵守监规至关重要。监生的淘汰率从初级班三堂,到高级班只剩下一堂。情况就可以窥见一斑。

国子监监生毕业后,“就业”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科举考试,监生有较为固定的录取名额,比各省学校学生的录取比例高许多。二是到中央六部去当“公务员”。国子监从明代初年开始,实行监生“历事”制度,也就是监生在毕业前要到六部各衙门去“实习”半年到一年。毕业时,六部会到国子监挑人,直接送到部里去工作,当个小官。国子监毕业的学生跟科举入仕差不多,都属于“正途”出身。

绳愆厅与监规 博士厅与孔尚任:

沿“率性堂”继续向北,我们看到高台基上一座三间悬山式大房,檐下高悬着“绳愆厅”匾额,这是国子监从事管理的重要部门,相当于现代学校的教导处,负责人称“监丞”是仅次于校长、副校长的第三把手。国子监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违反校规,犯了错误,都由绳愆厅负责惩戒。绳愆厅内设有红长凳四条,专为行刑而用。受罚的人趴在上面挨打,只要监丞一声吼,板落不知有多少,而且根本不容申辩。如有重大罪责,还要带枷锁,甚至枭首示众。监生稍有不慎,轻则开除、关押,重者丢了性命,做名监生实在太难。

博士厅与绳愆厅东西相对,是国子监负责管理教务的部门。国子监博士主要负责教学管理,也负责出题考试,给监生上大课,做学术引导等,厅内陈设有讲章牌,九门门差牌等。清康熙年间,《桃花扇》作者,孔子之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曾在里边办公,他在《出山异数记》中讲到,初到国子监博士时,就在彝伦堂前露台西阶设座讲大课,“集八旗十五省满汉弟子数百人,绕座三拜……”,然后听他讲课的情景。可以想见,当年台上讲章牌侧立,六堂学生整齐就列,礼生按部就班,有一种博士讲经授业,师生各得其所,其乐融融的场面。

彝伦堂——国子监的大礼堂:

彝伦堂的建筑形式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七间,后带抱厦三间,总面积6百多平米,是国子监里最大的厅堂式建筑。

彝伦堂原名崇文阁,建于元代(公元1313年),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后来明朝永乐年间重新翻建,改名“彝伦堂”。大堂中门上方“彝伦堂”横匾,则是清康熙皇帝题。在辟雍未建之前,皇帝到国子监讲学,都在彝伦堂正中设置宝座。彝伦堂东门是国子监祭酒和司业设座的地方,学校遇有重大活动,也在彝伦堂举行。比如历届科举考中进士,由一甲,也就是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率领,祭孔后到国子监彝伦堂东门拜谢“恩师”。当然,这些进士不一定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最高学府的校长、副校长是全国老师的代表,也就具备了这一恩荣。然后还要进行“释褐簪花”之礼,既众进士从此脱下粗布的百姓衣服,换上官服,并由祭酒、司业亲自在前三名的头上插金花,是一种非常荣耀的礼仪,过后祭酒还要赐宴,与所有中进士的学生们把酒庆贺。

彝伦堂前,宽广的平台,称为灵台,也叫露台,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集会和上大课的场所。灵台东南角上,立有一座石刻日晷。日晷又称日表,是白天测定时间的仪器。国子监日晷建于明代,虽然没有故宫里的日晷高大华贵,但基座敦厚大方,云纹雕衬表盘,于古朴中更显庄重,低矮之处更为实用,与国子监钟鼓相和,是当时学校的主要计时器具。

自成一统,地位特殊的“敬一亭”:

进入国子监第三进院,中轴线最北端的一座建筑叫“敬一亭”。敬一亭面阔五间,为单檐歇山顶,内外双面五踩斗拱檐,门上有“敬一亭”匾额。亭内梁架为明代团锦彩绘,面积约300平米。敬一亭四周砌有红墙,自成院落,小院正门上方刻有“敬一之门”四字,两边屏墙有砖刻团龙图案,建筑形式、规格都很特别。

敬一亭从建筑上看,根本不像个“亭子”,就是一座殿堂式建筑。它建于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存放着嘉靖皇帝的《敬一箴碑》等七块明代石碑,后来康熙皇帝御书的《崇高峻极》等四块大字卧碑和雍正皇帝的《训饬士子文》也放在亭内。

敬一亭两侧,有两个长方形二进小院落,东边的院子称东厢,西边的院子叫西厢。东厢是当年祭酒办公的地方;西厢是司业办公的地方。但司业有时常常和祭酒在东厢联合办公,因为国子监“琉球学馆”设在西厢,是来自琉球的留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在历史上,国子监曾接待容纳过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等,尤其是琉球学生从明代初年到清朝后期,几乎没有间断过。国子监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

复苏槐与罗锅槐:

在彝伦堂前灵台西侧,“博士厅”门前,有一株由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矮墙围绕的双干古槐,史称彝伦堂古槐,是京城最知名的古树之一。相传古槐为曾两任国子监祭酒的许衡亲手所植。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慈宁太后六十寿辰,本已枯死的古槐忽发嫩枝新绿,枯而复荣,又称“复苏槐”。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皆认为是吉祥之兆,又恰遇大学士蒋溥奉命“释奠”孔庙,当即绘图赋诗恭呈圣上。乾隆得知后非常高兴,并提笔咏诗赞其瑞,朝中大臣也纷纷赋诗作画颂扬。时任管理国子监的大臣观保等也不甘落后,上疏请刻“御制古槐诗”碑,立于西讲堂正中以垂永久。而今,这株古槐依然枝繁叶茂,是国子监700多年的活见证。

在辟雍殿西北侧,紧靠圜池石栏,还斜立着一株巨大的古槐,人称“罗锅槐”。据史书记载,修建辟雍时,将彝伦堂以南几十株槐、柏树移种二门外和雍和宫内。相传罗锅槐因为树龄已长,树干粗大,被列入砍伐之例,因刘墉爱惜古槐,力排众议,才得以保留。但不久,辟雍竣工,乾隆皇帝率文武百官前来视察,走到这棵树旁灵机一动,笑问群臣:“诸爱卿,此槐象谁?”大家心领神会,笑而不答。因刘墉天生背驼,为人机敏耿直,滑稽幽默,背地里人称“刘罗锅”。皇帝心说,你刘墉说出话来,常使我难堪,那“坏点子”都藏在罗锅里,罗锅槐,罗锅坏,音同意亦同。我把你的罗锅砍了,看你“坏招”从那出。于是指着槐树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如今,在古槐粗干的阴面罗锅处,砍削的痕迹还清晰可辨。

结束语:

各位朋友:

往昔,孔庙国子监,蕴含着丰富的儒学文化内涵,文人荟萃,帝王光临,祭孔、视学。如今,这两组宏伟圣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新纪元。

国子监孔庙导览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47e254a5901020206409c20.html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导览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