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今的“国学热”

发布时间:2020-0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谈当今国学“热”
学生姓名: 级: 0 9 2BJ 间:10
2010
谈当今国学
[摘要]国学“热”的产生有其国内和国际的背景,其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以儒家为主,兼顾他家,而且要用去粗取精的科学分析方法;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持一个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陈腐的内容。以积极、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国学的讨论,是今天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对我们如何学习和研究国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字]国学、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国学特别“热”,但是大部分人对国学的概念任然比较模糊,现在有一些人所谓的“国学”其实是一篇之学。比如讲孔子儒学就是国学。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上的问题。事实上,国学不仅仅包含儒学。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并不都信奉孔子,如果这样定义国学,就把很多民族都排斥在外了。我们承认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存在。那么,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按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依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经世致用也
契合了中华国学的宗旨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我单从定义这个角度看来国学:“国学是一入学为主,并包括中国56个民族的、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最具代表性、民族性的伟大成果。
国学“热”又是什么呢?国学兴起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惊醒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如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古籍经典。一时间,三四岁幼童诵读四书五经,各地媒体一窝蜂地开出专家讲经栏目,而各出版社更是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类解读古籍经典读物,且市场销售火爆。究其本质,国学“热”实际上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祖归宗”现象,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人对自己精神故乡的回归与认同。国学“热”反映出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个人觉得单用一个“热”字来表示这个社会现象欠妥,反而会容易误导一些正确的思想,也容易被一些人间接利用、偷换概念来质疑这场国学兴起。“热”表示已经过度,既然超过一定的限度,那肯定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个人觉得用“兴起”这个词来形容这场社会现象更加适合来对这一社会现象下定义。这就是我为何标题和前两段书写的是国学“热”,而下面我却用“国学兴起”来表达我对这场社会现象认识的原因。在个人观点看来当今的国学兴起这一现象可以简而言之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以中国为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站在时代的高端与前段,去深入发现和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目前社会上对国学兴起这一社会现象持褒贬态度,人们像对待一切兴起事物那样,现了“两点论”。一点:赞扬者有之,另一点:反对者亦有之。在不乏肯定声音的大体上,国学兴起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不得不悲哀地去承认,当今许多年轻人漠视和疏离祖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国学更是缺乏自觉的文化认同,这必将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事实上,传统国学不仅有着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更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来,有识之士们意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并号召国人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一时间国学似乎重新成为了显学。然而这种热闹景象是否真正意味着国学的复苏与传统文化的振兴呢?社会上有人认为,“国学兴起”到底是虚热还是实热。对于这一现象表示了怀疑的态度。众人皆知,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80年来,持续不断的现代化思潮几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并且这种对现代化的追求在很大程度是以传统文化的“让位”为代价而前行的。在文化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扰人们头脑的问题。但在当下,国学、传统文化的复兴“热”突然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且正未有穷期:议论纷纭的读经运动之争尘埃未落,名流贤达的《甲申文化宣言》又冒了出来;928日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诞辰大典,尊孔之风趋盛;1022日,又有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在株洲炎陵县炎帝陵举行;北京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欲联手打造中国首个“国学文化社区”,继而又有报载山东济宁将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有人就会问到这些轰轰烈烈的“复兴”活动究竟昭示了什么?有文章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热”已有从思想的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趋势,兹事体大,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倡导读经还只是文士墨客的议论,而“建设国学社区”,乃至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等等则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改造运动、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一旦启动,在各种名堂、项目底下就是真金白银的公共资源的调动、分配,还有就是某种公共领域的强制性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成员是无法不受其影响乃至制约,承载着这些工程规划的土地原生态无法不被改变甚至是破坏。尤其是对于像山东济宁要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的“大手笔”,更需明察、细辨、慎思,更需要在政治民主、加强舆论监督的前提下抉择去从,警惕以传统文化之名而行“政绩工程”。传统文化的活力不在于“仿古”“五四”以来关于中西文化之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争其关键似乎更在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所幸的是,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一些复兴的载体,或者说带来了新型的传统文化,尽管现在的传统文化已经绝非历史上的传统。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那么此“热”毋宁说更是国学或传统文化的不幸,而其是否能真正的热起来,以及“热度”又能维持多久,也就同样值得怀疑了。质疑国学兴起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产生的问题是允许的而且是有必要的,我充分赞成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来揭露这一类问题,但是如果是质疑国学,那我就个人觉得你的质疑之声是可笑的。于个人“国学兴起”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国学兴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内外因观点:物质的存在于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外部原因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兴起。这次国学兴起的出现与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从一个曾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国,沦落为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巨大的反差,使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感情色彩占据了上风,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到那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惹的祸,于是,批判传统文化,否定儒家思想就成为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五四时期、全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儒家思想先后遭遇过数次大劫难。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
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或许就是当今国学兴起产生的一个原因。

其次: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兴起。亚洲四小龙就是指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研究儒家的声音基本上消失了,儒家思想研究的重点转到了我国港台地区。港台地区研究儒学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香港的新亚书院,一个是台湾的东海大学。但在港台地区,真正兴起,真正受到重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为什么?因为七十年代欧美经济不景气,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却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对这种现象,东西方学者很自然就要追问: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它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当人们试图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这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来源于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在这些学者看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精神动力正是来自于儒家伦理,是对儒家伦理的成功应用和改造的结果。如日本着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在他的《论语加算盘》一书中,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就是算盘加《论语》,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开创了儒家式经营之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也提出了儒教精神促进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观点。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传统的国家,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联想: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导致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这或许是当前国学兴起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港台新儒家代表对大陆的反哺引发了国学兴起。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
阶段:一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初,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创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等。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友兰、贺麟等。这两个阶段大致范围是1919年到1949年,是在大陆出现的。三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成熟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方东美等。四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复兴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在港台。 当代国学兴起的兴起与港台地区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着书立说,四处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着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陆续续在大陆出版并广为流传,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兴起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四:国学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据说,我国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大约有3500万,这些华人散居在世界的各个不同角落,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对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祀伏羲、祭祀黄帝、祭祀大禹、祭祀孔子等,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也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兴起的升温。

第五: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学兴起。在国际上,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
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的,这种思想不去填补,别的思想就会去填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有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于是,从这种意义上说,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另一个精神的支柱,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就成为一种现实需求。这或许也是国学兴起兴起的重要原因。

第六: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兴起。我们说,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他们感到不满足,感到困惑和迷茫。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泛滥。人们在问:难道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滑坡吗?难道社会发展必然带来诚信缺失吗?传统文化中重人际关系、重社会和谐、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资源一下子成为全社会最需要了解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因为这些思想观念正是当今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这或许也是国学兴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七: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一方面,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就是说,国学兴起的兴起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时俱进、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何而来?当然应该从中国的传统而来,应
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内容。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中国特色”也就无从谈起。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有了学界和民间的积极配合,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国学兴起产生与兴起的社会原因。

再者: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了国学的兴起。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等,出版的学术着作及研究文章不计其数,每年都要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研究机构和学术队伍。 媒体方面,阎崇年先生在《百家讲坛》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等等,这些学人雅俗共赏的讲座,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除了电视台外,还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譬如《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等等。最近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兴起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最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国学兴起应需而生。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
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学兴起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当前这一股国学兴起、传统文化兴起,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所有所有,一切一切的外因还得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所带动的;还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还是港台新儒家代表、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学界与媒体联手;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等。里面任何一个原因都不足、都不具备决定这场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不足以造成当今国学的兴起。任何外因还得通过国学自身内部的原因来起作用。所以剖开当下环境不说,国学具有这个强大的内力让自己兴起,这种强大的内力源于国学自身所具备的强大魅力。
首先: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连续不断、有古有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曾遭受了沉重的屈辱和曲折,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对于民族生命的畅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学兴起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孤立地看待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过程,而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及其近代曲折的历史来认识,必须把它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奋斗史的新篇和中华文明史的新开展,看成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理解它的成就。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成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归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当代的国学兴起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
民族文化的自觉,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其次:这也涉及到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但其表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彰显而发扬,有时黯然而平淡。应当说,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兴起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兴起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文化的发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价值及其普遍意义,把个人连接、融入到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建立文化认同。对于中国文化这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而言,文化自觉是促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民族生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当前的国学兴起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初级阶段的文化标志。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学的兴起是一种必然趋势,社会上对其有这必要的需求则客观决定其必然的兴起。"国学"兴起源自社会自发的需求。所以国学的兴起有其必要性:
人大国学院成立时,人大校长纪宝成说,最初提出成立国学院想法的不是学校学者,而是一位企业家。现在用人单位对"国学"人才有需求,社会上对学习"国学"有需求。记者"北京国学大讲堂"教授表看到,授课老师以汤一介、楼宇烈等北大教授为主。包括乾元国学教室等,请的"国学"教授也是这些人。一位学者说,现在能讲授"国学"的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位老先生,"国学"师资后继乏人。而这种需求也客观上推动了国学的兴起。
国学兴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
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当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这已经是后“文革”时代转型期执政党和人民的共识。安身的身,立命的命则都归结到心灵精神的安顿,从而心灵的需求比以往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新的变化,也使得青年一代在寻找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等方面把眼光转向古老文明的人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已经成了现代人待人、处世、律己的主要资源,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方面,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当今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上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学属于文化竞争的范畴,包含在国家软实力的范围内,在当今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与否也对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国学兴起不仅仅是在中国兴起而且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国学兴起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助于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影响。百余年来,我们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谋求现代化,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要继续扩大开放。但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产生过全盘西化的思潮,对民族文化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意识彻底失落。这既不利于现代化,使现代化失去民族精神的支撑,又易导致食洋不化,不能把先进文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一切照搬西方经验和西洋原理,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经验与中国原理。历史学家早已指出,中国有几千年连续不断有记载的历史,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切社会科学的原理必须接受和通过中国历史的经验的检证,才能证明其真理性。国学兴起有助于人们对西方文化以特殊为普遍的立场进行反思,对引进或移植自西方的学术体系进行反思,通过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促
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这种重视中国经验与智慧的努力,在实践领域尤为突出,如在西方管理思想之外,积极寻求基于中国文化的概括、提炼、引导的管理之道,已成为中国企业家最热门的追求。在经历了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次“国学兴起”。不过当时的所谓国学兴起,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性质上,都还只是中国文化“一阳来复”的初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兴起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兴起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90年代以来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从历史上看,后发现代化国家处在现代化工程初期时,多采取启蒙式的文化动,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而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映了追求现代化而不得成功的集体焦虑。当现代化进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之后,国民的文化自信便会逐渐恢复,文化认同也随之增强。这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史上是常见的。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隔绝了多年之后的人们,在文化信心得以恢复的同时,便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国学兴起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在现代化背景下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更时代的理解,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过这个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全国人
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因此,“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显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克罗地亚文化部长波诺·比什库皮奇——现在不少文化就像生物物种,正濒临灭亡。例如,在世界各地,大量产生于特定文化、历史和环境中的语言已经消失。今天,全球有上千种语言只有近万人、甚至不到数千人会说了。印度文化部长——对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保护,更要让现代人的生活与它仍存在相关性。传统文化不能僵死在博物馆里,要活在21世纪中。一方面,文化政策制定者要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应用先进技术,把它们结合到经济主流中去,同时不使其丧失文化特征。我们必须以现代的手段来保护传统价值和文化财富。 国学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光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军队作后盾,还要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就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因此,人们应该自觉肩负起弘扬国学的责任。

面对当今的质疑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在何方?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重要载体就是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国学的兴起可以看成是可以东方文化的恢复性发展。国学中的许多思想,既适合人类文明进步法则又指导人们思想行为。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和为贵”等,是教导人们要忠于自己的祖国,要富而思进、穷而奋发,要勤俭敬业、不骄不躁。这些智慧是人类最优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之一,这些都是最能体现和发
扬光大的中国文化的核心,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今天我们提倡国学,不是所谓的“倒退”和“复古”,而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使之符合当前道德建设的要求。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我们进行扬弃和更新,它就能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就能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交融,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生活和谐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所以,“国学兴起”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有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发展之路会走得更加坚实。时间这一历史车轮碾过了五千年的慢慢长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检验下得以继承,发展,繁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足以证明在中国历史上可批判继承的优秀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态度去进行发掘: (一)要用去粗取精的科学分析方法

一切经典都来自古人,古人是历史人物。历史伟人的思想有的可以超越时代,提出一些普遍真理;但其中有的还是不免有历史的局限性,甚至阶级的局限性。有的也可能是经过了他人的篡改。这就需要对历史遗产做具体的分析,分清糟粕与精华,甚至在精华中可能存在的糟粕成分。而且对精华还需结合实际,才能为今日所用,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为都是正确的,包括孔子在内。对历史伟人的某些错误言行进行符合实际的分析和批判,绝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和对他应有的尊敬。比如对孔子、孟子,在历史上就不乏“问孔”和“刺孟”的批判文章,这些都无损于他们的伟大形象和思想存在的价值。比如:孟子对杨朱墨翟的批判,从批“为我”“兼爱”进而指责他们是“无君”“无父”,最后责骂他们为“禽兽”,显然是过激之辞,是不恰当的。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话,也不能应用于今日。对于这些,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为他辩解呢?弃之可也,争议又有何必!传统文化,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华;有陈旧落伍的东西,但也有历久弥新的观点。《大学》中“修身为本”、《易》中“自强不息”、《论语》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礼》中“苟
利国家,不求富贵”、《诗》中“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请问,谁能说它们今天已无价值?

(二)要持严谨、负责的态度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了经、史、子、集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经、子方面,有的极为难读,其意隐晦,其文艰涩,不免有见智、见仁之别。“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情况也是有的。而且在版本上,有的也有出入,如当前除了王弼注的《老子》通行本外,又有汉墓出土的帛书与竹简本,这些手抄本较之通行本,不仅在章次上,而且在某些内容都有某些差异,如在《老子》第57章中通行本所写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帛书上则写的是“法物滋彰,盗贼多有”,一字之差,其意义大不相同。不能因为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望文生意,任意解说。为此,对待古代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必须持严谨的态度,要广为阅读,多方求证,认真探索其精神实质,不能简单像对待演义小说那样去对经典做演义。要以负责的态度来作传承,不能做误导,要对古人负责,对经典负责;要对后人负责,对学习对象负责。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方能识其真谛,接近原意。就是说,学习古代文化,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要随意解说,敷衍了事;也不要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迷信和复古。

(三)要持一个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对待国学要客观、对待国学兴起这一现象同样要客观、对待国学兴起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还是要客观。是的,我们不能否认国学兴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在对待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与国学兴起联系起来,沐浴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伟大光辉下的你犯了以偏概全和形而上学的错误。看到问题和重视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单单死掐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只停留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那就太过于悲观了。所以我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加以解决措施,并且
要客观地肯定这场社会现象的兴起所带来的巨大意义。 (四)在国学传播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学的研究
就国学兴起与国学研究的关系而言,应当说国学兴起本身并不等于国学研究热潮,目前的国学兴起还是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传播方面,相对于国学的学术研究,多属于文化普及的层面。大众教育和传播的热络并不能自然带来国学研究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这是要区分清楚的。但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文化氛围,改善了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传统的国学教育绝不是为培养满嘴“子曰书云”的小学究,其目的是要能与现代教育更加有机地结合,使之为民族下一代人的心灵文化成长提供充足而不可或缺的营养。
综合全文看来,当前所谓国学兴起的出现和流行,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开展,对社会和谐的实现,都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积极的。总之,出现“国学兴起”是好事,在热中有争议更是好事。但不要由“发热”变为“发烧”。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单位人所处于单位知识层面也不同,对这一现象只能得出一个单位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是局限的,是不全面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是不能去否定经过五千年历史所考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对国学的兴起应该要持充分的肯定的和支持的态度,对国学兴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足以重视。可以肯定国学的兴起本身是没错的;“国学兴起”兴起是好事:在“国学兴起”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见解和争议,也是允许的。试问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不可能有古代文化的繁荣。如果今天能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开展国学的争,毫无疑问对我国文化的新发展。一定会起到推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遇到的一切问题。传统文化只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在其基础上如何建构起适应人民需要的现代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体系,发展政治文明、持续经济增长、健全法制生活,繁荣文化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创
造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人民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分辨永久的价值和过时的东西,使传统文化的资源更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作用。
总而言之,一种文化的复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伴随着会引起一个文化的兴起。一个名族和一种文化的兴起肯定会引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人五千年探索出来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成员、作为华夏子女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坚持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让其得以永久继承和发扬而努力。

文章结构与写作思路
解释分析国学这一概念与定义
描述国学热这一现象
探究国学热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客观事实
肯定态度
分析社会对国学热这一现象所持的不同态度
否定态度
外部原因
分析国学热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内在原因
现实需求
国学热的发展轨迹
历史链条中
国学热产生的新的特
分析国学热这一现象出现的问题
预测国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引导出我们为何?如何?学习国学以及学习国学的方法
阐述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写作理念):我们在分析和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运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文学研究。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及历史唯物主义都可以解释世界上一些普遍道理。又因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堂作业,那我们就必须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哲学的五大角度去分析和研究。这样得出来的成果才能说是接近真实。所以我写作的观点就是把文学与哲学紧密结合起来,辩证,全面的分析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02e210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html

《谈当今的“国学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