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解读(14)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布时间:2017-11-30 18:11: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报告历时3个半小时。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是中国向世界交出的一份有分量、有质量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党中央对过去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统筹考虑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判断,更是进入新时代后引领我国经济由大到强华丽转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

  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把迫切要求转化为扎实行动,对新发展理念贯彻得越坚决,稳中求进就越顺利;贯彻得越彻底,竞相发展中就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贯彻得越深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贯彻得越自觉,GDP的绿色颜值才越高、民生含金量的成色才越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即(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5)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的关系,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真正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近年来,中船集团联合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战略合作方共同探索推进设立感知海洋探测产业基金、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邮轮产业基金等,在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船海机电、非船装备、科技产业化、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实现了开拓和创新。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创新无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系统回答了“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表明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十分明确、决心十分坚定

理念引领行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才能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更多的政策出台扶持农业生产,农民享受到更多与城里一样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全面小康路上,城乡携手奋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的地位持续在加强。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必将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振兴乡村要继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振兴乡村要下大气力发展产业。产业发展了,农村才能集聚人气,形成良性循环,充满生机活力。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

振兴乡村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惠农强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异,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让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指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的优化发展,这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清晰的路径,我们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的动能,从区域的同质竞争转化为区域的协同发展、协同配合,放大承启东西、牵引南北的战略支撑效应,探索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活动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的配置效率。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主要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配置,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取消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市场经济下,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社会分工、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价格调节供求关系,从而推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方式不断优化。但政府配置资源过多过宽过细、配置效率和效益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还不能较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亟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更多引入市场机制,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放宽相关领域市场准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最大程度推动资源配置依靠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合理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交给市场,推动政府加快实现职能转变,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优化公共服务上来。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在减少行政化直接配置的同时,引入更多市场主体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核心是强化竞争、提高效率

  在总体思路上,根据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不同程度。在配置内容上,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明确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重点任务:一是对于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二是对于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在内的所有经营性国有资产,都要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三是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性。

  在配置手段上,根据资源配置组织和监管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一个清单”“一个平台”“两个机制”。建立公共资源目录清单,促进资源的整合管理和高效利用。

  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花大气力,下硬功夫,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6、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拓宽开放大门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从国内看,这种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开放的领域从开放贸易到开放外资,从制造业向外资开放到现在的服务业重点向外资开放。再比如,开放的方向原来主要是开放国门让外资进来,现在则是双向开放。

  一方面,新的开放发展理念会更多考虑到“门外”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正在由经济全球化的配角演变为主角,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新的开放发展理念更要求在“门内”练好“内功”。以往,我国在扩大开放上“心有余”,但在练好内功上却“力不足”,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充分体现了全面开放的特点。这说明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正逐步由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也拓宽了开放的范围和领域,扩大开放的规模,提高开放的质量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2、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首先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其次是顺应世界吸收外资、营商环境竞争的大潮流,顺势而为,打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此外,外资和内资需要融合发展。外资在中国投资发展,也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就业、社会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到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本身就有一视同仁的考虑。有些外商企业对此产生了误解,应该从四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这些年对外开放有不少改进,比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开放很多。开放与需求之间总有不匹配,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二是在开放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才有各种扩大开放的具体举措,反映的是中国积极开放的一面。三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商在政策上有所照顾,存在超国民待遇。现在是向常态回归,不仅对外商公平,对国内企业也要公平。四是中国法治化进程加快。这些年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对一些外资企业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有些企业还不习惯。但反垄断恰恰是市场经济的体现,不能因此有选择性地指责中国。

3、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化系统工程,也是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拓展发展开放空间的重大倡议和重要平台。

  首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空间,一方面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市场,拓展开放的国际空间,增强中国经济的体外循环。其次,通过这个平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经济全球化中可以争取更多话语权。第三,“一带一路”平台建设有助于改变经济全球化不合理格局。过去,发展中国家长期被边缘化;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在集聚,在国际贸易中占的份额要进一步增强,话语权要提升,但是如果没有平台,就会比较松散。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平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会增加了。同时,“一带一路”平台对发达国家并不封闭。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带一路”建设在未来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必然是重要方向、重点区域,是国际国内联动发展的纽带,同时也关系到政治外交格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和技术合作。从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个开放问题,还是内外联动的发展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55097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8.html

《十九大报告解读(14)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