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以个性化语言塑造鲜明人物
内容提要: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其独特且多样的艺术特色,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能有所收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
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这里,笔者试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入手来鉴
赏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人物塑造个性化语言同类型人物的不同语言特色正文: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塑造了四百多个大小人物,上至公侯王爵,下至伶人奴婢,其中既有贾宝玉林黛玉这样的主要人物,也有晴雯秦钟这样的配角人物,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龙套人物。人物如此之多,却并没有趋于脸谱化、片面化,读者在阅读时,能清晰的感受到每个人物的独特面貌,甚至一些戏份极少的龙套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本文将从已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里人物的语言。
同类型人物的不同语言特色:
红楼梦里塑造了一大批同类型的人物,但这些同类的人物却各有各的特色,并不是简单的脸谱化,统一化。比如,同样身为丫鬟,袭人和晴雯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同样身为贾府的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四名女性的性格差异也很容易看出;同样为寄人篱下的孤高少女,妙玉和林黛玉的性格也是相似之中又各有特色,而所有的这些相似与不同,大多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体现出来的。



笔者在这里以同为贾宝玉贴身丫鬟的袭人和晴雯为例来说明。袭人个性温柔贤惠,在生活上对宝玉可谓关怀备至,细心体贴,还经常用仕途经济的道理来劝宝玉,但难免有些阿谀奉承之嫌,比如第十九回,袭人和宝玉说悄悄话时道:“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
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我家代代读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愧了.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怎么怨得老爷不气,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在这里不只能看出袭人的性格特点,也能看出她和宝玉的特殊关系:
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将来会成为宝玉的妾,所以这样劝人“上进”的话,只有她说才合适。和袭人不同,晴雯的个性叛逆,直率,任性,和宝玉关系虽好,但却从不对宝玉奴颜婢膝,她的语言也处处体现了她的性格。比如第三十一回,宝玉因晴雯失手摔了扇子说了她几句,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主子而忍让他,而是反驳道:“平日坏了多少宝贝
也不心疼,今儿一把扇子惹发了这么大问题”;“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调好的使”;“我是一个蠢材,那里陪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盘子,更了不得!”只见她的反抗精神。而袭
人的好心劝解又被她冷嘲热讽地反驳一翻,可见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来取乐,不顾他人的看法,尽由自己开心,事后会做何评论,造成何种影响也都不会去理会:“我不敢
惹爷”“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等。这一切刁钻无忌的语言把她的任性,我行我素的
反叛精神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及个性化的语言
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也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反应和语言来了解人物的性格。这一点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孤介杜绝宁国府里有集中体现。“抄检大观园”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



贾母的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背后捡到了一个“绣春囊”,后来被王夫人知道了。王夫人认为这是男欢女爱之物,不好的风气可能会带坏贾宝玉,觉得严肃处理这件事,她和王熙凤商量后决定,由王熙凤领头,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作为助手,对大观园连夜进行查抄。查抄结果,一批年轻的女奴,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她们中有些被撵走,有的被迫害致死。虽然故事本身不复杂,但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展现的任务的不同性格却着实值得玩味。下面,笔者将分别几个典型人物进行说明:探春
在探春院里,探春得知凤姐等人的来意后,说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
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一段不
仅能看出探春心高气傲,言辞犀利,还能看出她的之家才能。惜春
惜春年纪小,胆量小,知道自己的丫头入画箱中搜出赃物后,说:“我竟不知道.这
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后来,在澄清了入画所藏并不是赃物之后,惜春依然坚持道:“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这一段将她
的清高与薄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言行和探春相比之下,更看出探春对自己下人



的照顾,惜春对自己下人的无情
对比型的人物语言:
除了同类型的人物之外,在红楼梦的文本中,还有一些对比型的人物,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无论在性格,思想,还是在待人处世的方式上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而作者也似乎是有意让读者意识到这种对比的存在,往往让这两个人的行为和语言交替出现。比如在第八回,林黛玉与贾宝玉同在薛姨妈家里与薛宝钗吃酒,因为有些嫉妒宝玉与宝钗,黛玉找一个机会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
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
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
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很容易看出,林黛玉意在挑起矛盾,而薛宝钗则机智而自然地化解了矛盾,此处可以清楚的看出黛玉小性儿的一面,而宝钗的机智大方,也清楚地显现。
特定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红楼梦的文本中,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是只能由特定的人物来说的,比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有一段: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
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样粗俗的村语只能出于刘姥姥之口;令如第三
回里凤姐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
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凤姐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
个人说话声。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手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



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其实在炫耀着自己在贾家的特权……至此,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结语: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之一,它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大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经得起各个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仅仅是从人物语言这一个小小的侧面入手,就能得到很到的收获。
参考资料:
1《红楼梦》曹雪芹高额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223a4e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c.html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