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旗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汇报提纲

发布时间:2011-05-24 15:33: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土右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汇报提纲

中共土右旗委组织部

2011330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旗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的目标,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多重作用,为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下面,我就本次专题调研活动涉及的8个方面内容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第一个方面,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1、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2、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保障激励等方面下功夫,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1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被破格提拔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实现了岗位有明确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二是建立关怀保障资金投入体系。投入资金85.11万元,为连续工作15年、累计工作20年以上正常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600元;三是建立激励表彰资金投入体系。首次组织开展了兴村富民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10名优秀村干部,每人奖励3万元,并形成评选表彰长效机制,每3年组织评选一次,每次每人奖金不低于3万元。四是加强科学化管理。出台《土右旗村两委班子星级评选动态管理办法》,把村级各项管理事务设置为党建工作星、经济发展星、群众满意星等十颗星,每星10分,共100分,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评选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钩。五是持续为村干部队伍充实有生力量引进大学生村官”90名,其中 1名大学生村官选任为村委会副主任,33名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56名担任村(居)委会主任助理。

3、农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农村无职党员,深入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活动,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为;对先富党员重点将其培养成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或村干部;对流动党员,建立公安局源头调查、组织部分类建库、乡镇核实登记、支部教育管理的流动党员全程动态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二是注重体现实践特色。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和党员岗位特点,深入开展双链双推一强双带(强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和四联四岗(产业建责联系责任岗、维护稳定联防责任岗、扶贫帮困联户责任岗、社会事业联点责任岗)活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比学赶超的热情。三是主动关心党员疾苦。为年满65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300元,每年春节、七一期间对部分困难党员、老党员进行慰问。同时,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采取旗财政投入为主、党费适当支持、社会募集补充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20万元,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4、存在问题。二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产生了个别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常年外出委托副书记、副主任、和村会计的代替工作,造成工作积压,推行困难。部分村干部受思想、观念、年龄、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基本上是上级怎么说,下面怎么做,方法老套,思想陈旧是一些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双带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流动党员管理较难,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5、对策建议。二是对于村党组织不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思路不明、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的两委班子,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方式,对班子成员进行调整,真正让具有能力、有威信的党员群众进入到班子中来;对于思想观念保守陈旧,不敢试、不敢闯,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村干部,强化教育培训,培养宗旨观念和创业精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各层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农村党建水平,对中青年党员实行规范化管理,着力从管得住、管得好上下功夫,实现党员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对外出党员实行亲情化管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电话、信函或网络等多种形式畅通党员信息互通渠道,引导成功党员奉献家乡;对老党员实行人性化管理,采取送学上门、年青党员与老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等方式,加强老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老党员威信高、经验足的优势,让老党员参加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工作,提高党务政务透明度;对困难党员实行务实化管理,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产供销服务,让困难党员尽快摆脱困境。

第二个方面,乡村两级作用发挥情况

1、乡镇党委作用发挥。各乡镇党委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旗各乡镇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0.76亿元,同比增长24.19%,占全旗财政总收入的53.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617元,同比增长9.5%一是现代农牧业步伐快速推进。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形成了年产70万吨粮、30万吨奶、20万吨果蔬、3万吨肉和3万吨油料的稳定生产规模。启动建设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蔬菜保护地1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40%。不断提升养殖业规模化水平,累计建成奶牛、肉羊养殖园区(牧场)164处,养殖业规模化比重达到65%。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96个,建成4个高标准示范村。配合旗交通局、水务局实施乡村公路和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化和安全饮水自动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基层文化站点覆盖率达到68%,广播村村通和有线电视户户通实现全覆盖,并建成草原书屋”105家,125个行政村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大力提升卫生事业发展水平,8个乡镇全部建有卫生院,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三是民生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扩大。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达到656元,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7万人次,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达到2502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在全市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年均1360元,保障人数2.2万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四是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设立32个农村及社区警务室,289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综治工作站,基层群防群治网络不断健全。组建矛盾调处大篷车司法流动调解庭乡镇流动检察室等信访工作平台,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群众合理诉求,实现零进京零非访目标。五是基层民主切实加强。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村财民理乡代管等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工作法,圆满完成第六次、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2、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一是发挥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各村党组织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能力,着力把握农村基层发展规律、创新农村发展理念、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如:板申气村党支部针对农户分散经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租赁农户土地成立了长青农业合作社,连片种植保护地蔬菜200多亩,全村80%农户以劳动或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红利。扎实推行支部+大户+基地+协会模式,先后确定种养业大户36个,建成示范基地64个,成立奶牛、蔬菜等各类协会32个。深化双链双推活动,不断丰富三级干部服务链党员干部群众三结合致富链内容,累计结成三级干部服务链210个、党员三结合致富链460个,5400名党员干部参与结链,覆盖农户3178户。二是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各村党组织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如:2010年,各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兴办实事好事369件,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个别村党组织推行村务轮值坐班管理制度,保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尽全力为群众提供低保申请、医保费用报销、水电费缴纳等一条龙代办服务。苏波盖乡朱麻营村党支部组建成立了全旗首家村级爱心基金会爱心基金会募集资金28万元,先后对村内生活较困难的老党员、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和大病患者进行了爱心资助,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困难。三是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各村党组织不断强化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紧紧围绕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城镇房屋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形成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五联机制,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四是发挥团结民主的作用。各村党组织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的原则,不断完善村级组织集体领导和党员干部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形成党群干群团结共事、共谋发展,村两委班子相互理解、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工作法,两报告即村党组织拟提议内容和实施结果向乡镇(管委会)党委报告;一监督即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实现了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第三个方面,乡镇体制建设情况

1、机构设置。全旗8个乡镇分别下设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3个行政内设机构和农牧业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3个事业机构,核定人员总数为520名,其中行政编制270名,事业编制250名,目前在编人数416名,其中行政编制210名,事业编制数206名。

2、管理体制。一是将原隶属乡镇管理的林业工作站、兽医站和国土资源所调整为旗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以旗管理为主、乡镇协助管理的管理体制。经费供给和人员以旗管理为主,乡镇负责协调、监督,人员考核、任免、奖惩都要征求和尊重乡镇的意见。二是打破单一的工资分配制度。计划将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人员工资实行绩效工资(具体工资分配办法正在研究审核过程中),做到工资与实绩相挂钩,奖优罚懒,进一步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驻乡人员联审制度。派驻乡镇部门工作人员岗位调整,均由主管部门与所在乡镇协商提出意见,经编制、人事部门审核后办理相关手续,保证了驻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四是严格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出台《土右旗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和《土右旗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暂行规定》,明确机构编制工作审批管理程序,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责任,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控制乡镇机构编制与实有人员只减不增。五是完善机构编制配套约束制度。财政部门在核拨经费时,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确认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为依据,对乡镇增设的机构和人员编制,财政部门一律不核拨经费。

3、履职能力。各乡镇配备科级领导干部64人,其中58人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8人为乡镇农牧业服务中心主任。萨拉齐镇由于所辖人口多,工作任务重,配备3名正科干部(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6名副科干部(专职副书记1名,副镇长5名),其他乡镇均配备3名正科干部(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4名副科干部(专职副书记1名、副乡镇长3名)。

4、农民需求。一是教育需求。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后,学校服务半径过大,学生上下学路途远,大多小学生都选择住校读书,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增加了学生家长负担。另外,村级公路没有专门的公共交通工具,学生上下学途中搭乘三无车辆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医疗需求。近年来,农村卫生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而言,农村卫生机构设施条件较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下,许多农民患者有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不得不选择到旗级或市级医院治疗,无形中增加了患者风险和经济负担。三是信息需求。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很快,信息量明显增多,但真假信息交织在一起,农民信息咨询和诊断识别能力较低,难以准确选择。四是技术需求。目前,许多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偏重书本知识灌输,不能直接与生产经营实践相结合,对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缺乏实用性,对农民缺乏应有吸引力。五是精神需求。一些农民在农闲时间无所事事,由此派生出许多问题,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当前,农民都有开展文体活动的迫切需求,农民艺人也有施展才艺的强烈愿望。

5、乡镇需要完善的工作。一是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范围转向公共领域,大力提高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意识。二是积极探索、推进部分公共事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将一些专业性、技术性、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交给行业协会或其它中介组织承担。三是及时推行与农民对话沟通制度,通过介绍和通报相关情况,全面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6、存在问题。一是旗乡权责不一致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后,一些机构变为旗级部门垂直管理,并把乡镇相关人员分离出去,将乡镇原有职能也同时上划,使乡镇没有具体的执行能力,但相应的责任仍由乡镇承担,给乡镇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二是乡镇经费不足问题。乡镇政府对于乡镇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会事务管理及自身的正常运转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但乡镇的财政收入本来就少,再加上部分乡镇现在仍有历史欠帐等,乡镇经费普遍都非常紧张,使乡镇在其职能履行上受到很大影响。三是行政、事业人员结构、待遇不均问题。目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多于行政编制人员,许多事业人员承担行政工作,形成了隐性的人员混岗问题,另外行政编制干部工资远远高于事业编干部,而乡镇的主要工作又需要事业编干部落实,许多事业编干部心理失衡,产生抵触情情绪,严重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及素质问题。目前乡镇干部大多为2000年以前落实政策安排、复转军人安置和大中专毕业分配人员,乡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且年龄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同时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少,导致乡镇服务职能不能很好发挥。

7、对策建议。是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则,扩大乡镇管理权,从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乡镇管理体制,赋予乡镇更多的管理权限。二是调整完善旗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在化解历史债务问题上下功夫,从根本上促使乡镇财政走出困境。是积极推进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对新设立的或保留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可实行竞聘上岗,一般干部可实行双向选择,根据实际确定重要岗位和一般岗位,拉开奖金分配档次。实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财政经费和服务效益挂钩新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四是注重人员结构的合理配置。在乡镇领导干部的配置时要进行精选综合考虑相互之间的性格特点、能力专业结构等因素,切实把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选到乡镇领导岗位,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部。五是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乡镇机关怎样提高效率,搞好服务,关键在人,所以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培养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

第四个方面,乡镇财政情况

1收支现状。近年来,各乡镇(管委会)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培植税源,积极组织各项税费收入,财政收入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在安排财政支出、平衡财政预算方面,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量入为出、确保重点,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各部门必须的事业经费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农业、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收支平衡,没有新增债务。

2、存在问题。一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镇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过去以收税为主转为服务三农、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三农投入量还逐渐加大,而目前我旗乡镇实体税源少,财政收入小,投入三农的资金量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各乡镇(管委会)负债规模较大,财政负担沉重。由于前几年办企业、协调税收等,投入增大,自身财力又难以应对,负债较为严重,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主要有:兴办乡镇企业的历年陈旧贷款;招商引资产生的费用;防洪、用洪、排涝、清淤、林业建设等必需支出;桥、涵、路等基础设施维修费用;办公费、招待费等。

3、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完善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体系和向基层倾斜的财力分配体系。首先,按税种性质划分收入归属,确立乡镇的主体税种,改变财力分配上存在的层层集中现象,确保上级财力分配向基层财政倾斜。其次,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强乡镇地方税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乡镇地方财力总规模,进一步缓解基层财力的困境。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要及时清理政府隐性债务和在建工程项目,摸清家底,根据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切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范过度负债带来的财政风险。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支柱产业,拓宽财政收入来源,逐步偿还财政债务,减少财政负债压力,努力化解偿债压力和财政信用风险。

第五个方面,基层政权建设情况

1、村级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第六次村两委换届后,全旗产生两委成员1601名,其中村(社区)党支部委员977名,村(居)委员会委员850名,交叉兼职226名。选出村(社区)支部书记、村(社区)委员会主任总数525名,一肩挑80名。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扎实推进村级组织一体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目前,全旗建立农村工会35个、村级团支部298个,村级妇联298个,团支部和妇联实现全覆盖,通过党建带群建,使党群组织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坚持把基层政权建设同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每个行政村推选3—5名村民代表组成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有力地推动了村民自治工作扎实开展。20062月份和20093月份,连续2次被国家村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命名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特别是2010年,在全旗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工作法后,村两委班子议事、干事程序进一步规范,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切实增强,一部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明显下降。

3、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10年,旗财政、乡镇、村配套投入137.5万元,建设3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重点解决没有活动场所和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基本消除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空白点

4、村干部待遇。2010年,旗财政投入1034万元用于发放村(社区)干部报酬。按照《土右旗村(社区)干部报酬发放办法》规定的标准,村干部最高年工资达到9960元,平均工资达到5735元,社区干部平均月报酬达到968元,分别是原来的3倍、4.2倍和1.8倍。同时,村干部报酬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构成,基本报酬占40%,绩效报酬占60%有效地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5、村级办公经费。2010年开始,各级财政每年为每村配套3.7万元,其中旗财政每村配套投入2.2万元,共配套投入635.8万元,保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和其他必要性支出,着力解决了村级组织经费短缺问题。

6、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群团组织负责人大多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工作报酬低,很难保证群团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部分村存在公开内容简单、公开项目不细、以及重公开,轻反馈等现象,群众有一定意见。三是村级活动场所利用率较低,缺乏有效管理和及时维护,活动场所的各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7、对策建议。一是把村级组织一体化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形成合理的活动经费保障机制,因地制宜,整合村级活动场所资源,成立青年活动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室等,做到一室多用、综合服务。二是认真总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单一的财务公开转向政务、事务公开上来,特别是把村镇建设规划、农田水利、硬化道路建设、村镇绿化、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以前没有涉及的或涉及不多的事项全部列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内容,使农民真正了解实际情况。三是充分利用活动场所,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全天接待村务党务咨询、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把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千乡万村农家店与村级活动场所同步规划建设,打造集决策议事、党员活动、学习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阵地。

第六个方面,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1、组织机构。全旗设有9个乡镇司法所,其中8个司法所经自治区司法厅验收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属于驻乡机构,管理以旗司法局为主,设法律服务所、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站3个办公室,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27名,实有在编人员22名。

2、人员结构。各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22名司法干警中有21名同志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15名为法律专业,平均年龄40周岁,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

3、所务管理。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考勤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登记、检查、统计和档案管理制度,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上墙公示;建立了纠纷受理登记簿、法制宣传登记簿、社区矫正工作登记簿、安置帮教工作登记簿和人民调解花名册、社区矫正对象花名册、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等各类簿册齐全,统计数据准确,报送及时;法律文书、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普法依法治理等业务档案规范。

4、物质保障。全旗9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均大于100平方米以上,设有三室一庭(办公室、档案室、接待室、人民调解庭),达到八个一标准(一辆警车、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部照相机、一部传真机、一套办公桌椅、一套沙发、一套档案柜)司法所干警津贴待遇全部落实到位。

5、业务工作。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依法规范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做到了组织标牌、标识、印章、程序、制度、文书相互统一;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矫正对象191人,解除矫正124人,在册人数67人,无重新违法犯罪。依法规范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累计接收两劳释解人员140人,解除劳动教养16人,安置就业83人,实现了衔接制度化、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积极推进法律进乡村(社区)四个一活动,即乡镇设一个法制辅导站,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橱窗),户均一册普法教材,居民集中区每年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管理指导工作,努力为基层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6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乡镇调委会9个,村(居)社区调委会305个,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20个,调解员2800人,在土右交警大队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体系。截止今年3月份,共排查矛盾纠纷383件,成功调解369件,调解率96%

7、存在问题。一是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足,影响了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限制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二是调解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不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要求。三是人民调解工作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和业务水平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尽管设立了调解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8、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和必要的经费投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支持、关心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二是建议把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个案补贴机制。三是从改善队伍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着手,完善人民调解员选任制度,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调解技巧,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四是以企业为重点,加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在流动人口聚居区、行政接边地区、大型集贸市场、行业协会、物业管理小区、学校、医院领域建立调解组织,使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第七个方面,旗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1、人员配备。旗乡两级共有经营管理工作人员23人,其中:旗经营管理站编制12人,现有在编人员8人,另有一名人员外借财政局,在职人员7人;乡镇(管委会)共有经管员15人,包括一名临时聘用人员。

2、工作职能。一是农民负担监督与检查。二是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及农村财务监督与审计。三是农畜产品成本核算。四是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报表统计。五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与指导工作。六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签订指导于管理工作。七是农村土地调解与仲裁工作。

3、存在问题。一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经营管理服务三农的职能和工作量逐步增加,现有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经营管理虽然很多工作具有执法性质,但一直未审批为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任务重,经费少、待遇差,严重削弱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和项目启动资金较少,严重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规模的壮大。

4、对策及建议。一是建议尽快解决经营管理人员差缺和编制问题。二是继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大财务管理与培训力度,积极引进项目,拓宽资金扶持渠道。

第八个方面,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运转情况

1、土地流转。成立了由政府旗长任组长,农业、林业、国土、司法等部门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旗级服务中心大厅、乡镇(管委会)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法律咨询、流转信息等级发布、签订合同、建立档案等服务工作。2010年,全旗流转土地51.4万亩,集约化经营面积25.2万亩,500亩以上合同微机化入档5965份,入档面积13.08万亩。

2、土地仲裁。土右旗农村土地仲裁委员会成立于2010110,现有旗乡两级仲裁员43人,办公室日常工作人3人。农村土地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法》接待来访60起,185人次;已受理10起,结案7起,转回乡镇办理20起。

3、存在问题。一是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未报发包方和乡镇登记备案,土地流转分散、随意性强。二是流转中存在一部分口头协议,并且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双方当事人责权利和违约责任不明确。三是农村土地调解仲裁中土地承包纠纷类型多样、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政策落实问题,又有补偿问题,且来访时间比较集中,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4、对策建议。一是在土地流转方面,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管理,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引导农民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签订书面协议,并报乡(镇)有关部门备案。引导流转双方按规范程序进行土地流转,并加强对签订合同的指导,明确双方的责、权、利,避免因此造成的纠纷隐患。二是在土地仲裁方面,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和农民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bd7f38580216fc700afd3a.html

《土右旗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汇报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