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发布时间:2010-09-03 04:26: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课程标准部分(共43道题)

一、填空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 中高 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 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 形成和 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 点面 结合,综合 交叉,螺旋上升。

3.儿童生活的不同领域包括个人、家庭、 学校 、家乡(社区)、 祖国 世界

4.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 学习能力和方法 ,学习 结果

5.品德与社会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 描述性 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作品 评价, 个案 分析。

6.儿童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空间、人文环境、 自然 环境。

7、五、六年级侧重祖国、世界的内容。

8、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的内容。

9、社会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

10、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

11、内容标准里采用了“知道、懂得、了解、理解”等动词属于认知的内容。

12、内容标准中的“体会、感受、激发、珍惜”等动词属于情感态度的内容。

13、内容标准中采用的“观察、调查、讲述、交流等动词属于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内容。这些行为动词的使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也是对教师教学指导的要求,还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中“点面结合”的面是指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2.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3.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中,突出了综合性,强调了活动性。

4.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惟有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

5.评价内容中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指的是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6、内容标准是由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组成的。(

7、内容标准不是按年级划分的而是按大主题划分的。(

8、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不同的生活领域中,通过认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三、问答题(共4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哪些方面?

(一)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二)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三)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3、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特点?

答:

以学生的生活基础展开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学习内容基本上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思路展开的。

改变课按“德目”构建的方式,社会课按“板块”组织的问题。

符合学生生活和认识的发展,基于学生的经验开展学习,在认识社会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4、品德与社会课内容标准的性质?

答: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每条内容标准都有课程目标的支撑,将学生的学习与实现目标的活动联系起来。

体现了国家对本课程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有所依据。

除了对课程知识的要求外,着眼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的要求。

5、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定位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6、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7、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一)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二)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三)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四)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五)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8、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要求有哪些?

(一)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四)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五)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9你对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理解?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10、你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11、你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理解?

第一条主要指学生自我及自身个性品质提出来的。

第二条是指学生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相互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提出来的。

第三条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当中,在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中应具备的合格公民的品质。

第四条、第五条主要包括祖国、国际合作及全球意识、关爱大自然等三个不同层面上达到的目标。

12、“我在成长”主题内容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围绕学生自我发展设计的,根据中高年级年龄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提出了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优缺点、自信、自尊、自爱、勇敢克服困难、正确对待冲突、压力、挫折、为人诚实守信等。

13、“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这一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勤奋上进的基础之一,特别要让学生形成不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人的唯一标准。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他人要学会肯定优点,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同时能宽容他人的缺点,要客观评价他人。

14、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此条的意义在于让孩子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过程中,也为国家培养了一代未来遵纪守法的公民,还在于奠定了遵纪守法公民的基础。

15、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此条的意义在于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自救自护。安全问题分为自己不小心和“飞来横祸”,因此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以使自己“小心”;另外必须形成相关的自救能力,将横祸减到最低。

16、我与家庭主题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家庭生活设计的,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亲情观。即享受父母长辈给予的温暖与关怀,又要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17、对家庭的认识,在小学《品德与生活》中,主要是引发学生体验对家庭的基本情感,中高年级是以认识、了解家庭、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螺旋上升,综合交叉”的特点。

18、介绍自己家庭内容,应引导学生重点介绍对自己影响大的家庭成员,而不是重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是)

19我与学校主题主要是围绕帮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集体生活和遵守活动规则等方面而展开的。(是)

20、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转变哪些观念?

答:新的教育目的观;

换位观:假如你是我,假如我是你(涉及的道德品质包括关爱、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

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涉及的品德道德品质包括合作、责任)

对话观;沟通、理解、认同(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尊重、理解)

分享观;共同分享、助人为乐(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与人为善)

多元观: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不同的选择。

新的学习观;是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课程目标中涉及的知识目标,很容易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创设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和情境,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

新的教材观:教师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观念。

21、案例分析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你赞同哪位教师的目标设计?为什么?

教师1设计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游戏体验、录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真正了解什么是榜样,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使学生感悟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利用同学的长处来策划主题班会的节目安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欣赏别人,找到自己的榜样。

3、通过寻找校园中的榜样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榜样,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到欣赏别人和被别人欣赏都是快乐的事情;懂得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师2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懂得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的沟通、合作能力;在了解自己优势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学习的榜样。

答;按照课程标准中的“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内容回答即可

22、案例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的真实生活)

这是一位教师设计的《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一课的教学活动,与课本中设计的寓言故事“骆驼和羊”有着很大的区别。

例:活动一:钻圈和贴鼻子游戏

活动目的:学生利用钻圈、贴鼻子的游戏,说出自己有长处和不足,从中感悟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

具体操作: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生活中,有的人个子高,有的人个子矮,你们说是高好还是矮好?

生:一部分同学认为个子高好,一部分认为个子矮好。

师:你们说得好像都很有道理,但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每种观点选出一名代表,个子高的给小孩贴嘴巴(在黑板上边沿处放没有嘴巴的小女孩笑脸图片),个子矮的进行钻圈。

学生活动提示:钻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能碰着圈,而且两只手不能摸着地。

教师设计活动提示:设计钻圈、贴嘴巴游戏时,要有课前调查如:圈的大小,小孩头像放的高度等,确保游戏的有效性。

生:进行游戏,然后,互换进行体验。

师: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说一说通过这个游戏有什么体会?

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师: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个子高和个子矮都有自己的好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但有的时候,比如钻圈的时候,个子高的人也有自己的缺陷,个子矮的人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板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你认为这位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优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

一、目标明确具体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包括教学对象、条件、行为和程度。课程内容标准中,注重了主体行为化的表述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时据本地区的学生实际等情况,精心设计达到目标的条件。平时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一般把教参上的比较笼统的目标抄上去,笼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易把握尺度,也难以测定效果。例如:教学参考中写到“懂得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这里没有教学对象、条件,只有学生的行为和程度(懂得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因此,教学目标不是精确的。他确定的目标是学生(对象)利用钻圈、贴鼻子的游戏(条件),说出(行为)自己有长处和不足,从中感悟尊重、欣赏别人以及取长补短的道理(程度), 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二、生活、体验真实

《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中的活动建议明确写到“教学形式不要仅就故事进行讨论,要设计合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多中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获得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真实感受,符合课程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取问题,又要注重教学的方式的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寓言故事,是一种受小学生喜欢的文学形式,它不但不能让学生获得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结论的真实体验,而且就内容来讲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学生已没有了浓厚的兴趣了,如果利用课本内容,教学实效性不太强,所以,教学中要选取学生的真实生活,获得真实体验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取学生的真实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的对待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是很多专家智慧的体现,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这位教师作到钻研教材、理解意图,利用更换内容的方法、游戏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好。

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学科专业知识(三、四、五年级,共69道)

范围: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知识,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从内容和程度两个角度作具体的说明

一、名词解释

1、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的人,就把注意力倾向于绘画,在言谈话语中也会表现出心驰神往的情绪。

2、特长:特长是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3、友谊:一般指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我们学科主要是同学之间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以及相互批评缺点,互相鼓励,求得共同进步的亲密关系。

4、守信:指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与人约定的事情或答应了别人的 事情要言而有信,说道做到。

5、社区意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物的关心和参与;居民对社区环境的认识、满意与认同;居民中社会网络的形成;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包括情感、信赖、交流等。

6、电信是指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无线电设备和互联网络等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7、交通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图案上一般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示。)

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

8、意外事故是指意想不到的灾害性事件。

9、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本学科中涉及了常见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10、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水路航线和航空路线、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11、领土是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

领海是距离一国海岸线一定宽度的海域,是该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以12海里宽度的海域作领海。

12、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和冰雹等。降水量用毫米表示。月平均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为多雨,月平均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为少雨。北京市6789四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均在50毫米以上,以此称之为“夏秋季多雨”,11月、12月和次年的123五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均在10毫米以下,称之为“冬春季干旱少雨”。

13、气温: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在我国用摄氏度表示,月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为高温,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为寒冷。北京678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均在20度以上,因此说“夏季高温”,12月和次年1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度以下,称之为“冬季寒冷”。

二、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1

一天,老师在校园甬道上放了一张废纸,用摄像机偷拍的形式观察,寻找拣起废纸并放入垃圾箱的人,这个人就成为学校的文明榜样。结果这张纸被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捡到了。请问他能成为校园里的榜样吗?为什么?

答:我们认为他能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榜样就是在点滴小事中做出成绩的人。即使他(她)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只要有一方面表现突出,就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案例2

有一位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是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作业收上之后,老师看到学生自己设计和使用了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图例,地图上的表现也不精细,很是生气,于是写上评语。“......今后认真些就更好了。”你认为这位教师哪里做的不妥,为什么?

答;评语写的不妥。因为这是学生三年级通过空间角度来认识学校,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并学习简单的地图技能,这是学习地图的第一步,不能要求学生达到精细的程度,所以不妥的。学习正规图例、比例尺、了解地图的作用在我与家乡主题中的涉及。

案例3

小明看见楼道信箱里有信件,发现了好看的、自己喜欢的邮票,于是小明小心翼翼的取了下来。请问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小明的法律意识淡泊。(教材四册上46页下的“链接”内容)

案例4

唐山地震发生后,王树斌被废墟掩埋,但他用双手并借助玻璃片,扩大了生存的空间。在这死亡的窟窿里,他用身体顶,手刨,爬行。。。。。。。竭力寻找求生的路线。虽然没找到通道,却幸运地发现了一瓶葡萄糖水,他没有一口气喝光,饿了就吃枕头里的荞麦皮、谷秕子,他鼓励自己只要多坚持一些时间,就有生存的希望。在废墟中煎熬了八天后,终于获救了。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答:当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充满信心,等待救助,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行自救,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案例5

小学四年级的小兰,让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准备暑假时学会骑车。没过几天小兰真的学会了,随着“车技”的提高,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天小兰骑车上马路了,就在这时,一辆大卡车贴着小兰的身旁疾驶而过,小兰惊慌之中摔倒在地,胳膊和腿都摔破了,请问小兰错在哪里?

答;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中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案例6

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为自己确定一个奖项,然后在班级召开表彰大会,进行隆重的表彰。你觉得这位教师的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自己设奖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分析、挖掘优点、查找不足的过程,通过活动激励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资料7

青藏高原上的拉萨,阳光灿烂,白天烈日高照,是有名的“日光城”。拉萨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相邻的四川省会成都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这段资料说明了什么?(或问:如果你到拉萨旅游时,一定要戴好墨镜和防晒的物品。为什么?)

答;青藏高原不仅日照强烈,而且日照时间长。

三、社会常识

1、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决心,还可以向老师、父母、同学倾诉,改进方法、转移情绪、乐观向上。

2、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教育孤儿的机构,它一般有若干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一位未婚女性做妈妈,与五至八个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特殊家庭是SOS

3、怎样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
答:主要是互相理解对方的心情,遇事谦让,主动道歉。

4、同学之间相处要以诚信为重,这也是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

5、某某超市在每天的晚上6:00钟之后,总有一些水果的旁边写着这样的话:“你别看我丑,但我很甜蜜”。请问你会买它吗?为什么?

答;会,便宜。

或答:不会,质量问题没有保障了。

6、生活中的购物场所有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农贸市场、网上购物。

7、购物时我们应该做到不攀比、不追求奢华、不过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量入为出。

8、在购物时,做文明的小顾客应做到:尊重售货员、爱护商品、遵守店规。

9、四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有的特别捐了收音机,你觉得捐收音机作用大吗?

答:作用大。体现小窗口,大世界。人们了解外面的情况后会安心。

10、古代的通讯主要依人力和畜力,主要传递书信等实物,属于邮政通信

11、电报的发明可以说开启了近现代通信发展的大门。

12、因特网的成功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

13、文明通信应做到:打电话讲礼仪,应用到“十字”礼貌用语!要长话短说、特殊电话不能随便打。

14、任何人都不得故意毁损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否则将会受到处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规定。

15、易在我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大雾、旱灾、风雹、地震 、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虫病害。

16、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做到:保持清醒不慌张、自救自护有方法、不放弃“生”的希望。

17、对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

答:虚心学习的态度,他说,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止有一位老师或几位老师,随时都有同行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向别人学习,这是一种难得的、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

18、做时间的主人应做到:节省时间、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19、为什么说学无止境呢

答题要点:知识永无边、成长需要积淀、社会在发展。

20、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写出具体的做法。

答;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伸平双臂,右臂向东,左臂向西,这时面对的一方就是北方,你背对的一方就是南方。

21教室平面图的绘图主要的步骤。(实际练习画教室的平面图)

答:

确定教室的方向,画上指向标

观察教室内的主要物品,如:黑板、讲台、课桌椅、门窗、

考虑用什么样的图例表示

确定课桌椅的摆放方向、行和排数。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5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该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中途倒退、折返。

23、居家生活的安全主要是让学生在防火、防盗、防触电方面增强防患和自护能力。

24、简答:烫伤后的自护?

首先是迅速将烫伤的部位浸入冷水中15__20分钟,然后立即敷上烫伤药,如果没有烫伤药,可以先涂上一些黄酱或者酱油等,严重的赶快去医院

25、在家里如果发现有煤气味,怎么办?

不能开油烟机,快开窗;

不能开关电器;

别在燃气泄漏的房间打电话;

别穿钉鞋进入泄气的现场。

26、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青藏铁路。

27、提示学生防触电的小常识?

不用湿布擦电器;

不用湿手碰开关;

不用手指捅插孔;

不会用的电器别乱动

28、举例说明,四川地震以后,大批的物资选择了怎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

答题要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再举例说明。

29社会公德主要涵盖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30交通工具纵向发展的历程是从古代的人力、畜力、车;到近代的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再到现代的高速列车、飞机、航天飞船。

31、中国最古老的学府――国子监;中国最早的公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的高等院校数量是全国之最。

3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3、中华老字号经久不衰的原因:以诚信、质量、服务为宗旨的经营理念。

34常用的几个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答:交谈、写纸条、写短信、QQ上交流。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交流的方式和方法。

四、历史、地理部分

35、秦始皇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后,在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过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

37、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河流的赠礼?

:华北平原的形成,归功于河流泥沙的长期沉积作用。自东向西奔流在中华大地上的海河、黄河等河流,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它们流出山地以后,流速减缓,使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形成了今天的华北平原。有人说它是河流的赠礼。

38、华北平原环境特点地势平坦、阡陌纵横,田野一望无际.

39、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在长江以北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冬天时常白雪飘飘铺满大地。

40、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代表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距今6000多年前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创造了代表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

41、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4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有:圣贤孔子、老子、孙子、孙膑、韩非子。

43、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论语》一书。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道德经》一书。

孙子被尊为兵圣,有《孙子兵法》一书,是中国最早的兵法书。

孙膑战国军事家,有《孙膑兵法》。

44、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45、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特点是平和自然、奇异豪放、含蓄有味,其代表作《兰亭集序》。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发明了中医“望闻问切”独特的诊病方法。

46、观察北京市地形图:

相邻的省(河北省、天津市)。

北京的山脉有西山和军都山。

北京的河流有主要是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等。

北京市海拔最高的是东灵山。

地势的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47、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三年级下册参资10页图)

答:图中汽车由 西 (方向)向 (方向)行驶;养鸡场在村庄的 方向;耕地在林地的 方向。

48、我国有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49、假如周末安排一次你和家人一起出游活动,你认为要做哪些准备?

答:选择好适合自家人情况的地方,

对要去的地方有了解,

外出头一天要听天气预报,

头天晚上早点睡觉,准备好体力,

带水、真空小包装的食品,

到野外最好穿长衣、长裤或带件厚衣服。

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专业技能部分

一、活动设计

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基本技能评价表

1、说说我的优点 (三上)

2、夸夸我家的好邻居 (三上)

3、学会了是一种快乐 (四上75页)

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下39页)

5、北京在哪里 (四下54页)

二、历史知识

 要求: 以事传人,述说业绩;增加细节,生动逼真;引用言论,绘声传神;挖掘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1、为什么说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五册课本60页的内容)

答:相传4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后来黄帝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个部落联盟逐渐壮大和发展,形成后来的华夏族,由黄帝和炎帝对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所以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2、《论语》名言被推为奥运迎宾语 (五册参资96页)

答;有五句经典名句被推为奥运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3、唐代的书法家柳公权(五册参资108页)

答:柳公权(778—865)陕西人,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对他早年影响很大,但是他十分注重吸收隋唐以来的书法成就,从而逐渐创造出自己的健劲清瘦的风格。他的书法中,吸收颜体的成分较多,在用笔上强调骨力的美,但有秀丽的韵味,在结构上讲究工巧严密,但又不失开阔自然的特点,柳体与颜体相比,柳体在秀丽中见雄壮,而颜体则在雄壮中见秀丽,各具不同的特色,所以素有“颜筋柳骨”之称。著名碑帖《玄秘塔》、《神策军碑》等。

4、书画家苏轼 (五册参资108页)

答: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学识渊博。既是文学家又是书画家。早年他对金石碑刻十分留心,晚年对颜真卿的书法特别推崇。但他自己的书法不专宗一家,而是在继承多家成就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沉着、苍劲、豪放的书法风格,达到了既不同于魏晋,也不同于唐代的美的境界。他有句名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著名的碑帖有《寒食诗》、

《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

三、地理知识

要求:识读地图主要是弄清地图上所反应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等简单判读。分析地图主要解决地理事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关系”、或“为什么”的问题。

1、观察五上教材8页回答: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答: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按逆时针顺序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观察五上教材8页回答: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此题既要考察知识;又要考察方法,应该按顺时针查找。)

答: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了解小资料:不要求记忆

我国国土与14个国家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与邻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关于锡金你可以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地图.中国政府过去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直到2003年态度才有所松动。2005年,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锡金为印度实际控制已经很多年,世界上承认锡金为主权国家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了,锡金人都承认自己是印度人 ,没有办法的了。印度方面重申,印度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印度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从事反华政治活动。而印度外长辛格今天则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已经接受锡金是印度的领土。此外,中国和印度也签署了历史性协议,为解决两国超过40年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奠定了基础。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四下教材61图:北京市某年气温降水表:分析北京的四季气候。

答案:78月份是全年下雨最多、气温最高的时候,说明北京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4、观察五上教材13页,中国各种地形面积比例统计图,发现我国地形的特点?

答:五种地形齐全,山地多,平原少。

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部分

心理学:

一、问题情境创设及基本要求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基本要求:

熟悉教材(教材的知识、结构、组织形式、表达方式等应了如指掌)

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可能回答问题及方式。)

贯彻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概括得出结论,促进学习积极性的不断高涨。)

二、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例:一位教师对《一家人说说心里话》一课的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心智水平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他们渴望在与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很多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时机,以至于与父母发生矛盾。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使他们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宽容。

回答:在了解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题要点:对学生的情况分析比较笼统,不具体。应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可能回答内容及方式做较详细的分析。

三、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能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全面的评价。

2、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与人交往,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处理矛盾的能力。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能面对现实,接纳现实、适应现实、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5、情绪积极稳定:情绪稳定乐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烦恼能自行解脱。

6、人格结构完善:具有较高的能力、完善的性格、良好的气质、正确的动机,广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等。

四、在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中,有时小组学习前和学习后进行交流汇报的具体要求。

例如:小组学习要求(幻灯出示)

1、每个组在交流时,可以采用喜欢的形式,能清楚地介绍本组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论。

2、通过小组介绍大家不需要阅读其它材料就能了解澳大利亚相关知识。

3、使用有效的方法整理资料,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得好。

4、小组展示时声音洪亮,表达生动有趣,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补充、评价或者提问。

我们发现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经常出现过高评价自己和过低评价自己,它对儿童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不讲策略和难以相处的个性特征。自我评价过低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并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的个性特点。只有适当的评价,或比较接近的评价他们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或稍有困难的任务,在遇到失败后进行自我检查,再选择困难小的任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儿童社会规范学习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在服从的阶段有怎样的表现?

答:儿童社会规范学习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它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规范学习的低层次水平,个体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才遵守规范,最不稳定,一旦外部监控和压力消失,相应的规范行为就可能发生变化。儿童社会规范的学习同样必须经历服从的阶段,在儿童进入小学的最初几年,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的知识

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既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是人们确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对品德行为起巨大调节作用。

意: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品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为上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而且四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四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所以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等条件选择多种开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0c8900bed5b9f3f90f1c13.html

《顺义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