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较偏题目解题方向 - 语言、创作特色、叙述特点

发布时间:2020-04-17 07:11: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学类作品中不太常见的考题作答思路

说明:一二点是主要针对小说而言的,第三四五点小说和散文甚至诗歌可用

一、小说中对话描写的作用有:

1. 对话与人物的关系: 更易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导引人物出场。

2.对话与情节的关系: 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

3.对话与环境(往往和社会环境有关)的关系: 小说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显得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行文真实、自然。

4.对话与主题的关系: 暗示主题

5.对话与效果的关系: 用对话引(误)导读者

二、小说是如何叙述故事的:

1.叙述的角度:

第一种是“作者参与”的叙事观点。在这种叙事观点中,作者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甚至就是主人公。作者参与事件的发生发展。用这种叙事观点进行创作,容易形成小说的真实性、亲切性和说服力,也容易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由于参与者的视野有限,许多情节只能用“旁听”、“猜测”等方式来表达。在要求情节逻辑严密的科幻小说中,以及在篇幅很长的作品中,这种叙事技巧的缺点很大。)

种是“作者全知”的叙事观点。在这里,作者象上帝一样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既能写客观存在的东西,又能写一个人的主观世界,还能同时写不同时空中发生的事情。用作者全知的视角去写,可以突破时空障碍,最大限度地方便叙述。(不过,它的最大问题便是可信性不足。如果作者功力不够,细节上处理不好的话,读者很容易觉察出情节的编造痕迹。)

种是“作者观察”的叙事观点,叙事者不参与到情节中去,并且只写他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这样写出的故事近似白描。但叙事者不能写不可能旁观到的东西,

2.叙述的形式:对话式、讲述式(比如,山东卷《活着》开头: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3.叙述的内容:小说叙述的内容也无外乎人、事、景、物、情、理。显然,人、事、景、物是作者基本要叙述的,而情和理一般要通过人事景物来传达出来。欣赏小说要看作者是如何将所要叙述的重(中)心呈现给读者的,是开门见山还是做了铺垫。也就是一篇小说讲哪些事,哪些事该让读者知道,哪些事不该读者知道,并让读者联想和想象,作者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4.叙述的节奏:节奏就是,在你能支配读者的情绪的情况下(紧张或者其他方式),通过控制“读者的预期”和“情节设定”之间的关系,来调整到你想要的故事节奏。

5.叙述的腔调:叙述腔调指的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它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

6.叙述速度:小说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自己的节奏,它又是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故事实际发生的时间的长短与小说的的篇幅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鉴赏,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材料组织上看。有无线索贯穿,还是双线(主次、明暗)贯穿;是时间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还是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从表达方式上看。是采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中的哪一种,或是兼而有之。并分析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表达作用。例如,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常用来点明主旨等。

3)从语言上看。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语言的锤炼、修辞格的使用有何特点。语言风格有——清新、质朴、隽永、含蓄、繁富、华美等。语言运用——有平实准确,凝练,生动、形象等特点。

4)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看。可以分别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采分析人物的性格,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5)从作品结构上看。可以分别从写作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方面鉴赏。

文章结构用语——作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和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6)从议论文、说明文的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上。议论、说明的方法上看,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性是否强,使用了哪几种议论、说明的方法。

7)从表现方法上看。

艺术技巧:常见的有渲染、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用等写作手法;结构上有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语言上有正话反说、俏皮幽默等技巧。阅读时,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识别作者所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技巧,关键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渲染是为了烘托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提供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了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喻是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叙述中便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拟人是把物人格化,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用使引用的内容具有多项作用(引用传说故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采用第二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关系密切,或将物拟人化,便于抒发感情……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1.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

遣词:叠字叠词(①.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 ②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文言词(典雅),整句散句(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的句子;散句则是指结构不同,形式错落的句子。

整散结合的作用:①从语言效果上看,可以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②从读者的阅读心理看,可以起到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③从表达观点的角度看,可以起到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作用。)

造句:长句短句(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大多是有各种冗长的修饰成分;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大多没有太多修饰成分。作用: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这里涉及到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同时大家要重点关注语言是否具有地域特色。

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

清新、华丽(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

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

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6.从感觉角度分析: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理感受等。

7.从表达方式分析:略(见下表中“表达方式”一行

下面这个表格比较直观地告诉我们语言特点类题目的作答思路。

特点的角度

特点的具体内容

用词的特点

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搭配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文言语、口头语、书面语、方言的运用

叠词、关联词和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

运用叠词;精炼的动词、形容词;准确的副词、关联词

造句的特点

句式的选择:整散句、长短句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整散句式的搭配;长短句式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

表达

方式

各种表达方式的选择使用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运用和搭配。

语言

风格

豪放与柔婉

豪放

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激越昂扬的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柔婉

所表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轻柔;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

直露与含蓄

直露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

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

质朴与华丽

质朴(平实)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句。

华丽(典雅)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庄重与诙谐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与繁复

简洁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繁复(细腻)

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五、小说“情节结构”安排上的特色与效果(情节特点)

相关位置

结构特色

艺术效果

就开头来说

倒叙开篇式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就结尾来说

尾突转式

尾巧设突转,使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产生撼人心的力量

戛然而止式

给读者留下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意味深远,令读者思考、回味

喜剧式收尾

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符合人们阅读心理,给人欣慰愉之感寄托美好的向往

悲剧式收尾

结局令人感动、回味、思深化小说主题突出人物形象。

就首尾来说

呼应式

首尾照应,使得结构紧密,完整

就全文来说

波三折式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伏笔铺墊式

为后文解开真相埋下伏笔(设下铺垫)使读者觉得最后的真相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相互对比式

造成巨大的反,增强了讽剌效,能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两个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性格的望造更为鲜明

彩线事珠式

小说以“某某”为线索。贯穿全文,能够起到概括故事突出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六、作品的生活气息如何来

我们以2017年高考题《我们的裁缝店》为例,第3题“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比如“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比如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

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比如年轻媳妇用三只鸡来换裙子,作者说“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由上文可知要想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

1. 人物对话

2. 对话体现的地域特点

3. 对话体现的时代性。

4. 人物所做的事情、所处环境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1c730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c4.html

《文学类文本较偏题目解题方向 - 语言、创作特色、叙述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