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哲学史笔记和习题

发布时间:2019-04-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 总论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
孔子提出仁、礼学说,中庸观念,发展了传统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建立儒家学派。 老子提出道。无为学说,开创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论传统,建立道家学派。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等十大主张,一定程度修正儒家思想。(尚同是其理论核心,可考性强! 孙武,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 地主阶级改良派:孟轲
地主阶级激进派:孙膑、管子四篇、后墨、荀况、韩非 消极出世:庄周
逻辑理论:惠施、公孙龙、后墨、易传
补充中国辩证法四大流派:老庄、孙子兵法、周易、佛学(北大朱伯昆《易学哲学史》观点)

第一章 殷周时代的哲学
掌握萌芽时期的总体特点和时代背景,重点掌握几个概念 绝地天通(参肖捷父的版本,以下简称肖版) 物生有两(参肖版)
否极泰来(方克立辞典,以下简称方典) 和实生物(参肖版,背诵相应段落原文) 洪范(参百科全书哲学卷,以下简称百科) 赢缩转化(参肖版)
五行(参考《孔子研究》2004年最后一期的相关文章) 尚书(参百科) 礼记(参百科)

第二章 孔子
总论儒家创始人,从未重点考过。复习要求:先掌握教材,适当补充。
1、时代背景-孔子态度-正名(名教之始)-对周礼的损益(五个要点:将周礼归纳为正名;道德教化;亲亲下的贤贤;仁为礼的内容;中庸的方法)
2、仁:从颜渊问仁入手总论性质、特点、内容、条目,展开标准、基本要求、主观动机、条目和具体标准。 3、先验论:1)生知;学知——教育思想方法; 2)仁学先验论——与孟子人性论的差别。 4、中庸之道:(认识论的思想方法)表述(程颐论中庸)、内涵、特点『灵活性(绝四)和原则性』(程颢论中庸)
5、弃形保威天命观、两可敬事鬼神观掌握引文理解即可。 具体内容

1、通过“名教”概念掌握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时代的认识,掌握孔子的名实观。 『分析』名教影响甚大,可能考,注意其内涵和外延。如果考“正名”则稍加调整。 『要点』肇始渊源,即孔子以名证实的观点;
背景——孔子态度(引文,到教材中找,以下均如此)——应对之法(引文)
名实观实质内涵;
影响:董仲舒构建名教理论的基础、魏晋玄学重要论题之一。 2、简述孔子对周礼的损益。(了解理解即可,不会考) 3、论述孔子仁的思想。
『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非常重要,重点之一。注意把握与礼的关系。从未考过,考的可能性也不大。 『要点』见上面总论。
『注意』孔子部分引文一定要熟记。
4、孟子四端说对孔子仁学先验论是如何发展的?
『分析』自己编的题,综合对比,难点。复习过程中要不断修正补充。
『要点』孔子的仁具有自觉主动性的特点(引文)途径(引文)这种特点是以仁学先验论为基础的。只是假定“己”心都是善的才具有道德价值,才能实现仁。 孟子的四端说(展开)是天赋性善论,此点上继承了孔子的仁学先验论。 差异:孔子将人分三等(引文),认为“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可以学而知之。但是孟子在理论上宣称“人皆可以为尧舜”。显然孔子仁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人,将下愚排除在外,孟子则不一样,其人性论在普遍性上较孔子更广。 5、中庸
『分析』儒家道统的核心概念,注意《中庸》、中庸、中庸之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查找辞典辨析。以下要点并未作出很好的区分,含混。 『要点』同上总论部分总结。
『注意』此题与仁是本章核心重点。教材体系有共性,均为“一个表述+三个要点”,并且注意二者与礼的密切关系。如果考名解,适当简略。 总结
本章重要的概念(红色为已考)
名教 正名 中庸 绝四 忠恕 克己复礼以为仁 五者 天命 与命与仁

另外有个小问题补充一下,非哲学领域的,就是关于春秋年代的说明. 一般说法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年代有两种划分,起始前770,结束前221这两端的时间都没有问,关键是中间的分界点不同: 第一种看法是根据<春秋>这本书的记录年代,认为是前770~前476为春秋时期,具体参看附录里面关于<春秋>一书的说明,一般这种说法比较普遍,至少大多数历史教科书和新华字典后面的朝代表都是按此为标准的;
第二种看法就是以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三家分晋",即前403周威烈王分封赵魏韩三家诸侯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比如<资治通鉴>一书就是自此时间开始记述的(司马光还在<>书的开头特别对此事发表意见,表达了对此所包涵政治意义的重视,所以历史上很多书也把此标志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野,北大的教材上也是按照这个时间划分的.

至于关于这两种看法到底哪个更权威,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也不了解,不过大家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好.
附录《春秋》

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1.6万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旧说《春秋》为孔子所作。但近代学者研究证实,它应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孔子虽不曾编写过《春秋》,但讲述研习《春秋》却应肇端于孔子。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但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予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叙事过简,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左传》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弥补了《春秋》的不足。汉以后,《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经典,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

第三章 老子
『总论』教材内容不多,要补充,特别是名词解释。重点把握其本体论和辩证法。 『具体内容』 1、老子论“道” 『分析』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老子的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万物的规律。如论述题须将二者都答全。以下内容为道的本体论部分。此知识点可与庄子韩非对应观点做比较,考老庄道论异同比较。老子韩非子道论异同比较。 『要点』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整个世界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引文) 以“一”释“道”(引文)的两层含义:统一的状态;统一的原则。 对道的认识把握:(引文)对道的各种描述。 以“无”释“道”(引文)理解:老子所谓的“无”是指“道”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跟以前的哲学本原观相比,加深了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理解。 『注意』
老子论道部分总的两大块“描述+解释”,解释时引入两个概念“一”和“无”,均要加以解释,再用于对道的解释。
2、老子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 『分析』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与上面的1共同构成对世界的解释原则。并扩大到人类社会中解释社会现实,具有直观性。是名解已考知识点。 『要点』
老子辩证法总纲,认为一切事物都朝它的反面变化。对立是事物的本原——“道”运动的原因;
具体表现(引文):相互依赖(引文);相互转化(引文) 缺陷:缺乏条件的对立转化(引文)“微明”的认识境界,与老子守柔处弱明哲保身的无为思想是一致的;
以静为根的道论(引文)静是永恒的,动是暂时的。

『注意』答题思路:总纲——表现:局限性一、局限性二。注意局限性一中包括微明的名解;局限性二包括静为躁君的名解,都可能单独考。 3、老子的认识论“涤除玄览”至“玄同”
『分析』此部分教材体系不强,但是名解考点频频出现,一考再考。 4、补充一些重要概念和命题,老子名解基本上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了
常道、上德、下德、玄德、玄牝、冲气、谷神、无极、有名、无名、常名、神嚣、众甫、天门、天网、虚极、静笃、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贵柔守雌、反者道之动、归根、复命、知常、习常、袭常、袭明、微明、玄同、道纪、玄通、神器、铸鼎象物、四大、自然、道法自然、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有为、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不行而知、前识、静观、玄览、绝圣弃智、福祸相倚、正言若反、物极必反、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大音、大象、大巧、负阴而抱阳、不为而成、静为躁君、三宝、以德报怨、见素抱朴、知足常足、知足不辱、损有余而补不足、小国寡民、无欲、少私寡欲、绝仁弃义

第四章 孙武 『总论』孙武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然教材体例基本不可能单独出大题,主要掌握名词解释。 『具体内容』 1、五事 『分析』已考,中哲常考含数字题,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总结。计篇所论战胜所需的五个条件。 『要点』出处、原文、解释、评价。 2、奇正相生
『分析』已考,最富创造性的部分。 『要点』出处;
原文表述,所谓正,解释……;所谓奇,解释……。(引文) 充分发挥指挥者主动灵活性(引文) 具体运用(引文) 评价。
3、孙膑形胜与奇正相结合的思想。
『分析』孙膑与孙子思想的关系须补充资料,教材较少。本题主要依据教材。 『要点』孙膑强调(引文)
结合后的观点:认为(引文)又认为(引文)
出奇制胜即不能用与敌人同种态势与敌对抗,当以不同态势相抗,在敌人反应前取得胜利。田忌赛马即是典范。
4、补充没考过的一个重要名解:禁详去疑。

第五章 墨子
『总论』按照教材体系重点把握一下内容:兼爱、非攻、尚同、非命、三表等名词解释。逻辑学部分的名词解释。与孔子的比较。注意从整体抓住墨子思想,虽然不会出什么大题,但是答名词解释时要体现整体中的局部。 『具体内容』
1、上述名解(略)
2、逻辑学名词解释列举:取实予名、察类明故、兼以易别、以名举实、以说出故、以辞抒意、无故从有故、异类不比、大故小故、或、假、效、辟、侔、援、推等等。 3、孔墨之别可以查找些文章,以教材为主。
『总结』本章一般考名解,三表是重点,考了数次,逻辑学部分也要熟练掌握。



第六章 孟子
『总论』孟子部分掌握“四端”及其修养方法,良知的认识论,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参考张世英的《哲学导论》,义利观。其他部分理解即可。 『具体内容』 1“四端”学说
『分析』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已考名词解释。 『要点』
出处《孟子·告子上》 原文;
解释:孟子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此外,认为无此四心不能为人(引文) 总之,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说为人不善,是由于他自己舍弃本性,没有很好的保持,不能说他没有善的本性。 2“反求诸己、养心莫善于寡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求放心”的修养方法。
『分析』此四种方法是和孟子人性论相关的修养方法,如果考孟子人性论部分的大题,可以与四端说相结合,更全面。另外,此四种方法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要高度重视。 3、良知说 『答题要点』
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以,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具体而言,通过尽心、思诚来求放心; 尽心、思诚的解释; 总结。
4、孟子天人合一思想
『分析』不属于教材体系,然很重要,抓住框架,自由发挥。 『框架』天人合一:认识论、人性论、方法论;
三大命题: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5、补充重要的名词解释:正命、正己而物正、天爵。

第七章 《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思想 『总论』本章重点掌握《心术》、精气、静因之道三个要点。注意,本章内容的编写有特定的学术背景,现在如果对《管子》研究有兴趣,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四篇上。 『具体内容』 1《心术》 『分析』答题时如有书名号则答管子书中的内容,如果没有,则要先说一下心术广义的含义,再说以上的狭义含义。 『要点』
《心术》书中的内容结构大体内容简介;
《管子》四篇中的心术的大意“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治是国治也”解释并将上面引文连接通顺; 韩非对《心术》的继承和发挥(引文) 2、精气

『分析』第六感告诉我不会考,因为词源比较复杂,也不是管子中特有的概念,和“天”“德”这样德概念比较类似。但涉及中国哲学本体论和伦理观合而为一的特点,故必须掌握。 『要点』
管子中的精气说的理论源头; 表述(引文),和“形气”共同作用生人生物; 与老子道的区别和联系; 对精神性质的认定。
『注意』两个特点:德作为本体的一部分;用精气解释认识的原因(比较西方哲学史上的流射说和流溢说)
3、虚一静因(静因之道)
『分析』重要考点,已考数次,还会考。这是我个人比较推崇的学习哲学的原则之一。荀子的虚一而静也是同样的意思。 『要点』
管四篇中的认识论法则和修养方法;
主要内容:虚、一、静、因。逐字解释(引文) 总体论述其观点(引文)

第八章 庄子
『总论』教材单薄,注意补充。王博的《庄子哲学》是本力作,但是我手上没有,反观去年的笔记,也不是很好,所以这章暂时空着,等资料充足时再补全。大家复习时注意上和老子的关系,下和魏晋玄学的关系。

先秦庄子----
逍遥 齐物 物化 心斋 坐忘 宇宙 < <天下>> 大题以下足够 庄子的相对主义 庄子的是非观
庄子的对老子的继承和发挥 宇宙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现存中国古籍中,最早将“宇”“宙”连在一起的,见于《庄子·齐物论》《庄子·桑楚》解释宇和宙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意谓宇是有实在而不限于方位、处所的,也就是空间,宙是有绵延长度而无本始、终末的,也就是时间。 《庄子》用 “宇” 概括了实在的一切方位、处所,用“宙” 概括了实在的全部时间绵延。 战国末期的著作《尸子》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因此,“宇宙”一词后来便被用来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 在战国时期的著作中,《管子》用“宙合”一词说明天地万物处在时间、空间之中,说“天地,万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宙”即时间,“合”指六合(四方上下),即空间。《墨经》提出:“宇,弥异所也”,“宇,蒙东西南北”“久,弥异时也”“久,合古今旦暮”
认为时间范畴包括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如古今早晚;空间范畴包括一切不同的具体场所,如东西南北。这里比较明确地说明,一般的时空范畴是从个别的“异时”“异所”概括出来的。 《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子·天文训》说:
“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认为有生于无,宇宙有开端,不是无限的。东汉科学家张衡著《灵宪》,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天地,其形成过程可分阶段,其大小、距离可度量计算,但整个物质世界不限于此,“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指出人们观测到的天地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在时间、空间上是无限的,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观测。张衡在这里清楚地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般都肯定张衡关于宇宙无限的观点。

第九章 惠施和公孙龙 『总论』
名家代表人物,一个是相对主义,一个是绝对主义。重点把握逻辑学内容,题型以名词解释为主。
『具体内容』 1、合同异(略) 2、惠施十事
『分析』《庄子·天下篇》记载的惠施关于合同异的十个命题。基本上不会考,只有观点,没有论证。但是必须了解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510三个命题,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和逻辑学思想。 3、善譬
『分析』惠施的推类方法,《说苑》一书记载了他的例证和思想。与后墨“说知”推理过程和性质相同。详见百科全书哲学卷词条。 4、离坚白、白马非马、《名实论》名词解释
『分析』公孙龙的命题常考,只需说清楚观点,稍加评判即可,文言白话都行。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分析』难点!与波菲利问题有得一比,注意阿伯拉尔的回答。 『原文』
《指物论》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部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译文』参考庞朴的译本。 『要点』根据方克立的版本 战国时公孙龙的命题。《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对这一命题历来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指”是指认、指称、名称,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非”即不可以。是说“事物没用不可以指称的,但是指称本身不可以再指称”。还有人认为,“指”有两重含义,一是独立自藏的抽象实在,即本体界的“指”;一是体现在物身上的现象界的“指”。指出公孙龙的物不过是指的集合体,在他看来没有指就无所谓物,所以说“物莫非指”。而通
过物体体现出来的现象界的指并非本体界的指,所以又说,“而指非指”

第十章 后期墨家
『总论』四大部分:义利观、时空观、认识论、逻辑学。这部分主要考名词解释。 『具体内容』 1、义利观 『要点』
1)义,利也。以利解释忠孝; 2)义的变化发展(引文) 2、时空观
『分析』引文四段,外加与运动关系即可。 3认识论
『分析』掌握认识来源、分类、真理标准三大问题 『要点』
1)认识来源:理论前提(引文);来源(引文);解释(引文) 2)分类:三种知;认识阶段; 3)真理标准:(即名实观)强调……;批判……。 4、后墨的辩论原则四条
『分析』原文背诵,解释清楚。 5、概念、判断。推理
『分析』内容较杂乱,分好类,搞清楚即可。
『要点』达类私;尽或假;大故、小故;效辟侔援推。

第十一章 《易传》 『总论』易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比较复杂的专题,但是本章只是作为其产生时期所涉及的一些新东西来介绍,并未深入多少。可考的知识点不是很多。 『具体内容』 1、十翼
『分析』本章唯一一个考过的名词解释,背诵课本第一节第一段即可。 2《易传》体系
『分析』教材虽然第二节标为体系,实际上没有说的很清楚。不会怎么出题,补充些课外读物,掌握一些知识点。 『知识点』
易传描述的宇宙生成图式——太极演化论; 道器关系; 3、辩证法思想
『分析』比较琐碎,掌握一些名词解释。易有太极、否极泰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补充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可能会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继善成性。
『总结』建议参考朱伯菎的《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的《易传》及其哲学部分,以便有个宏观的把握,不至于浑浑噩噩。

第十二章 荀子
『总论』荀子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总结者,注意他的体现总结性的学说。总体上对他的体系从四方面掌握:礼义观、性恶论、天人关系、认识论(解蔽、正名)。具有哲学史性质
的篇章《非十二子》重点学习,可能考标点今译。 『具体内容』 1、礼义观
『分析』注意将先秦的作个总结,涉及孔子、孟子、墨子、老庄、管子、荀子、韩非子。此处不再赘述。因政治思想史内容为主,故可考性不强。 2、简述荀子的性恶论(“化性起伪”名解)
『分析』荀子性恶论是先秦人性论的一个重点,除了考名词解释,03年还以人性论专题的形式考过“历史上有特色的人性论简述”,这样的题一定要宏观把握个体特征。 『要点』荀子对善恶的定义;
荀子的化性起伪说介绍(破——立——例) 『注意』如果是名词解释,先解释字义,再解释命题。 3、荀子的自然观(人定胜天思想) 『分析』教材论述清楚,简单明了。 4、荀子对管子后墨认识论的发展
『分析』按教材体系,荀子的认识论部分是对后墨以及管子认识论部分的总结和发展。回顾后墨的认识论体系。再突出荀子的特色,两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征知、虚一而静” 『要点』形神观的理论前提(引文) 认识的可能(引文)
认识阶段(引文)重要名解征知; 虚一而静(引文)解释……,(引文) 5、荀子的正名思想。
『分析』对比西方哲学史中的自然说和约定说、同类相知原则。要点略。 6、荀子的概念分类
『分析』掌握名词解释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即可,注意分类。 7、荀子对(后墨和名家的批判)诡辩论三大谬误的批判。 『分析』重要,已考大题。还可出名解“三惑”。教材清晰,背诵理解即可。 『要点』一、二、三;总结。

8、补充可能考的题
简述荀子、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的自然观(天人观) 稽实定数、制名以实、明分使群、古今一度、虽久同理

先秦-荀子

虚一而静 制天命而用之 (人定胜天 <<解蔽>>性恶 征知 化性起伪

荀子的名实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区别
荀子对当时学派的学术思想的总结 荀子的礼和法 荀子的认识论
荀子对统一思想的主张


第十四章 韩非
『总论』韩非与及荀子部分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简略本《中国哲学史通览》,比较适合。韩非部分可能与其他人结合考大题的主要有老子和荀子,其他一般不会。新出现的术语要注意,比如03年考的抱法处势。还有四征、前识、参验、矛盾等等。韩非的道论是个重点。本章的名词解释部分不再具体分析,重点讲一下道论。 『具体内容』 1、韩非道论
『分析』韩非的道论从理论继承关系上是老子的发展,但是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又是韩非的哲学史论著,所以,老子和韩非的道论比较的可考性很强。 『要点』韩非对道的理解;
与老子的差别; 道和理的差别; 道和德德关系。 2、补充一个名词解释:缘道理。

第十五章 先秦补遗
『总论』北大的教材和武大的教材多少还是有些差别,有些知识点北大的教材上面没有,是个人认为比较重要,还是掌握为好。 『具体内容』 1《大学》《中庸》中的一些重要思想:中和位育、慎独、子思论“诚” 2、邹衍的五德终始、先验后推。 3《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了解,最好掌握。

第二编 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总论汉唐时期实际上可以细分为经学、玄学、佛学、道教、儒学等几个方面。相对集中了中国哲学史的难点,要好好学习,不参考一些专著,是很难理解这部分的。 第一章 汉初的哲学思想
『总论』掌握黄老之学、新道家总体特征、贾谊部分名解、贾谊论礼法关系即可。 『具体内容』
1、名解“黄老之学”
『分析』史料学题目,考察知识面,涉及一些重要文献的发现,可能考。
『要点』以《黄帝书》和《老子》为经典的汉初形成的新道家之学;以陆贾、盖公、司马谈(注意: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有黄老之学特征的,不是很客观,如果有古文今译,要注意!)为代表;
《黄帝书》东汉时亡佚,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四篇佚文《经法》《十大经》《称》《道原》据考证是其中重要部分;
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概括,新道家是对六家的批判综合。对物主张……;考察名实上……;形神问题上……;(以上要点见肖版教材) 总体上,属于道家,吸纳部分法家儒家思想; 《中国哲学史通览》相应部分要补充过来。
『注意』答题时讲明时代、代表人物、研究典籍、思想特征、发展式微即可。 2、陆贾
『分析』注意他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以无为为政治最高理想的儒道兼综的思想特点,
太可能考。 3、六理
『分析』重点!已考数次。此名词是黄老之学的观点,贾谊后来成熟的作品已不再如此。 『要点』出处;
思想渊源; 德……; 道……; 总体评价。 4、贾谊论礼法关系
『分析』此处贾谊论礼法是对荀子兼重礼法的发挥,是先秦礼法之争的总结。 『要点』礼法关系;
礼法效果; 总结。 第二章 董仲舒
『总论』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官方哲学代表,儒家之首。董的学说可以用天人关系来概括。 天:(——君权) 天人关系:(天人感应、人副天数、事各顺于名) 人:(性三品、三统三正)
具体而言,掌握几个重要名解和命题:大一统、王道通三、经权、天人感应、人副天数、事各顺于名、三统三正。此外,重点掌握五行学说和人性论的论述。 『具体内容』
1、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
『分析』承前启后,较重要,当牢记。 『要点』理论渊源;
阴阳伦理化;
五行的三个论述(相生、相胜、顺逆),重视土的思想; 对《白虎通》的影响。 2、董的性三品说
『要点』上承孔子上智、中人、下愚三分之法,改造为……; 对三品的认识;
教化对品性的作用、王的任务“继天成性” 『总结』
董仲舒的体系:
谴告—— 天意 ——人副天数
/ | \

/ | ——三统三正 / | \ 正名——圣人——三纲五常—中民
\ | / \ 阴阳五行
/ \ / 斗筲


第三章 扬雄和桓谭 『总论』扬雄著《法言》《太玄》仿《周易》《论语》,其三分法是一特色,玄的本体论是一特色,善恶混的人性论是一特色。后世韩愈、王安石对其较为推崇。相关部分要联系(韩愈、王安石的人性论)
桓谭著《新论》批判谶纬迷信,对神学目的论亦有所批判。对王充有很大影响,最重要的贡献是“以烛火喻形神”的唯物主义形神关系论。 『具体内容』
1、摛措阴阳而发气
『分析』扬雄的“玄”本体论。
『要点』描述、与阴阳关系、内涵、理论体系中的价值意义。 2、扬雄三分法的世界图式:“方州部家”“九天”“九地”“九等”“九属” 『分析』与周易传统的二分法相比,有特色,,对数学派有影响,熟悉即可。 3、扬雄的认识论
『分析』了解即可,非重点。 4、性善恶混说
『分析』这么个性的观点,肯定是重点了。 『要点』前人的善、恶说代表; 扬雄的认识;
扬雄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学习观。 5、因革之论
『分析』了解即可 6“以烛火喻形神”命题
『分析』联系佛教思想。不是很复杂,要点背书。

第四章 谶纬和《白虎通》
『总论』谶几乎没有涉及,纬书以《乾凿度》为重点,《易学哲学史》中说《乾凿度》从易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汉易的《系辞传》,对汉唐易学发展影响很大。以卦气说为主导思想。教材未对卦气说和京房《易传》做系统介绍,所以对纬书的理解缺失一环,难于理解主要是这个原因。《白虎通》则涉及到和董仲舒的承继,其中的五行思想也比较重要。 『具体内容』 1、谶纬名词解释
『分析』背熟,简单的知识点,了解一两个具体的谶纬实例。 2、论述《乾凿度》中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思想。 『分析』纬书中重要的思想,已考过! 『具体内容』略
『补充』朱先生的《易学哲学史》中详细谈了这个问题,从本体论角度分析了乾凿度的太易说。将上述四者归为两个阶段,太易是一个阶段,后三者是一个阶段。并归纳了太易说三点重要意义。1太易说是乾凿度的筮法和世界的本源观;2太易说目的是为了说明卦画的起源;3乾凿度作为一种解易的著作,所以讨论宇宙的起源,但也为孟京倡导的卦气说提供了一种哲学依据。有兴趣的可以详细看看原书的论证过程,考试答题光靠观点很难在大题上拿分。
3、论述《乾凿度》中关于易的思想。 『分析』去年未曾看过《易学哲学史》,自己编了这道题,帮助理解记忆书中琐碎知识点,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不可能这么考。但是对于学习教材还是有用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下。

4、试论述易纬中具有代表性的卦气说。
『分析』此题亦是去年自己编的,如果今年自己编可能改为“试阐述易纬中的卦气思想” 『要点』“一七九”三阶段说;
八卦配四方四时说; 八卦配五常说; 六十四卦配四时说。 5、试论述易纬中的象数之学。
『分析』这种题绝对不会这样考,教材提供的知识太少了,答好很难。但是可以把教材中剩下的知识点概括起来,所以拟了这道题。 『要点』象数之学含义;
大衍之数的解释;
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的解释。 6、谶纬和《白虎通》思想异同比较。
『分析』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打开思路。此题下面的要点罗列不是很好,希望大家自己总结出更好的。 『要点』异:
理论来源;
哲学特色、重点; 理论地位; 同:
继承性; 目的; 手段。
7、阐述《白虎通》从物质性能上构建的五行学说。略 8《白虎通》对董仲舒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分析』纵向对比。理论关系密切,重要! 『要点』 五行说; 天人之际;
三纲、三从、三命; 三统三正;三教;
『注意』总体答题思路是董仲舒提出的观点+《白虎通》理论论证和补充发展。

第五章 王充
『总论』写这本教材的时候,这部分可是当时的主旋律啊!气一元论——人性论;认识论;形神观;偶然论。王充在哲学史上的前后相继性比较明显,所以是考试重点。 『具体内容』
1、王充的气一元论。
『要点』提法及气的属性;
对目的论的批判——吸取老子自然无为思想; “元气”生人——批天人感应。 2、王充对董仲舒的批判。 『要点』批天意神学目的论; 批天人感应;

批君权神授; 批谴告;
批迷信(卜筮、祭祀、鬼神) 3、王充的形神关系论(精气说)
『分析』精气、精神、形体三分法,有特色! 『要点』人与物之别;
精神作用的原因; 精气与精神的关系; 精神跟物质的关系; 精气与物质的关系; 理论缺陷。 4、王充的性三等“元气”说。
『分析』很有特色的人性论,认为习染可以变化人性。 『要点』略
5、认识论知识点汇集 无生知者;
批判墨子的经验论;以心原物,既重感觉,也要诠订于内; 重效验、验证; 重实际经验。 6、命定偶然论。
『分析』此部分是重点,肖版教材更为详尽。 『要点』
气禀论富贵贫贱;
时、偶、幸、遇的命定论;
区别命与德的关系(本体论与伦理学的区分)

第六章 两汉时期补遗 1、经学
『分析』不了解这个概念很难正确客观的学好两汉时期的哲学史,考不考不是很重要,要掌握,至少看《中国哲学史通览》相关部分,网上亦有范文澜的经学论著,是很专业的参考。 『要点』了解分类、发展、代表人物、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各自的特点、产生的影响等等。 2《七略》
『分析』其中部分是具有哲学史特征的著述,所以可能考个史料学类的名解或是从中(《七略》亡佚,《汉书·艺文志》可观大略)节选一段来个古文标点今译。 『要点』西汉末年刘歆集六艺群书分类而撰;主旨内容;现主要思想保存于《汉书·艺文志》

两汉时期学习体会

自秦始,学术即与政治难舍难分。先秦政乱,百家争鸣。两汉治下隐患,故以黄老为先,儒道亦有新创。然重神学迷信之风日盛,实乃无为所必至。故治世虽明心术,然心术亦不能保其位,休养生息,当有所作为,无革新之道必亡。
两汉之学当明了经学、黄老、谶纬之间关系。初,愚以为经学与后者为表里关系。实则不然,当深究之。

考试之中与以上之论不甚相关。董仲舒所论以体系明之,扬雄之论个性有加。贾、
桓等人可考之处甚少,详备之。谶纬自成易学系统,亦是难点。人性之论此期有三个代表:性三品、善恶混、气之多少习染之性。
总观两汉之学重宇宙生成之论,少形上之论,至魏晋由辅嗣“以无为本”始一改其貌。

第七章 王弼
『总论』魏晋玄学部分的笔记因为时间的原因,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如果该部分看完《魏晋玄学论稿》或是汤一介的相关书籍,基本上就够用了。涉及到部分和庄子有关的内容要注意比较。
关于王弼,教材只是涉及名教自然、以无为本、得意忘象三命题(治众者至寡非哲学!)于其内在关系把握不足,与玄学各派各家关系亦不明了。王弼哲学的特点:摆脱经学束缚,以言意之辩为方法注老子、论语、周易。调和孔子和老子之说,体无(自然无为)但亦重名教。有崇本举末、崇本抑末二说。 『具体内容』
1、王弼对自然与名教的论述。
『分析』96年真题,调和矛盾之说,是哲学史上的关节点,重要。答题时注意与其他各派对比。
『答题要点』
该命题的价值、地位、背景,简单解释;(教材)
在王弼学说中的地位,综述王弼对此问题的态度(用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的论点) 崇本举末、崇本抑末对此问题的解释;(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观点)
“圣人有情”二者的中通环节,天人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对孔老的调和(用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的论点)
2、分析评价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分析』02年真题,以魏晋玄学论稿中的渐进论立论,与汉学之别。用《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内容调整部分论述。 『要点』本体论的三层含义:
体用如一,有无不二; 无本有末;
崇本举末、崇本息末。
『注意』王弼将本末、体用、一多、动静、言意、自然名教等概念引入本体论,用以说明有无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哲学思辩的体系。在有无问题上,王弼不再从动态的角度描述无生天地万物的过程,而是着力从静态的角度探讨天地万物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依据,从宇宙生成论转化为本体论,是哲学思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和跃进。 但是,“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也保留了宇宙生成论的因素。其中承认”有生于无“,无在有之先,无独立于有存在与有无一体、体用一如的本体论是有矛盾的。当注意区别。 3、王弼的“得意在忘象” 『要点』言意之辩综述;
王弼的观点。
4、注意补充王弼”圣人有情“的思想(汤用彤观点),是哲学史一条重要的发展线索。

第八章 裴頠和欧阳建
『总述』教材体系是与王弼所列出观点对应设置的,内容不丰富。要补充。 『具体内容』

1、裴頠的崇有论。
『分析』不可能单独考,结合王弼、僧肇或郭象考答题,亦可能考标点今译。参考《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和《魏晋玄学论稿》 『要点』核心思想;
表述;三个层次的理解;
从生成论和本体论的角度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总结。 2“三理”名解
『分析』已考,重点!背即可。 『要点』略 3、言尽意论
『分析』重点,言意之辩中重要的一家理论。
『要点』对比王弼部分。但不能失了欧阳建的体系。

第九章 郭象
『总论』从玄学的总体发展中把握郭象独化论的特点,抓住“独化于玄冥之境:。因果论联系佛学思想。名教自然、有无、圣人、冥然自合等体系关系。注意其“命、理”说开宋明理学先河。 『具体内容』
越是重要的反而越是很难给出些要点了,主要是没有几本参考书,教材的东西的确很难理解,换句话说,很难从哲学家本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应付考试,还是列举考点吧。这部分我还是以《中国哲学范畴通论》为主要参考的。 1、郭象的“独化”说。(独化于玄冥之境名词解释) 2、郭象的时空观。(了解即可) 3、独化而足名词解释。 4、冥然自合的认识论。
5、政治理论(这部分不是重点,了解即可) 『补充』《魏晋玄学论稿》中一些重要的论点摘引:
1、言意之辩的意义:经籍的解释;忘象忘言不但为解释经籍的要法,亦且深契合于玄学之宗旨。本体论之体用之辩即方法上所称言意之别)忘言得意之义亦用以会通儒道二家之学;言意之辩不惟与玄理有关,亦于名士之立身行事有影响。 2、玄学与早期佛学的对应关系:(魏晋僧俗四派) 王弼——本无宗;向、郭——即色宗;周彦伦《三宗》(不空假名、空假名、假名空);僧肇之不真空义。 3、流派综述:
王弼注《老》而阐贵无之学,向、郭释《庄》而有崇有之论。 僧肇解空第一。
周彦伦《三宗论》假名空宗上承肇公之学。
4、名教与自然(立论:魏晋时代“一般思想”的中心问题是“理想的圣人的人格究竟是怎样的?”
温和派:何晏、王弼;向秀、郭象。 激烈派:阮籍、嵇康。 同:均推崇自然; 异:对名教批判有别。

5、阮籍嵇康的观点中跟美学相关的命题无需太重视,考美学方向才是重点,中哲部分不会侧重,其他的内容可以看看武大肖捷父版的,也有考的可能。

第十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总论』这部分涉及到一个印度佛教本来面目以及传播到中国后的变化问题。印度佛教内容没有怎么看过。所以,总体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入,只能就教材补充些要点了。以后有空一定要补看些印度佛学的书。
大乘般若学以证“缘起性空”为主旨,当时佛学中心有两个,南有道安,北有鸠摩罗什。道安其后六家七宗(本无、心无、即色分别与贵无、崇有、独化的玄学学说相对应)。鸠摩罗什后有僧肇。涅槃学则有“涅槃圣”竺道生。般若学讲现实世界的虚幻,涅槃学证彼岸世界的真实性,前者为后者开道,后者是佛学的真正归宿。竺道生在般若学盛行的时候宣传涅槃学是佛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具体内容』 1、六家七宗名解
『分析』已考要点,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注意汤用彤和吕瀓的认识有些许差别。联系玄学作答。
2、道安对空的理解。
『分析』基本上对应王弼贵无的思想。 3、慧远的“法性不变”论
『分析』此题北大和武大的教材似有矛盾,不可混用。缺材料,存疑!答题时抓住对”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的理解。 4、业报轮回名解
『分析』包含三报、三业、三世的理解,其中三世又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注意区别。 5、慧远的神不灭论。(略) 6、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
『分析』参考武大版,有兴趣可以看方立天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的《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7、僧肇。
『分析』绝对的重点,全面掌握所有教材涉及的要点。不再一一列举。

第十一章 隋唐道教哲学思想
『总论』道教思想部分只要掌握名词解释即可。如果有中哲辞典是最好了。把书中出现的重要名词列举出来,再做好答案,背熟。 『具体内容』
三张伪法 守一存真 重玄之道 万物禀道生 识体 存想 泰定 司马承祯与周敦颐主静思想比较。

第十三章 隋唐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总论』隋唐佛教主要有五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其中以后三者为重,可出大题。前二者了解渊源和名词解释。后三者几乎年年考,重点掌握。各派代表人物要知晓。 『具体内容』
1、三论宗掌握两个名词解释 三论 二谛八不中道

2、天台宗掌握三个名词解释和性具说 止观双修 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 3、唯识宗
名词解释:唯识真性 万法唯识 唯识无境

能缘 所缘 见分 相分 转识外境 八识
六尘 六境
思量识 我痴 我慢 我见 我爱 藏识 有漏种子 无漏种子 转识成智 烦恼障 所知障 三性

真唯识量 因明学 三段论式 初三 『分析』学会用以上名词说明唯识宗的主要观点!
4、华严宗:掌握宗密的判教说和四法界,重点是圆融无碍。 5、禅宗: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即可。 『注意』中国哲学史中的佛教哲学与佛教哲学史中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这一阶段的佛学对柳刘以及宋明理学的影响较大,但是从内在关系上考的可能性不大,过于深入了。但是也不能放松一些很明显的关系,比如华严宗的理事关系论述和宋明理学的对比,程颢的定性说等等。

第十四章 韩李柳刘哲学
『总论』此部分重点了解天人关系、性情问题、人性论,还有些政治观点的名词解释。教材内容不是很深,要点也很清楚。韩李的新儒学运动对宋初思想变动有影响,二人与宋初三先生被公认为是理学的先导和前驱。范仲淹、欧阳修其实也很重要,只是研究不多。要补充和注意的是古文运动的背景、与经学的关系、三教融合的具体理论表现等等,柳宗元和刘禹锡援佛入儒的特征比较明显。这些内容掌握了可能对宋明理学的学习有好处,但是考试不看也无妨。
『具体内容』
1、中国哲学史上代表性的人性论。
『分析』做个人性论专题,一一列举阐明。 2、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述总结。
『分析』做个专题,掌握所有教材涉及的重要考点。 3、韩愈道论。
4、李翱复性之方——不动心(思考:跟西方哲学史中的不动心有何区别?) 5、李翱性情说。 6、名解:《六逆论》、生人之意、 惟元气存、 《天论》、法行法弛 『注意』柳宗元的生人之意对功利学派有影响,注意联系比较。

第五编: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6世纪中到19世纪初、明中叶到鸦片战争前) 哲学发展的新动向 绪言:
特点主要有:显出“新的突破旧的”的特点,孕育着“破块启蒙”(王夫之)的新动向,反封建蒙昧主义、提倡经世致用,构成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经济关系的新因素*资本主义萌芽*,阶级斗争的新形式*市民暴动*,自然科学泊新成就*中西方均有*等。
不同程度地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憧憬,表现了中国特殊历史道路所形成的早期启蒙思潮的时代特征:
1 首先,这一时期的启蒙,显然受到当时市民反封建要求的启示,特别是农民大革命的风雷激荡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某些越出封建藩篱的早期民主主义意识。
2 这一,注意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吸取思想营养,增强唯物主义的战斗力。 3 早期启蒙学者,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践的新学风。(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是在同宋明唯心主义理学和心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本身的发展也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章:李贽反道学的异端思想
李贽(公元15271620)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属于泰州学派左派(异端),他反斗争的锋芒主要集中在以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为代表的宋明道学,站在市民阶级立场,代表作有<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泰州学派的特点:流品复杂,影响深远。(活跃于农工商贾) 第一节: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批判怀疑精神 一、 反正封建的“是非无定论”
1 提出是非无定质、无定论的观点(反正盲目信仰主义) 2 对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的偏狭顽固宗派观点进行批判。 3 提出自己的是非观,历史进化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二、 反正等级偏见的天赋平等论
1 从抽象人性出发,论证人的平等(同等的认知力、道德力、物质要求) 2 从认识能力论证男女平等。
3 从人人有道性出发反圣人有德,凡人无德观点。 4 从人身体为物质体出发论证君民平等观。 第二节: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个性解放思想 一、 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 1“未发之中”的个性解放,“不齐与物情”的德性。
2、对礼教产生之根源及不合理性进行批判(吃人礼教,绞杀童心) 3、童性即真心(最初之一念的觉醒) 4 要求“自治”,冲破封建罗网,发展自由私产之愿望。 二、无私则无心的私产要求
1 提出吃饭穿衣即人伦物理(生产角度) 2 无私则无心,私者,人之心也。
3 真心即自由私产的私心(真人=田力作者+作生产者) 三、 李贽哲学思想的矛盾及其宗教归宿
矛盾表现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色彩(占上风)的矛盾,有其阶级根源。表现为以二元论反一元论(清净本源,山河大地) 李贽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的原因:
1 从时代特征观矛盾产生之历史根源(主要是王阳明的影响) 2 为其所代表阶级当时所处历史地位及阶级特点决定的。(地主阶级的不彻底性) 3 当时阶级斗争及思想斗争的条件也使他走向唯心。(孤独、友人帮助)

第二章:黄宗羲的启蒙主义的历史哲学
黄宗羲,字太冲,别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早期市民无能运动影响下的地方阶级改革派,著
作可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树史学新风,开断代史先河 (<明儒学案*东林学社>)
第一节: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 一、 揭露矛盾,追溯历史
1 主要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与封建法统。
2 揭露君主与万民的矛盾,对封建制度予以批判。(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3 揭露天下之法与一家之法的矛盾,对封建特权法律进行批判。
4 揭露社会关系中的两种权利(君民)的对立,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5 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原则出发,指出君臣关系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非主仆关系。 二、改革现实,设计将来 1 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2 计口授田,工商皆本。 3 废除科举,提倡“绝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 第二节:对宋明哲学的批判总结(哲学思想与学术史观) 一、 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的哲学思想
1 反宋理一元论,却动摇于心一元论与气一元论之间,有泛神论特点,是从主观唯心主义过渡到唯物主义的理论环节。
2 在理气、道器关系问题上,接受张载、王廷相的气一机论,规定理为气在运行变化时的法则。肯定有物先天地、道不离器。
3 受阳明心学影响,认为“志即气之精明者也”,混淆了物质与精神的区别。 二、一本而万殊的学术史观(心体) 1 尊重历史(史料、思考、考证) 2 把握宗旨,篡要钩元。
3 清理学脉(通过比较宗旨异同来分学脉) 4 提倡创见(一本(心学)万殊(相反之论)

第三章:方以智的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方以智,字密之,号浮山愚者,又号药地等。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通雅><物理小识><浮山前后集><东西均><药地炮庄>等。 第一节: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以深求其故,实验、实证精神,考古决今,大成贵集。 概念:质测(物理、自然科学),宰理(治教、社会政治学说),通几(所以为物之至理者、哲学)
关系:质测即藏通几,通几护质测之实。 第二节:“火――气”一元的物质运动统一论
火气一元论的唯物哲学把世界物质统一性与物质运动结合起来。 一、 盈天地间皆物
1 提出“天地一物也”“盈天地间皆物也”的命题,肯定整个宇宙是统一的物质存在。 2 继承气一元论的唯物路线,发挥虚实皆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3 天地间凡有形考皆坏,唯气不坏。 二、物物之生机皆火
1 火是弥漫与空间,永恒运动者的物质元素,是万物运动的根源。 2 继承前人,进行发挥,“火运水火”的观点,火是气构成分子中最根本的属性。 3 火主动,气化生万物,从内部找根源。

第三节: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的矛盾学说 方以智基于物质与运动统一性原理,进一步思考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西湖及其规律的矛盾发展观。
一、 常统常变,相反相因的矛盾发展观
1 发展古代哲学中的滴常变思想,论述万物生灭为无限之过程,变异而永不休止。 2 提出“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原理,肯定事物变化源于内部的矛盾性。
3 肯定矛盾双方关系是“相求相胜而相成”即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相反相成。 4 在方以智“急之乃安”“亡之乃存”“欲取姑予”的论述中包含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二、交、轮、几的矛盾转化观及其严重失足 这一提法用以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 1 交(对立面的同一)、轮(推移、转化)、几(动力源泉) 2 对客观矛盾的主观态度为佛教的“三谛”“三观”思辨影响提出“明、暗、合”与“随、泯、统”等认识新范畴,最近走向相对主义。 第四节:一多相即、不妨矛盾的认识辩证法
一、 因物用物,不妨矛盾的认识原则(心物交格、一多相即、不妨矛盾的原则) 1 坚持唯物反映论,认识在“心物交格,认识世界为“学天地” 2 因物用物的认识论原则(不离象数)
3 不必回护、不必玄妙、不妨矛盾的三不认识原则。
二、多识和一贯,公性和独性,承先和启后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从不防矛盾的认识原则出发,方以智揭示、分析了认识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大大丰富了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关于多识与一贯的对立统一(感性、原则;博与约) 2 偏与全的对立统一(公性在独性中)
3 疑与不疑的对立统一(认识深化过程之必经) 4 关于以智相积与后精于前的关系。(积累而发展)

第四章:总结和终结宁明道学的五夫之哲学
―――(处于马克思所说的“尚未达到崩溃但已能自我批判(广度、深度),达到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道学的逻辑终结)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人,立志改革社会,代表作有<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读通鉴论>等。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总结和终结了中古独断哲学,启发和酝酿了近代启蒙思想,使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达到高峰。 第一节:太虚一实,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对理气关系问题新规定、抓住道器关系问题展开世界物质统一性及发展规律性)
一、 对气范畴的哲学规定
1 通过有、无,虚、实关系论证世界物质统一性(太虚即气,太虚一实),确定唯物主义原则,对气的普遍无限性作了规定。 2 规定了气的永恒不灭性。
3 规定了气的客观实在性(诚(实存可依)、实有、用) 二、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1 坚持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路线,驳斥理主气,理生气的唯心主义理学。 2 论证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它在变化过程中所固有的客观必然性为理。 3 论证理气关系即变化的物质实体与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三、 天下唯器,尽器则道在器中

1 道与气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是“统此一物的二个方面,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体。 2 “天下唯器”,表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 3 驳斥了“无此道则无此气”的原则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
4 从“汉无今日之道,今亦无他年之道”出发,导出道因时而变的理论。 四、 对形而上学本体虚构的揭露
1 把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变为神化了的绝对。
2 剖析其认识根源,揭露其“谣漫以衍之”的理论体系的欺骗性及其“愚妄”的本质。 第二节:太虚本动,气化昌新的辩证发展观
王夫之精研<易>理,改铸老庄到批判程朱、继承张载、吸收自然科学,结合现实革命,达到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典型高度。
一、 支静皆动、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
1 王夫之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宇宙的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动变化生,阴阳动静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
2 进一步阐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肯定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进一步发展张载气化论而阐述“气化日新”的观点,把“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看成宇宙根本法则。(量的积累和持的更新)(内成、外生) 二、天地方万变,而要归于两端的矛盾观
1 一气之中,两端既肇,摩而荡之,而变化无穷。 2 对事物内部“两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作深入分析。
3 在张载一两学说基础上,对矛盾对立而之间本质进行分析。 4 进一步提出“反者有不反者存,君子乐观其反,不竭其争 5 矛盾的斗争转化性(解释社会现象) 三、奉常以处变,变不其常的常变观:
总:人们应当掌握事物变化的常规(常)以促成事物的变化(变) 1 目的:把握事物变化客观必然性。
2 应以常治变,于变有常,与明偕行,以保忧患。 3 对常不适当地夸大。
第三节:能必副所,行可兼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佛、宋明为强化宗教、伦理实践而突出人的自觉能动性,王夫之发展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 在能所关系问题上扬弃心学唯心主义
1 作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关系、反映论原则及相关的对立区分。 2 所不在内,能不在外。(客观世界加人的反映能力)
3 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主观是客观的副本(核心) 4 事之来与心之往的结合(反正夸大任何一方面) 二、在心理关系问题上扬弃理学唯心主义:
总:针对“万变而不出吾之宗”提出坚持“以心循理,即事穷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提出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2 重视心官作用,做到表里之具悉。 3 排斥以见闻域所知的狭隘经验论。
4 改造了格物致知、博文、约礼等范畴,认识深化。 三、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全面清香宋明道学 1(以知为行,销行以为知的心学)(知先行后的理学) 2、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观。 3 知行并进但不平行(行主导、知有指导作用。

第四节: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进步历史观 按依人建极原则,王夫之把人类史的研究课题提到新的地位,代表作有<春秋世论><继春秋世论><读通鉴论>等。
一、 坚持今胜于古的进化观,反正历史复古主义
1 反朱子三代古史之迷信(三代以上天理流行、此后一千五百年全是人欲支配。 2 对土司考察断定上古野蛮,后世文明,此理顺也,其中也有洄流现象。
3 断定人类社会总趋势(质-文、分-合)经济上看(射生饮血-来华章育而大文发焉) 4 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取威四方)
二、制定“理势合一”的规律论,反正历史神秘主义 1 根据理依于气的自然观提出理依于势的人类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不仅有着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得理自然成势,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 2 同时指出,有偶然性在起作用(推其所以然之由,辨其不尽然之实。 3 强调历史必然往往通过千万历史人物主观活动这一偶然因素去实现 三、提出“即民见天”的动力说,试图摆脱英雄史观
1 把天理定为人之所同然,或民心之大同,即归结为可视听的现实力量,基本摆脱神学史观,也力图摆脱英雄史观,坚持即民见天进步史观是荀况贾谊重民思想的发展与归复。 四、 对理欲关系问题的新的历史说明
1 提出天理寓于人欲的观点,把人们物质个体户的满足,看作是同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2 主张充分发展天地之产,分配得当,使人们饮食男女之欲都得到普遍甚至最好的满足。 3 包含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萌芽。
4 也反映出轻视和歧视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质。 第五节:王夫之哲学的历史地位 1 王夫之哲学,是十七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以深刻而完备的理论思维形式,反映了明清之际时代精神的精华。
2 综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研究,在哲学领域的诸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全面地清算了明道学唯心主义,“推故而别出其新”创立了别开生面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3 在本体论方面,以新的理论创造,对理气、道 气、有无、体用、虚实、动静、常变等哲学范畴,作出了更明确的哲学规定,并贯以辩证法。
4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批中华民族、理、心、老庄、佛、禅、相宗,加以改铸,在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上,总结并终结宋明道学。
5 在历史哲学上,贯彻理势 合一,规律观,打败“言必称三代的复古主义理论依据。 6 标志着整个中古独断哲学的终结,提供了封建时代哲学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及其历史形态的典型。
7 没摆脱封建桎梏及自身阶级局限性,具有二重性。

第五章:颜元、戴震哲学中的思想新动向
经前其艰苦曲折的思想斗争历程,批判了旧世界,但未发现新世界;没有敢不可能提供近代思维方法,颜元、戴震披“复古”外衣,对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结构有所突破:在义利、理欲之辨等问题上更鲜明地表现了其把封建的市民意识,而在认识路线和思维方法上,颜元重“习行”,反对冥想,提倡实学,有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倾向;戴震重“心知”,明分理,强调“神明照物”“剖析至微”,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倾向,他们从不同侧面在酝酿着新的思维方法,表现出新的理论动向,预示着相互唯物辩证法即将终结,势必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过渡。 第一节:颜元重习行,倡实学的唯物主义

字易直,自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代表作:<四存编><朱子类语评><习斋记余> 大弟子李gong,字刚主宣传其思想,世称“颜李学派” 晚年主持“漳南书院”,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四科,全面否定宋明道学而走向经验科学的分工世界,成为一个提倡实学,召唤“新人”的启蒙思想家。 一、 主张体用一致,揭露道学唯心主义禅学根源
1 阴阳之气为本(形性无二说、物性、理、体用关系) 2 佛道割裂体用关系,二者本质上无区别
3 主张充分发挥形体感官的作用(反禁欲主义、驳理善气恶) 4 从抽象的自然人角度论述(重视后天教育的功效) 二、对格物作新解、发展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 道学贱行而贵知(杀人理教)
2 抓住“格物致知”之格(犯手实做其事),要求见之于行动。 3 重感性经验,承认知依赖于行,亦能促行,主“动”斥“静” 三、倡“实学”、重功利,宣扬经世致用的新学风
总:重实反对虚、重习行反对空谈、自然人倾向,近代思维新动向。 1 反对空谈心性的腐朽学风(反正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2 提出重事功、以学习行能取代讲读著述
3 提出实用、挑拨实际本领,成为有用之才,并身体力行。 第二节:戴震生心知、察分理的理性精神
戴震,字慎修,安徽休宁人,开创乾嘉朴学中皖学派,是我国18世纪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唯物主义记过思想家。代表作:<原善><绪 言><孟子字义疏正>等 一、 评击道学以理杀人的罪恶实质
1 提出自然人性论,肯定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皆根于性而源于天,提出理存乎欲的观点。
2 提出自然(人欲)与必然(天理)的范畴,用以说明自然人性与社会规范关系,揭露道学家并非真正取消生存欲望,他们的神学说教恰恰是满足其最大的私欲。 3 提出自己社会理想“以已情欲度人情欲,从而达到公正,不以主观偏见处理与他人关系。 二、坚持气化即道的唯物论
1 严格区分道与理(道是对阴阳五行之气流行不已,生生不息这一过程的表述,理为具体事物分别根据)
2 不以理为别如一物的物质统一观。 3 气一经形成千古不变的形而上学观。 三、主张“神明照物的认识论
1 要认识分理(本质(感觉+神明(思维能力) 2 神明非实体,是后天习得之能力。
3 戴震的认识论,突出理性之光的照物作用。 4 谬来源于“蔽”,去蔽重学问(区分私(伦理角度)与蔽(学识角度) 5 提出趔标准问题:心之所同然(集众人智慧) 总之,戴震的哲学的理发主义精神和世界观、方法论上显示出的某些形而上学的唯理论特色,樗我国中世纪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的独断的意见或是相互辩证法的直观的趔,都即将结束,按正常发展,代之而起的将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形而上学方法为特征的机械唯物主义阶段。

第六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哲学的新发展

绪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几十年,中国资产阶级力图会通中西,融合新旧,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仓促形成、矛盾发展、迅速没落,构成中国近代哲学史的主要内容。与中国社会形态的畸形和革命运动发展的迅猛分不开。 1 经济上:半殖民地的多种经济结构的复杂形态。
2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把封建的阶级斗争
3 出现大批先进人物(经世致用、旧学+西学、融入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西方) 哲学变化有:
1 在本体论上方面,形成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具有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资产阶级哲学新形式,突破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相互性和直观性。
2 在认识论方面,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觉和传统相互唯物论的知行观与西方实验 科学、逻辑学(德、法国)等经验唯物主义、唯理主义相结合,在反宋明道学上发展到新阶段。 3 在发展观方面,继承我国优秀的思想传统,保留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仍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哲学的影响。
4 在人性论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家力图在传统的人性论中输入天赋人权以及博爱、平等、自由之类新内容,从而长度否定“存天理、灭人欲”之类封建教条。 总:体系不成熟,缺乏就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彻底性。 第一章:鸦片战争以后各种变革思潮的产生
特点:围绕政治和社会展开(龚自珍、魏源、五韬、郑观应(托古改制)、神学异端(洪秀全),哲学上还没有明显的突破。
第一节:大红花自珍、魏源的更法、变古新论 一、 龚自珍的“更法”思想和“心力”说
龚自珍,字一she人,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宣南诗社”成员,代表作<龚自珍全集>―――――丹阳云阳书院
1 道德集中对腐朽封建制度揭露和批判。
2 以公羊三世说为理论基础,疾呼“奈之何不思更法(治、衰、乱)三世 3 更法思想与“立反“顺逆”矛盾观的联系
4 呼吁更法,找不到依靠的社会势力,基于反抗中世纪的庸人的自我觉醒,结果走向鼓吹主观精神力量的“心力”论。
二、魏源的“变古”新论和“重行说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默觚> 1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矛盾学说。 2 及而后知,履而后艰的知行学说。
3 魏源晚年和龚自珍一样,通过夸大“心力”的作用,而进一步陷于佛学唯心主义的网罗。 三、以一二个的思想地位
开经世致用之新风,产生社会批判论和更法的创意,力图摆脱空谈性命之宋明道学,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也引起了不同的评价。 第二节:洪秀全的神学哲学理论
历史证明: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思想家,孙中山就曾以太平天国革命的后继者自许,并从洪秀全的反清斗争中总结了可贵的教训。
一、 斗争中形成的理论<原道醒世训>(正邪、善恶、公私)<原道觉世训>(妖帝对立)<原道救世歌>
二、神学理论中包容的革命辩证法 1 妖帝对立,(阶级斗争的折射、世间无终古不变之帝政,唯恃势力尔) 2 天国在人间,(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

3 暴力革命思想(革故鼎新通过暴力) 三、洪秀全神学哲学理论的历史作用
重人力与把皇上帝看成异己之最高主宰的神秘力量的矛盾, 皇权与神权相通(政权的神权印记)
总之:洪秀全的神学哲学理论,具有深刻的自我否定的两重性,他的革命民主中包容着封建落后性,平均平等思想中包容着封建特权意识,可贵的辩证法的转化观中包含着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所以太平天国的神学哲学理论虽然起过屐群众起来斗争的作用,但不可能领导农民取得胜利,不可能为广大民众指明真正出路,但其把农业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企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通过平均分配来消除剥削和压迫,乃至消灭私有制作出偿试。

第三节: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第一阶段(70S-80S)酝酿时期,代表:马建忠、薛福成、王韬
特点:1、初步的变法创意(变之必然、商战、主张富民、保护中国商人利益,工商立国) 2 渐变论的形而上学归宿(变器卫道论)
第二阶段(80S90S)发展时期,代表:郑观应<盛世危言>、何启<新政真论> 特点:1、批判旧学,讲求西学
2中学为体,西学为末的形而上学渐进论(折衷主义渐变论)注意与“西学为用”的区别。

第二章: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和康有为的新进货论哲学 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1998年戊戌变法新兴资产阶级试图登上政治舞台的总演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 是一次爱国运动 2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 催生了具有特征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把我国哲学从相互唯物主义推向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阶段。(严复的以太-一清之气、康有为的一块大wa斯、谭嗣同的以太-日新) 争论的焦点: 1 变与不变的两种不同发展观的争论(这是宋明以来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两条哲学路线斗争的纽结和发展(进化论)
2 哲学本体论的近代自然科学化同本体论的道德伦理化的两种自然观的争论(自然科学) 3 封建网罗的民主思想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的争论。这是唯物主义伦理学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争论。(初步民权思想)
总之:历史证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没有具备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条件,投入充分的理论准备,不可能建立独立的哲学体系,去进行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政治思想斗争。 第二节:康有为的新进货论与资产阶级国家模式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以经学的形式概括了他当时所能掌握的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思想新特点:
1 在自然观上,他用“wa斯之大块(星云)解释元气及运动,容纳了若干唯物主义观点,但他的基本倾向则以“不忍之心-仁”为宇宙之本,形成人道博爱的唯心主义体系。
2 在发展观上,他把西方进化论同“变易”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道可变”的思想,打破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器变道不变”的思想局限。为资产阶级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3 在人性论上,他把儒家的性善说同资产阶级“民权“说结合起来,形成资产阶级人道博爱思想。
4 理论是夸张的,手段与方法却则是软弱的。

第三节:康有为调和心、物的元气说
1 利用自然科学成果,用“电气、星云“解释元气,有唯物主义成份。
2 又把神秘的“电”联合会为“不忍之心”-仁,以之为宇宙的动力,陷入唯心主义。 第四节、人道博爱哲学(大同书、人类公理) 1 用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反对封建主义的禁欲论。
2 以“去苦求乐”作为衡量社会政治好坏标准(以不忍之心来救世)

第三章:谭嗣同的泛但论及其哲学体系的矛盾
戊戌变法时期的青年斗士,思想从唯物主义的道器论转变为泛神论的“泛仁论”,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特殊典型。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仁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一节:泛仁哲学的矛盾体系
1 “以太”解释物质性的气,有唯物性,但调和唯物唯心之间,提出“以太-仁”观念,有泛神论特点 2 把精神作用无限夸大,以心力说明以太,结果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原试图用以太强调气,反而用尽力模糊了以太的物质性,世界观中这种心主宰物的哲学倾向,恰好是资产阶级在现实斗争中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软弱性的反映。 第二节:唯物主义感觉论和神秘主义顿悟论的矛盾 他的认识论同样具有矛盾的特征,从“无所往而非实”,承认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转向主张佛学“空理之精”的“顿悟”,强调“贵知不贵行”,陷入神秘主义认识论。 1 基于感觉论,对宋明道学宣扬的封建名教展开批判。(蒙昧时代)
2 基于对感性认识相对性的夸大,由相对主义的怀疑论走向了神秘主义的顿悟论(转识成智) 第三节:“异同攻取”的对待思想与“相爱相成”的中庸思想的矛盾 主变思想反映在历史辩证法方面(民权代君统)
相爱相成,贵乎中的调和矛盾的形而上学(继承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认为“新而又新”是事物普遍法则(仁以通为第一要义);微生灭,异则相攻,同则相取)

第四章:严复“质力相推”的机械唯物论和“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原名宗光,字几道,自称“天演祖哲学家”,福建人,翻译<天演论><原富><法意>,提出以太-一清之气说宇宙观,同时,在天津创<国闻报>,1897<原强><救亡决论><辟韩>影响重大。
第一节:具有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自然观

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无神论+康德星云说,导向机械唯物主义特征的自然观,奠定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的理论基础。 1 引用牛顿力学运动法则,论证世界是物质自身的运动,否定了神造说(气-星云-以太) 2 严复根据进化论观点,论述人类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过程,否定上帝创世说 3 对康有为“保教”的新宗教思想提出不同观点。
4 把人类社会运动也看成机械性的物质运动,从而抹杀物质运动特殊性与多样性,拒绝谈哲学基本问题,陷入不可知论。
5 是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标志着从朴素唯物主义向近代哲学形式转化。 第二节:有唯物主义经验论特征的认识论
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人类认识的矛盾运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同时又导致
不可知论。
1 依洛克“白板说”,坚持认识来源于经验,这个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基本命题。 2 把一般的推理提高到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旧学、宋学、考据学、辞章之学) 3 不可知论的结论(重视读“无字之书” 第三节:具有进化论特征的历史观
提出“争天而胜天”与恃人力的观点,发展了古代“制天命而用之”“天人交相胜”的唯物主义思想 1 公开声明支持达尔文进化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自觉接受以自然科学为前导的哲学路线。
2 “尊民叛君”的民主思想(力今胜古)
3 进化论的局限性(将社会发展归为力、智、德的发展)

第五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科学无神论和资产阶级哲学诸流派的传入 第一节:民主革命的高涨和理论战线的论争
1898戊戌变法失败、1900义和团失败、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与新民丛报) 一、 骤变与渐变论的论争
119051907年全国大论争,深入到哲学世界观及思想领域,成为辛亥革命的哲学导言。 2、批孔革天与尊孔立教的论争
3、如何对待群众动力(支持与反对) 第二节:科学和近代无神论思想的传播
特点: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道相结合,有战斗气息,教育群众,揭露外国殖民主义在中国宣扬的基督教神学反动本质。
总之:突破朴素唯物主义,达到近代水平,是认识史上一飞跃,同时,与反帝反封建实践相结合,意义重大。
第三节:西方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传入
严复:译斯宾塞<群学肄言> 黑格尔<述黑格尔唯心论> 穆勒<名学> 章太炎:费希特+尼采 王国维:“今日之最亟援引世界最进步之学问”学者,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软弱性,未能未完成哲学启蒙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的一度泛滥(中际工运中小资的思想) 19051908形成三派(行动派(个人恐怖活动)、无政府主义虚无派(四无)、绝对平等派(权力财产)人类均力说),最终失败。

第六章:章太炎早期唯物主义“排天说”和后天的佛教唯识论 第一节:张太炎的政治生涯和哲学转折
反封建斗士,革命派理论家和资产阶级运动总结者,其哲学体系前后矛盾,体系复杂,从早期崇信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排天”说转化为后期佛学唯识宗的唯心主义新宗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较为独特的类型,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有联系的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 一、 曲折的政治经历
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封建学者到支持者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到儒宗与政治保守派。
二、矛盾的哲学体系<yan书>
1 以太-原子论的宇宙观和概念抽象之用的唯理论
2 心-识体系的认识理论(佛教唯识+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

3 历史观上的俱分进化论。
第二节:时期唯物主义的“排天”说和唯理论 一、“阿屯以太”以排天排帝
早期的章太炎,坚持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天道观
特点有:1、尊重历史自觉把荀况、王充、范缜、王夫之等尊为自己先驱,取其合理内核。 2、放眼世界,认真演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以之扬弃古代“天为积气”的直观认识。 接受哥白尼日心说,物质性以太是宇宙万物基始,并对基督教与谭嗣同的“以太心力”说展开批判,论证人的精神是人体固有物质性,精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用生物化学否定了神存在,发展了古代“神灭论”
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继承荀况“征知”,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感觉来源于物质论证,批判颜元的狭隘经验论,有唯理论倾向。 通过“譬称”(比较推理)到概念(大共名)(触、作意、受、想、思)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三、反映时代精神的学术史观 沿顾炎武,“六经皆史”,主张(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打破调和附会的学术风气,以齐物会通中西梵华。 第三节:“物竞天择,与俱分进化”的矛盾思想 阐述了“疆力以与天地竞”的新堪天思想
1 接受细胞学说<菌说>,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开端与进化的基础(自然界、人类进化史) 2 承认“时势”反天命,强调人类群体在自然与社会的能动作用。 3 俱分进化,善恶,苦乐同时进化,走向取消进化,取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虚无主义(五无),反映中国宗法农民的狭隘意识及其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幻灭感和对资本主义剥削与竞争的恐惧感,有深刻社会根源。
第四节:唯我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宗教归宿
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之道德。 以佛教唯识宗为基础。
依自不依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走向唯心主义与悲观主义宗教归宿。 八识(耳、口、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种子识、万物本源) 反有神论,糅合西方资产阶级与佛教创出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宗教哲学。 依自不依他的哲学(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憔悴唯心独尊去猥贱心,以此宗教为革命动力,凭借个人主观精神进行战斗。

第七章:总结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和哲学启蒙运动的孙中山哲学 第一节:孙中山的一生
民主革命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提出孙文学说(知行观、历史观、社会革命论、旧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号德明(中山樵),广东香山县人。
一、 从改良到革命(上书、兴中会、起义、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满政府、无把帝要求,民权主义推翻封建专制、是政治革命之根本,民生、平均地权)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从革命实践到革命理论<建国方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哲学方面重点是“知难行易说” 三、从旧三民主义走向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平均地权(农民土地和平解决)反帝,发展经济。
第二节: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以太-星云物质观与细胞-生元生命发展观,著名的民生史观、社会历史观(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完成形式)
一、 以太-星云说的宇宙演化论
1 进化三阶段(物质、物种、人类),把古代气一无论引向以初评科学为基础的近代唯物论。
2 细胞-生原说的生命发展观(机械唯物论、体用关系、物质精神关系,有夸大精神作用的倾向,“心之成败的良知论)
3 战斗的无神论(民主、科学,反迷信、把专制、无帝王思想,其思想的精华部分) 第三节:重视革命理论作用的知行学说(提出知难行易,有针对性,有理论意义) 一、 知、行范畴的新内容
1 认识对象应该是整个宇宙,方法观察(科学)+判断(哲学),唯物主义可知论 二、知行关系问题的新论证
1 社会发展三阶段,草昧进文明(不知而行、行其所不知而致其知)、文明再进文明(行其所不知而致其所知、行而后知)、科学发明后(知而后行、真知特识自然力与人力关系是“人事胜天”,进而经济上分工专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形而上学(人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三、重视理论作用的“知难行易说”
如何重视革命理论与自觉实践之<心理建设> 重视革命理论的指导实践作用(能动、积极),但夸大为人类普遍规律、有严重缺点。 没看到群众之实践作用,理论上同天才论妥协,形而上学的割裂性。 第四节:民生史观(历史观二元论)
一、 民生史观的合理因素(1924年新三民主义,以民生史观为重心) 1 民生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 提出“经济革命-社会革命的课题(吃饭是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第二) 3 现实出现问题,人感情、道德出发考察,并提出分配问题, 4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经济政治并举,反帝(关税)
5 总之,首创民生重心,从经济生活找历史动力,论证君权到民权的不可逆性。 二、发生史观的根本局限
1 看到工人创造社会财富,看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不合理会引起阶级斗争,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其斗争是社会发展动力说是倒果为因,民生才是因
2 从抽象人性认出发,提出一整套以“互助原则”为基础的社会进化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3 提出避免“阶级斗争的”“无痛苦的分娩”,是主观社会主义空想。
4 把社会经济发展归结为人类“求生存”的愿望,是决定经济、政治的根本,陷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应该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要求,不能单纯归之于自然人性) 5 在关于国家性质问题上,局限于资产阶级的国家观,抹杀国家的阶级属性。 6 对人民群众问题上,其英雄史观的阶级偏见更突出(三类人),以生产的分式为基础,经引申夸大为理论与实践的分工工,陷入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7 总之,揭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的实质是二无论是唯心论,并不能主此否认其光辉必。

第四编: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北宋至明中叶)哲学的发展 绪言:
1 封建经济高度成熟

2 皇权专制极度强化(阶级结构新特点)
3 宗法制旧传统形成历史惰力(官品拜物教、社会矛盾新变化)
4 时代特征(成不可变到新故相除)+自身逻辑进程(起分转合、佛老+儒家伦理、思辨的唯心主义道学)

第一章:道学唯心主义的产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邵雍的先天向数学、二程的义理学说) 第一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1 无级而太极的的本体论(有而非物,无而非定。(太极)无级-阴阳二气-五行-万物) 2 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物之则互不通,神(精神性的推动力)来妙万物,外因论)
3 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结果产生“得其秀而最灵的人”“而天下之从,本于一人”;一静一动,掌握了化生万物的枢几,使一切在其下妙合而凝,变化无穷;人有情感、欲望,故需定(存天理)、主(主静以灭人欲)、立(立诚)(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
第二节:邵雍的象数学(<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
1 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的先验象数学)
2 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与皇帝王霸的历史退化论(30(世)12(运)30(会)=元,三皇、五帝、三王(以功劝民)、五作(以力率民) 第三节:二程的义理之学(洛学<二程全书>) 一、 惟理唯实的本体论
1 为了强调实有其本(气化对,气本错)
2 为了强调实有其体(实有非象,本无而不空) 3 为了强调实有其用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 关于内外关系问题(格物=穷理,物我一理,合内外于道) 2 至于知行关系问题(重知轻行)
3 关于理欲关系问题(性即理也,气禀之性,涵养需用敬) 三、物必有对,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形而上学归宿
礼是一个序,乐是一个和,强调矛盾统一性,矛盾和谐论,统之以一,约之以理。 第二章:王安石的唯物主义道气一元论: 第一节:道气一无的宇宙衍生论
1 太极与道即气的新规定(道有体有用,“朴”,体为元气之不动,用为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
2 阴阳生五行的新论证(从形式看,五行为天之所命万物者也。从阴阳运动来具体解释五行所以具有不同特性的原因。(水火木土金) 第二节:道立于两的辩证发展观 1 五行“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穷”(第一次对五行之“行”作出哲学规定,达到物则自通,神乃不妙的效果,重行尚动)
2 五行皆各有耦(道立于两,成于三,而变于五,耦即“对”,内部矛盾)
3 五行的生克变化(道,万物所以由之也;命,万物所以听之也。相生相继,相克相治,变为引起质变,化为湿度,外形等的变化,变化的条件性)
4 天道尚变,新故相除的历史观(关于常与变、关于因与革,关于新与旧) 局限性:道气一元论和矛盾观不彻底。强调人为,又承认有“非人力之所及”“天之所命”
承认事物运动发展,但强调“静为动之主”,承认事物矛盾对立,但强调兼忘可以“无对于天地之间”。此这其阶级力量地位与所接受的哲学遗产所决定。

第三章:张载的唯物主义气化论
张载,字子厚,北宋长安人,世称横渠先生,创学派称“关学”(北宋五子之一)注重研究现实,学以致用的精神,结合自然科学新成就。代表作<正蒙><张子全书><易说>等 第一节:虚空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对玄学、佛学世界观的揭露(批佛老,无、有,心法起灭天地,虚、实皆气之形态) 2 对太虚即气的论证(凡有皆象,凡象皆气,万物、太虚皆气。但提出以本为精,以物以粗,形而下才不足与言的唯心倾向)
3 对天道神化的解释(天指宇宙总体,自然界,道为气运行之不变之性,气化是变化而一尘不灭的物质运动过程,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神化即气化,用以强调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微妙性和能动性。神化规律有客观性和可知性,但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百位天德,然后能穷神知化。 第二节: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
1 动心有机、动非自外的内因论(机就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动因,也就是气所固有的神,二端相感是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内因,比柳宗元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更深刻) 2 一故神,两故化的矛盾观(两是矛盾对立性(对、反、仇),一是统一性(和而解),化(渐变)、变(突变),变化的外部性,未深入到事物内部自我否定的质变) 第三节:内外之合及合内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论(针对佛教认识论)
1 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来源外物、主体有感,何以尽物,则欲尽心)
2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认识还有天德良知的层次,能够合天心,因而能穷神知化,来源于道德修养,其达到的境界是与天为一,导源与对认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 3 局限性原因:认识根源:混淆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差别性,对自然气化过程的运动泉源的神妙万物的倾向,人性论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区分而导出圣人神而生知。阶级根源,中小地主阶级的两重性。

第四章: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二程的义理之学+佛教华严的“理说无碍”说得出理学,即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第一节: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一、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1 理是什么(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
2 理气相依实质是什么(主从关系,在理在物看)
3 理在气中的实质是什么(外在于气中(水与珠的比喻)
4 理气相依,理在气中的观点能否回避理气孰为先后的问题(不能) 二、理一分殊――对一多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水月的比喻) 第二节:理主动静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定位不易的思想体系 一、 理生万物的发展史
二、一生两的矛盾观(交易与变易) 三、定位不易的循环论,元(万物之始)、亨(万物之长)利(万物之遂)、贞(万物之成) 第三节:格物穷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万理具有一心(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在物之理=在已之理,从而得出主观=客观,心包万物,万理具于一心)

二、穷理通过格物(须经历过方得,自在之理,认识可一次完成) 三、力行首在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伦理化) 第四节:理欲对立的唯心史观(天理人欲、理气之辩) 一、 不和乃和的封建等级观(气禀说,差等和谐论)
二、革欲复理的封建人性论(革欲复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道心为主,人心(欲)从命,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情之主)
三、尊王同霸的奴化历史观(以帝王心术好坏为标准)

第五章: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思孟+禅宗+程颢心即理导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体系。 第一节: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解决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路线) 一、 化气为理(阴阳即是开而上者,则道气皆为理,回避理气关系问题) 二、以数释理(奇变主生,二、三、五、十,数即理)
三、容理于心(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夸大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切已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心即理,万物森然与天地间)
一、 发明本心(本心即真理,切已自反,改过迁善,先立乎其大者(本心)
二、剥落物欲(存心去欲,不同意天理人欲相异,上“减担”的格物法(格学问意见带来的物欲)
第三节:朱熹、陆九渊的异同及其争论的实质 鹅湖之会:认识论之争(格物致知) 书信往来:本体论之争(无极太极)

第六章:陈亮、叶适重事功的唯物主义哲学 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龙川文集>。 叶适,字正则,世称水星先生,<水心文集>。
政治上:改革内政,联合抗金。经济上,农商一事,扶持商贾。思想上,实事实功。 第一节:陈亮的哲学上(功利之学) 一、 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揭露唯心主义危害(懒)
2 肯定盈宇宙间无非物(肯定道物的关系) 3 指出事物法则依物而生。
4 扶正了一多关系(一人之身,百工之所备) 二、明于事物之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关于认识标准(主观符合客观) 2 认识来源,以实用为基础。 3 认识目的(实事实功的实现
三、勉强行道大有功的功利主义(对理欲,社会历史观的评论,人欲不可除,天地常运而人为常不息。
总:宇宙间无非物,日用间无非事,那就要明于事物之故以奏实事实功之效。 第二节:叶适的哲学思想(对哲学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一、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以物为本) 2 沿用中庸之道的古老命题,发挥一两相济的矛盾统一思想进一步解释了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于物质性的内在原因。

3 用一两相济的矛盾观论证以物为本的自然观对太极作唯物主义新解(无太极,本有,物不同则极不同)
二、弓矢从的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格物致知的认识新论)(以物用的原则与我为我发的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章:五守仁对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发展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被封“新建伯”,目的为“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继承孟子良知学说,发展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批判朱熹理学,完善心学体系。 第一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动机论,强调用妹妹道德的自觉修养去规范行动。 一、 意之所在便是物
1 从身、心关系问题入手,把心夸大成既是耳目口鼻的主宰,也就是一节认识的基础。 2 从心可以支配感觉器官,并使人具有意念和知觉能力这一点开始 把心的能动作用一步一步地扩展到心与物的关系问题。(意必着物,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有是意即有是物,进一步夸大为意在物先)
3 寄生于认识的能动性,“吾心”中的一点“灵明”发动起来,就产生了感应之几的“妙用”,实现心物妙合而凝。
4 总之,无心外之物,物是“良知民用流行”的结果,它存在,变化于良知主宰的“感应之几”中。主这样,从彻底的唯心主义观点解决了心物关系问题。 二、理也者,心之条理也(不外乎一贞,即至诚) 第二节:致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良知之外别无知
1 关于认识对象(良知的外化)
2 关于认识的能力(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 3 关于认识的过程(否认有见闻之知的必要)
二、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把伦理标准移植到内心,转化为吾心之良知,作为认识标准) 三、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吾心之好恶便是是非,把忠孝的自然明觉之理化为真诚恻怛之情,付诸真切笃行之行)
第三节:知行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动机论
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心为基础的明觉精察是心的认识深度,真切笃实是心的感情深度。即知行合一以个人思想和感情为基础) 二、一念发动入便是行(阶级性,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要求在胸中点燃一盏“良知”之灯,主静慎动(陈)、主敬立诚(二程)、操存涵养(朱熹)、切已自反(陆)总称为去人欲,存天理)
第四节: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 宋明道学经太极说到程朱理学,朱陆之争到王守仁心学走到逻辑终点,并为以后分化出异端,走向反面,为明清启蒙思潮举起准备理论条件。
王心学被誉为: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上即下,无之不一。体系内部矛盾导致王学的分化。
1 在心物关系、心理关系上,提出“物即事,心即理,从而夸大心的作用,走向唯我论,又走向泛神论,从中分出心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唯物论倾向与泰州学派的感性活泼的学派。
2
在理欲关系问题上,良知的先验性,使理性化为现实的感性,化理为情,以情入理,到
泰州学派的率性而行,好货好色的童心,及颜元的制欲非体仁的自然人性论,为明明启蒙思想家用人文主义反对僧侣主义的斗争创设了理论前提。
3 和朱熹一样,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的知行合一说有两重性,一是销行以归知,二是强调了知的指导作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发展到泰州学派的“布衣造命、易命,再到王夫之的”用加乎境,心交于物,知行并进而有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 4 王的心学作为道学唯心主义逻辑发展的终点,以不能自解的内在矛盾孕育着自我否定的契机,也就预示着由王学的分化必将出现新的哲学启蒙。

第三编: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
绪言:以唐末黄巢起义为樗,可以划分为和后期两大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运动也与历史同时相应地表现为一个有起有落,首尾相应的思想发展圆圈。我国前其封建社会,在经济关系、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区别于后期封建社会的固有的历史特点。 经济方面:土地国有制、豪强地方的大土地占有制和一般地主及自耕农民的土地么有制这三种所有制同时并存。势力互相消涨。(自然科学有所发展)
阶级结构来说:豪门士族与庶族势力的消涨为主要特征,农民起义的表现) 哲学特点:
1 经历两汉神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等发展阶段,但贯穿于其中的哲学斗争,则主要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中心问题而依次展开。以“一人关系”为中心所展开的辩护神权和批驳神权的两条基本路线的斗争,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的争论和探索和主要内容。
2 这一时期的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储存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通过问题的提出,范畴的衍变,矛盾的展开,到争论的总结,表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哲学认识中国话前进的规律性。
3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与之际”的“可畏”的难题,经过八个世纪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转化、扬弃、发展,终于在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用、还相用”的学说中得到了基本上是可喜的回答。 4 前期封建社会中哲学发展的圆圈,以刘禹锡的<天论>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向荀况的<天论>复归千结束。而韩愈,他的天命观的旧调被屈于刘、柳,而他的道统的新创以及同间、柳合力推动的古文运动,则预告了宋明道学举起的必然。 第一章: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秦及汉初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准备
从独尊法家,到<吕氏春秋>,到黄老之学的新道家,到儒道到黜到思想上互相,学术路线上各有承继,形成了新的道家、新法家、新儒家(公孙弘) 第二节:汉初黄老之学的唯物论 一、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1 代表人物有陆贾、盖公和司马谈
2 理论要点为:在对待外物上,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在名实上,要求名符其实,在形宰关系上,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者形也。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黄帝书>、<老子>) 1 帛书论述了“道”的根本性质是“虎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作为规律,是不见的,寓于虚而普遍起作用,守恒而稳定。
2 强调了“道“的客观必然性,认为道之行也,由不得已。并由此提出”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
3
以“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为纲,阐述了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并富有特色地提出了以
柔克刚的守雌节的思想。
第三节:贾谊政论中的辩证矛盾观
贾谊是秦汉之际远继荀、韩,取吸儒、道而订“案之当今之务”的新法家的思想代表。其代表思想主要从<过秦论>中体现出来。
1 总结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并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3 <鹏鸟赋>中提出的宇宙观(宇宙是什么,宇宙中的是怎样变化的?永恒变化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属于朴素唯物唯法形态
第二章:汉代正宗神学的奠基者董仲舒思想产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董仲舒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 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提出了封建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更化的要求。 2 适应这一政治要求,他突出地强调了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3 为上述政治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并适应汉武帝为扩张皇权而积极恢复和重建天上神权的需要,他构造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中心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第二节: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目的是为不开帝的造神运动及其政治意图提拱哲学-神学的理论根据。他的论证方法基本上是主观主义的类比法和从虚伪前提出发的推演法。
1 从天人相通和,认为四时运行,自然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表现了天和人一样是有意志有感情的。
2 对于五行,董仲舒也认为是“天次之序” 3 制造出“天数右阳不右阴”的阳尊卑的理论。
4 对五五行,他也用来比附人,把五行相生说成是父子关系。 5 对于君主为什么能受命于天,虚构了“人副天数说”,天人感应说。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最后把天虚置一格。
6 从认识史的角度看,他抓住了荀况思想中“不见其而峁其功”的所为“无形之天”的理论特点,又充分吸取了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说而加以歪曲、利用主观类比方法,天人同类来论证天人感应,重新塑出“主宰之天”,复活了传统的天命神权思想。当然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前进到一个新的圆圈的起点。 第三节:深察名号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名要符实)
第四节:物必有合、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承认矛盾而歪曲对立统一的矛盾凝固论,三统三正之变的历史观是一处承认变化而歪曲螺旋发展的历史循环论。是孔子中庸的全面发展和韩非矛盾之说的积极否定。 第五节: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 一、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适应当时历史要求,提出三纲、大一统、德刑并用、法度、独尊儒术,君权与神权、民权的关系,限民名田,以宽民力等,有历史进步作用。但社会发展,其理论的三纲与政治理论的形而上学成为历史的阻力,如在天人关系,名实关系问题,古今关系问题,常变关系问题等,有大量主观附会,是荀况到王充的中间环节。 二、董仲舒与谶图神学
谶:是一种用隐秘的语言来预决吉凶的宗教迷信。纬是对经而言的,是由儒生们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穿凿、附会、演绎而成的神秘说教。 第三章:战斗无神论者王充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王充的历史前提和思想渊源
是时代的产物,农民起义,天文学,社会矛盾,实践了“通明博见”的治学方针。

吸取黄老自然无为天道观,对董仲舒以来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采取批判态度,对墨家吸取其经验论,驳斥其狭隘性。
第二节:元气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对天人感应论的否定 1 把天还原为自然,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关于天的神秘说教。 2 把古代的元气论从唯物主义方向推向一个新高峰。(天地,含气之自然)
3 从自然过程的客观性,不随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来说明元气的自然物质性质,驳斥了符瑞、谴告说。
4 在形神关系上,王充也国乱思良将贯彻自己的气一元论。 5 斟于自然发生论的立场,把人看作自然的产物。(火的比喻),反迷信。 第三节:疾虚妄,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圣人神而生知论的否定
1 关于认识的来源,支持知物由学,把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首要途径。 2 注意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
3 提出效验范畴,作为认识的重要网结,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得其实) 4 其效验的标准有主观性(方物比类,考察前后,诠订于内)
第四节: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朴素辩证法和自然定命的形而上学的矛盾 一、 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辩证法思想(万物相刻贼) 二、命不可勉,时不可力的自然定命论(幸、偶)
第五节: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观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的矛盾 一、 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论(
1 重视物质生活的观点,社会治乱不决定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才能,自有规律,与人民的物质生活善密切相关。 2 对于历史的评价标准,提出“太平以治定为效,百姓以安乐为符”“贵所闻而贱所见” 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理论的直观性,使其把一般和个别、本体和局部分开。 第六节:五充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三国西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玄学,是三国西晋时期适应门阀士族夺取统治权力和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需要而举起的哲学思潮。由汉末“品题人物”的清议,魏晋之际“辩名析理”的清谈,通过许多抽象议题的论辩,北方士族名士把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以“有无本末之辨”为中心,铸造造了一新的思辨哲学体系,为门阀士族专政下新的封建等级秩序提供理论根据。中心还是天人关系问题。 第一节:玄学的产生及其演变
一、 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执一统众,以静制动为当时统治者所需要及以道的改造为中心的思想因素,论证了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
二、玄学思潮的演变过程(贵无、崇有、独化;以儒道兼宗为特点,从名教本于自然-自然不离名教-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 第二节:王弼的贵无论
一、 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无指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气、物、声、色以及人的肉体、精神等)赖以存在的本体,超言绝象。也可称之为道。 1 他把无和有的关系说成是体和用、本和末的关系。
2 他把有和无的关系,又说成是多和一、众和的寡的关系。 3 最后把众寡、一多关系说成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静为躁君的形而上学动静观(不否认运动,但本体世界是绝对的,不动的。 三、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1 意为认识对象,而言、象为认识媒介、工具或外壳,把它们加以区别;乃至得象而忘言,
得意而忘象,主要在了解认识对象的义理。但他把认识媒介于认识内容无限对立,且只有圣人才可意谓本体,寄言出意,人们只能善会其意。
2 提出圣人体无,有超人的神明,可体冲和以通无。最近经向秀、郭象加工,与佛教合流。 第三节、敦象的独化论
一、 物独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郭象利用王充“物偶自生”的命题,抽去天地合气,能过形而上学地割裂偶然和必然,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评语了他的“独化”理论,即现象界一切事物是独自地、独立地、无所凭依地生成变化;玄冥即一种晦暗不明,浑然无别的神秘境界,郭象借以指本休界是玄之又的绝对的至无,并将之看成是不可抗拒的命的安排。从而得出“天性所爱,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论证了现在制度的合理性。 二、冥而忘迹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由于有众形都是从神秘的“玄冥之境”中莫明其妙地独化出来的,它们不知其所以因而自因,各自生而无所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认识万有。学弥得而性弥失。故冥而忘迹(捐联盟,弃知虑,魄然忘其所为,而任其自动。达到了冥的境界,言和意、有和无、迹和所以迹,全都可忘。其实质是一种神秘的直觉,是一种取消一切认识的蒙昧主义。
三、大小俱足的形而上学诡辩论
发展了庄子的相对主义,从绝对偶然过渡到绝对必然(用自足其性来抹煞一切差别,用不可一日而相无来歪曲事物的联系,以承认矛盾来否认矛盾,用大小俱足来论证“自然”和“名教”的合一,这是郭象集学之大成的全部哲学的归宿。

第五章:反玄学思潮在斗争中发展 第一节:嵇康的名教不合自然论
一、 元气陶铄,众从禀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元气本身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由于阴阳二气的结合变化,从而衍生出天地万物来)
在心物关系问题上,肯定物的客观实在性,在名实关系上,指出因事与名,物有其号,言非自然一之物,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主张形神相须,反对形神相离,反对命定论。
二、求之自然之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事物自身的理-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古义”,还具有辩证法思想,在认识方法上,强调发挥认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区分人的联盟和胆识,但将人的认识能力差别归为禀气的不同)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论(即不为名教所拘,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不搞伪善,不逐物欲) 第二节:杨泉的<物理论>
一、<物理论>中的气一元论(概括天文学知识,论证与发展了元气的一元论,还进一步和阴阳二气的不同形太和互相作用说明各种天象的形成及其原因,并吸取乘气载水的思想。 二、<物理论>中的自然辩证法(耕种和收获的规律、土壤形态的分类及在手工业方面的工具改进等,还有自然辩证法等)
三、杨泉思想的批判性(审官择人、坚持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形神观和生死观,把玄学之无根之谈)
第三节、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强调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强调逻辑认识的可靠性,强调主客观关系的一致性)
第四节、鲍建言的无君论(基于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分析,愤怒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整个剥削压迫制度的不合理;从否定君权的无君论,导向否定神权的无神论;还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的托古形式,提出了一个无君无臣的乌托邦理想。


第六章:东晋南北朝佛都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节:佛教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东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分裂、社会大动乱、人民生活极其原黑暗时期;它的理论具有较大的适应性。
第二节:般若空宗的传入及其与玄学的合流(汉魏以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既有大乘,也有小乘,经过译经,发展为六家七宗,主要有本无宗(道安的诸法本性自无)、心无宗(支敏度的无心于万物)即色宗(支遁的色由缘起,虽色而空)般若学传入的初期,由格义到会通,与玄学合流。代表人物有僧肇、慧远、道安、竺道生) 第三节:僧肇的般若学
一、 即物之自虚的本体论(空,不是就有无问题说的,而是就真假问题说的,不真,故空;有是有其事,无是无其性;针对人们总是相信客观事物有其名必有其实,提出他的假号理论,二谛意的理论,彼岸的真如才是绝对真实。
二、即动而求静的动静观(动静未尝异,利用时间的三相分离来论证变是不变,因为昔物不至今,物不相往来;把时间的点截性和绵延性、把事物在时空中变动的非边疆性和边疆性,形而上学地割裂、对立起来。 三、般若无知、故无所不知的认识论(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的神秘直觉认识) 第四节:慧远的法性不变论与竺道生的涅磐学
一、 慧远的法性不变论(法性即至极,即真如本体。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同火传于异薪的比喻论证了神不灭。
二、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真如佛性不可分,对它的把握只能一次完成,后为禅宗所发展)

第七章:反佛的无神论者范缜的哲学(疑经说迂诞,大而不征;疑人死神,无有三世;疑莫见真佛)
第一节:范缜<神灭论>及其思想先驱(分两阶段,重点论点为形神关系,但没指出精神是物质的属性、作用,范缜提出形质神用的新命题) 第二节:<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 一、 形神相即的新命题(二者名殊而体一)
二、形质神用的新范畴(质有物质实体意义,用指作用,刃与利的比喻) 第三节: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辩证分析
一、 区分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肯定物质的多样性及不同的质表现有不同的用) 二、生灭之体的渐变与焱变的变化观(肯定事物有质变及变化过程的焱变与渐变。
第四节:<神灭论>的理论与局限(质用的提出论证了唯物一元论,及物质的第一性;局限性有用偶然论取代因果论,承认认识能力上圣凡区别在生理器官不同,保留儒家的“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的思想,对反佛的理论未上升到哲学的普遍性的高度)

第八章:隋唐时期佛教哲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及理论特征
一、 隋唐佛教的宿舍基础(门阀地位下降,官品等级为标准确立,统治者支持)
二、隋唐佛教的理论渊源(空、有两宗的发展,北方的禅学与南方的的义学,经过译经融合。与玄学合流,形成华严宗与禅宗)
三、隋唐佛教哲学的一般思辨结构(自我意识的循环,相对主义的诡辩,神秘主义的证悟) 第二节:华严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法界缘起
一、 立破无碍的羊教理论(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所为“立破仪轨”,相破反相成;以清辩和护法之间的互破为例,论证真空与幻有是同一实相,双方讲的是同一真理。
二、心尘互为缘起的唯心主义本质(在世界观上,提出一真法界的概念,一切具有差别性的
事物和现象,呈现为一种互相储存、互相转化,互相同一的关系,因而都没有什么真实的差别,是互为缘起的。缘起有三种(业力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
三、四法界说中貌似辩证法的神学思辨(四法界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关于事事无碍(六相圆融(总象、别象、同象、异象、成相、坏相)、一多依持、异体相即、异门相入,以相对主义抹煞差别性。理事无碍(事是依心回转的缘生幻象,理是本体,理是一个整体,事是理的完满表现,即理全收事,事非别事,物具理而为事,心包万象,水波的比喻,水月的比喻)
第三节: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顿悟成佛论
一、禅宗革新佛教的社会根源(庶族地主的支持,是孟轲、庄周等思想带入佛教,由思辨转入神秘直觉,实践上,用顿悟成佛驾对下层民众的诱惑力)
二、禅宗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主要环节(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把本体直接安置在人心上,把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直接提升为作为本体的无限的自我意识。顿悟成佛的方法,把认识能力相对性夸大,把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也对立起来,制定顿悟成佛的方法论,应机接物,第一义不可说,人境俱不夺。凡夫即佛的宗教归宿,运用认识论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诡辩,歪曲人们认识能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几十人民革命意识,最廉价地抛售天国的门票,最终走向自我否定,标志前期封建社会整个唯心主义思潮的终结。 三、禅宗哲学思想的历史作用(

第九章:韩愈、李翱的唯心主义哲学 第一节:韩愈的唯心主义道统论
一、 客观唯心主义的道统虚构(在反佛教的斗争中,仿照佛教传法世系的祖统说,建立儒家的道统论,并以此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质是以儒的道德伦理来改造道以反佛) 二、顺天、合道,性分三品的形而上学(仁义理智信五德的禀爱不同来分上中下品)
三、圣人创制立法的唯心史观(圣人即仁义,宿舍历史是圣人安排的,否则不合道,主张历史应当停滞、倒退)
第二节:李翱的唯心主义复性论
一、 性善情邪的僧侣主义人性论(性善是天赋的,情有善邪之分,凡人性情对立,去情以复性。不动妄念,僧侣主义移植到人的内心中。圣人能正性命,凡人不能。性分三品,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 二、直觉主义的认识论(弗虑弗思、知本无有思到至诚,具有直觉的特殊灵感和最高的智慧) 第三节:韩愈、李翱哲学的历史影响(思想上儒释道合流之势成,反佛,古文运动,提倡伦理学,性善情邪说,为理学家所发展为理欲之争,历史地位为承前启后性。

第十章: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体系 第一节:元气自动的自然观
一、 元气自动的自然观(他猜测到了物质运动是根源于内部矛盾性的原理,以元气自动自斗以及多种运动形式的观点,丰富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唯物主义的内容)
二、天与人不相预的无神论及其对传统神学的批判(对古代天人相分思想的归附,特点是以人来打击神、对宗教神学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诸子合观) 第二节: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
一、 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实质是对玄学与佛学空无本体论的批判,试图对无形之空作出唯物主义的说明,空者,形之希微者也,以智观之,因物而无常形)
二、天与人交相胜的朴素辩证法及其对神学根源的揭露(人之能与天之能的区别,天人交相胜,人之能胜天之实乃为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缘故。人能胜天者,法也,揭
露了有神论的根源:(认识论根源、官品贵州集团的特权观念与法制理想相违背*法大行,法小驰,法大驰*)
第三节: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提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的论断)
1 认为“封建”制即“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的产生是客观形势发展的结果
2 他认为被客观形势所决定的分封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即使圣人主观上想废除它,那也不可能实现。
3 他认为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也是之“势”所决定的,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人之意,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柳宗无、刘禹锡哲学的历史地位 1 他二人的具有独创性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和无神论的历史进化观,是前期封建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是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关系的争论的理论总结。 2 他们通过战斗无神论的认识道路,在与神学天命论的斗争中,提出了“元气自动、自斗”和“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独创学说,丰富了我国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历史传统。 3 他们在反对神学史观的斗争中,注意到了有神论产生的社会原因。柳宗元形成了一种重“势”的无神论历史观,刘禹锡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上较深入地揭示了自然和人、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区别。作为前期封建社会“异端思想的杰出旗手,他们高兴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旗帜,以言行一致的态度,宁死不屈的精神来实践自己以真理的信念。是值得珍视的遗产。 4 局限性(直观性,历史观有唯心性(仁政),对佛教逃世思想表示欣赏等)

中国哲学史习题集
导论部分1.如何理解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特点?你觉得怎样概括中国哲学史的特点才比较客观?2.你是怎样认识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的? 3.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可以使用哪些新的方法?

第一编第一章 1.如何看待原始宗教与神话的关系? 2.从神话中可以看出早期中国先民的什么思维特点?3.如何认识殷周宗教变革在中国哲学史中的意义?4.把宗教看作是毒害人们灵魂的意识形态,你认为有道理吗?
第二章1.你对八卦的形成问题有什么新的解释?2.《周易》是一部占卜之书,因此其中所说的都是迷信。”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3.古代神话思维与易学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具体表现何在?4.试探《周易》基本原理对于现实社会管理与生活的意义。 5.你学习了《周易》之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第三章 1.如何看待道家学派的思想渊源?2.《道德经》辩证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3.《道德经》养生与治国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有一致性,其表现何在?4.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5.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6.下黄老学派的思想与老庄学派思想之异同。7.有人说道家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思想的反映,其特点是消极避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第四章1.有人说“儒家是一种宗教”。你的看法如何?2.如何认识先秦儒家“仁”的精神?3.为什么同是儒家学派,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呢?4.孔子“仁道”观与“德政”思想及其相互关系。5.荀子“天人关系”说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1.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什么区别?
2.墨家为什么崇尚大禹?从墨家对大禹的赞赏言论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精神?3.墨子所谓的“三表”指的是什么?4.墨子是如何讲“天志”的?5.公孙龙是如何证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

第六章1.《管子》在天人关系上的观点是什么?2.《管子》是如何证明“水是万物之本原”的?3.《管子》的阴阳五行说结构是怎样的?4.《管子》的精气说包括那些内容?
第七章1.法家与道家学派有何关系?2.从法家先驱人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法家什么思想特点?3.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家”都是改革派,因此是进步的?你认为这是正确的吗?4.如何评价法家在历史上的作用?5.为什么早期法家侧重谈论变法,而韩非子却大谈黄老之学“深根固柢”之说?6.如何评价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第八章 1.兵家与道家两者之关系如何?为什么? 2.有人将孙子兵法应用于企业管理,你在阅览了有关文献之后有何感想?3.试阐述孙武与孙膑军事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4.孙武能够提出一套深邃的军事思想,是因为他有天才?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5.“孙膑后来能够打败庞涓,是因为他以往受到庞涓的迫害”。你对这种观点是何看法?
第二编第一章1.《吕氏春秋》“是法天地”与“因则无敌”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现实意义。2.试比较一下道家之“公”论与儒家“天下为公”思想的异同。3.什么是“中庸”,如何评价中庸的思想?4.试说明孝道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5.天下为公”在今天还有现实价值吗?6.有人说“《孝经》的伦理出于封建社会,因此具有封建性,我们应该彻底抛弃。”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第二章1.如何认识陆贾思想的道家性质? 2.为什么陆贾《新语》与刘安编《淮南子》都极力提倡“无为”?如何理解“无为”的意义?3.《淮南子》的宇宙论与生命哲学有什么内在联系?试概括西汉早期黄老学流行的原因与作用。
第三章1.董仲舒的崇天哲学与《春秋公羊传》有什么学术上的联系?2.董仲舒的神学道德论的要点与实质分析。3.谶纬神学是怎样产生的?谶纬所记录的神秘传说与上古的神话有何联系与区别?4.《白虎通》的内容与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关系如何?它的国家宗教神学形成的原因何在
第四章1.试探讨扬雄“太玄”哲学的思想渊源与特点。2.为什么说扬雄的“太玄”是一种象数哲学的变体?3.王充的批判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王充具有批判精神?4.王充的“气一元论”哲学基本内容有哪些方面?
第五章1.试分析《太平经》的思想在黄巾起义中的作用。2.《参同契》是如何运用和发挥易学象数思想的?3.《想尔注》如何利用《道德经》的思想资源来建构其修炼成仙理论? 第六章1.什么是玄学?试说明魏晋玄学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2.王弼“贵无”论的核心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名教”?试以阮籍、嵇康为例分析魏晋玄学家在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看法。4.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特色表现在哪里?它与先秦两汉哲学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主张有何不同?试说明原因
第七章1.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试从本体论与认识论角度略作分析。2.试比较“六家七宗”般若学与中观派理论的异同。3.僧肇《不真空论》解题。4.从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看佛教与儒学及道家、道教的联系与区别。5.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吗?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朝野欢迎佛教传播?6.如何看待佛教的人生观特点?
第八章1.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兴起反报应的思潮?这股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意义?2.为什么说形神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反宗教思潮的理论着眼点?3.试述范缜《神灭论》的思想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编第一章1.王通“王道政治”论的主要内容。2.《贞观政要》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哪里,其现实意义何在?3.试述贞观君臣的理国方略。4.试举例说明《贞观政要》的政治伦理,并分析其现实价值。
第二章1.唐代经学发展的概况。2.试述陆德明、孔颖达二人在经学史上的主要贡献。3.从孔
颖达《五经正义》题记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思想?4.李鼎祚《周易集解》的特点是什么5.晚唐陆德明等人的《春秋》学为什么会吸引柳宗元的注意?
第三章1.谈谈“圆融三谛”与龙树“三是偈”的理论渊源关系。2.结合“一念三千”的基本涵义谈谈天台“观心”法门的不可思议性。3.为什么华严“四法界”说当中最关键的是“理事互遍”关系?4.试述华严“十玄门”所包含的圆融无碍思想。5.达磨禅“二入四行”法门的主要内容。6.试述慧能的生平与禅法大要。
第四章1.历史上的两个孙登是否都与重玄派的形成发展有关?如果都有关,请分别说明其作用。如果有一位是无关的,亦请说明无关的理由。 2.试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说明老学重玄派的思想渊源。3.为什么说成玄英是老学重玄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老学重玄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历史影响如何?试举例说明之。 第五 1.试述李筌修身治国的主要思想。2.如何理解“盗机”?在今天这种提法有何现实意义?3.李荃是如何把“盗机”论应用到社会政治问题的分析之中的?4.李荃的辩证法思想与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李荃阴符哲学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1.韩愈“性三品”说的主要内容。2.请谈谈李翱《复性书》中的性情之辨。3.韩愈、李翱一系排佛言论的着眼点是什么?
第七章1.试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和柳宗元“天人不相预”观点的异同。2.柳宗元《封建论》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1.晚唐五代外丹术衰落与内丹术兴起的原因何在?2.杜光庭是如何总结历史上《道德经》注疏成果的?其特点何在?3.试说明罗隐《太平两同书》与谭峭《化书》自然观的异同。
第四编.第一章1.周敦颐的“太极图”与陈抟的“无极图”异同点在哪里?2.周敦颐的“太极图”的基本含义包括哪些?3.周敦颐在人道观上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邵雍是如何用先天象数之学构造宇宙模式的? 第二章1.张载是如何用“虚空即气”的观点将有形与无形统一起来的?2.张载的“一物两体”指的是什么?3.张载是如何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4.张载是如何把“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割裂开来的
第三章1.程颢兄弟是如何讲“一理”与“万理”的关系?2.程颢兄弟是如何将理气关系运用于解释人性的?3.程颢兄弟的“居敬”与“穷理”包括哪些内容?二者的关系如何?4.程颢兄弟是如何将人欲与天理对立起来的? 第四章1.朱熹的“理”以及“理一分殊”包括哪些内容?2.朱熹在理气关系上的观点是什么?3.朱熹如何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4.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包括哪些内容?5.朱熹如何讲人欲与天理的关系
第五章1.王守仁的“良知”与陆九渊的“本心”有什么异同?2.王守仁的“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指的是什么?3.王守仁是如何解“格物致知”的?4.王守仁如何论证“知行合一”? 第六章1.顾炎武是怎样对阳明心学进行批判的?他是如何建立“实学”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2.王夫之如何对理学进行总结?他的思想创建主要有哪些?3.试黄宗羲的主要哲学思想,并进行评价。
第七章1.试说明汉学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研究方法。2.颜元尊重人道与实践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其原因。3.戴震是如何解释性、情、理的?他的解释与朱熹学派有何区别?其价值何在?
第八章1.试说明明中叶以来道教衰落与民间宗教兴起的原因。2.道教在思想上对民间宗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认识和评价历史上的民间宗教?
第五编第一章1.佛教思想对龚自珍的影响。2.龚自珍是如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

3.《病梅馆记》表达了龚自珍什么思想?4.魏源变法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5.魏源是如何强调主体性的?
第二章1.康有为“三世说”的内容与意义。2.康有为如何评价孔子?3.大同理想的内容与意义。4.梁启超心目中的“不死者”是什么?5.梁启超主张的“至诚”6.梁启超要塑造什么样的国魂。7.谭嗣同世界观的复杂性。
第三章1.严复在近代思想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严复如何看待开民智与变法之间的关系?3.严复的自由观。4.严复所宣传的西学的内容。5.章太炎对进化论思想的批判。6.章太炎如何看待人性?7.章太炎的虚无主义有哪些表现?8.孙中山“知难行易说”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与现实意义。9.孙中山对进化论做了哪些发展?10.三民主义与“毕其功于一役” 第四章1.李西月心性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试述陈撄宁关于仙道救国的基本思想。3.尧与吕纯一是怎样对道教进行改造的?
第五章1.近代佛学复兴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试述熊十力《新唯识论》的理论贡献。
第六章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区别。2.“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意义。3.梁漱溟是如何区分世界三种不同文化的?4.梁漱溟是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5.漱溟是如何描绘未来世界文化的样式的?6.如何理解“所与是客观的呈现”?7.概念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作用。8.金岳霖在本体论重构过程中创造了哪些基本概念,其含义是什么?“新理学”新在何处?9.冯友兰建构的形上体系的基础概念以其内容。10.如何评价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第七章1.王国维对美的本质看法与对美的形态的划分。2.王国维“古雅说”的主要内容。3.王国维的“意境说”的主要内容。4.鲁迅为什么推崇“摩罗诗力”?5.鲁迅转向无产阶级文学的基础是什么 6.鲁迅是如何论述文艺自身的特殊性的7.朱光潜如何看待美的本质?8.光潜如何论述艺术与意象之间的关系?9.朱光潜对意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有何见解?10.白华对自然美的论述。11.宗白华论形式在艺术与美中的作用。12.宗白华关于艺术与人生态度之间关系的论述。
第八章 1.李大钊的历史观。 2.李大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哪些内容?3.陈独秀是如何区别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4.陈独秀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5.实事求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6.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7.毛泽东是如何解决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的?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

北大中国哲学史复试考中国哲学史笔记
先秦
通用范畴
天人 天道 地道 人道 有无 道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 形而上 形而下 理气 用体 质用 本末 形神 鬼神 灵魂 魂魄 营魄 形魄 形魂 精神 道理 道德 指物 心物 理事 性相 色空 空有…变化…变……化……神化…生化…生生…动静…动……静……常权… 常变… 常经 权经 一两 一多 参两 消息 阖辟 穷通 和同 同异 因革 因— 因果·果 损益 乾坤 阴阳 刚柔 虚实 正反 反复 奇正 性情 人性 心性 性命 性理 才性 理欲 天理 人欲 人心 道心 学思 知行 行…知能 能…能所 所…能知 所知 名实 实…名理 名辩 辩…刑名 形名 言意 止观 止…观…定慧 定…慧…诚 明诚….义 利义”利….仁义 仁….理势·文质博约·刑德“王道 霸道 德力 力命 善恶

学派:诸子学 九流十家 六家 儒家 儒学 儒教 儒家八派 孔孟之道 思孟学派 墨家 墨学 墨家三派 别墨 后期墨家道家 道德家 黄老学派 老庄学派 宋尹学派 稷下之学 法家 庄子后学 管仲学派 管商 申商 申韩 名家 名学
著作:周易 易经 易传 周易大传 十翼 象传 象辞 系辞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连山 归藏 三易 河图 书尚 书经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伪古文尚书 洪范 诸经 三百篇 三礼 周礼 周官 仪礼 士礼 礼经 逸礼

乐经 考工记 管子 水地 白心 内业…老子…道德经…文始真经…晏子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国语 春秋外传 论语 公冶长 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子……墨子 尚贤 尚同 兼爱 非攻 天志……明鬼 大取…小取 非命 非儒 墨经 墨辩 贵义 公孟 董子 关尹子 春秋毅粱传 教梁春秋 毅梁传 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公羊传…司马法 吴子…六韬 列子 冲虚真经 冲虚至德真经 慎子 殷周时代的哲学
掌握萌芽时期的总体特点和时代背景,重点掌握几个概念
德行 德治 敬德保民 以德配天 民之所欲 天命靡常 有物有则 洪范九畴 六极 六德 六府 五行 五材 五德 三事 诗言志 意象 伍举论美

温柔敦厚 维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乐如一 去和取同 赋、比、兴 礼. 礼仪 天经地义 天人之辨 天人之分 盈虚……赢缩转化 相反相成 相反相济 物生有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绝地天通…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

1.绝地天通

描述:上古时所出现的一种神权垄断现象。语出《尚书·吕刑》《国语·楚语下》。韦昭注:“绝地民与天相通之道”
解释:本来在原始社会中,财产为氏族集体公有,人们的相互关系也是平等的。这种经济关系反映在原始宗教观念中,就是神权的集体共有,全体氏族成员部有与神灵发生关系的平等权利。由于当时没有私有财产,所以个人一没用不着为自己求神祈相而充当巫史,这是所谓“古者民神不杂”的真实情况。其后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和贫富的分化私有财产出观了,富的多寡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族和个人,于是普遍去求神忻福,并且发展到“夫人作亨,家为巫史”的程度。这样人人都可以和自己所祟奉的神交通,请求该神来护佑,开始享有特权的氏族贵族不能容忍这种现状,而要求天上的神灵也与地上的统治关系相适应,于是上帝神的现念也就逐步形成,他们在思想上逐渐垄断了人们与天神交通的权利。 两次宗教改革:由氏族制度瓦解到奴隶制度确立的过渡时期,那些刚从氏族贵族蜕化而来的奴隶主贵族,就曾进行两次大的宗教改革。
第一次传说发生在 时,他借口“古老民神不杂”,由于“九黎乱德”,弄到“民神杂揉”“民神同位”,使神灵“无有严威”。于是“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第二次据说发生在帝尧时,尧以“苗民弗用灵”为借口而出征三苗,“极虐以威,遏绝苗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就属这种情况。 意义:1)这两次“绝地天通”,其直接函义可能指一个部族在征服另一个部族时强令被征服者放弃自己的宗教,剥夺被统治者与神相通的权利而进行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宗教改革。2)端项与帝尧实行“绝地天通”来垄断神汉表面上要回复到人神不杂的阶段,实际上原始宗教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人人部有权与神灵相通的局面结束了,原始宗教中的民主与平等意识逐步消亡,神权开始为特权贵族所一手垄断。当然由自发的宗教变成人为的宗执从自然崇拜(多神进到上帝崇拜(一神,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但在原始宗教
向阶级的宗教的过渡中,这两次“绝地天通”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2.史伯

中國西周末期思想家。生卒年不可考﹐一說史伯即伯陽父。西周將亡之際﹐他同鄭桓公談論西周末年的政局時﹐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指出西周行將滅亡﹐原因是周王“去和而取同”﹐即去以直言進諫的正人而信與自己苟同的小人。史伯第一次區別了“和”與“同”(見和與同的概念。他說:“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認為不同的事物互相結合才能產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僅不能產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變得平淡無味﹐沒有生氣了。史伯的這個思想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因素。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描述:西周末史伯辩证法和世界观用语。 出处:《国语·郑语》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含义: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严格区别“和”与“同”这对范畴的涵义,反对“去和而取同”“和”就是以一种元素间另一种元素相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统一,“他”谓诸物互为他物,比如咸甜,咸是甜的他,甜是咸的他。咸味加甜昧就是“以他平他”,也就是和,咸昧加甜昧可以产生另一种味道就是 “和实生物”,同样,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美味是“和五昧”的结果,百千万亿的多样性的事物是“杂五材”“合十数”的结果。因此,聪明的“先王”要善于“以他平他”致力于矛盾的均衡和统一。以此指导生产,就能“丰长而物归之”;以此治理国家,就能倾听顺逆之言,从而求得“和乐如一”的局面。如果“去和而取同”害怕对立面那就“以同稗同,尽乃弃矣”以此奏乐,“声一无听”;以此调味“味一无果”;以此论物,“物一不讲”;以此治国,那就是“抟”变成排斥异己,独断专行要想不出毛病就不可能了。 哲学意义(评价):史伯通过对“相同”范畴的概括,提出了具有哲学世界观意义的两个问题;第一、世界起源问题。原始五行说并未提出世界起源问题,史伯既提出“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材”与“百物”的关系,就变成了物质元素与具体实物的关系问题;而“和实生物”的观点,就是以哲学命题的形式表达了物质元素的结合产生千差万别的具体实物的朴素唯物观点。第二、矛盾关系问题。《易经》和《诗经》的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矛盾及其转化现象,都作过一些揭露和描述,史伯是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第一次用理性形式提出有关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史伯反对“去和而取同”,主张“以他平他”,就是反对绝对等同的形而上学,容许对立面的存在来平衡新旧矛盾这是两周之际封建经济萌芽时期新兴势力的思想反映。 稷下

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設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附近﹐故稱稷下。建立於田齊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在位之時﹐經過威王﹐至宣王時最盛。《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宣王“喜文學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聚集在稷下的學者中﹐有道﹑儒﹑法﹑名﹑陰陽等各家。他們在那裡自由講學﹑辯論﹐“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形成了爭鳴的局面。

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0在位繼承其祖桓公和父威王的事業﹐擴置學宮﹐使“不治而議論”的講學之風“復盛”。據說荀子早年也曾遊學稷下﹐齊襄王時﹐他在稷下先生中“最為老師”﹐並且“三為祭酒”﹐成為當時最有威望的學術領袖。齊稷下有相當長久的學術傳統﹐對於促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學術繁榮起了重要作用。


稷下學者的著述﹐多已佚失。有的學者認為﹐今存《管子》書可能是齊國推崇管仲的稷
下學者們著作的彙集。 3.子產

中國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姓公孫﹐名僑﹐字子產﹐號成子。出身於鄭國奴隸主貴族﹐是鄭穆公的孫子﹐司馬子國的兒子。鄭簡公十二年(554為卿﹐二十三年執政﹐相鄭簡公﹑鄭定公20餘年﹐卒於鄭定公八年。子產執政﹐既維護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貴族的特權﹐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整頓田制﹐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制﹐對私田按地畝課稅﹔“作丘賦”﹐依土地人口數量交納軍賦﹔“鑄刑書”﹐修訂並公布了成文法﹔實行“學而後入政”﹑“擇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毀鄉校﹐願聞庶人議政﹐有控制地開放言路。他主張“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子產的政治經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但並不徹底﹐對勞動人民的反抗則採取鎮壓措施。 在世界觀方面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他認為天體運行的軌道與人事遵行的法則互不相干﹐否定占星術能預測人事。在鄭國遇到火災﹑水災﹑旱災時﹐反對求神禳祭﹐否定傳統的迷信觀念。這有利於無神論思想的發展。但子產仍保留靈魂不死觀念﹐認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厲”。這是中國哲學史上對形神關係的初步探討。他還提出了人性觀念﹐認為“夫小人之性﹐舋於勇﹐嗇於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這是中國哲學史上探討人性問題的開端。 4.史墨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姓蔡﹐名墨﹐生卒年不可考。官為晉太史﹐故稱史墨。長於天文星象﹑五行術數與筮占。周敬王十年( 510﹐魯昭公被季平子趕出魯國﹐在流亡中死於乾侯。晉國趙簡子就此事問史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諸侯與之﹐君死於外﹐而莫之或罪也﹖”史墨回答說:“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陪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有貳也。天生季氏﹐以貳魯侯﹐為日久矣。”史墨從具體事物中看到了“物生有兩”的矛盾﹐分析了魯君與季氏君臣關係發生變化的必然性與合理性﹐得出“社稷無常奉﹐君臣常位﹐自古以然”的結論﹐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

史墨還依據古代傳說﹐提倡設置“五行之官”﹐即木正﹑火正﹑望正﹑水正﹑土正。他認為﹐五行之物都有其官﹐“官宿其業﹐其物乃至”﹐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財用。此外﹐史墨還常用筮占與星占之術﹐推究人事的變化﹐曾提出“火勝望”﹑“水勝火”之類的預言﹐開了“五行相勝”說的先河。 物生有两

描述:春秋史墨提出的包含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哲学命题。
出处:左传载鲁昭三十二年(510赵简子问史墨:季平子赶走他的国君,但百姓归服,诸侯认可,致使国君死在外面却没有人问罪,这是为什么?史墨问答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把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答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 基本含义:即统一物包含有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两”不是一个简单的数词,而是指事物在生成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对立的矛盾双方。所谓“有陪贰”“各有配偶”,则是强调事物的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主辅两个方面所构成。这不仅自然界是这样,人的左右肢体是这样,人类社会中历存在的各种关系也是这样。如人人都有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作为辅佐,“皆有贰也”,而且进一步指出矛盾双方的主辅地位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分析:史墨深刻地指出:鲁君和季氏的关系,鲁君原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季氏是他的“倍贰”
但由于昭公腐败,不得人心,而季氏世世代代勤子治国,受到人们的拥护。因此人民抛弃昭公,他虽然死在外地也没有谁怜惜,这种情况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值”,这是说,供奉社稷的人,即君主的统治地位不是永恒不变的,君臣上下的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就象高山可以变成深谷、深谷可以变为丘陵一样,三代帝王的子孙现在都变成庶人了,可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充满了对立面的转化现象。 评价:1史墨矛盾观的特点不同于晏婴,他虽然也承认矛盾的同一性,但着重点不是讲相济相成,而是强调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转化的必然性。从常与变这一对范畴来说,史墨反复强调“无常奉”、无常位,这就是变化。2)史墨的朴素辩证法比过去(易经、伯阳父、晏婴)是有了较大的发展,比前人是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史墨却将矛盾法则上升为事物的普遍法则,并且把观察自然发展变化的思想方法运用到社会历史的观察上来,同时还初步接触到矛盾的主次方面,认为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把对立面的转化提到宇宙观的高度加以论述。3史墨的思想正是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潮流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前驱。4从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规律来看,史墨思想的出现,是反映了时代前进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归结点,在先秦认识史上完成了一个螺旋发展的小圆圈。据此,我们应该肯定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周公

中國西周思想家。姓姬名旦。生卒年不可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輔佐武王及其子成王執政﹐為周朝提出了成套的統治思想。他的思想記載於《尚書》的《泰誓》﹑《康誥》﹑《召誥》﹑《多士》等篇中。周公的哲學思想主要是天命觀。以有意志的天為王權統治的合理性作辯護。鑑於殷亡的教訓﹐他告誡統治者要注意“敬德”﹐“保民”﹐“知小人之依”。還提出了“天命靡常”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思想﹐把敬德保民思想納入唯心主義天命觀中。他告誡王者:“皇天無親﹐難德是輔”。只有“保享於民”﹐才能“享天之命”

周公的天命思想把“敬天”與“保民”直接聯繫起來﹐在宇宙觀的發展上是一種進步。 4.赢缩转化

描述:战国范蠡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即进退转化。 出处:《国语·越语下》“古之善用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究数而止。“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此是吴越两军对峙,吴军“出而挑战”,范蠢则主张暂“弗与战”。又载:“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此是告诉越王进攻的时机已到,不要错过时机,否则“赢缩转化,后将悔之” 含义:三国吴韦昭注;“赢缩,进退也;转化,变易也。”即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客观规律,并根据客观规律掌握防守和进攻的机会。三个方面的含义(他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这是说事物变化需要条件,夺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时,不能自动。否则,“强索者不样”,也就是说盲动就会失败。(人的主观努力和自然客观条件是互相为因的,必须互相配合好,也就是说天时和人事的条件都具备了,事情才能获得成功。他说“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同上(客观条件也是在变化的,成熟可以变成不成熟,具备可以转化为不具备,因此必须己是抓住条件成熟的时机。他说:“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评价:1说明范蠡己认识到人的活动与客观条件及事物发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就可以发挥人的能动作用。2范蠡的“赢缩转化”思想,作为军事辩证法虽没有《孙子兵法》那样丰富,但作为助越灭吴的整个战略指导思想,它来口战争实践而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并对以后《经法》等黄老道家的论著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三易 连山、归藏、周易三种筮书。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三事 《左传·文公七年》:正德、利用、厚生,谓三事。 六极 1)六种不幸。《尚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2《庄子·应帝王》:上下与东西南北六个方向,或择为“六合”,指代整个世界。 《洪範》

中國古籍中以原始五行說解釋自然和社會的重要文獻﹐《尚書》《周書》的一篇﹐《左傳》引作《商書》。近人懷疑它是戰國時期的作品。“洪範”是大法的意思。該篇以建立統治秩序為中心﹐提出治理國家的九條根本大法﹐稱作“洪範九疇”。其中以五行居首﹐用天象﹑人事﹑刑政﹑吉兇﹑禍福等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比附於“五行”﹐以論證威福兼施剛柔並用的為政之道﹐維護中央最高統治權力。《洪範》中的“五行”說﹐是殷周時期樸素唯物主義的萌芽 孔子
总论儒家创始人,从未重点考过。复习要求:先掌握教材,适当补充。 正名 克己复礼 忠恕之道 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恭宽信敏惠孝梯忠信 狂狷 乡愿 反求诸己 四毋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 三不朽 抟同 孝弟 智仁勇 三达德 见贤思齐 为仁由己 刚毅木讷 杀身成仁 十义 纵欲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性相近 人义温良恭俭让 义利之辨 见利思义 孝慈则忠 圣贤
中庸 中行 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 礼之用,和为贵 过犹不及 执两用中 允执其中 犯而不校 贞而不谅
安贫乐道 上智下愚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生知 生而知之
学知 学而知之 九思 思无邪 兴、观、群、怨 学而时习之 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 下学上达 学而优则仕 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博文约礼 温故知新 一贯 一以贯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畏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敬鬼神而远之 两可之说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听其言而观其行 言行 兴灭继绝 1.正名

背景: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相得很的大乱局面。孔子认为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挽救周礼崩溃的趋势,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出处:《论语 子路》中载:孔丘的学生子路在卫国作官。他问孔丘说:卫君等着先生出来管理国家大事。假使先生出来,你首先要办的是什么事?孔丘说,必定先要正名。 目的:用“正名”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名不正则言不顾,言不顾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个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正名的具体内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处在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这个名称的入所应有的品行,得到君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对待。处在臣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品行,得到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对待,其余类此。 具体含义:1)以名正实:孔丘认为,每一个名,例如“君”“臣”“父”“子”等,都有其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就代表这个名所指的事物所应该如此的标准。这个标准,他称为“道”“君”“臣”“父”“子”的名,代表君、臣、父、子的“道”。事实上处于君、臣、父、子的地位的人,如果都合乎君、臣、父、子的“道”,就是“天下有道”;不然就是“天下无道”。照他看起来,“无道”就是“乱”,那就是说,像周礼所规定的正常的社会秩序不能维持了,孔丘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不是改变旧的名及其所代表的条条框框以符合实际的情况,而是用旧的名及其所代表的条条框框以纠正当时他所认为是不正常的实际情况。这就
是他所谓“正名”2“正名’就是“复礼”:孔子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孔子就是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这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孔子这种用名以正实的唯心主义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评价:1)涉及到在先秦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名实问题。孔丘的“正名”的理论所注意的,并不是认识论的问题,也不是逻辑的问题,在春秋末年,认识论和逻辑的问题还没有有意识地提到哲学的日程上来,但是在客观上,“正名”牵涉到“名”与“实”的关系的问题。“君君”“臣臣”,头一个“君”一个“臣”字,是指事实上为君或为臣的具体的人,就是“实”。第二个“君” “臣”代表“君”“臣”的“道”,是一般的名。孔子的办法,是用一般的“名”以校正具体的“实”。在“名一实”的关系这个问题上,这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后荀况(所为有名)、董仲舒(深察名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2)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名教。名教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 2.礼

一个人格总是个人的人格。但在这个人格中,包涵有社会的组织,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等等。 1)礼的含义:首先,礼是君主治国的措施。所谓“周礼”,就是的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即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这就是他所说的,“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
其次,礼是个人行为(修身)的基本准则: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对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利勿动。”但礼只能约束人的行为,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所以,他又提出仁的思想。这些都是一个完全的人格所要牵涉到的。用当时的话说,这些都叫“礼”。所以关于“仁”的反思,必须同时也是对于“礼”的反思。“复礼”就是回归于“礼”。当时“礼坏乐崩”,人们都不照周礼行事。不仅社会下层的人不照“礼”行事而“犯上作乱”;即使社会上层的人也不照礼行事。
2.孔子对周礼的损益: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札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孔子对周礼有四点补充和发展: 第一点就是上面所说的,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这样,就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了。
第二点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兔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也就是加强人们对自身行为的道德感和人的自觉行为,反对专以政今、刑罚治国。孔子提出的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的礼治德化的两手办法,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这种“举贤才”的思想是他对周礼补充和发展的另一点。
第四,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就是说,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周礼和实行周礼的。这也就是用德化来近—步允文和加强礼治,仁就是所谓德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在礼的实践中强调中庸的方法 3.礼要通过正名来表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仁

天道、天命的秩序基础逐渐褪去,孔子开始从人的内部进行思考,在对于人的反思中,秩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c4a18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f.html

《最新中国哲学史笔记和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