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发布时间:2020-01-19 09:19: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傲世离群。他们孤军奋战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告终。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心灵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性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此外,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

社会问题剧 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当时的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真实地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点。剧本提出了有关政治、伦理道德、婚姻、妇女、教育、宗教、法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欺诈、自私自利等败行劣迹,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目的是引起人民的注意,进行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流派。在创作上,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的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左拉,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和德国的霍普特曼等。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的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发现了“复调现象”,这是相对于巴赫金称之为“单调”的样式而言的。在“单调”样式中,作家以一种很肯定的观点来演绎故事,其观念左右着作品故事的进程直到结局。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作家始终未提供给读者一种肯定的结论。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模式——复调型的艺术思维”。

简答题

拜伦式英雄的特征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其《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由于这些人物鲜明地表现了拜伦的性格特征,文学史上称之为“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具有强烈的反精神。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

拜伦式英雄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一方面,他们热爱自由,追求自由,倡导人类的公平和平等,同情人民的独立革命斗争,蔑视专制,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是自由、平等的追求者和倡导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19世纪初欧洲处于“神圣同盟”黑暗统治之下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对个性解放和自由幸福的追求也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形象,出现在当时诸多优秀作家的代表作中。虽然“多余人”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中,但这类人物的基本特征在奥涅金身上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而这一类人物形象也在文学家的笔下越来越丰满。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到赫尔岑的《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拉夫列茨基等,“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尽管这些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代表,空有抱负却没有用武之地,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构成了现实主义文学不朽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人间喜剧》

19世纪法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91部小说的总称。《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作者采用分类整理法和人物再现法将这些作品联结成一个整体。具体将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是这部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内容最丰富。这些作品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真实和风俗人情,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及新的社会罪恶,成为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从而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中主要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

1分类整理法 分类整理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的90多部作品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巴尔扎克从小说反映生活的不同角度出发,把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主体,又分为六个场景,即“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此种方法将诸多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众多小说分门别类地各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历史且全面的描写了现实。

2人物再现法 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方法之一,即让同一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多部小说联系起来,才反映出这一人物性格的全貌。人物的这种反复出现也使他们生活的不同阶段和侧面得以展现,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整体。据统计《人间喜剧》大约写了二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约有四百多个人物多次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人物再现法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这一宏伟艺术大厦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是如何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塑造人物形象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运用了滑稽丑怪同崇高优美相对照的美学原则,特别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真善美与假恶丑相对照,反差鲜明,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人物之间的对照。作品的女主人公爱斯梅哈达是作者着意刻画的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形象。围绕她的四个男性人物,即克洛德、法比、加西莫多和甘果瓦,表现出了对于她的四种不同性质的爱,从而与她形成了强烈的对照。爱斯梅哈达是“纯洁而光辉的人”,是善的化身,克洛德却是“阴森可怕的人”,是恶的代表,两者形成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爱斯梅哈达对法比的爱情忠贞不渝,而法比却不过是逢场作戏,两者形成高尚与卑劣的对照。爱斯梅哈达在甘果瓦误入“怪厅”时,为救他而与之结成夫妻,可谓义重如山;甘果瓦在少女身陷绝境时,却不惜与克洛德合谋,助纣为虐。爱斯梅哈达与加西莫多同是孤儿,但一个奇美绝伦,一个奇丑无比,形成鲜明对照。这样的对照描写起到了展示并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与本质的作用。

(2)人物自身的对照。作品中的人物仪表外貌与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加西莫多的外表丑显示出他的心灵美好,道德的高尚;克洛德表面的道貌岸然反衬出他内心的空虚、冷酷与凶恶;法比英俊的外表映照出他趣味的低下,心灵的丑陋。人物的性格特征正是在对照中得到突出与加强。

(3)另外,人物行为前后也有不同的对照。比如,加西莫多起初劫持少女,凶恶愚玩,后来却去劫法场,并精心护卫爱斯梅哈达,如此又突出了少女的美、少女的仁爱之心,及其对改变加西莫多心灵的巨大作用。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把当代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的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在创作中力求准确反映人物和社会的具体特点。“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几乎是所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共同口号。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重视细节的真实性。现实主义作家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达到了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地步。而他们刻意追求细节的真实,往往为描写典型的人物与环境服务,以突出表现人物与环境的独特性和本质特征。他们主张将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和斗争情势中加以刻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简析《白鲸》的多重意义

《白鲸》第一个层次,从一般社会意义来分析和理解,这部小说通过“披谷德号”捕鲸船出航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援等高贵品德

《白鲸》的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特殊的宗教意义.麦尔维尔生长于加尔文教的环境里.加尔文教强调宿命论,强调“原罪”,人类只有通过上帝的慈悲,而不是人本身的力量,才能得到拯救在麦尔维尔的小说中,白鲸就象征着“恶”与“原罪”,“佩阔德号”的远航象征着人生的漫漫旅途.亚哈的决心再大,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对抗白鲸所代表的超人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白鲸》的第三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复杂的象征意义.这种复杂的象征已包含着以上两层意义.小说的永久的魅力以及它那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这里.所以,这是一部象征小说.小说的这种复杂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白鲸“莫比·狄克”和船长亚哈这两个形象身上“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进而它又被理解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最后它甚至就等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白鲸是作者对资本主义强大的生产力既感到不可理解,又感到恐惧不安的心理的真实反映白鲸同时又是上帝神力的象征,是正义的化身,或者说,它就是大自然本身这样,小说的象征意义又在于表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最终必然被大自然所埋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论述题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和带有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浪漫派反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他们把自然看做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之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认为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素材并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进行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扩大了文学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人间喜剧》 内容

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

1、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1815年波旁王朝建立以后,贵族社会企图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的法国生活方式”。但是,巴尔扎克以极其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资产阶级已经壮大到足以同贵族阶级对抗,而贵族阶级的腐朽已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古物陈列室》描写复辟时代外省以埃斯格里翁侯爵为首的贵族沙龙同以杜克洛亚齐埃为首的资产者集团的斗争,前者以其高贵的身世蔑视后者,后者则以其实力决心打垮前者。小说形象地揭示出,由老一辈贵族组成的“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而新的一代也被资产者所腐化的历史真实。上流社会名门贵妇的盛衰史是同贵族阶级的衰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老头》中曾经是巴黎上流社会社交界王后的鲍赛昂夫人被多年的情人抛弃,满含辛酸被迫离开巴黎隐居乡下

2、表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特征和金钱的罪恶。巴尔扎克大量描写了在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发了横财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们每一个人的发迹史,无不充满着血腥与肮脏。他们不断使用卑劣的伎俩,常常变化掠夺的手段:有的囤积居奇、制造饥荒,在累累白骨上建起了他们的家业(高老头);有的买空卖空,搞假倒闭,逼得千家万户家破人亡而自己捞到百万家财(纽沁根);有的重利盘剥,逼得别人倾家荡产(戈布赛克)。资产阶级不以剥削掠夺本国财富为满足,还把血腥魔爪伸向世界各地。查理(《欧也妮·葛朗台》)、伏脱冷(《高老头》)等冒险家,通过海外贩卖人口、买卖黑奴、经营种植园以及其他途径捞到百万财产。他们的每一个法郎都浸透了殖民地人民的血和泪。巴尔扎克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活动,深刻地揭露了金融资产阶级的上升、发迹并取代封建贵族而成为社会统治力量的历史过程。随着资产阶级的发迹,金钱成为支配社会的唯一力量。巴尔扎克通过大量的家庭婚姻丑剧,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中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间喜剧》就这样围绕着拜金主义对人和社会的腐蚀,金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这一中心环节,尖锐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从波旁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3、客观地描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对黑暗现实不满的巴尔扎克,经常在探索出路,寻找能够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正面人物。他是在现实斗争中,看到了他们是反对派中真正有行动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物,所以在作品中以毫不掩饰的口吻对他们大加赞赏。《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尼雪龙,作为艺术典型虽不够生动丰满,但他们的崇高精神却被描写得十分突出。巴尔扎克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人民的疾苦表示出一定的同情。短篇小说《法西诺·加纳》通过主人公在贫民区的所见所闻,揭示出这个郊区将成为革命策源地的历史发展趋势《海滨惨剧》具体描写了盐场工人的艰苦劳动。巴尔扎克也看到并描写了一些下层劳动者慷慨助人、自我牺牲的美德,但有时也对劳动群众的形象有所歪曲。在他的笔下,他们有的愚昧无知,有的粗暴野蛮,如《农民》中的艾格庄农民如同一伙破烂衫、蛮不讲理的强盗。这都明显地刻印着作家的阶级偏见。

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但他对社会的观察、分析、表现,常常离不开人性论观点,他的褒贬常常离不开抽象的道德原则。因此,他在对贵族进行无情揭露的同时,又美化封建家庭纯朴的宗法伦理关系,颂扬贵族人物的“高尚”与“正真 ”,以此与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道德对比;而他在批判资产阶级的金钱关系和道德沦丧时,又不能透过阶级剥削看到当时已经奋起斗争的无产阶级力量。

【艺术成就

a.强烈的现实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1.立意高:《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2.视野阔: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3.挖掘深: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b.高度的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环境决定性格: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2.性格再现环境: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3.惊人的情欲描写: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c.细节真实。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

拜伦式英雄在西方文学史上的意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其《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由于这些人物鲜明地表现了拜伦的性格特征,文学史上称之为“拜伦式英雄”。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雨果曾说:(拜伦)所有的作品都深深印记着他的个性。”拜伦敏感、恺郁而又暴烈张扬的气质,深沉、细腻而又奔放热烈的感情以及那伴随终身的孤傲的自我主义性格,在他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身上得到了完美而广泛的表现。与社会格格不入、孤独而高傲的“拜伦式英雄”,已成为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富于个人叛逆精神的代名词。而拜伦本人也成为他那个不朽的时代浪漫与自由、智慧与深思、狂暴与力量的浪漫主义英雄的象征。拜伦被称为欧洲精神文化界的拿破仑,当时的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总是“把拜伦和拿破仑相提并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造就了叱咤风云的疆场英雄拿破仑,那么,启蒙运动所催生的浪漫主义运动,则塑造了精神界的浪漫主义英雄拜伦拜伦则把启蒙运动以来对旧文化的批判推向了高潮。拜伦所塑造的英雄更是引发了人们恒久的人文沉思:

——拜伦描绘的“自我”以其强烈的超越精神与生命意志,拓新了欧洲近代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文化人所追寻的人的“自我”的内涵,这是一个从西方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而又傲然屹立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更为高大强健的“自我”。他没有哈姆莱特的犹豫软弱,也不似浮士德那样想扩张又前顾后盼困惑重重,而像尼采笔下的“超人”负重向前。

——拜伦通过“拜伦式英雄”的形象把个性自由与解放的个人主义思潮推向了新阶段。那些离群索居的个人奋斗者在维护人格独立与尊严的抗争中丰盈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证明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标示了个人对于社会的神圣性。然而他们的过失甚至罪恶以及由此而生的痛苦乃至绝望,也向人们标示了个性自由的相对性,放纵的自由乃是“自我”的地狱!

——拜伦及“拜伦式英雄”身上表现出的非道德倾向,意味着拜伦对西方传统文明之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怀疑与反叛——因为道德是文化与文明的核心,实际上拜伦的反叛也是超出道德领域而波及了整个文化与文明。这种在道德与文化上的强烈反叛,才是拜伦被斥之为“恶魔”的根本文化根由,而这恰恰是拜伦具有的最深刻的文化价值意义。

——拜伦与“拜伦式英雄”是远离公众的,有时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但他们是爱人类的,这种爱既有普罗米修斯式的急切,也有耶稣基督式的深沉。

叶普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形象 (为贵族打了一记耳光

奥涅金作为这种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个贵族青年的典型代表,具有贵族出身带来的各种缺点,并不是当时贵族青年的先进人物。作者从奥涅金身上体现了—个时代的重要问题,即俄罗斯进步的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

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贵族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时代的忧郁症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产生的“多余感”是因为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但的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是俄国旧文化与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产物,注定了他的悲剧性命运。一方面,贵族阶级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特别是黑暗腐朽的专制政体、愚昧落后的农奴制以及适应这种制度的旧文化;另一方面,欧洲启蒙思想文化的传播促使俄国的知识者去思考。在这场俄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博弈中,西方文化以压倒优势撞击俄国文化。奥涅金厌恶旧文化并不采取行动,认同新文化也无力去实践。这样无法脱离旧文化,又不能扎根于新文化,根本找不到生活的定位。在时代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大背景下,具有“多余感”的“多余人”是时代与社会的产物。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能力,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奥涅金的“多余感”反映了俄国社会转型期部分先进贵族知识分子对俄国社会生活的内心情感。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旧贵族阶级中分化出了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厌恶本阶级,痛恨本阶级的丑恶,自身上又具有本阶级的劣根性,空有抱负,却没有实际行动和勇气,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成为“多余人”。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中的女性形象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生命受着压抑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上一世纪欧洲不同阶层妇女的命运。

1.社会下层女子的不幸命运女子的命运是不幸的,尤其是那些沦落在社会底层的女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娜司泰雅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这一类女子的代表。她们的悲惨身世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妇女的深重灾难。她们都出身低微又美丽出众,成了权势者淫逸的受害者。

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娜司泰雅鄙视压迫者,即使拼个鱼死网破也不向权势者妥协。在生日晚会上,她言辞锋利当众揭发托茨基、叶潘钦将军之流的的阴私,使之大出其丑。她又以与罗果静同去的行动、用她的自我毁灭,向虚假、伪善的上流社会投去最大的轻蔑和抗议。她焚烧十万卢布的行为渲泄了对金钱社会的全部仇恨。熊熊火光中,她居高临下,唇枪舌箭尽情地嘲笑那帮丧魂失魄、歇斯底里的群丑,娜司泰雅高大得仿佛成了正义女神。

哈代笔下苔丝的命运展现出的就是这样一个颠倒混乱的黑暗世道。作家真诚地相信社会正义,呼吁保障人权。’苔丝的悲剧实在是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人权保障的莫大讽刺。苔丝品格中最动人的是对平等理想的追求。苔丝杀亚雷不仅是对压迫的拼死反抗,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舍命追求。

这些女性的悲剔揭露并鞭挞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生存权利的践踏。

2.贵族、资产阶级的叛逆女性开始觉醒的贵族、资产阶级妇女,奋力挣脱传统的栓桔,去争取自身的幸福。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欧也妮,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是这一类女性的代表。

易卜生笔下的娜拉便是具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叛逆女性。娜拉的魅力在于对“女人也是人”的尊严感、价值观的追求。一旦认清了自己处于依附于男子的隶属地位、被男子玩弄的卑微处境,她全然不以庸俗的家庭幸福、富裕的物质生活为念而冲出了家门。娜拉批判了统治千百年的女人的男权中心思想,提出了妇女独立宣言,勇敢地向传统、宗教、法律、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挑战,“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娜拉的宣言和行动,既是对夫权压迫、家庭奴隶制的反叛,也是对女子独立人格、平等地位的维护,还是对“自我”的生命意义、社会价值的追求。意识到自身独立存在的妇女本体意识已经苏醒,女人已不再是男人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工具,而是与男人一样,是个有灵性、有理智、顶天立地的社会人了。

简·爱是作家精神的产儿。夏洛蒂·勃朗特呼吸着人民广泛要求民主权利的时代气息,根据自己做家庭教师屈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经受过的感情咫风的袭击,从妇女地位问题这一独特角度塑造了简·爱的形象。虽然这一形象和作家“同样地貌不惊人和身体矮小”,但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很高的审美价值。反传统的精神贯穿了简·爱行动的始终。苦难的童年磨砺并铸造了她的叛逆性格。表现之一,是她所具有的独立人格。她不但有独立意识,即坚信“人人生而平等”,推崇自我,独立思考,不为社会偏见、传统观念所左右;而且有独立精神,即不依赖财产门第,不仰仗他人之力,独自谋生,拓展前程。表现之二,是她提出了新的婚姻观。她对罗契斯特爱情的大胆表白,表达了郁积在广大妇女心头对封建门第婚姻制度和资产阶级金钱美色婚姻制度的仇恨。她称自己是“不能给丈夫带来财产、美貌和姻亲关系的女人”,反映出她对婚姻制度本质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表现之三,是她所特有的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个性特征。不管逆境、顺境,都不能使她的独立人格有损分毫。她的反叛热情、深邃思想、非凡格调,至今仍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引力,使人倾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9dbb16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4.html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