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及处理

发布时间:2023-03-18 00:15: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68 J Jining Med Univ,August 201l,Vo1.34,No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及处理 汤苏文 宋良鹏 王贲芬 孙西周 杜福宏 厉建元 (Ft照l丁中医医院,山东Ft照276800) 摘 要 【1的 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和应对镶略。 法 将同是基底池部位 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原因分为外伤组及动脉瘤组,对比其CT的Fisher分级、入院GCS评分及通 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结果 两组出血部位一致,出血量相似,但是血管痉 挛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坻,表明二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原发病因非常重 要,在此基础上可再采取综合治疗。 关键词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760(2011)08 268—02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外 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的严重并发症,是决定颅脑损 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病因及诊断治疗是 1.2 法 人院时进行Fisher评分、入院GCS评分,并 于发病后第7天、第14天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 nial Doppler,TCD)检查,测定大脑中动脉的流速 (VmM A)。 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外伤和颅内动脉瘤是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但是,外伤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毕竟不同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 1.3 CVS诊断标准 临床出现原因不明的病情加重,如意识状态的 改变、肢体及言语功能障碍等,除外再出血、梗死、 高颅压等原因外,GCS评分下降1分或1分以上, 同时TCD检查出现1次或1次以上VmMCA≥ 120cm/s ̄ 。 1.4 治疗方法 脑血管痉挛,研究其异同,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外 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以便更 好的处理脑血管痉挛。我们将2006年4月 ̄2010 年4月基底池部位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 为外伤组和动脉瘤组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全部患者人院后均按《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 科分册》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治疗。 1.5统计学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201O年4月经CT确诊为 所得数据采用Y 检验。 2 结果 SAH的患者/址62例,出血部位均主要位于基底 池。按出血原因分组。外伤组32例,均为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照组3O例,均为动脉瘤性蛛网 膜下腔}J血。年龄、Fisher分级、入院GCS评分情 况见表1(P>0.05)。 表l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CV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CVS发生率比较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34卷第4期 269 3 讨论 脑细胞代谢等。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 血管痉挛,我们则可以定义为主动性脑血管痉挛。 目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 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药物及手术,如尼莫地平、罂粟 碱、3H治疗,丹参等;另外腰穿既可以引流血性脑 脊液,加速积血吸收,减轻血液中化学物质对血管 的刺激,从而减轻CVS[_4】,并能借机了解颅内压 力,有利于我们综合判断病情的发展。 对于aSAH,症状性CVS是导致死亡或致残 颅脑损伤可以导致CVS,文献报道其发生率 为1 ~6O 。tSAH是形成CVS重要原因之一, 本组tSAH的CVS发生率为53.13 ,其临床表 现与aSAH后CVS相似,由于其症状与颅脑损伤 的症状相似或被原发性脑损伤症状所掩盖,早期易 被忽视,诊断上除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TCD检 查[2】。本文主要依据TCD来诊断CVS。 外伤和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的 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CVS的主要原因。有 人报道CVS的发生可能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 位有关l]。tSAH可以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的任何 部位,多位于脑表面。aSAH则由于颅内动脉瘤的 特殊性,主要位于基底池。而tSAH后CVS发生 率明显低于aSAH后CVS发生率,所以有人把此 归咎于出血部位的不同。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 现,尽管本组病例出血均主要位于基底池,但是 tSAH后CVS发生率仍然明显低于aSAH后CVS 发生率。我们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1)出血责任 血管不同。颅脑外伤易导致脑皮层小血管破裂出 血,同时撕裂软脑膜,使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由于 是小血管出血,出血速度慢,而且压力不高,颅底大 血管所受刺激不严重,故CVS发生率低;而颅内动 脉瘤则发生于蛛网膜下腔中的颅底大血管,一旦破 裂,出血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此为蛛网膜下腔原 发性出血。由于是大血管出血,出血速度很快,而 且压力很高,颅底大血管所受刺激严重,故而CVS 发生率很高。2)物理因素大小不同。tSAH后物 理因素对颅底大血管的作用轻微,在CVS发生过 程中物理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大。而asAH后,由 于是颅底大血管自发性破裂,血管所受物理性刺激 大,较易引发CVS。有人将动脉刺破一小孑L造成 出血,有44 的动物出现脑动脉痉挛,说明物理因 素同样能够引起脑动脉痉挛。3)药物因素不同。 tSAH后较少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而 aSAH后为防止动脉瘤破裂,常常大剂量应用抗纤 维蛋白溶解药物。该种药物可以延缓纤维蛋白溶 解,增加血块刺激脑血管的时间,提高CVS发生 率,增加脑缺血并发症。 我们发现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 挛属于被动性脑血管痉挛,治疗原发病因非常重 要,应积极脱水降颅压、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改善 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tSAH,有文献报道其预后 最关键因素是外伤所致脑组织的直接损伤,而不是 CVS ,但CVS的发生能加重病情,并可能导致缺 血性脑损害或创伤性脑梗死,从而增加死亡率及致 残率 ]。因此,我们对于CVS应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 综上所述,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动脉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较,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表 明二者的发生机制并不相同。因此,对于外伤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原发病因非常重 要,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采取综合治疗,如清除血性 脑脊液、扩张血管、解痉以及脱水、镇静、对症支持 治疗等。 参考文献: [1] Servadei F,Murray GD,Teasdale GM,et a1.Traumatic sub~ arachnoid hemorrhage:demographi and clnical study of 750 patients from the European brain iniury consortium survey of head injuries[J].Neurosurgery,2002,50(2):261—269. [2] 李跃群,李继峰,陈德勤,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 流动力学变化的动态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31 (2):11 5 116. [3] Fukuda T,Hasue M,Ito H.Does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used by diffuse brain inj ury cause delayed is chemic brain damage?Comparison with subarachnoid hem— orrhage caused by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J].Neu rosurgery,1998,43(5):1040 1049. E47黄柳军,李锦润,林小叉,等.早期持续性腰大池外引流在外 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oo8,7(2):l92 1 94. [5] 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1:478 487. [6] Martin NA,Doberstein C,Alexander M,et a1.Posttraumatic cerebral arterial spasm[J].J Neurotraurna,1 995,l2(5):897 901. (收稿日期 2Ol1 O6 1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555af6700abb68a982fb67.html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及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