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3-06-20 18:44: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汉语

·教材: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二册,中华书局

·教材结构:

1.文选

2.常用词

3.古汉语通论:

·文字学:通过汉字形体分析汉字的本

·汉字的六书

·汉字的古义、引申义、假借义等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字典、工具书

·《说文解字》

·音韵学:了解上古时代/诗经时代的语音

·训诂学古书的注释

·体例

·术语

·语法:特殊句法、词类活用

·第一部古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

汉字的“六书”

1.“六书”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班固《汉书·艺文志》

·象形、会意、转注、指事、假借、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

·“六书”名称采自许慎,顺序采用班固

2“六书”——造字法

“仓颉造字”的传说

语言文字是由集体创造的。

·“六书”是构字法。(157,汉字的构造)

引入“构字法”这个概念,但是不能代替“造字法”。仍使用“造字

3许慎的“六书”字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h,挥。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注:

1).会意

两个以上的字,将字义会聚成新的字,

比类合谊

字造成后让人知到它的字义所在,叫以见指撝

会意字的例字:武,止戈为武。

信,人言为信

2.转注:即互训。考、老互训,没有产生新字。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法。

3) 假借,某些抽象意义不易造字,借用音/音近的字,此即假借。

假借也未产生新字。不是造字法。

造字法上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

来。象形字,子。麦—

,从来,有穗者,从夂(zhǐ)。周受瑞而麦来。

夂,行迟曳夊。

,行贺人也。从心,从,吉礼以鹿皮为贽,故从鹿省。

来。借用指“来去”之“来”。假借字。

早、蚤——本有其字的假借

令、长,表示长官之意,均由令、长的本义引申而来,并非假借字。许慎举例有误。

结论:

“六书”中,转注、假借只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

4.造字法的特点

1)象形:

简单的造字法,用线条符号描形绘物。

雨,宫,石,鼠,羊,日,月

2)指事:

A用抽象的符号或象征性的符号表达意义

一,二,三 上,下,囗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减少指事性符号,以表达意义

刃,旦,本,末,片,夕

C在象形的基础上变形

人—匕(化)

指事字的特点:

A表示抽象的概念,无法用象形造字法表达

B指示事物的某一部分,无法用整体画出的

象形字与指事字的

·联系都是独体字,都有象形部分。

象形是指事的基础,指事是象形的发展

·区别:

A象形字表具体、客观的事物,指事字表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的某一部分

B象形字图画性强,指事字相对简单

C象形字的形与义密合无间,象形性指事字的象形性符号不能代表意义。

3)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现成的字组成一个新的意义。是象形、指事字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屮、艸、茻、寒、寇

·会意与指事:

A指事用纯粹的符号在象形字上加减变化而成

会意字用象形字相加或象形、指事字相加而成

B会意字是合体字,指事字是独体字

4)形声字

声符加义符组成。声符表示声音,义符表示意义。

形声字的声符

A部分形声字经隶变、楷化之后,形体发生变易。

急、年、里头(

B部分形声字的声旁的语音发生变易。

江、红、题,拨

形声字的义符:

部分形声字组合时,为了美观,需要变形

火在下、在左:燃、焚

火在下:然

手在左:指

手在上:看

手在下:奉

人在上:企

人在左:伏

心在下:想

心在下:恭

心在左:慌

形声字的义符,只表示类属或关联,并不表示它的确定意义,同一类属的义符可以互换:

、嘆;

鸡、

猫、

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的位置:

从彡,攸声。

脩,从月(肉),攸声

,从弓 声。

,从力,朕声

,从辵,土声。

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关系

A. 联系:都为合体字

B. 形声字:声+

会意字:义+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

·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重文:异体字。甲骨文、六国古文

·体例:先释义,后解说形体、声音。

领,项也。从页,令声。

·注本: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1.《说文解字》的部首

·文字学部首,与字义密切相关,

检字法部首从简从俗。

舅:臼,检字法部首。男,文字学部首。

·有些看似相同的部首其实有不同的文字学来源。

如王:琼瑶玖璋琳瑕理,从玉。

如月:胖脾脏胃肝肾,从肉。

2.《说文解字》与辞书

·《康熙字典》收字47021个。

·归并《说文》540个部首,214部首,依笔画多少编排,便于翻检,在字书编排上是个重要的变革。

·《康熙字典》错误很多

A释义:,母猴。

B引证。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2580余条。

C注音。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几种注音方法:

A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B反切法。两字相切,上字取字母,下字取韵母及声调。《广韵》冬,都宗切

C叶音法。为押韵临时改变某字的读音。

无视语音发展变化的事实,任意纂改字的读音。

·《辞源》,19151964

查成语、典故、文物典章制度。

·《辞海》,19361965

百科全书式工具书

·《中文大辞典》40

共收录单字49905个,词语37万多条。各单字下首列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形体,并注明出处。下引古韵书反切、罗马字注音。次释字义。

·《中华大字典》上、下两册

鬥鬬 鬦鬪

閗闘

斲斫

常用词:及,从人,从又。P52

本义:追赶上。故不能推车而及。

引申义:达到-未及黄泉

到达那个时候-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涉及-言未及义

《说文》与古文字举例

一, 人,元,卯,,北

二, 大,夫,交,天,亦

三, 儿,,皃

四, 尸,属,尾,屎,尿

五, 女,子,學,教

六, 臣,,朢;自,鼻

七, 頁,面,首,县

八, ,爪,力,骨,歹

九, 手,左,又,廾(gong,父,,放

及,秉,兼,叔,只,,取,反p46no11

反,覆也。 以齐王,由反手也。

辗转反侧, 相反, 回来(反不讨贼)

一十, 止,,奔,之

《说文》与古文字举例

一, 行,彳,

街,衢,衝p47

,道p418NO261, p136NO74

從,p135,跟从,听从,从而,参与

使动:一悟万乘之主而车百乘

二, p52,旗,旌

三, 厂,宀,广

厚,崖,安,家,宇

四, 阜,邑

陟,降,隅,险,,除,防(以防止水)

五, 矛,戈,斤,网

戒,戍,戚,所,,罾

六, 木,朿,帝,不東,西

七, 豆,皿,臼,聿,册,方,舟

八, 鸟,隹,它

九, 口,甘,旨,

一十, 日,月,云,气,山,丘

十一,衣,表,予,埜,受

汉字古今词义的演变

一, 完全不同:找,抢

二, 词义微殊:劝,给,两,禾,稻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

塞向墐户

二,

早晨,朝廷,朝代,朝向

三,

治玉,纹理,肌理,条理

四, 引,P139NO.81

开弓,延长(引而伸之),引导,引退(引而去)

五,

债,索求,要求(修己而不责人)

指摘、指责(责无礼

六,

习飞,温习,习惯

过远的引申义另造词语

解:分解(解牛)、解体、 松懈:

分析、明白理解

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词语:

请,请求允许(做某件事)

都,鄙,城,池

辟:古字,后来写作“避”。

参,通“三”。

贰,不专一。三心贰意。

厚,崩

为之所:为+双宾语

若何,奈何,怎么办

若何+宾语

若何+之,若之何

斃,倒下。獘

乘,兵车,兵车的量词

,开门

封人,管理疆界的官

舍,放置一旁。后来写作“捨”。

羹,带汁的肉

遗,wèi,送给,留给

何患,宾语前置

阙,挖。

隧而相见:而,连接两个动词。

隧,名词活用为动词,挖隧道。

然,代词,这样

其,句首语气词,表反问。其谁说不然?

句首语气词,表委婉。其是之谓乎?

晋灵公不君

古今字:孰熟 辟避

之,代词,你、我、他。

载以过朝:以,而,连接两个动词

饮赵盾酒:饮,使动。

食之:食,使动。

饥饿

疾病

甲介 介,P61NO.45

右: P232NO.167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表结果。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以,表目的。

谏而不入 而,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

敏于事而慎于言 而,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而,主语和谓语之间表假设。

稽首而对曰 而,状语和动词之间。

判断句,也,古汉语通论七

叙述句,矣,古汉语通论八

谏之不入(于公),则莫之继也

贡之不入(于周),寡君之罪也

寡人是徵

寡人是问

不谷

辱,谦词,

+动,有辱(您)做……

宫之奇谏假道

虞虢关系:周的同姓国。

晋假道于虞,以伐虢

太王:太伯、虞仲、王季

太王→王季文王武王

昭、穆:宗庙位置,一在左,一在右。世系相承

太伯、虞仲王季,太王之昭也。

文王,王季之穆也。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武王,王季之孙,封同姓为国

虞,虞仲的后代,

虢,王季的后代,

晋,尧的后代

烛之武退秦师

,犹不如人

之……也,……的时候

陪,增加土地。

执事,办事,指办事人员。

敢以烦执事?

乏困,物资短缺曰乏,粮食短缺曰困

(秦)晋君赐

+双宾语

赐,礼物,恩惠

封,边境

封人,掌管边境的官

(秦欲)东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封。

+宾,将宾语当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物。

古汉语通论十一、三

鄙,边镇

越国以

以,而

鄙,名词的使动用法

+宾,对宾语有支配作用,鄙有动词性质

使宾语成为鄙

古汉语通论十一、二

蹇叔哭师

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齐晋鞌之战

疾病

骖腹

御者、主帅、右

秦晋殽之战

:谷物

用以祭的牛羊猪

牵:牲畜

遽:送信的快车、快马;

快速

衰:通“縗”,丧服。麻布制成。

:绳索

捆绑

乘:四

暂:瞬间。

():祭祀仪式。将牺牲的血涂在新制的器物(如钟、鼓)上

堕,隳,破坏。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古字形表示的意义中的一个演变成新字形,即今字

责债

舍捨

避闢僻譬

竟境

孰熟

馮憑

说悦

共供

反返

知智

昏婚

大太

弟悌

异体字:

两字形所代表的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互相代替。

汉字的形、音、义中只有形不一样。

为什么会产生异体字?

1. 造字有先后。同一意义造不同的字。

2. 不同的地域给同一意义造了不同的字。

如秦国文字与六国文字。小篆与六国古文。

异体字的差异:造字法的差异

1. 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别。

2. 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3. 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袴裤 线

4. 改换各组成部分的位置。

两字有些许的意义上的差异,不能确认为异体字。

亡无

沽酤

3. 繁简字

一对一:

一对多:斗、范、丑、复、蜡、干

繁简字是异体字吗?

汉字的简化无规律可循,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没有意义的对应关系。

余馀

常用词162,相

相,察看。相鼠有,人而无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辅佐盲人的人。辅佐国君的人。

帮助。

儒家的伦理范畴:

,从耳,呈声。内在修养至极高境界,即为圣。

内圣外王

,宜也。不義而富且貴

,爱人也。

发,发箭。

派遣。

出发。

打开。 启发。

开放。

兴起。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於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原少间。信曰:左右去矣。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

耦耕至牛耕

二牛耦耕

《礼记·礼运》第九: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身体,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相如至,谓秦王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第2441页)

《论语》,成书于战国,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

记录者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礼记》,成书于汉代,七十子后学和汉代学者所记。记录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内容。 。。。某些方面专门记录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论。

被:1寝衣也,长一身有半。(《说文》)

《战国策》“被山带河”鲍彪注

2衾也。《楚辞·招魂》:“裴翠珠被”

3“遍考经传,言被者皆谓之衾,无曰寝衣者,未可以寝衣为被也。”

4加也。

5覆也。

6被巾,妇人之领巾。

7被坚,谓甲胃也。

8假借又为披。《说文·衣部》朱骏声通训定声。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披、陂皆有旁其边之意

披,旁也,傍也。

披,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也。

披,开也。分也。散也。

古汉语通论(十一)

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代词(宾语):刃之

副词+名词:遂东,不君

能愿动词+名词:能水

2. 使动用法

1非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Vi+宾语:之,

2及物动词的使用用法:

Vt+宾语:及物动词不支配宾语

使宾语具有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

之,以草具

3)形容词的使用用法:

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和状态

兴甲兵,士臣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死而

3. 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用法:

形容词+宾语

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其食,其服

登泰山而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宾语

主观上将宾语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

其民

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鬼侯。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车,百日而欲舍之死。

“所”字

+V,名词性结构

所憎,所爱

+V+者,名词性结构

+V++名词,明确“所”字结构所代表的名词,所居之室

++V,表示地点。所从坠

++V,表示方式方法、工具、原因等。

1, 以,凭藉,用以 所以 报也。

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2, 以,因。 所以乱也。

常用词254p416

从耳德(得),壬声

耳有所得。

感官動詞,聽

聽從,順從(褒義,聽諫)

聽從,順從(貶義任人支配,聽之任之)

順從,放任(中性詞,聽其自然)

治理(聽訟,聽政)

聽事(名詞,聽事的處所)即廳事

听,从口,斤声。

,繁简字

《诗经》的韵部

一,古韵:上古时代的语音。

(中古韵部:唐宋《广韵》、《集韵》

近古韵部:元明清《中原音韵》)

二, 古韵30:用文字表示。

排列规律:

横排:韵腹相同,韵尾不同。

纵排:韵尾相同。

(第一纵列,阴声韵。元音韵母,无辅音韵尾。

第二纵列,入声韵,以/p//t//k/结尾

第三纵列,阳声韵,/m//n/ng韵尾)

合韵相邻两个韵部的字通押。

(押韵字属于相邻两个韵。)

1. 横排上相邻两个韵部,韵腹相同,韵尾不同, 通押:之职合韵、支锡合韵

2纵排上相邻两个韵部韵腹相似,韵尾相同,通押:幽宵合韵、职觉合韵、侯鱼合韵、真文合韵、支脂合韵

三,古韵的获得:

1. 依据《诗经》的用

2. 依据其它先秦诗歌、散文的用韵。

得服 《关雎》

《伐檀》

麦德国 《硕鼠》

厕则

值殖置植

3. 依据形声字的声符(谐声偏旁)。

三, 古代音韵的研究

宋代朱熹:

明代陈第:

清代学者:

王力:★将冬部字从侵部分化出来。

四, 叶音法

1“叶音法一种注音方法:为求诗歌的和谐,临时改读某字为某音。释义

2六朝时就有人发现《诗经》的韵不和谐,于是为求和谐,改读某字为某音,宋代学者朱熹大量使用这种方法。说明:产生及使用情况

3叶音法是错误的。任意改变某字的读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其错误实质是没有认识到语音发展演变的事实。评价

双声与上古声母(字母)

一, 上古的双声、叠韵词

知識 (支部、部),非叠韵词

缤纷、微妙,双声词

二, 三十六字母

字母,即用文字表示的声母。

三十六字母,指唐宋时的声母。

· b p m 唇音

f

· d t n 舌音

· g k h 牙音

·心邪 z c s 齿音

穿

· 喉音

· l r 半舌、半齿音

三, 上古三十二声母

1合并:非敷奉微并入帮滂并明

知彻澄娘并入端透定泥

2拆分:

照穿床审”一分为二:

穿,“庄初崇山

穿章昌船书

3拆分,但不影响数量:

“喻”一分为二

入匣

入舌音,接近定母。

三十二字母列表:

· b p m 唇音

非敷奉

· d t n 舌音

知彻澄

章昌船书

· g k h 牙音

·心邪 z c s 齿音

庄初崇山

照穿床审

· 喉音

· l r

古音通假:

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假借。

如早蚤。 《孟子》:蚤起;

《诗经》:四之日其蚤

·两个字同时存在,但是有时发生错用。

·之所以错用,是因为二者音同或音近。

假借:

1,本有其字的假借,如通假字。

2,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六书”中的假借。

·假借字借用字形,沿用至今。

·假借字先是借用字形,后来又造了新字。

辟,本义是“法”

舍,本义为房屋

·假借字借用字形,后来为本字造了新字。

孰,本义为“熟”,假借为疑问代词

然,本义为“燃”,假借为代词。

能,本义为“熊”,假借为情态动词“能”。

衰,本义为“蓑”,假借为“衰弱”之“衰”。

《十三经注疏》

一,经传著述体例

,古代经典,由五部扩展为十三部。先秦

,注释经典。 汉至魏晋

(正义),注释经典和传注。

,注释经典或传注,稍微简单。

清人阮元将《十三经》注疏集中刊刻出版,名曰《十三经注疏》,流传至今。

二,十三经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

“礼”分《周礼》(《周官》)

《仪礼》、

《礼记》

“春秋”分《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梁传》

加入一本字书:《尔雅》

加入一本《孝经》

加入两部诸子书:《论语》、《孟子》

四, 十三经注疏

汉注:

是西汉初年的毛亨作传,称毛传

三礼是东汉末年的郑玄作注

唐疏:

孔颖达授命《五经正义,统一注疏

即毛诗正义、

尚书正义、

礼记正义、

周易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贾公彦作《周礼正义》、《仪礼正义》

徐彦作《春秋公羊传正义

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正义》

唐代,始有九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中其余注疏,在宋代完成。

古书的注解

一,注解的体例

《毛诗正义》:毛亨,郑玄,孔颖达

经,大字

传笺疏,小字双行。

传,直接附在经文之下。

笺,“笺云”。

疏,

○贯,古乱反,徐音官。

复,扶又反。

税,始锐反。

比,毗志反。

注音,取自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硕鼠得我所正义曰…… 1。释经

贯事正义曰…… 2。释传

硕大是徒正义曰…… 3。释笺

三, 注解的种类

1, 释词。毛传以语词训诂为主。

2.串讲。郑笺串讲。

3.通释全章。如《孟子章句》。

四, 注解的术语

1, 曰,为,谓之

B谓之A

2,

AB

3,

训释动词/形容词。

4,

用同义词/近义词训释。

5, 之言,之为言

声训。

6, 读为,读曰

破古音通假。

7, 读若,读如

注音

古书的注解

一,注解的内容

《史记》,司马迁

三家注

刘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引》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人名、地名的考

史实的考核

《文选》,萧统

唐李善注、

唐五臣注

解释语词的出处、

解释用典

《三国志》,陈寿

南朝宋裴松之

补充史料

《庄子注》,郭象,魏晋玄学的代表作

用《庄子》阐发玄学的思想

“六经注我”

二,朱熹:

摆脱汉注的影响,直接注解古经书

《周易本义》

《诗集传》

《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

《楚辞集注》

平易可通

三,清代学者的新注新疏

陈奂《诗毛氏传疏》

刘宝楠《论语正义》

焦循《孟子正义》

王先谦《庄子集解》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所:指示代词

·所+V,名词性词组,所学

·所+V+者),所学者

·所+V+名词),所居室)

所见,见者

所学,学者

+prep.+V

所从(坠),表示地点

所以(乱),表示原因、方式、工具等。

所与(饮食)者,与:与……一起

所为(见将军)者,为,表示原因。

所字结构作宾语:

所取

所字结构作主语

所不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ac837ca45177232f60a298.html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