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0 20:43: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31卷第6期 件 VO1.31 No.6 2008年12月 Chinese Joumal Of Electron Devies Dec.2008 Design of Circui for a UHF RFID Reader RF Analog Front End CHEN Ying,ZHANG Fu—hong ,CHEN Shao-jie (CollegeofCommunication,Hangzhou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31O018,China) Abstract:RFID develops rapidly in recent years,and i is appled in gogistics,transportation,mitary and other fields.We proposed the design project on RF analog front end(AFE)of UHF RFID reader which based on EPC Class一1。Generation-2 Standard.The circui design of IF fier module and 1ow-noise ampli er module was ntroduced.Based on 0.1 8“m CMOS standard celllbrary,EDA tools were used n design o analy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ircuit.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tible with EPC Class一1,Genera— tion-2 Standard. Key words:UHF reader;circui design;EDA;RF analog front end EEACC:1270;6250 UHF 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陈 颖,张福洪 ,陈少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RFID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在物流、交通、军事等领域。在研究RFID读写器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EPC Class-1,Generaton-2标准的UHF 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电路设计方案,着重设计了射频前端中频滤波模块和低噪声放大 模块的电路。电路设计基于0.18 mCMOS工艺标准的单元库,采用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中频 滤波模块和低噪声放大模块性能良好,符合EPC Class-1,Generaton-2标准。 关键词:UHF RFID;电路设计;EDA;射频前端 中图分类号:1'N99;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90(2008)06-1857-03 射频识别技术[ ](RFID,即Radio Frequency I— dentcaton),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在阅读器 1 UHF RFID读写器工作原理 和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 UHF RFID系统[书]如图1所示,包括读写器、 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 标签、天线和PC控制系统组成。PC机发出命令控 RFID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已经发展 制阅读器处理器,阅读器处理器根据不同的命令对 了五十多年。近年来,由于该技术成本的急剧下降 标签要求发出不同的读写命令。基带信号经过双边 以及功能的提升,使得零售业、服务业、制造业、物流 带振幅键控(DS ASK)或单边带振幅键控(SS 业、信息产业、医疗和国防领域对RFID技术的关注 ASK)或反向振幅键控(PR-ASK)调制到射频信号, 迅速升温。 通过阅读器专用天线发送给标签。发送命令外的空 本文主要介绍工作在915 M频段,符合EPC 闲时间内,阅读器持续发送1 W的射频UHF连续 Class-1,Generaton-2标准[ ]的读写器射频前端 波,标签从这些信号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标签 的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基于0.18 m CMOS工 通过反向散射调制射频载波信号的幅度或相位来发 艺标准的单元库,采用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了 送信息。标签的命令数据编码方法由阅读器通过指 性能分析。 令来选择。阅读器监听来自标签的反向散射信号, 收稿日期:2008—04—08 作者简介:颖(1978一),女,浙江东阳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技术,chenyinghziee@yahoo.com.cn 
1858 电 子 器件 第31卷 从而接收到来自标签的信息。信号经过射频前端接 收电路的放大、解调、滤波送入基带经过判决识别出 命令,处理器根据命令来做相关处理,进而发出下一 个命令。同时处理器与上位机(PC)通信,将获取的 信号(标签的EPC号等)发送给PC。 s PsK #i 々B  图1 UHFRFID系统结构框图 2 UHF RFI射频前端的电路设计 射频前端的结构如图2所示。射频前端电路设 计包括两大模块:发射模块电路设计和接收模块电 图2 UHF 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的结构框图 路设计___。发射模块电路分为:中频滤波模块,上 变频及射频滤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功率检测模 块。接收模块电路分为:低噪声放大模块,下变频及 中频滤波模块。因为阅读器的发送信号与阅读器的 接收信号就处于同频、同时的境地,而阅读器的发送 信号因为需要激活远距离的标签,所以功率远远大 于从标签反射回来的信号,发送路大功率信号泄漏 到接收路就会使接收路各个部分的器件饱和,从而 无法解调接收信号,因此,对射频前端的技术指标要 求就很高。根据EPC Class-1,Generation-2标准, 射频前端的主要技术指标:频率范围902~928 MHz发射接收同频率;信道宽度500 kHz;发射功 率20 ̄30 dBm可调;天线发射EIRP  w;邻道功率 泄漏比20 dB(第一邻道),40 dB(第二邻道);杂散发 射限值一52 dBm(测试带宽100 kHz);调制方式 DSB-ASK、SSB-ASK、PR-ASK;调制深度90 额定; 射频脉冲宽度(PW)MAX(0.265Tari,2)< PW<0.525Tarius;发射数据速率26.7 ̄128 kbi/s; 接收数据速率FM0 40 ̄640 kbi/s;本振相位噪声优 于-60 dBc@10 kHz、一80 dBc@100 kHz、-85 dBc @200 kHz;接收灵敏度一80 dBm;接收路动态范围 80~一10 dBm;误码率1×10一;双天线发射对接 收干扰一35~45 dBm。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中频滤波 模块和低噪声放大模块的电路设计。 2.1中频滤波模块 基带板输出信号为70 MHz中频,该中频信号 中包含了DAC输出产生的量化噪声以及后面混频 部分本振的反向串扰信号,因此需要滤波器滤除干 扰。本方案采用LC设计一个中心频率为70 MHz, 3 dB带宽为10 MHz左右的切比雪夫滤波器。滤 波器阶数定为2阶,带内抖动0.25 dB。利用Gene— ys设计,并将电容电感值进行微调,以满足标称值 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滤波器电路图如图3所示。仿 真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C S2 pF C 43 aF ( ;400 0cⅧ ’ 上; T一 F=70MH 图3 70 MHz LC滤波器 【cI am,Iofd 2 一 =~ 、 / 、 ~ /  j 6二F… ‰h 。 昭 增益曲线(S2 ) H ICI 料l0 口2 。’ ¨ Hz 图5回波损耗(S1 ) 由以上仿真结果可见,滤波器的带外衰减可达 到3O dB以上,输入回波损耗可以达到15 dB左右。 2.2低噪声放大模块 由于RFID阅读器在接收信号时,发射部分在 持续发送功率约为30 dBm(1 w)的CW连续载波。 因此接收信号中夹杂着发射信号耦合到接收路的强 干扰信号。即使通过环行器隔离,或用干扰对消的 方法消弱强干扰信号,最终的耦合信号大小也在 
第6期 颖,张福洪等:UHF RFID读写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1859  dBm以上,相比最小一80 dBm灵敏度的小信号, 这个干扰实在是很大,因此必须提高包括低噪声放 大器、混频器、滤波器在内的射频前端各个部分的线 性度要求。 低噪放大器具体设计指标如下:频率范围900 93O MHz;噪声系数NF<1 dB;带内增益G>15 dB;带内平坦度<0.5 dB;线性度OP1 dB>15 1 dB压缩点(P1 dB)表示了输入输出功率的上 限,即非线性效应开始呈现,即将饱和时的输入输出 功率。可以通过扫描输入功率大小,观察增益比线 性状态下压缩1 dB时的输出功率大小。如图9仿 真所示,线性状态下增益保持22.3 dB的大小,随着 输入功率慢慢变大,增益慢慢变小,增益减到21.3 dB时的输入功率为一5.52 dBm,OP1一G1+Pi 一 dBm;OIP3>30 dBm;输入/输出阻抗5O Q。 根据放大器的性能要求,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 图6低噪放大器 放大电路是在Va -4 V和Jd一60 mA的偏置 条件下工作的。增益和噪声系数仿真如图7所示。 在915 MHz的NF为0.54 dB,增益为24 dB,符合 设计要求。 \ \\    zl  B朗帕}k (a)噪声系数 (b)增益 图7 输入输出回波损耗仿真如图8所示,在915 MHz情况下,输入输出回波损耗都优于12 dB。 \ 担(fteq=91:  0MHz  1  m/  ̄’ .._- ,一 \ 君兽 :20  \  fdB(S(2 2) P-18・Ⅷ2   I  0 80 0 85 0 90 0 95  0o  05 l1O 图8输入输出回波损耗 线性范围主要由1 dB压缩点和三阶互调截点 IP3来度量。 21.3-5.52=15.78(dBm)。 测量互调点时,我们使用间隔为500 kHz的双 音信号。输出三阶互调点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 A r^ IP3一Pfd+ /111V1口 厶 P㈨输出基本信号的幅度,AIM是输出基本信 号和互调产物之差。 直流偏置条件( 和 )对IP3的测量结果有 很大的影响。如图l0仿真所示,vd。一4 V,Js一60 mA时,在线性范围内,增益为22.3 dB时的OIP3 为31.8 dBm,则IIP3为 5 dBm。 图9增益与输入功率的关系图 T       、、 、   a 图1O三阶互调仿真结果 根据RFID的特殊应用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晶 体管,并利用ADS软件进行匹配设计和性能仿真, 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直流偏置点,以及输入输出良好 匹配,大大改善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噪声系 数0.54 dB远远低于一般的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可 以使接收机的灵敏度改善5 dB左右。同时良好的 回波损耗指标保证了后面天线滤波器的滤波指标。 (下转第1863页) 
第6期 S _ n 狄金海,磊等: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成形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法 1863 4)结束语 本论文着重研究了直接扩频通信系统中成形滤 波器的原理以及设计方法,选择了平方根升余弦滚 降FIR滤波器,并且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分析了它 的滤波性能,最后选择了一组参数在FPGA上加以 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形滤波器可以很好的完成  其中口 为滤波器的非负系数, 为滤波器的负系 数, +q—N+1; ∑ 口 得到可能输出的最大最小值之后,就可以确定 + 有效比特位了。这样确定的范围是个最大上限,其 实,在本设计中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范围,在成型滤波 ∑ 器中由于每两个最大值至少要隔8个采样点才能出 扩频通信中的成形特性。 现,因此,通过计算出我们发现可能出现的最大值不 会超出12bit,即12bit为有效比特位。 参考文献: 3 实验结果 [1] Viterbi A J.CDMA:Principles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 aton[M].MA:Addion-Wesy Apr 1995. 用序列“10110”作为输人,通过该滤波器后得到 [2] 蒋桂秀.扩频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J].广西通信技术, 的数字信号画图如图4所示。 1997,13(1):6-8. [3] 杜建国编著.Veog HDL硬件描述语言[M].国防工业出版 社,2004. [4] 朱近康.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1993. [5] 仵国锋,程博,胡捍英.一种高速FIR成型滤波器的设计和实 现[J].无线通信技术.2001,10(2):31—34. [6] 罗长青,沈业兵,王爱华.基带内插脉冲成形滤波器的FPGA 图4通过滤波器后得到的数字信号图 实现[J].电光与控制.2007,14(4):147—150. 平滑后如图5所示。 [7 文安平.平方根升余弦滚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J].信 息技术.2005,(9):58—60. 8] 张维良,郭兴波,潘长勇,杨知行.平方根升余弦滚降FIR数字 滤波器的设计[].电讯技术,2002,(6):51—55. 图5平滑后后得到的数字信号图 (上接第1859页) 各种非线性指标也满足了RFID对接收路高线性度 Generaton-2 UHF RF1D Protocol fr Communications at 860 的要求。可以看出得到的结果符合我们的目标设 MHz 960 MHz[S].2005 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中国RFID发展策略 白皮书[S].2006. 结论 [4] 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800/900 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 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Is].2007.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作在915 MHz频段,符合 [5] Liu Y,Zhang Q,Zheng^,L Signal Analysi and Desi Criteria EPC Class1,Geneaton-2标准的读写器射频前端 or UHF RFID Reader[C]// The 6th Internatonal Conference 中频滤波模块和低噪声放大模块的电路设计。电路 on ITS Telecommunications Proceedings.2006,233—236. [6] 刘琳.UHF频段RFID读写器中频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硕 设计基于0.18 ̄mCMOS工艺标准的单元库,采用 士学位论文.2006. EDA工具对电路进行了性能分析,系统性能良好。 [7] Kim W K,Lee M Q and Kim J H.A Passive Circulator with High olaton usng a Dieconal Coupler f RFID[c]// 参考文献: EEE MTT-S Internationa 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 [1]游战清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3[论与应用[M].电子工 2006.1177一l180. 业出版社,2004. [8]黄智伟.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2E.P.C Inc.EPC Rado-Frequency Identy Protocol Clss 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d3b23e2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