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8-09-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0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科)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性质:《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有着自身理论体系与方法的应用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教育学、教学论等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将来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课程目标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时掌握相关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包括:
第一,学习本门课程之后,使学生能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学科的理论体系,掌握好本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观点,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同时能够合理分析教学行为,并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
第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机激发、知识学习、问题解决、记忆保持、技能形成和规范获得的基本学习规律,并能运用有关学习规律自觉改进自己的学习活动,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第四,使学生了解教学设计、教学测评、课堂管理和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能明确这些策略与方法的学习理论与学习规律基础,并能初步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为今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各章标题名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理论 学时 6 6 实验(训) 0 4 实习 学时 0 0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教育 小学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小学儿童学习的迁移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教师心理
4 4 6 4 4 4 4 4 4 4 0 0 0 4 4 4 0 0 0 0 2 0 0 0 0 0 0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和理解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3.掌握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种类及实施要求。 (二)教学内容
1.1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什么是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2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1.3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1.2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2.1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2.2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3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1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1.3.2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1.3.3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难点: 1.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第二章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2.掌握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3.掌握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教学内容 2.1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1.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1.2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1.3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2 小学儿童感知觉与记忆的发展 2.2.1 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2.2.2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2.3 小学儿童思维与想像的发展 2.3.1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2.3.2 小学儿童想像的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
3.信息加恭喜力学的认知发展理论。 难点:1.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本质;
2.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共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和理解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2.了解影响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3.理解并掌握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3.1 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3.1.1 弗洛伊德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3.1.2 艾里克森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3.2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3.2.1 自我意识的本质
3.2.2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3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3.3.1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发展 3.3.2 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 3.3.3 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弗洛伊德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2.艾里克森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难点:1.小学儿童自尊感的发展和自我理解的发展。

第四章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教育(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品德的定义、任务以及与道德的关系; 2.理解品德的系统结构管和国内有关品德发展的研究; 3.了解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4.掌握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和品德形成与培养的心理过程。 (二)教学内容 4.1 品德的实质 4.1.1 品德的概念 4.1.2 品德的结构 4.2 品德发展的研究与理论 4.2.1 国内有关品德发展的研究 4.2.2 国外品德发展理论 4.3 小学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4.3.1 影响小学儿童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 4.3.2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4.3.3 品德不良儿童的转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品德形成与培养的心理过程;
2.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难点:1.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的心理过程; 2.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第五章 小学儿童学习理论(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学习的概念、分类和学生学习的特征;
2.理解小学儿童学习行为的理论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3.理解和掌握认知发现说和有意义言语学习说的学习理论。 (二)教学内容 5.1 小学儿童学习的实质 5.1.1 学习的实质 5.1.2 学习的分类 5.2 小学儿童学习行为理论

5.2.1 桑代克的失误说
5.2.2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5.2.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5.3 小学儿童学习认知理论 5.3.1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5.3.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5.3.3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习的概念、学生学习的特征;
2.强化的概念;
3.人只发现说的基本观点; 4.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实质和方法。
难点: 1.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2.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实质。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学习动机; 2.了解动机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3.熟悉有关的动机理论;
4.能灵活运用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 6.1 学习动机概述 6.1.1 动机及其分类 6.1.2 学习动机及其分类 6.2 学习动机的理论
6.2.1 学习动机的行为主义理论 6.2.2 学习动机的人本主义理论 6.2.3 学习动机的社会学习理论 6.2.4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6.3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3.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6.3.2 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相结合 6.3.3 运用适当的强化方式 6.3.4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6.3.5 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 6.3.6 合理地开展竞赛活动

6.3.7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6.3.8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动机理论;
2.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1.动机的认知理论和动机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 小学儿童学习的迁移(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学习迁移的定义、作用;
2.理解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当代的学习迁移理论; 3.掌握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条件。 (二)教学内容
7.1 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实质 7.1.1 学习迁移的定义 7.1.2 学习迁移的分类 7.1.3 学习迁移的作用 7.2 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理论 7.2.1 早期的迁移理论 7.2.2 当代主要的迁移理论 7.3 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7.3.1 相似性 7.3.2 学习的定势 7.3.3 原有知识经验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学习迁移的定义、作用; 2.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条件; 3.教学目标的制定; 4.教学模式的类型。
难点:1.当代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和产生式迁移理论。

第八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学习策略; 2.熟悉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3.了解如何训练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 8.1 学习策略的实质 8.1.1 什么是学习策略 8.1.2 学习策略的分类 8.1.3 学习策略的结构
8.1.4 小学儿童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8.2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8.2.1 认知策略 8.2.2 元认知策略 8.2.3 资源管理策略 8.3 小学儿童学习策略的掌握
8.3.1 影响小学儿童掌握学习策略的因素 8.3.2 小学学习策略教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习策略的定义;
2.小学儿童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难点:1.如何训练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第九章 小学教学设计(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小学教学设计的概念; 2.掌握小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3.掌握小学教学内容的分析技术; 4.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 (二)教学内容
9.1 小学教学设计概述 9.1.1 小学教学设计的含义 9.1.2 教学设计的原则 9.1.3 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9.1.4 教学设计的系统模式 9.2 小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9.2.1 教学目标的含义和作用 9.2.2 教学目标的分类 9.2.3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9.3 小学教学分析 9.3.1 小学生特征分析 9.3.2 小学教学内容分析

9.4 小学教学决策 9.4.1 教学模式 9.4.2 教学方法
9.4.3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小学教学设计的概念及一般模式;
2.小学生特征的分析及小学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制定; 4.教学模式的类型。 难点:1.小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方法;
2.小学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第十章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2.了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和方法; 3.掌握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和原则; 4.根据小学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二)教学内容
10.1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质 10.1.1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10.1.2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10.1.3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别 10.1.4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0.2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0.2.1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程序 10.2.2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表示方法 10.3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技术
10.3.1 根据知识目标、领会目标进行评价 10.3.2 根据运用目标、分析目标进行评价 10.3.3 根据综合目标、评价目标进行评价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特点;
2.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技术。 难点:1.根据情感目标进行评价; 2.选择评价工具。


第十一章 小学教师心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教师角色的内容,其中尤其是对教书育人的角色和管理的角色进行深入了解; 2.了解教师的心理素质,重点掌握教师的能力素质和教育机智的内容; 3.理解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深入思考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内容 11.1 小学教师的角色 11.1.1 教书育人的角色 11.1.2 管理的角色 11.1.3 家长的角色 11.1.4 学习研究的角色 11.2 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 11.2.1 能力素质 11.2.2 人格素质 11.2.3 教育机智 11.3 小学教师的成长 11.3.1 教师成长历程 11.3.2 专家型教师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教师角色的主要内容;
2.教师机智的含义和表现; 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难点:1.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发展与培养; 2.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七、本课程的先行后续课程 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 后续课程:教育学原理、小学卫生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月第1版。
(二)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德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612版。 2.《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6月第3版。 3.《教育心理学》,莫雷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8月第1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讲演、教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探究学习法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考试)。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着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成绩评定:考试课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情况、日常练习、作业,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40%

2)期末考试:以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60%
3)总评考试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可获得该课程相应学分。

制订:教育学院 教研室:小学教育教研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56081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5.html

《《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