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合并教学提纲

发布时间:2020-04-08 20:5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版.合并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优雅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4.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5.《陋室铭》处处紧扣“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二、《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公园举行花展,观赏牡丹的人很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3.《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6.《爱莲说》中表现主人公不受世俗羁绊,找不到爱莲知己的句子是: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三、诗歌五首理解性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置放在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2.《登幽州台歌》中纵观历史长河千百载,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3.《望岳》表现出泰山钟灵毓秀,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4.《望岳》中抒发作者具有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杜甫且行且歌,把对大地山河地无限深情贯注在他的诗作中,他在《望岳》开篇一问一答“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着力描写泰山地整体形象。

7.《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9.《游山西村》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10.《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通过迎神赛会的形式来祈求丰收的句子是: 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11.《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隐喻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形象、贴切地展现了作者愿为国效力地献身精神。

12.《己亥杂诗(其五)》中抒写诗人离开京城,胸中忧虑、失落地句子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四、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表明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竹里馆》中能表现隐居生活环境幽静,诗人弹琴自得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4.李商隐的《贾生》中寄予诗人不遇明君、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

5.《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拜访,并且赞美贾谊才华横溢的诗句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两句告诉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8.《约客》一诗中,交代季节和环境的两句是__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___

9.《泊秦淮》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两句表面上是在批评商女,实际上是在批评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

10.《逢入京使》中的“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两句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1.韩愈在《晚春》中 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草书之春不久归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

五、《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38.《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39.《木兰诗》中写军情紧迫,将士快速奔赴前线的诗句是: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40.《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41.《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42.《木兰诗》中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河中石兽》答案

一、问题探究:

1、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 在下游” ,依据是“顺流下矣” ;讲学家判断其在_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理由是“_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求之于上流“,是因为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四种:

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

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

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

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6、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一、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角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角度:可据理臆断欤)

三、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角度:老河兵正确)

7、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

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盲目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8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一)(17 分)

1.(4 分)⑴经历,经过 ⑵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⑶慰问,问候 ⑷给……看

2.(3 分)C

3.(6 分)(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评分说明:“如”翻译正确 1 分,补出“石兽”1 分,句意正确 1 分。

(2)不在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

评分说明:“亡”、“岂”翻译正确各 1 分,句意正确 1 分。

4.(4 分)甲文以讲述用不同方法寻找石兽的故事的方式揭示道理;常枞通过舌存齿亡的现

象设喻说理。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说苑》记载:常枞有病,老子去问候他。常枞张开嘴给老子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吗?”“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常枞说:“天下的事都在这里了。”坚硬的好像暴横,柔软的好比仁义;刚的容易坏,柔的却存下来了。

(二)(14分)

10.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经历  (2)晒

11. 翻译(4分,每小题2分)

(1)它的反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面冲刷沙子形成坑穴。

(2)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要用百来计算。

12.(4分)(1)讲学家笑找石头的人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在原地找,而是顺水而下去寻找。

(2)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翘起(摆动)的。(意思对即可)

13.(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4分。)

甲文示例:(1)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1分)

(2)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分)

乙文示例:(1)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1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1分)

(2)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1分)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1分 )

(3)要注意细节。(1分)戴嵩作为大画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1分)

【参考译文】

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三)答案:

 

9、(1分)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划错一处,则1分扣除)

10、10、(4分)已,停止。 但,只,仅仅。 创,伤口,创伤。 断,断定、判定。

11、11、(3分)C 

12、12、(4分)①在河底 寻找石兽 (它),不是更 荒唐 吗?② 希望 乞求(得到)夫人(身上的)一件物品,夫人 不要 惊慌(惊恐)。

13、13、(2分)第一空:“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第二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

(四)答案:

14.答案:①依照 ②止,尽 ③暗中,秘密 ④笼罩,捕捉。评分: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评分:每个方面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评分:答对其中一种得 2 分。共 2 分。写法、作用各占 1 分。意思对即可。

(五)18.寻找 只 通“猝”,突然 隐藏

  19.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2)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20.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当求之于上流。或遂反溯流逆上矣。

(六)

21.①虽有嘉肴 即使 ②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③阅十余岁 经过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通“癫”,疯狂

22.(注意加点的翻译)

  (1)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2分)

  (2)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凶猛的河水(或译为洪水)带走呢?(2分)

23.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1分)比如太阳光是直线照射地面的而不是发散的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只根据日常灯泡的光是发散的这一道理就推论太阳的光到达地球时也是发散的。(举例1分,流畅1分)(共3分)

(七)答案: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24.C

25.A

26.B

27.D

(八)

28.(1)事物的道理、规律  (2)固然(本来)(3)认为(称) (4)几乎,差点

29. B

30.(1)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2分)

(2)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说(自言自语):“难道是古人欺骗我吗?”(2分)

31. 寻十里无迹  果得于数里外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32.讲学家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考虑了石兽与泥沙的关系,忽视了水流对石兽的冲击作用),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刘翀错在只懂得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照搬书本,不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九)

33.D

34.1)倒塌 2)划船 3)逆水流而上 4)担心

35.1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原因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依据自己知道的道理主观地推断吗?

(2)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饥寒交迫还很远。

36.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凭自己的主观推断;同时又要看到问题的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要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卖油翁》答案

问答题答案

1.“尔安敢轻吾射”;

2.“手熟”;

3.“以我酌油知之”;

4.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同时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5陈尧咨: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卖油翁:谦虚稳重,本领高强

6善射

7、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以事实服人,事实胜于雄辩。

81)矜:自夸。表现他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睨:斜着眼睛看。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

3)微颔:微微点头称赞,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9、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10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或艺无止境,精益求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低调,不骄不躁,智者超然物外,愚者坐井观天) 

11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12、评价是:“无他,但手熟尔”。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13、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话。

14、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15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对比阅读答案

答案:

1.(1)曾经  (2)轻视  (3)等到  (4)位于,位处

2.D(3分)

3.(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分)

  (2)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2分)

4.(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2分)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2分)

5.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每点1分,共3分

【答案】

1.C(C项中,走:跑的意思)

2.B(B项中,“之”是代词,其他各项是结构助词“的”)

3.C C项“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反映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世的理想抱负)

4.C(C项用先达的态度与自己去学的态度对比,反映自己求学之诚恳)

5.D

6.我站在旁边伺候,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答案

1. (1)遵照,按照  (2)都(3)园子(4)同“耳”,相当于“罢了”。

2.(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3. 熟能生巧。  

4.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5.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答案:

1、 (1)  历史   (2)  重新    

(3)   点头    (4)  慢慢的  (4分)

2.(1)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2分

(2)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分

3【甲】: 吴下阿蒙或者刮目相待                      

【乙】:     熟能生巧               (2分)

4.略(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熟能生巧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2分)

《孙权劝学》答案

(一)

9. D;10.B;11.A12. ⑴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⑵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二)

12.①研究  ②因为

13.D

14.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15.结友  有恒(勤朴)

16.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三)

10.到了……的时候   离开   因……获罪(犯罪) 偏爱

11.我担心每个人都依仗您的偏袒(枉法),这会让那些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12.相同之处:都善于虚心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13. 都是侧面描写,起到衬托的作用。鲁肃与吕蒙“结友”,是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相寿“流涕而去”是因为唐太宗没有帮他官复旧职,以他离开的失望痛苦,反衬唐太宗虚心听取劝谏,不徇私枉法。

注释:坐:犯罪  陈:陈述  还:恢复  恩私:恩爱偏宠  纳:采纳  四海:天下  如是:如此。是,此,这样  遣:派遣,打发

译文一:濮州史庞相寿因为犯了贪污罪被罢免了官职。庞相寿便陈述自己曾经在秦王府当过幕僚。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很是同情,准备让其官复原职。大臣魏征便向太宗进谏道:“当年秦王的老部下,天下有很多呀,我担心每个人都仗恃您的偏袒,而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太宗听了高兴地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并告诉庞相寿:“过去我身为秦王,是一府之主;今天我身在皇位,是天下之主啊,不能单独照顾老部下。连魏大人都这样秉公执法,我又怎么能违反原则以徇私情呢!”唐太宗便赏赐给庞相寿一些布匹丝帛让其回家。庞相寿含泪而去。

(四)

15、(1)及,赶上(2)想,想要(3)才(4)等,等到

16、(1)孔子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弟子传承下来的。

(2)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

(3)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17、甲文: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文: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8、略(言之有理即可)

(五)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六)

7(2)D

8(2)A

9(4)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

10(4)

(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2)

(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意对即可)(2)

(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2)

(七)

1、①担心  ②已经   ③曾经   ④才  2、B     3.①(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②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或睡不着时)。4.D  5.“凿壁偷光”或“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

(八)

问答题答案

1、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 军中多务

3、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即用新的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略

7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答案

《陋室铭》

1陋室不陋;②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居住环境的清幽、交往人物的儒雅、生活情趣的高雅。

3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室不陋。

4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交往,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5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诸葛亮和杨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反问句式呼应前文“斯是陋室”,进一步突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从山水写起,目的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的主旨;

采用比兴的修辞手法,构思新颖,使文章显得起伏多姿,对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爱莲说》

1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2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表明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质,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5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淳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地奉献。

7、慨叹像莲一样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批判、讽刺和鄙弃。

8都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志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9示例一:赞同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会受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示例二:赞同周敦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能不受其影响。如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对比阅读

(一)

参考答案:

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

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二)

答案

6A(益:更加)

7A都表转折,却(B项第一个“乎”:为副词词尾,不译,第二个“乎”:在,于;C项第一个“之”:代词,代洼坑,第二个“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第一个“以”:相当于“而”,不译,第二个“以”:介词,把)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三)

答案:

7(1)沾染;污染(2)(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四)

参考答案:

16.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17B 18A

19.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0.洁身自好 高洁 (意思接近即可)

(五)

【答案】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 21.C(2) 22.(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3)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

(六)

答案: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

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

20.象征 描写 议论

(七)

【附答案】:

(一)1.1)出名、著名(2)使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 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八)

1.桌子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对比。4.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

答案:

10.(2分。每题1)(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4分。每题2)(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信乎其似巢也(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十)

参考答案:

10.使……劳累 居住 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12.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共2分。

13.示例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示例2:第二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善良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十一)

答案:

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每对l处计05)

2(4)(1)灵异 (2) (3)使。。。。劳累 (4)曾经(每小题1)

3(4)(1)苔痕碧绿,长到高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有时没有酒,也高雅地不停吟咏。(原则上要求直译,每小题2)

4(2)D

5(3)要求提示:①要一分为二 ②明确其思想内容 ③如何评价

示例:陶渊明:不追求名利,安于贫困,表现出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以及对官场的厌恶,体现了一种抗争精神。但这也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体现。

刘禹锡:安贫乐道,追求自我品德的高洁,这种重视个人品德修养,追求道德自我完善仍有进步意义,其流露出的清高、孤芳自赏有一定的局限性。

(十二)

参考答案:

19、相貌丑陋 轻视( 轻慢 、出名 形体、身体

201、小时候一点也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郑桥桥抓住点滴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2、无 /

231、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4、保持高尚节操 安贫乐道

(十三)

参考答案:

15.① 品德高尚。 使身体劳累。③ 没有学问的人(或知识浅薄的人) 如果能坚持(有恒心)。(共2分。答对两个得1分)

16.(1)苔藓痕迹碧绿,长到了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了竹帘里。

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共4分,每句2分。略有欠缺的可以不扣分)

17.在涅贵不缁(2分。答成“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的建议不扣分。自己概括不得分)

18.参考:“无说己之长”,“隐心而后动”,“守愚圣所臧”,“暧暧内含光”,“慎言节饮食”。(共2分。答出1句给1分,得满2分为止。有偏差的可以考虑给1分)

19.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孤芳自赏、清高孤傲。(2分。意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372c2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3b.html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合并教学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