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发布时间:2020-05-01 10:17: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同样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二、 介绍文体“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 的心情。

四、 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五、 预习展示:

篁竹 卷石底 为坻

为嵁 参差披拂 佁然

俶尔 往来翕忽 悄怆幽邃

六、 借助文下的注释,试着运用精彩的语言翻译段落中的语句。学生小组讨论。逐段逐句翻译课文内容。

第一段译文: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 ,听见了水声,好象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使我 心中快乐。于是)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道路来,往下 走就出现了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以整块的石 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的水面石头,形成水中的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高耸的大石。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二段译文: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太阳光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 敏捷,好象和游览的人相互取乐。

第三段译文: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明或现,也能够看见。溪岸 的地势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第四、五译文:(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 有其他人,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 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凄清,不能够久留,就记下它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 玄。随从我的人,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 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七、课文结构:

发现小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八、 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

(2)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九、 问题探究: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4、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作者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2、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十、探究深化:

柳宗元真不愧为一位散文大家,他妙笔生花,以高超的手法,为我们勾画出四幅风景奇特的画面,精细、准确而又生动,令人赞叹。如此奇丽的景致,我们怎能不为之心动,不为之倾倒呢?可是柳宗元并没有在奇丽的小石潭面前流连忘返,仅是“记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这样写固然是由于环境过于寂静凄凉的缘故,更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的缘故。小石潭虽然景致奇特,但四周竹树围抱,无人知晓,少人问津,其寂静与寥落跟作者此时的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小石潭的幽静与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比衬,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的抒发。

十一课文小结:

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十二作业:与柳宗元对话

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上与柳宗元邂逅,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他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结合写作背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二百字的小短 文。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文言文,已经具有了一定文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的学习不是很陌生了。能够通过课下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来翻译课文内容。但是他们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注意节奏的停顿。作者的写作感情不能很好的把握。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些文言词语的辨析和意思的理解还需要积累和正确的把握。同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中,展示图片 、学生互动、身临其境等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学生的知识层次有区别,阅读、理解、分析等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的提示和点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三个任务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及领悟本课的表现手法。整堂课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拨,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在文意、情感的理解上的能力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正确把握个别字词的读音,通过读,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品味文章内涵。通过读,领略文言情感。

2.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进一步丰富。学生在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把词语放于句子中理解积累了大量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含义,这为学生的课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语言提高想象能力的有效训练。从学生表现和效果检测上,我们能发现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朗读课文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诵,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疏通文义中,学生小组内互译文章,每个学生均开口翻译课文,在知识的落实方面,通过学生的讲解,老师的测评,完成基础知识的落实。主题的理解也是在引导和感悟中得出的。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4.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学生欣赏了优美的小石潭景色;在总结本节课内容后,引导学生关注悲观中积极健康的情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本节课还有不少不足,如学生对乐与忧的关系理解方面,学生没有很好的感悟,如果此时老师再点拨学生注意写作背景,学生会理解更深入

在整体感知文章时,对写景顺序缺少应有的点拨,显得环节不够完整。

《小石潭记》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石底以出 ( ) ( ) ( ) 然不动 ( )无人 ( ) 犬牙( )

二、理解性默写: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三、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的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如鸣佩 (2)水尤_____(3)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4)以其境过______(5)潭中鱼百许头____ (6)可见________

(7)不可知其_________(8)不可久____________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六、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4、《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9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

10小石潭的主要特征: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

13、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4、对“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进行赏析?

小石潭记答案

一略二、1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抒情议论 散文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四.五

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3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似与游者相乐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凄清10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1答: 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1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3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4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课后分析

《小石潭记》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同时,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的写法。

《小石潭记》写在作者被贬失意之时,着力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确实是难点,但对于一篇游记散文来说,这也是重点。而且文章又是一篇文言,领会意思也是一个重点。因此,根据学习要求、文本理解及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f4fee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98.html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