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主动创新行为 - 概念界定与量表开发 - 赵斌

发布时间:2014-09-02 22:38: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32卷第1期2014年1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32No.1Jan.2014文章编号:1003-2053(2014)01-0148-10科技人员主动创新行为:概念界定与量表开发赵斌1,栾虹1,李新建2,毕小青1,魏津瑜1(1.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2.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基于个体内在动力视角,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以企业科技人员为样本,对主动性创新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和量表开发。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将个体主动行为理论应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界定了科技人员主动创新行为概念的内涵,并通过质性实证研究加以验证;进而,采用关键事件法收集、分析、修正行为事例,建构了该核心概念的初始维度与量表;最后,通过540份问卷的定量分析确定了其最终维度构成与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人员主动性创新行为具有二阶维度结构内涵:自发性,由渴望创新1个子维度支撑;前期准备,包涵思维准备和资源准备2个子维度;跨越障碍,由不畏风险、克服困难和坚韧性3个子维度构成。关键词:主动行为;主动创新行为;自发性;前期准备;跨越障碍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3-05-08;修回日期:2013-10-1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630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2095)作者简介:赵斌(1972–),男,河北武强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栾虹(198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李新建(1953–),女,河北饶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毕小青(1965–),男,天津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魏津瑜(1968–),男,山东乐陵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是知识创造与技术扩散的主要来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无论是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是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将产生巨大、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1]。创新效果与创新质量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在“国家推动型”创新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创新成果数量显著,但是在“量”与“质”上却严重失衡。例如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105万件,同比增长26.1%,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达到111.1万件[2],但多数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3];我国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高达到5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4]。这些都充分表现出我国的“创新能力不足”[5]。究其原因,除了人才评价机制、科研监督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公认的原因[3][6][7]之外,在科技创新的基层单位,发自创新主体内心的、动力十足的主动创新行为缺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8]。例如一些企业出于对于“流行”技术的盲目模仿而产生从众性创新[9],一些员工迫于上级要求而产生应付性创新[10],或是在外部环境变化下不得不进行的应对性创新[11]。这些被动、无奈或暂时表现出的“创新”行为,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功利倾向,对组织创新的长久绩效并不显著[12]。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创新的宏观层面,从创新动力系统协同[13]、知识产权制度[14]、知识合作剩余[15]等视角对组织创新动力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在创新的微观个体层面的探究较为鲜少。然而,组织创新的基础是员工创新,企业任何创新活动与过程都离不开“创新员工”作为行为载体[16],创新活动最终要落实到员工个体的各种工作行为上[17][18]。企业的创新绩效最终与动力充足的员工创新行为密不可分[19]。而现有研究对个体创新行为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界定和维度构建大都基于过程的视角,忽略了基于创新主体内在动力视角,从而导致了个体创新行为必然导致组织创新绩效的假设误区[20]。事实是,创新行为并非必然等于创新绩效,具有不同动力的个体创新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创新绩效;从动力源及其差异的视角更能揭示个体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基于主动行为理论,以企业创新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14526f83c4bb4cf6ecd112.html

《科技人员主动创新行为 - 概念界定与量表开发 - 赵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