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理论基础提纲精简(山香版)

发布时间:2020-04-01 14:49: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山香教育教育教学理论提纲归纳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概述

教育的概念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时期有其不同历史形态、特征

继承性:前后相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独立性:独立于政治经济

生产性

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朱熹(教育由神、天、上帝创造)

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标志: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特征: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教育: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中国:

学校萌芽;夏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商已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大学、小学、庠、序”

西周的教育;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基本学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私学是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特点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的教育;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设立太学(最高教育机构);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郡县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开设四馆;九品中正制选士。

隋唐时期的教育;三教并重;科举选士;六学二馆组成中央官学主干。

宋元明清时的教育:程朱理学产生;四书五经成为科举依据;书院盛行;明代八股文成为科考格式;1905年光绪废除科举。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吠陀经》、佛教教育

古代埃及: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身心发展)、斯巴达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

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学习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维多利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梦田

近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国家化2.教育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4.教育的法制化(1880)英国(1763)德国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朗)、全民化、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语》

墨家:兼爱非攻

道家:道法自然

《学记》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课内课外相结合)、豫时孙摩(“豫”预防,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孙”不陵节而施,教学遵循顺序进行、学不躐等;“摩”学习中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讽刺、定义);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教育学的独立性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观点:1.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现世目的是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2.“泛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3.教学适应自然;4.学制系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5.班级授课制;6.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卢梭:《爱弥儿》,人与生俱来自由平等,纯朴良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教育。

康德: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教育遵循自然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观点:1.道德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2.教育最高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4.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和他的学生席勒的观点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特点。赫尔巴特被看做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观点: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4.学校即社会;5.五步探究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欧美;梅伊曼、拉伊。

文化教育学:德国;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克伯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凯洛夫《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中国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当代西方;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最高层次。

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特点: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

环境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教育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条件:外部依赖于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内部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表现: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个层次组成: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即年龄特征。

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少年得志、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当前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普遍)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特殊、具体化)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的变化。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个人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赫钦斯、马利坦、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孔德

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观点: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六、我国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概念)4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和教育管理系统方面。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横向: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

纵向: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美国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非制度化教育

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低于15%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大众化阶段;大于50%普及化阶段)。我国高校:1999年扩招,1998年9.8%;2004年19%,跨入大众化阶段。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教师与学生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非职业化阶段

职业化阶段

专门化阶段

专业化阶段

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示范者角色(榜样)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其他说法:

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全面性、多样性、差异性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连续性:时间连续

广延性:空间广延

长期性:周期长,影响具有迟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

劳动方式个体性

劳动成果群体性

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概述

概念: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分类: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形成: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

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教学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

愉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发展

概念

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知识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

专业能力的提高

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奠基阶段)

入职培训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学生

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学生是责权主体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概述

师生关系的概念: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两种对立的观点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师生关系的内容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专制型师生关系

放任型师生关系

民主性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

学生方面

环境方面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扬教育民主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老师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课程

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义

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中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孔颖达《诗经》作注;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定义为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倡导者:杜威

别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基本主张: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评价:优点及缺点P80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主要流派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2.评价:优点及缺点P8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的灵活性

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建构的文本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内涵

概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从大到小排列)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

(一)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一)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三、教材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统一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概述

概念: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管理

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合作开发

课题研究与实验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课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设计

概念: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目标模式

泰勒,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学校应追求的目标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概念: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

教师的特征:参与度、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

学校的特点

校外环境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概念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

CSE评价模式——斯泰克提出,古巴、林肯进一步发展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课程资源

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分类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

开发实施条件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

教学与智育(组成部分)

教学与上课(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

教学与自学(教师指导下自学/学生课外自主自学)

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特点: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教学的基本任务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倾向书本知识、倾向学生自己探索)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

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注入式 启发式

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结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

凯洛夫:课的类型和结构(完整体系)

我国: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按课教学

按时授课

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来分:单一课、综合课

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个别教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

贝尔—兰喀斯特制

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

特朗普制

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探索个别化教学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意义:教好课的前提

要求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上课

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准确

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方法适当

讲究教学艺术

板书有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评断教学问题

提供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方向

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

相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照评价主体

外部评价

内部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

教学模式

一、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常见的教学模式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

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式

目标——导控式

传递——接受式

问题——探究式

德育

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

含义:广义、狭义

性质:

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共同性

二、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目标

概念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阶段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概述

含义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的概念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知行统一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

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西蒙)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

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德育方法概念

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陶冶教育法

实际锻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评价法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创办业余党校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级

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班级的功能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管理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性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形成期

巩固期

成熟期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班级设计目标的确立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建立学生档案

操行评定

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个别教育工作:先进生工作、后进生工作

班会活动的组织

班主任角色定位的误区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心理素质

道德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意义

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课外、校外教育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

学科活动

科技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自愿性

灵活性

实践性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的

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社会教育

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相联系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教育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教育研究的意义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择研究课题

查阅文献资料

制定研究计划

收集研究资料

分析研究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质的研究法

叙事研究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种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重教学方法下学生心理变化过程/重教学)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应用于教育/应用于日常)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法

测验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

产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系统性原则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

定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

环境

教育

主观能动性

心理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基本的信任感和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主动感对内疚感

勤奋感对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现有水平 差距:最近发展区 可能达到水平

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智力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格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

1.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外倾性、内倾型

2.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冲动型与沉思型

具体型与抽象型

发散型与辐合型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

学习的分类

一般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完型—顿悟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

课程目标层面

结构层面

内容层面

实施层面

评价层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述

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一)学习动机的类型: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与影响

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概述

(一)概念: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特点:1.操作性和监控性2.外显性和内隐性3.主动性和迁移性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3.努力管理策略4.学业求助策略

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

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概述

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类型

作用

学习迁移理论

早期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化理论4.关系理论

当代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2.产生式理论3.情境性理论

学习迁移与教学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认知结构的特点

学习策略的水平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

知识学习

知识概述

知识的含义及分类

知识的表征

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技能学习

技能概述

1.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与习惯

习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技能的含义与特点

操作技能也称为动作技能,如吹拉弹唱。

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

操作模仿

操作整合

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

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促进作用、“高原现象”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心智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心智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

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地加以示范

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

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问题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问题解决的关键

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法

爬山法

逆推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创作性

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

智力

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头脑风暴法

直觉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态度与品德

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结构:

道德认知(核心成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客体性)10岁前、自律(主体性)10岁后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1.依从2.认同3.内化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

道德信念初步形成

道德理想逐渐建立

世界观的萌芽

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学生的过错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有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主观因素等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321

教学心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作用: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评价的依据3.指引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加涅的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教学目标的陈述

行为目标陈述法

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的概念

概念: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

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布鲁纳)

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斯金纳)、掌握学习(布卢姆)、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媒体的含义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多媒体的呈现

信息技术与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专门的学习系统、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类型

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常模参照评价(学生平均成绩)、标准参照评价(确定作业标准)

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教师自编测验

观察评价

档案评价

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

评分:相对评分、绝对评分

报告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概念: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功能:维持、促进、发展功能

课堂管理的目标

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监督式领导

班级规模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群体管理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群体动力

概念: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群体凝聚力: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群体规范

课堂气氛:积极、消极、对抗。

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概述

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课堂纪律分类: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任务促成的纪律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课堂常规的建立

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程表的编制

教学过程的规划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334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疾病模式、健康模式

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340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辅导课程

教育教学渗透

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目标:学会调适(基础层次)、寻求发展(高层次)

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

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疗法——沃尔帕(3)肯定性训练(4)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学校因素5.心理因素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教师职业心理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职业信念:教学效能感、教学归因

职业性格: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的职业成长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课前计划差异

课堂教学过程差异

课后评价差异

其他差异

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成长的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个人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主观、客观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组织有效的干预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心理学部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加图)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元

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额叶—意图动机、顶叶—触温动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实现反射弧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无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第二信号系统(语词)。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认知过程

注意

注意概述

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觉器官朝注意对象;无关动作或干扰动作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发生变化。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范围大小

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分配: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分配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感觉与知觉

感觉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感觉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范围。

感觉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受性的发展: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正后像、负后像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

联觉:红色给人热烈、紫色给人高贵

知觉

知觉概述

概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运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观察

含义: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的发展

知觉的发展

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实物直观

模像直观

言语直观

直观教学的意义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教学的目的性

教学的逻辑性、抽象型和严密性

记忆

记忆概述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分类

记忆品质

1.敏捷性2.持久性3.准确性4.准备性

记忆过程

识记

概念

分类

影响因素

保持与遗忘

保持的概念

遗忘及其规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遗忘的原因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回忆或再认

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再认的概念

记忆系统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把无意识及和有意识及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

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品质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提出具体的长、短期识记任务,加强识记自觉性的培养

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统筹安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积极利用游戏手段提高识记能力

丰富学生的表象记忆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表象和想象

表象概述

含义: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分类: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想象概述

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

从有无目的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

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2.夸张3.拟人化4.典型化

想象的品质

1.主动性2.丰富性3.生动性4.现实性5.新颖性6.深刻性

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含义: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祝福》,想象祥林嫂形象。

产生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创造想象

含义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言语与思维

言语

言语概述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对话言语——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

独白言语——展开性、有准备、有计划

书面言语——随意性、展开性、计划性

(2)内部言语: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隐蔽性、简略性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言语的感知

言语的理解

中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中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中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思维

思维概述

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类型:

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思维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思维的过程及基本形式

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分类: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极其相互关系: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判断: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概念形成阶段

(1)抽象化(2)类化(3)辨别

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思维品质的发展

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1.思维的品质

广阔性、深刻性

独立性、批判性

灵活性、敏捷性

中小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帮助儿童掌握思维方法。

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情绪情感与意志

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组成: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生理反应)

关系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2.调节功能3.感染功能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情感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对异性的情感

压力与防御机制

压力

概念: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压力与生理和心理反应

身体反应: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心理反应:适度的心理反应

自我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派)

含义:是指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包括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

中小学生的情绪辅导及调节

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积极、消极

良好情绪的标准

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与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宣泄调节法、环境调节法、态度调节法、认知调节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意志

意志的概述

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1.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

情感可成为意志的动力和阻力。

意志行动的过程

准备阶段

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确定目标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盲从)2.果断性(优柔寡断)3.自制性(任性怯懦)4.坚韧性(动摇)

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的发展

中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个性心理

需要、动机与兴趣

需要概述

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先天生理性需要、后天社会性需要

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职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动机概述

含义

含义: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2.外在条件:诱因

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兴趣概述

含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类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品质

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

培养和激发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力

能力概述

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才能: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技能: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能力的分类

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能力测验

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信度系数一般为0.9。

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效度系数在0.3—0.6之间。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一、按照测验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三、施测程序标准化;四、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能力的培养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人格

人格的概述

人格的概述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人格的结构

性格

概念: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良好性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气质

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说的脾性、秉性。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自我意识

含义: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1.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2.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3.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功能

(1)导向激励功能(2)自我控制功能(3)内省调节功能

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培养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生物本能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心理社会我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道德理想我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

类型理论

人格测验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

社会态度

概述

社会态度是个人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组成: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功能

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

社会知觉

含义: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断和判断的过程。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印象形成

概念

印象: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为光环效应。

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称为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人际关系

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

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情感需要

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中学生常见的人及心理问题及辅导与教育方法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设立热线信箱

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的概念

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特征:资源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

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法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社会影响

从众

概念: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服从

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着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

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基础

教育法规概述

教育法规的内涵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教育法规的类型

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1.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基础教育法3.高等教育法4.职业教育法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7.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结构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组成三要素: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

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概念

发生: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变更: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改变,包括主体、客体或内容等要素的改变

消灭: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消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

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行为人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形式

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对象

教育法律责任的规则形式

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

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与教师

就学学生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教育法律救济

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法律救济方式: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民事诉讼

特征:1.纠纷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基础

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

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诉讼救济渠道

行政救济渠道

其他救济渠道

教育申诉制度

教育申诉制度: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守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清秋处理的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

含义及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申诉的范围

申诉的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

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含义与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申诉的范围

申诉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

教育行政复议

含义: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范围

程序:申请(60日内)、受理、审理(10日内)、决定(60日内)、执行

教育行政诉讼

含义: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性质、受理机关、适用程序、审查范围、法律效力不同

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

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起诉和受理(7日内)、审理和判决、执行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第一节 依法执教

一、依法执教的含义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依法执教的意义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须

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含义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入学权、参加考试的权利、随意开除学生

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性侵害

侵犯学生的财产权: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

侵犯学生的著作权:作文也是作品

不作为违法侵权: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学校活动组织失职、饮食安全事故、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的法律责任

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年9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教师资格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理念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信息技术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形象、方便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隐患:点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容量大导致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资源;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3.适度的艺术型,激发情趣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5.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第六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等因素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及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

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坚持知行统一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努力做到“慎独”

学习先进人物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自我评价法

学生评价法

社会评价法

加减评分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3ccb4b5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d.html

《2018教育理论基础提纲精简(山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