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法官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之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01 07:21: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民事诉讼中法官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之探析

张米玲

【摘 要】确立法官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要求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就法律适用与当事人进行讨论,向当事人公开可能作为裁判基础的法律观点,赋予当事人表明意见的机会。确立法官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庭审请求权和知情权,促进法官与当事人的交流,另一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对法官的法律判断施加影响的机会,保障了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上的程序参与权,有利于避免突袭裁判。欲建立法律观点释明义务,需要明确该义务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情形,明确法官履行该义务的阶段和方式,同时构建相关保障机制,促进法官积极履行该义务。

【期刊名称】《法制博览》

【年(),期】2017(000)022

【总页数】3

【关键词】法律观点;释明义务;庭审请求权;裁判突袭

在民事诉讼中,法律问题可以说贯穿诉讼程序的始终,从起诉状的提交到法院立案受理,以及法院调查、开庭审理和判决的各个阶段,无一不是依据相关法律规范和解释展开的。这些法律问题不仅与法院的审理和裁判有关,当事人的举证与陈述也必然受到法律规范的指引,即为了能够产生某种法律规范的效果,将自然事实抽象出法律规范所要求的要件事实,故其陈述中早已经带有某种法律见解。”[1]因此,当事人只有明确了法官的法律观点,才能在法官设想的方向中准确收集证据、进行陈述;只有给予了当事人就法律观点充分表达的机会,法官才能把其作为裁判的依据。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均在立法中规定了法官对其法律观点进行释明的义务,比如德国2001年《民事诉讼法》第139条,明确了对法律观点的释明是审判者应当积极履行的义务,这一条款甚至被赋予了帝王条款的威望和民事诉讼中的大宪章的意义[2]我国《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法官可以告知当事人变更其诉讼请求,但其适用范围狭窄,规定较不明确。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关于法官释明义务之情形不容乐观:一是关于该义务的立法尚处于萌芽状态,并且立法内容散漫,缺乏体系,法官在实践中难以依照准确的标准履行该义务;二是实践中法院也并未对该义务进行有力的探索,法院仅通过在审前送达举证通知书等方式笼统说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并没有根据诉讼进程及时履行该义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4a2588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3.html

《民事诉讼中法官的法律观点释明义务之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