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

发布时间:2016-07-12 10:51: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早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1.1人格结构

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也称为精神或心理生活,他把精神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将心理生活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意识是个体当前觉知到的心里内容组成。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哪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无意识:不曾出现过的、被压抑的、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如本能、原始欲望、童年经历或早期经验等)。在人格中占有优势地位。 

.本我:潜藏在无意识之中,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通过反射动作和想象实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产生依存于本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和现实的冲突,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产生分化于自我,是人格中最文明和最道德的部分。有两个方面:自我理想、良心。对本我具有强制力,遵循道德原则。 

1.2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该系统的能量源来自与本能,而本能总是寻求立即解除紧张,求的满足,求的快乐,但是现实世界不可能让本能立即获得满足,因而便产生了焦虑。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动力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虑。

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驱力,并通过心理器官决定人的心身活动的态势。本能是人的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本能的根源是来自体内的一种兴奋或紧张状态;本能的目的是释放或解除这一紧张状态,但从根源到它的目的的达成过程中,则需要借助本能的对象和采取的手段,这种行为机制则取决于本能多拥有的能量的大小。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饿情绪体验。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所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焦虑的基础。根据对自我造成威胁的根源来自外界环境、本我和超我三种情况,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1.3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的人格之所以发展源于婴幼儿期心理性欲发展的变态,性欲的发展就是力比多能量投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弗洛伊德吧人格发展阶段命名为心理性欲阶段,以强调性本能活动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有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

1.4人格适应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完善和发展和人格的健康,取决于人格各部分关系的和谐一致,以及个人与他生存中必须的现实世界的协调。适应不良的产生源于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遭遇过多或过少的挫折,导致力比多能量投注不均,而产生心理疾病。

贡献: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独特的研究方法

局限性: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还原论:本能  动物;不精确、难以验证;材料来自非常态或变态心理现象

新精神分析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都饿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主要观点有:

1.1补偿自卑与追求优越使人个发展的动力。他认为寻求优越始于自卑感,每个人从出生就有深深的自卑感,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

1.2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集中体现在其生活风格上。

1.3自我是有创造力的。

1.4出生顺序与父母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荣格

人格由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组成;人格可分为八种类型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在历史演变中积累下来的沉积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如人对黑暗的恐惧。通过遗传而来。

每个人生来就有无意识素材,而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人在无意识水平所具有的相同部分,称之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原始意象(种族记忆)组成,这种原始意象荣格称之为“原型”。几种重要的原始意象(原型)为:

人格面具:人与外部环境协调的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人在不同的场合可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并不等于人有不同的内在人格。

阿妮玛尔和阿妮姆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意向,后者指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意象。

阴影:蕴含了人最基本的动物性,是人格中卑劣的部分。常以妖魔鬼怪或仇敌的形象投射出来。

人格类型说:态度类型:外倾、内倾;功能类型: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3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

观点:1神经症的成因:儿童不正常的饿人际关系,尤其是制造焦虑的家庭环境。基本敌意-------基本焦虑

基本敌意: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决定人格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霍妮把父母损害儿童安全需要的行为成为基本罪恶,如父母以漠视、遗弃、厌恶、等不公平的行为对待孩子,他们就会对其父母产生基本敌意。

基本焦虑:个体出生后因受环境中缺乏安全和温暖而形成的无助感和恐惧感,基本焦虑起因于个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状。

2 社会交往是焦虑的来源,为消除焦虑而形成了神经症的交往风格。神经症的主要特点是人际交往中陷入了自我击败的风格。三种神经症人格为: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

4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

观点: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人格会随着与他人的关系而持续变化;

导致神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自我系统的局限和歪曲,要消除患者的焦虑,就要改变他们的自我系统;

自我系统最早形成于与母亲或抚养者的关系,是在母亲的赞许或责备的人际互动与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特别强调焦虑的作用,认为母亲的焦虑会传给子女; 强调密友关系。

贡献:大多强调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改变重所起的作用;有些人对整个一生中的人格发展进行了考察;对人类的认识持乐观主义态度;重视自我的积极功能;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出生次序、原始意象等;架起了与后来的人格理论之间的桥梁批评:立论根据有问题;来自病人的结论被用来解释或应用于正常人;简化或忽视了一些重要概念,工作不完整,或者对人格和人类行为只作了有限说明; 没有一个人像弗洛伊德那样对很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特质论

2.1人格是有不同的特质维度构成

一个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每个人处于该特质维度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人格特质的测验分数呈正态分布;两个重要假设为:人格特质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2.2特质论的特征:关注一定得分范围内的人的典型行为表现;描述人格与预测行为,不关注行为机制;易于与人们进行比较。

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如果一个人具有某种首要特质,他几乎会影响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中心特质(渗透性较差,但人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质,可以有多个)、次要特质(不甚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哪些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用机能自主来表达他对人的动机的看法,机能自主是指那些成为的独立的动机,即这些动机与他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了依赖关系。

卡特尔相当重视人格的结构,他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质是特质,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形式和一致性。这种人格结构可由个体表现在外的行为而得知。人的特质种类可分为:独有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潜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养成特质;能力特质与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他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五人格: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

贡献:把人格分析应用于人格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定量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考察了特质的决定因素和其发展,重视环境和遗传的相互作用质疑:人的心理活动和经验能否数量化?表面特质经过数学处理为何就得到根源特质?因素分析的命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

3生物学论

基本假设:许多人个特点是由遗传决定的,我们的行为倾向源于进化史; 人类行为是有复杂的生物系统而产生的,如激素、神经递质,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传与进化,进化论对人格的解释,神经心理学与进化,影响心理和人格的其他生物功能和过程。

3.1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特点受生物性的影响要比受父母的教育行为影响要大。 人格发展中大约2/3的变异归于遗传因素。

艾森克运用了因素分析法来确定他称之为类型或超级特质的基本数量。 四层次:特殊类型水平、习惯反应水平、特质层、超级特质层。

艾森克将所有特质归结为三个基本人格维度,他把三个人各维度命名为外向——内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外向——内向性:内向型是个性沉静不善于社会交往的人,外向型是指个性好动善于社会交往的人,两种类型主要表现在人际适应上的不同。 生理水平——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功能。外向型静息时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更低,所以要寻求刺激避免无聊,内向型大脑唤醒水平高,所以选择安静无刺激的环境,以防止唤醒水平过高,心神不宁;内向型对刺激更敏感,唤醒更迅速,更强烈。

神经质: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说明情绪上的反应倾向。我们把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的人。那些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落在另一端的人会更少出现情绪失控,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精神质: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并且通常是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祉的”。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人格的生理学基础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是给出了三个论据。第一,外向-内向型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第二,艾森克也用了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第三,艾森克指出,对于人格三个维度中的每一个维度,遗传都起了重要作用。

3.2气质

气质是生来就具有形成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的发展方向,因为生活环境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倾向性发展成具体特质取决于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三个气质维度,即情绪型、活动型和交际型 。情绪型是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型是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型指一个人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

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成人的人格既受所遗传的气质决定,也受环境因素的决定。并且,气质影响环境,环境又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方式。

3.3进化人格心理学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认为经过自然选择过程, 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的心理机制得以保留,而那些不适应环境挑战的心理则不能生存。

贡献它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生物学家所了解的进化论和遗传学知识结合起来,使人格心理学者在理解人格类型如何形成这一问题时,向前迈进了一步。;成功地帮助那些对行为变化感兴趣的心理学者查明了一些影响变量,尤其是生物学变量。(反对“白板说” );从事这一流派研究的都是学者型心理学家,因此多从实证角度来提出和支持他们的假设。批判进化人格心理学:难以验证,来自实证研究的支持薄弱;气质的理论和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名称和描述也不同,难以对照;没有形成基于这一观点的心理治疗学派

4、行为主义

4.1早期行为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之父,1913年发表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主要观点:人格是一系列行为习惯的产物;行为的习得是刺激——反应的结果

行为公式SR

早期行为主义著名的实验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始于刺激反应(S-R)的联结,他使用食物与唾液的刺激-反应证明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他给实验室中饥饿的狗呈现食物(非条件刺激),狗总会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当他给狗食物时,同时伴有铃声(条件刺激),食物与铃声同时出现几次后,就只给铃声不给食物,虽然没有食物,但是狗还是分泌唾液(条件反射),这时分泌唾液成了条件反射。

UCS(食物)UCR(分泌唾液) UCS(食物)+CS(铃声)CR(分泌唾液)

4.2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主要观点:人格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人格是儿童时期强化的历史,是经历的奖励和惩罚的结果。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正强化是正面刺激(如食物),在行为之后呈现; 

            负强化是负面刺激(电击、病痛、噪音等),在行为之后撤销。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人格”这一词条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存在人格的内部成分、心理结构等,人格仅仅是一组对环境的反应有机体做出的反应,由环境决定。

如果人格只是习得的行为,那么采用第一次学会这一行为的条件化程序也可以使人不学会这些行为,斯金纳并不否认有机体存在基因差异,比如说生物因素的作用定义了有机体反应的范围和其行为被环境事件强化的能力,但他强调,即使是在遗传特质中,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因为环境会选择那些利于繁殖和生存的行为。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最具有生存和繁殖适应行为的个体会留存下来。 环境决定论者

4.3社会认知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

主要观点1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交互决定论几把相互依存的行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看作是相互连锁的决定因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个人的内部因素与行为是交互作用的。例如,人们的期望影响着他们将怎样去行动,而他们的行为结果又改变着他们的期望。

2人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观察学习是观看他人的行为而学到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认得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3我们的日常行为主要受自我调节机制控制

班杜拉认为,人具有自我反应的能力,能够为自己确定某些行为标准,并且以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的方式作出自己的行动,这种以个体内在行为标准和期望结果来解释个体有目的行为的过程称为自我调节。

4行为受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行为主义优势:具有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后期的行为主义者加入了认知变量,帮助人们在传统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创建了一些实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批评;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狭窄;用动物研究的数据无法推及到人类;行为疗法有时并未解决真正的问题

5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存在中意义的重要性及人类选择这种意义的能力,惊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作为其中心主题。

人本主义的一般观点为:强调个人责任;强调此时此地;对个体的现象现象学的关注;强调个人成长。

强调人的责任。人们最终要对自己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认识自己生活的主动建构者,我们可以自由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暂时有局限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强调此时此地。只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我们能够把握和享受的只有现在,一个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才能够充分享受生活。

对个体的现象现象学的关注。关注产生的认知经验,但不试图将这些经验还原为它的构成要素。人类的一切知识,只限于存在的现象,世界或物体自身本来面目,我们不得而知;人之所知者皆为物质现象,否认食物自甚至存在。

强调个人成长。人本主义认为,让所有的当前需要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的当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不再感到满意,此时,他们就出现了寻求积极发展的动力,只要不被生活所累,终将朝着某种令人满意的状态前进。

5.1马斯洛

动机和需求层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含了5种需要类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处于一个高低显著的层次中,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关注高一级的需要。

前四种是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是成长的内部动力。

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现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其特征如整体意识 、感知丰富,全神贯注,审美感受等,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趋向自我实现的每一步都有高峰体验的出现,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体验到高峰时刻的出现。

5,2罗杰斯

罗杰斯认为,我们会很自然的争取获得生活的最佳满足感,他把实现这种目标的人称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人对自己的经历持开放态度,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且比其他人更深刻而强烈地体验他们的情感,无论是消极情感还是积极情感。

罗杰斯认识到,人们经常不快乐,也很难成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并以不同的心理防御作出反应时,就会出现问题,在罗杰斯看来,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接触的跟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信息。

对焦虑的最普遍的防御是扭曲和否定,扭曲和防御可以减轻焦虑,但是这种缓解是有代价的,每一次的扭曲会使我们离充分的感受生活越来越远,严重时,人们会把现实和幻想混淆。

罗杰斯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当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时可以自由的体验生活中的所有东西。

人本主义贡献: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位;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综合的新构想;促进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缺陷:未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缺乏实证性的检验与支持;心理治疗技术的适用有限性问题

6认知主义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传播从内部削弱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失败,为心理学重新将意识恢复为研究对象创造了条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成为心理学的迫切任务。外部原因是临近学科如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影响以及人格心理学中认知理论的兴起。

6.1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提出了“人是科学家”的命题,意即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总是试图认识世界。不断地提出假设,进行实验,从而检验假设,以减少对世界的不确定之感。

人格的核心概念是建构,建构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一种概念,也是人们对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人格结构是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所组成的复杂系统,个体差异表现在个体所拥有的建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方式上的不同,不同的建构具有不同的作用,每种建构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使用焦点。个人建构系统有其渗透性,渗透性是指能够容纳新成分进入其适用范围的建构。

人格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建构系统的发展之上,个人建构系统发展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个人构建系统在数量、质、复杂性、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会变化。

凯利认为人们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个人构建系统的缺陷。

6.2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米歇尔提出了人格的认知模型,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在该模型中,认知-情感单元是构成我们人格中核心元素的所有心理表象。

个体间行为的差异是由于每个人有一套独特的心理表征。

米歇尔认为我们对环境特征如何反应取决于我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主要有图式和原型。

图式是一种心理结构,他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的一系列一般知识所组成。每个人的图式都是不一样的,这时的我们以比较固定的方式获得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导致了人格的个体差异。

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每个人心中的典型形象,人的原型可能是多种特征的组合,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这些感知的差异又形成行为的差异。不同的原型就会对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往。

自我图式是指影响有关自我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摄取的认知结果,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强烈地影响个人的行为。

6.3罗特的行为预测论和控制点理论。

罗特关注一个有着自己的行为经验的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即如何决定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罗特认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

(1)行为潜势(BPbehavior potential)罗特用行为潜势一词来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目标而言,多种可行的行为中的每一个都有发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为潜势,只不过有些行为的潜势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低。很明显,在某一特定的情形下潜势高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则更小。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标而言,其潜势是不一样的。

(2)预期(Eexpectancy) 罗特用预期这个概念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也即是他对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该行为会得到该结果有多大信心,多少把握。可见预期指是一个人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实的成功可能性。
  特殊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基于个体以往在这种特殊情境中的诸多经验而形成的。类化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个体在若干相关情境中的经验累积而成。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预期是由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共同决定的。当然,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在一次特定的行为预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总是相同的。

(3)强化的效价 (RV, reinforcement value)强化的效价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它的实际的价值。相应的,同一样物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强化的效价可能很不一样。另外,一种物品的强化效价总是在同等情境条件下相对于其它物品而言的,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绝对的效价。物品或活动的强化的效价可能由对它所能够带来的其它强化效价的预期来决定。

(4)心理情境。罗特特别强调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是要与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相联系的。事实上,没有哪一种行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效价;也没有哪一种行为的成功预期会不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比较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行为的话,仅仅知道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的表现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详细在考察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的心理情境中的各个因素。

二、控制点理论 罗特认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构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叫做问题解决的类化的预期。罗特把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叫做控制点,内外控是一种对强化的本质进行解释时形成的一种类化的预期。内控的人对将强化的本质解释为内在的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外控的人则解释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认知主义:贡献:许多观点来源于观察和实验;适合当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精神;对心理治疗的影响近期也愈来愈普遍。批判最大问题是:从实验研究角度看有些概念太模糊;是否有必要用这些概念去解释个体行为差异;各种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个人建构与图式有区别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3e67c7b4daa58da1114a00.html

《人格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