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诗玛》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2-01-04 14:30: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电影《阿诗玛》观后感

20111227,由县委宣传部组织收看了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音乐故事片《阿诗玛》,主要故事的情节:阿着底有个美丽善良、热爱劳动的撒尼族少女阿诗玛,乡亲都喜爱她。她有一个恋人叫阿黑,也是个勤劳善良的穷苦人。富人热布巴拉家想娶阿诗玛,说媒遭拒,于是抢亲,把阿诗玛抢到家中。阿诗玛在热布巴拉家拼死反抗。在外放羊的阿黑闻讯赶回,闯过大自然和热布巴拉家设置的重重障碍,救回阿诗玛。热布巴拉家不甘心,在两人回家的路上放出洪水,阿诗玛沉在水里,阿诗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经化成石头永远和她的乡亲相伴。

电影《阿诗玛》确实是难得的经典老片,这样的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电影文本中内蕴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一种直观的深刻的文化表达。影片中非常成功的演员形象和演技、歌舞音乐等,都极大地扩大了阿诗玛在国内外的影响。阿诗玛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美丽女性的象征,阿诗玛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以阿诗玛为主题的工艺品、旅游广告、民族服饰乃至阿诗玛名牌香烟的应运而生,使阿诗玛在中国广为人知。更使阿诗玛跨越了民族、地域、国家的限制, 让世界上众多的人得以了解, 阿诗玛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阿诗玛已经渗透到撒尼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阿诗玛文化

如今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石林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电影当中的阿诗玛与自然景观石林的完美结合使得我们现在的石林风景区具有无穷的魅力,那块灰白高大、形状似人的石头既有它的自然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它是阿诗玛的象征,是带有神性的人格化了的自然物。这一特点所表现出的经济和旅游价值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石林因此而著名,并为石林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电影《阿诗玛》无意中给石林、昆明乃至云南都做了个大广告,让观众牢牢记住了有秀美山水和动人山歌的石林,可以说很多人都是先知道了“阿诗玛”才莫名而来可想而知,影视剧作对游客的旅行决策起着很大程度的引导作用。随着时光流逝,很多传统都会消失但是,民间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日常生活中个人或大众的交流互动艺术表达和传统行为,它存在于人群之中,无论人们身处何时身在何地,无论它们的文化适应能力怎样,现代化程度和教育程度如何,作为云南民间文化的代表,阿诗玛无疑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身为一名电视媒体工作者,我认为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不但要借助于文字,在今天更需借助于影像。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应该在少数民族文化表达方式的现代化中得以完成。

然而随着电影行业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这一题材的电影也面临着空前的尴尬处境,票房的不景气和观看人群的局限性,导致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入了狭窄的胡同,严重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电影的号召力,缺少市场的少数民族电影反过来又削弱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慢慢的走向没落。短期内要再现《阿诗玛》、《五朵金花》那样的轰动和影响力,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很难的。

因此,这就需要一代一代的电影人再创作出一些具有对艺术真谛的感悟能力、具有强烈地标性宣传效果、真正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政府也应加大扶持力度,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仅要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更要承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让影视作品从另外的角度宣传石林,从而扩大石林的影响力及认知度,让世界了解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了解石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34a671a417866fb84a8e1b.html

《电影《阿诗玛》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