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24 11:2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鲁迅作品的批判意识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2009 谭启霞

指导老师 郝明工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其人生使命就在于唤醒麻木、沉睡的中国人。面对各种苦难的处境,他剖析自己也剖析别人,形成了独有的批判意识。本文主要从鲁迅所处的境遇,面对这种境遇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和绝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批判和抗争意识来简单分析这种批判意识的形成及表现,进剖析他抗争与创造的精神,独立自强的自我,承受苦痛的能力和拯救世界的大爱。

关键词:鲁迅绝望;批判意识

Abstract: Lu Xun DespairCritic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Lu Xun as the Chinese great writer and revolutionary, whose mission in life is to awaken the sleeping numbness, chinese. The face of suffering situation, he not only analyse their analysis of others, formed a uniqu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Lu Xun's situation,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has shown the loneliness and despair, and thus criticism and struggle consciousness to simple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n analyzes his fighting spirit and creative, independent self, suffering and the ability to save the world's great love.

古今中外对鲁迅作品进行研究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张梦阳的《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 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威廉.莱尔的《鲁迅的现实观》,原野昌一郎的长文《中国新兴文艺与鲁迅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只注重鲁迅思想的变迁,或者只注重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而并非鲁迅自己的思想,亦或是只关照他为中国人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艰辛和他作品对新文化成长的主要影响,而基于其众多作品,从作品内容挖掘其为民请命的斗争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批判意识是比较欠缺的,本文将基于此而展开论述。

鲁迅生命中所经历的恐惧、复仇、反抗、憎恶、冲突等和他那颗爱国爱民的炽热之心使其作品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意识——批判意识,这一点首先就与他在作品中描写自身境遇,且常把它比着 “墙”和“荒原”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命曾然是可贵的,可一旦进入“社会场”,就成了被漠视、被迫害的对象。人的命运便也变得无从选择:一面被吃,一面吃人。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里则清楚地表现了这么一种境遇。一方面狂人自己被残暴、阴险的家族人所吃,同时也发现自己在无意间吃了自己妹子的几块肉。吃人世界的批判者自身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吃人者”。对于狂人和“吃人”世界的每一个生存者来说,每个人自身也无可奈何地成为“罪人”。即便是狂人,也不过是一个无法决定自身的历史性的微不足道的创造物。据《狂人日记》的写作时间来看,这篇小说无疑就是自己对当时的世态和自身生活的寄寓。

在鲁迅生活的境遇里他常常以“碰壁”为喻。这“壁”便是在鲁迅作品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物象——“墙”。这一堵堵“墙”包含的象征意义概括起来可以总结出三种意思:一、“墙将世界分为“里”和“外”两个部分,在某个程度上来说,两者互不沟通,互不关怀,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如《故乡》里的作者与闰土之间产生的“厚障壁”。少年时代两人一起玩,有着最纯真的伙伴关系,可当中年时,他见到“我” 却毕恭毕敬地叫“我”老爷。造成前后变化的便是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堵“墙”。在现实生活中,1927年鲁迅与其弟周作人决裂,就是最好的佐证。二、代表造成某种围困状态的残酷的现实,并且这种现实却时常又不见其具体而实在的形影,然而孤凉冷寂感无处不在。如《“碰壁”之后》中说的“鬼打墙”,《在酒楼上》中无任何大风大浪却颓丧的吕纬甫以及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所经历的“漏题事件”和“幻灯片事件”,都很真切说明了他所受到的生活中阴暗而晦涩的现实的围攻和迫害。三、代表找不到出路的现实中的物象,从而给人造成的绝望。如《<呐喊>自序》里的著名象征物“铁屋子”,代表的便是当时无法冲破的社会的黑暗现实。另外,鲁迅还说过他身上带有“鬼气”,时常使自己不得脱身,这也不得不说是萦绕在他心里的一种绝望和幽愤。 然而即便是绝望和愤概,却始终得不到消除,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释愤似的批判。

鲁迅作品中的“墙”这一的物象,同样也是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必然性的阻力发起的“以头撞墙”的冲锋,即使他预见到自己的斗争或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没有结局的呐喊和斗争,但他更相信斗争本身包含着远比结局丰富和深刻得多的意义。

关于鲁迅的境遇的另一种状态可以说是“荒原”的,既正如他所说的自己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无从措手”,“无从把握”的失助感。他在自己的作品《<呐喊>自序》里说:“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一方面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经常会衍生出“高丘”、“旷野”、“沙漠”等一些荒芜的意象群,另一方面鲁迅毕生奋斗、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人“颓丧”的灵魂。这期间他呐喊过,但到最后还是彷徨。正因为“荒原”,才对中国封建社会“缄默”和“吃人”的精神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和心有余而力不足。荒原上站着的是“个人”,鲁迅把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人的对立强调到这种尖锐的地步,不是他看不起群众而是他看到呐喊之后他们仍然沉睡。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状态,也使得鲁迅的一生都内心空旷如荒原。

“墙”与“荒原”多次出现在鲁迅的生活和作品中,“这种体验和感受还表现为对于‘墙’和‘荒原’的‘复仇’情绪和行动上,但是这种‘复仇’情绪和行动往往并不能打破和扰乱‘墙’和‘荒原’的坚固和沉寂,倒强化了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在鲁迅人生的境遇里,“墙”使人从敌意的对象中反观自己,“荒原”使人从空无的平面中直接感知存在。即便是那可以关住人的“铁屋子”,也是一个封闭了的、让人窒息的“荒原”,即便是空旷的“荒原”也只是一间禁锢了人呐喊和斗争的“铁屋子”。在鲁迅看来,这一切都是险恶的,所以便选择与之对抗,即使只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无力空喊,即便只是绝望。

鲁迅作品中“墙”与“荒原”般的境遇使其批判意识得以在内心深处萌芽,而使其进一步深入的,便是这种境遇所造成的身心的孤独与绝望。

绝望,往往包括了对人类现状的险恶性的全部接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本来意义上的非人性的根本拒绝。

鲁迅的绝望与孤独往往与其另一概念“虚无”是紧密相关的,他的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呐喊》、《彷徨》里都有,《野草》里最多。他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希望往往被他看作是非实非虚的东西,于是常觉得“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而为之奋斗的也只能做“绝望的抗争”,这正是他现实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药》里的夏瑜,献身革命,结果鲜血却被做成了“血馒头”,却仍然没有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孤独者》里的连殳爱人,反而为人所共弃;《伤逝》追其的是幸福,所得到的却是墓碑一块和无尽的悔恨。《复仇》里四面都是敌意,《求乞者》四面都是灰土,《颓败线的颤动》四面都是荒野……这些文本里反映出来的死寂般的场景,凝固沉重的气氛,这正是现实生活中那“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肩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时期呐喊而不得的彷徨 ,绝望而孤寂。

许多哲学家都把孤独当成人类最基本的存在状态,如克尔凯郭、尼采。其中尼采曾把自己比作根植于绝望而悬视深渊的一棵树。鲁迅一生受尼采思想的影响很大,无独有偶,他也曾描写过那么两棵象征着自己的铁似的枝干直刺天空的枣树。一部《野草》更是让我们看出了关于一个孤独个体冷峻阴郁的思想和生活历程。亲情、劫难、救国的风波,让这个孤独的战士在对待群体存在和个体存在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冲突和坼裂。另外,《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一系列被称之为“回乡”的小说中,故乡是一个淡淡的诗意的空间,但同时更是有着“女吊”这种“鬼魂”的充满死亡气息的墓地,在鲁迅的信念里,故乡是一个能给人心灵慰藉的最好的地方,可是,这一切却在时光里收缩为一个即将消亡的传统世界,被时光的车轮席卷而去,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心理上“回乡”与现实“回乡”不得的相互对立以及《狂人日记》里通过对“死亡”的体验而产生的对世界感到的无名恐惧的陌生和迷惘,都让我们在鲁迅身上就看到了寂寞感和孤独感,以及反抗、批判而不得的自轻自贱的多余感。

绝望有很多种其中很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不愿做自己而绝望,另一种是做他自己而绝望。很明显,鲁迅的是把小我的生命放置在民族生存发展的洪流当中而“愿做自己”的绝望,更确切地说是“愿做自己而不得”的绝望,在他的实践里,始终怀有要改造国民性精神的崇高使命感,即使很多时候这种行动只是受着绝望感的折磨和驱使。他曾自嘲说:“好像全世界的苦恼,卒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可是这种受罪并没有换来多少成效,所以鲁迅有时就认为自己的存在注定是成了一个“过客”。有时既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只能不停地走在这“似路非路”的路上,正如著名学者林贤治所说:“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是只有道路,没有天堂。”

鲁迅在当时被很多人看着是本阶级的“逆子”,社会的“叛徒”,知识界的“异类”,这就说明了外在世界造成了孤独和绝望,但实际上他也是自己的反对者。在《坟》的后记里鲁迅宣称:“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自己。”当一个人过多地怀疑自己时往往就会让自己落入绝望和孤寂中。在现实生活中,鲁迅患有肺病,在当时无法治愈的情况下让他赤裸裸地面对死亡,虽然勇敢而真诚,然而同样也让他们在绝望中寻觅希望的可能性显得严重而艰难。他在一次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有时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拼命的做。”肺病具有不可阻止的“传染性”,这样他就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地处于某种“隔离”状态。“隔离”,在不自觉间便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和弥漫。

如果只是外在的窘境就摧毁了鲁迅的坚强,那也就构不成他满怀的孤寂,思想上的蛀虫成为了啄食他快乐的隐患。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没有爱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他爱中国人,想要拯救他们于水火,但总是以痛惜国人的愚昧、麻木来表达内心的灼热。传统社会、传统文化所给予他的旧教养,现实生活使他背负的精神创伤和罪与耻的意识以及他自己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起伏消长的生存方式” 都决定了他的爱是对于境遇绝望的产物,成了爱的“反射物”——憎。

鲁迅曾说:“人在天性上不能没有憎,而这憎,又或根植于更大的爱。”还经常用一种顽童和泼皮的口气表达过自己这一思想,如“我所憎恶的太多了,应该自己也得到憎恶,这才有点像活在人间。”同样在说道印刷《坟》的缘由时,他说:“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要憎恶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尼采在自己的自传里说:“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鲁迅便深刻地吸纳了他的这种思想,从而也时常把憎置于首位。他的这种激进的思想在他的遗嘱《死》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其写道:“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敌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我要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 “爱之真,恨之切”一个在他呐喊了无数次之后依然沉睡不醒的民族使之不得不产生无奈、孤独和绝望。

“憎,这一与爱相生相克的激情,必然将导致非平和的行为,导致对既成局面的反抗。由于人的境遇是绝望的,所以,反抗这境遇也就成了绝望的反抗的终结。”在这种情况下,便油然而生了他独有的批判意识。

鲁迅认为“希望”就如同脚下的路,他在其作品《故乡》里说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有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换句话说:人世本没有希望,怀抱希望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希望。然而鲁迅有经常借助裴多菲的那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他满怀希望的奋斗和批判就被转化成了一种绝望的 “黑暗与虚无”的人生抗争的意识1925318日,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在这几句话里面鲁迅把“黑暗”作为一种象征物,而这种“黑暗”——社会现实的压力,带给他的苦痛和责任感使其一生都在批判和与之抗衡。

祖父进监狱,家道中途败,只有寄居舅家,可是又连连遭人白眼;父亲重病卧床不得不来往于药铺和当铺之间。这一切都让鲁迅从小走进了痛苦,走进了“边缘化地带”,所以他曾感慨:“有谁从小康人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从小不幸的境遇便造就了他苦痛黑暗的人生观,所以青年的鲁迅才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即使是行不通,他依旧要用“偏要”去作为其精神上的一种势在必得的姿态。

鲁迅告诉许广平“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表明在鲁迅看来黑暗与虚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他马上却又说要向这些作抗战和批判。他在自己的另外一封书信里也说到,“《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道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这也说明,他所谓的“绝望”是有条件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自身范围内的绝望并不代表着整个广阔的世界空间里的绝望。然而,对“绝望”的抗争和批判却也并不意味着肯定“希望”,相反,“绝望”在个人自身狭小的范围内是一种真实存在。从个人经历见闻感知有限性的角度否定“绝望”,那么同样也就无法确证“希望”,从这个视角来看说明“绝望”和“希望”都是“虚妄”,只有对“绝望”的批判及抗争才会产生创造性的真知灼见。也正因为这种“绝望”和“希望”的复杂但又不可不面对的现实便唤起了他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再探求: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这种“孤绝”中批判,批判自己也批判别人,并采取实际行动抗争

于革命而言,青年鲁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中叫喊不平和批判。猛烈抨击中国式的社会理想”不撄”,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也说:“呐喊冲锋了三十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淫坑。”在鲁迅看来,当时的所谓“右”的、“左”的以及的和的都是靠不住的,然而他却在为新的出路而奋斗,纵使前面的路只是“坟”。他曾在女子师范学校毁校周年纪念会上说:“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将来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正是有着“为光明而灭亡”的革命信念,所以鲁迅才把实有的世界、存在的境遇以及个人行为与希望联系起来。即使这个过程是孤绝的,为了希望,他从批判自身乃至批判世界出发,在得到一个固有答案后作出应有的抗争。“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所为作可为”。绝望的批判和抗争中同样流溢着对生命的珍视和紧迫感。

现实生活中,“墙”与“荒原”般的境遇注定鲁迅的世界弥漫着孤独与绝望然而对于一个身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文学家来说他不会就此停憩探寻和拯救的脚步,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把梦想击得粉碎,于是批判意识便应运而生。这种探寻不单在于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度,更在于他对作为个体的知识者的生存态度的严峻思考。在他的作品里便把一种独有的既批判别人也批判自己的批判和抗争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种批判意识中可以发现其内心的矛盾与惶惑,内心爱恨交织。他否定希望,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拯救,又诅咒民族的堕落与灭亡。带着这种独有的批判去抗争,去寻和创造挖掘生命的意义,充满痛苦和韧性去承担中国人及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张梦阳. 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 [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吴中杰.吴中杰点评鲁迅诗歌散文[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 林治贤.一个人的爱与死[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7] (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 尼采.瞧,这个人[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9] 罗瑶.浅析鲁迅世界的“爱和憎”[J].中国教育导刊,2007(3).

[10]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bab8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1.html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好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