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要《说勤奋》(苏教版)

发布时间:2018-11-22 20:16: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说勤奋》教案

教材分析: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结构清晰。课文一开始就亮出了作者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中间通过叙写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课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明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靠勤奋成才的,这样就把道理说得更深刻,令人信服。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呼应开头。

学情分析: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经过3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维结合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4.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知道摆事实、讲道理是其运用的方法之一。

5.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并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是如何讲明道理的。

难点:在对课文的研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师板书“勤”字)我们从小就要认真写好汉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请生读“勤”字。(正音:qín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勤勉)

2.解题:师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勤奋”二字。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什么道理?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章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先拼读生字,再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稍、础、社”是翘舌音,“枕、惯、训”是前鼻音。

指导读通长句: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做好记号。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指什么?

2)把这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过渡: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比喻什么?(取得的成功)“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付出的艰辛劳动)

3)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通过比较加深认识。

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后一句比前一句更有强调作用。“古今中外”是从时间跨度上和不同地域上强调的,就是指无论古代、今天,不论中国、外国都是如此;而“每一个”包括了所有的成功者)

3.齐读第l自然段。

4.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惯”、“基”。

4.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中的抄写。

2.背诵第1自然段。

板书设计:

16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勤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故事,懂得道理。

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司马光、童第周、华罗庚的补充资料。

学生收集古今中外靠勤奋成才的人的故事及与勤奋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第1自然段情况。

3.上节课学习了第1自然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事例

1.课文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师:他们能成功主要靠什么?(勤奋)画出能说明他们勤奋的句子,学生默读。

3.交流司马光勤奋的例子。

1)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时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他用19 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19 年时间”可见时间长,由“著名”、“巨著”可见不同一般,可以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

3)交流“勤奋”:①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②长大后用“警枕”来自励自勉。

4)理解“勤奋”。

①出示: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你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由“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对比手法的使用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

如何读好这一句?自由练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注重评议。

②文中“警枕”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5)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6)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4.交流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

1)看看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体会)

2)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3)“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

5)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取得成功?

交流:抓住“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是……还……”等词句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6)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_____”画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

学生交流。

7)齐读第3自然段。

5.为什么举他们的事迹作为例子?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三、延伸与拓展

不管你多么聪明,也不管你基础多么差,都要靠努力、靠勤奋,才会成功。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

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学生谈谈学习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练习本上。

五、总结

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祝愿每位同学都能通过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板书设计:

16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416da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a.html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要《说勤奋》(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