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

发布时间:2018-07-01 02:50: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文译英要准确理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mantic Nuances between Ancient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Is the Ke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who adopts the method that translation theories must come from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presents his points that one should not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ning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uances between the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and the meaning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when one renders the ancient Chinese writings into English. The solution to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and of the modern Chinese ones is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Chinese words of ancient times, especially their primary meanings.

Key words: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big difference, slight difference; primary meaning

近年来, 随着对外交流的飞速发展, 古汉语英译工作同样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大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己经译成了英语, 有的古文还有英语重译本, 令人十分欣慰。但是, 当你坐下来仔细阅读这些英译集本, 包括国内一些著名英译集本时, 你会发现现在所出版的一些中国古文英译本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翻译中国古文时如何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想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期共同提高中国古文译英的质量。

古文翻译的准确性, 最难的是对原文的理解。例如: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被人翻译为: "如果我们想学会阅读, 而不是驱散无知, 我们学到的较少, 放弃的较多, 这不是聪明的。(If we want to learn to read but not to dispel ignorance, we are learning lesser and giving up the greater, which is hardly intelligent." (1))。" 它既把 "句读之不知 (小孩不懂得文句), 惑之不解 (自己有了疑难问题不去解决。)",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到注意学习, 大的方面却放弃) 误译了, 又把 "或师焉 (有的 (不知句读的) 从师, 或不焉(有的人 (不解惑的) 不从师" 漏译了。这种对原文误解、不解并非少数, 令人担忧。正如有的翻译大家所说, 不懂原文, 即使文笔畅达, 行文优雅, 也不能算是翻译。要理解原文, 难。

英译中国古文时, 要理解古文又难在什么地方呢? 汉语言从古至今, 绝大多数词汇的意义已经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正是这种变化造成了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困难。难处既然在此, 我们翻译中国古文时, 就要在理解上注意古今词义显著不同的词, 特别是要注意古今词义只有细微差别的词。弄懂古今词义差别的方法是要了解词的古义, 特别是它的本义。这是理解中国古文, 进而翻译好中国古文的有效途径。

中国古文译成英文时, 如遇专有名词或己被淘汰的词, 要勤查工具书, 决不可望文生义, 否则要闹不该闹的笑话。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中的 "章台" 本是秦宫名, 却被误译为 "亭子" (‘The King of Qin sat in his pleasure pavilion to receive Lin Xiangru." (2))。同文中的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中的 "布衣" 也被误译为 "穿着家织布的人" (If even fellows in homespun clothes can trust each other, (3)), 而在古代它指 "平民, 老百姓"。这类词不是理解中国古文的难点。

英译中国古文理解上的难点:

一是汉语古今字面相同, 而含义和用法不同的词。《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 "公子再拜, 因问" 中的 "", 在古代汉语中, 不是 "再一次" 的意思, 而是 "第二次, 两次" 的意思。有人把这两句译成 "当信陵君鞠躬请求他的建议时。" (‘When the Lord of Xinling bowed and asked for his advice, (4)), 姑且不谈译句句式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它漏"" 而误译 ""。同文中的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 其注释: "再以毁废: 再一次地因受诽谤而被废置不用." "" 被误译为 “再一次", 这里应当作 "第二次" 讲。同文中的 "赵王再拜曰" 中的 "再拜",被误译为 "鞠躬", 而漏译 "" (with a bow(5)), 准确的译文是 "拜了两次", 同一 "" , 注释者, 翻译者都犯了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至于 ""《说文解字今释》》): ", ()[]至地也。" "" 不同于今之 "鞠躬"。韩愈在《师说》中,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进行鲜明对比, 而译者却把 "众人" 误译为 "众多之人" ("Most men of today are far below those sages," (6))"众人" 此处只能作 "普通人,一般人" 讲。《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 "亲戚" 的解释是: "内外亲属, 包括父母和兄弟。"有的译者却把 "亲戚" 只解着 "亲属",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 "亲戚", ("We left our kinsmen to serve you because we admired your lofty character", (7))"""众人""亲戚", 这些形同而实际意义相差很远的词或词语, 只有掌握了它们的古义, 才能读懂原文, 翻译也就会""了。

二是古今词义相同的部分是主要的, 相异的部分是次要的, 在大同而小异的情况下, 还有微殊的地方, 译者常常容易忽略这个细微的差别, 造成错误。例如: "所以" 在古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 一是表示 "……的原因", 一是表示 "用来……"。现代汉语只用前者, 其后者却不用了。"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有人译为 "老师, 传递真理, 驱散无知。" ("Since ancient times to learn all men must have teachers, who pass on the truth and dispel ignorance.(8))。除了误译, 这里还漏译了 "所以""授业" “……者, ……也。" 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这句话应译为: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Teachers are the persons who impart truth, teach students and clear up difficult questions.)"", "迁移" 这一意义上古今相同, 但古义又有 "升官""贬官降职" 的意义。如遇之, 必须依据上下文审慎用之。如 "迁客搔人。" (范仲淹《岳阳楼记》有人把 "迁客" 误译为 "被放逐的人" (‘many exiles', (9)), 其实这句应译为 "那些被贬职调到远方做官的人和诗人们" (those who were transferred to distant p1aces to be officials after being demoted and poets)。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 , "对面、应当" , 古今词义相同, 但作 "判罪" , 只在古汉语中用。此例句中的 "" 就被误译为 "应当、应该" “ l know I deserve death for deceiving you", (10), 而正确的解释是 "判罪" "所以""""" 这类同中有异的词译英时, 千万不可忽视它的细微差别。

三是古今词义相同的部分是次要的, 而相异的部分是主要的。在基本意义不同的情况下, 有小的相同。"" 先秦时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 到西汉时, 诸侯王的封邑也叫 ""。现在 "" "国家" 就是由古代 "" 的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 字在上古还有 "首都" 的意思, 这是今义所没有的。《论语一英译 今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今译为 "我孔丘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卿大夫。"英译为: "I have heard that those who had a state or serf do not worry about scarcity." 此译本对 "" (诸侯的封地) (卿大夫的封地) 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 <<<孟子·今译·英译>>本对 "" 字的理解就错了。"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孟子 今译·英译》为: "我对于国家真是竭尽心力了。"英译为: "I have devoted myself and sou1to the government of my state." (11))。这里把"" 字直译为 "国家而没译成 "诸侯的封地"。另外, 在《殷之战》中 "国可得也" "" , 前文已有 "郑人使我 (祀子)掌其北门之管 (钥匙)", 但《孟子》的汉译本和英译本都把它译为 "国家", 其实它是指"首都""颜色", 在古代汉语中是个联合词组, "" 本指两肩之间, "" 是脸上的气色。现代汉语的 "颜色" 是双音词, 一般指某种色彩, 有时也指脸色, 相当于古代的 "”, 但都不能与古代的 "颜色" 混为一谈。《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颜色愈和。" 此句中的 "颜色" 用的就是古义, 但有人把此句英译为 "but he saw no signs of impatience ( 但他看见了不耐烦的迹象)"(12))。正确的译文应是: "信陵君的面部表情愈益温和。"

从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不知词的古义, 要么漏译, 要么望文生义误译, 即使对古今词义有所知之, 稍一疏忽, 也要犯以今释古的错误。掌握词的古义办法只有一个, 这就是抓住词的本义。

汉字是表义文字, 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甲古文、金文,在字形辨认上又有所补充。因此, 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字形入手探求本义的。如:

从甲古文1) 的形体上看, 上为 "”,《说文解字》: ", 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 上古, 佳、鸟本一字, 下为木。金文2) 基本上与甲古文相同, 不过有的在 "" 上是三个 "。小篆3) 的木上, 也与金文一样有两种写法。4) 为楷书的形体, 只留下一个 ""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 的本义是 "群鸟在木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沙鸥翔集" (White gulls are hovering in bevies)。这个 "" 字就是用其本义, 只不过是指一群沙鸥停在沙洲上面而己.

从甲古文1)的形体可以看得很清楚, 是两个人背靠着背地站着。所以 "" 字本义是 "" "相背"。《国策 齐策六》: "士无反北之心。" 其中的 "" 就是 "" 的意思。古时作战, 打了败仗逃跑, 总是以背向敌 , 所以 "" 亦有败的意思, : "佯北勿追" (not to pursue the enemies when they pretend to be defeated (13))。贾宜《过秦论》"追亡逐北" 中的"", 作名词, 指败逃者(defeated troops)"" 字又假借为方位名词, 指北方。古籍中经常见到 "北面" 一词, "面朝北" 的意思, 与今之 "北面" 不同。古之 "北面" 有两个意思: 第一是指古代君主面朝南坐, 臣子见君主时则面朝北, 所以对人称臣则为 "北面", 如司马光《赤壁之战》的 "北面而视之" (译文: 称臣而伺候他(曹操) (be his subject and wait on him))"。第二是指学生敬师之礼。老师面朝南而坐, 而学生面朝北聆听老师的教诲。总之, "南面" 为上, "北面" 为下。

翻译大师严复说: "求其信, 已大难。" 所以有大方之家在谈到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 殷切期望翻译者学习古汉语知识, 并非空穴来风, 实在是针对翻译时弊开出的一剂良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0d5bd5b14e852458fb57e5.html

《文言文翻译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