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 小学五年级作文2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21 00:59: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2月初,阅览08年第一期《小学语文教师》。刊内《“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笔者讲述了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卢雷进行《开国大典》备课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还未备课,贾老师第一句话就问卢雷,“课文会背吗?”卢雷说不会,贾老师立即要求他“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贾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使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称其为“语文”。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诵读能力怎么样呢?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强化的时候,我是否能够以身作则地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呢?日常学习时,我是否只顾着滔滔不绝地传“道”,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是否已经失去了很多学生琅琅的诵读之声?我是否已经失去了对学生身先士卒的示范指点呢?时下又有几个语文老师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背书给他们听呢?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话多么掷地有声啊! 

  如果你,曾幸运地走进贾老师的课堂或聆听到他的讲座,就会发现——无论是对经典课文的诵读,还是对精彩习作的记忆,贾老师都能够脱口而出。已经不再年轻的贾老师,可以为我们展示对多篇文章熟读成诵的基本功。那一篇篇或长或短的课文能在贾老师滔滔不绝的背诵中“活”了。当我们为贾老师居然有这般清晰的记忆,这般流畅的表达,这般敏锐的反应,这般游刃有余的课堂教学惊叹时,也不难理解贾老师背后所蕴涵的,又何尝不是对一篇篇美文熟读成诵的结果呢?我想到大概这就是,功夫在教外,功夫在读中吧! 

  05年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的指导。尽管是随堂课,我仍毫不含糊地进行了课前准备,所备之课也是博采众长,探究创新的结果。可是,实际教学并不近人意??朗读文本时,多数学生读得勉强有点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更是屈指可数。课后究其原因,盛老师并不责问什么,只是拿起课本,看着我,静静地说:“告诉我,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老老实实交待自己先是查了各种资料,再备课,至于课文只是匆匆读了5、6遍,并没有去深究啊! 

  是的!“读”书第一,一点不假。正像盛老师所指正的那样,备课不备“读”或少备“读”是我这节课所呈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某个角度说,我读得有多好,课堂上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有多深。如果我对文本读得越透,视觉越独特,那么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只有这样,备课也才会有我自己的个性! 

  盛老师寥寥数语,却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备课,我们一定要先“读”课——必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凡是让学生看我们老师读的地方,最好自己能背出来。在课堂上,我们的表情和手势也要经过反复琢磨,只有备“读”时,在“声”和“情”上下足了功夫,上课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一篇人教版小学实验教材课文通常只有几百字,偶尔才上千字。尽管小学阶段的教材篇幅都不算长,但是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处理语言文字的技巧,绝不是老师粗读一两遍就能全面掌握的。假使我们认为,小学课文大白话,平淡无味,翻两遍就懂了,那么我们就不能进入教材意境。不下点苦功夫,哪能把文本精华发掘出来呢?老师钻研教材,犹如沙里淘金,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更何况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少课文还是名家名篇,我们备课时必须得读熟练了,最好能脱口而出(如果遇上要求学生背诵的片段、文章,我们自己首先要熟记于心),才能创设一个个性化的课堂啊! 

  从那以后,每每备课,我时时不忘将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五遍,并标记上段落,划好生字词,再写上批注。在此基础上,我要求自己把课文再多读几遍,读熟,直至能够惟妙惟肖地在学生面前范读课文,时常不用看教科书就可以把原文或精彩的片段背出来!同时,我也很少再为一读书就忘记情感的投入而担心了。 

  教学《观潮》一文时,我多次要求学生把书放下,“看”老师读(背)。当我毫不含糊,声情并茂地范读(背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还未读完,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课后,当学生得知我能有声有色地范读,正是平日“读”占鳌头,文章不厌百回读的结果时,顿时个个肃然起敬。学生的模仿力是相当惊人。看了我的诵读,他们朗读、背诵课文都比以往认真得多了,不仅语气、语调,就连我连朗读时的表情神态也开始注重起来了。现在的我,只怕是不想先“背”课,后备课都不行了。 

  正如上海著名专家吴忠豪教授所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语言文字的余音、余韵和余意来。背诵,则是在反复吟诵基础上,熟读成诵,把文字读“活”,诵读出“老师自已带有鲜明个性的理解”,让课文呈现“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气息的世界”,才能将浅显简易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世界”,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见,我们在备课前能“读”课,如若能 “背”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 

  聆听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可是,谁能想到执教前一天的晚上11点钟多,于老师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于是,第二天的课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又曾知道?王崧舟老师在备《草船借箭》时,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 

  尽管如此,据了解多数老师备课很少会将课文读7、8遍,个别是没出声“读”一遍。一上课,老师总是急着去看参考资料,去看名家教案,去写教案。甚至有老师将备课简单地等同于写教案,以为教案写好了课就备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写的,但写教案绝对不等于备课!写教案是备课,而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思考教法等也是备课,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最重要”。备课时,我们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要感知性的读,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不读破句子,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理解性的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片段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要品味性的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在情感读出来,把课文味道读出来。接着才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试想自己都没有将课文读懂,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呢?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贾老师、盛老师和于老师等各位前辈好好地学习才对啊! 

  如果,希望明天的课堂能够精彩纷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参考文献: 

  1、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3) 

  2、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小学语文教师》2008(1)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4a8fb1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b.html

《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 - 小学五年级作文2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