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首朦胧诗

发布时间:2020-04-09 21:10: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春是一首朦胧诗

作者:左安

来源:《小演奏家》2017年第02

        欣赏电影的同时聆听音乐,已经成为现代人观看电影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一部成功的影片一定是电影的画面、音乐和情节自然和谐交融在一起的,因此电影配乐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常,一部电影的音乐都是一种风格,根据影片不同的剧情需要采用不同的变奏,有些片子甚至只围绕一支主题曲展开,并加以不同的配器贯穿于整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导演姜文根据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自编自导的一部影片,虽然影片的背景是文革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然而整部影片并没有涉及政治内容,而是着重表现七十年代马小军等几个十来岁少年的青春期生活片段以及他们的成长历程。整部影片里没有原创音乐,除了意大利作曲家佩特罗·马斯卡尼所作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贯穿全片之外,还有文革歌曲、前苏联歌曲及朝鲜歌曲等等。这些风格不一、来源不同的各国音乐元素被导演姜文巧妙地安排在影片各处,使得这些音乐片段脱离原有所指,在影片中获得了新的意义,与影片的每一个细节相呼应。

        《乡村骑士》在中国

        相信很少有古典乐迷会不喜欢《乡村骑士》中著名的《间奏曲》,这部由意大利作曲家佩特罗·马斯卡尼于1890年所作的现实主义独幕歌剧自首演以来就备受欢迎,并成为流传最久的作品之一。导演姜文似乎对这部歌剧中的《间奏曲》情有独钟,短短三分钟的旋律在片中一共出现了九次,足以看出这段旋律在影片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这首贯穿全片的乐曲,著名影评家罗展风曾在其著作《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风映画音乐随笔》中这样说道:电影导演大抵都是看准了这段音乐的独特性与包容性,乐曲每次总是如此恰如其分,那是一种不能言喻的魔力,才三分钟左右的音乐每回放在不同的影画里,以音乐诉说不同的故事,却依然如此准确到位,它仿佛承载了人类那复杂的情怀,让人随曲子诱发无穷想象,且余音袅袅,叫人动容。

        从主人公马小军第一次在照片上看见米兰这个美丽的女孩到两人相识,一直到最后的雨中表白,《间奏曲》的每一次出现无不和爱情有关。缓慢的节奏、抒情的弦乐既表现出少年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也表达出少年无法得到爱情的无奈。在影片的最初,《间奏曲》的出现代表着马小军心里爱情的滋生、萌芽,而其后《间奏曲》又成了马小军心上人的代名词,每当《前奏曲》响起的时候,一定是马小军看到了米兰,并紧紧追随着这个女孩。然而到了影片的最后,旋律仍然优美抒情,而情感的温馨却不复存在。主人公马小军或许是因为米兰受到朋友的排斥,看似坚固的友情却是如此不堪一击,柔美抒情的旋律在发挥它浪漫韵味的同时,与画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似乎正是这种反差,更真切地表现那个年代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奈。

        “文革时期的歌曲

        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乐,可以说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时代的象征。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旋律会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当时的年代,片中开头的《战士胸有朝阳》和《想念毛主席》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随着成年的马小军充满感情的画外音结束,一片湛蓝的天空在静场中出现,激昂的音乐骤然响起,伴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镜头组接,歌声响起。很显然,这由交响乐队伴奏的百人大合唱并不是当时的老唱片,这首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红极一时,全国都在唱,只不过当时只有一个节奏舒缓的男声独唱,并没有导演姜文在片中渲染得那样大气磅礴,这样重新编配的情绪,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尽相符,却正好呼应了影片的主题——青春期的孩子们正是如此朝气蓬勃。

        影片中还有一首《颂歌献给毛主席》,是马小军一家含悲忍泪向着目的地进发去给亲人奔丧时播放的。导演姜文在奔丧的情节中选用这首歌,应该是看中了歌曲奔放的情绪和欢快的节奏,这样一来,一种强烈的反差便显现出来。

        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是由作曲家索洛维约夫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反映前苏联全运会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所作的插曲之一。这样一首短小而并不复杂的歌曲,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歌曲既有俄罗斯民歌朴实无华的特色,又有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风韵。短短的一首四个乐句的小歌却极富调式上的变化:第一乐句自然小调式,第二乐句自然大调式,第三乐句旋律小调式,第四乐句又回到了自然小调式,且四个乐句并非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结构,乐句之间绝无对称和相同,在切分音、强弱的设置上也颇具匠心。

        在影片中这首歌出现在几个人从电影院被赶出之后,他们坐在屋顶上,由米兰用吉他伴奏,一同唱起了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画面开始于一个清晨,慢慢又转入黄昏,歌声在此时听起来突然有种伤感的味道。

        相比之下,《喀秋莎》的出现就阳光了许多。这首歌是在老莫餐厅响起的,伴随着小混蛋微笑着被大家托起抛向空中,这位像大侠一样受到大家喜爱的小混蛋刚在歌声响起的前夕阻止了一场恶斗。

        《喀秋莎》这首诞生于1938年的歌曲在老莫餐厅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显然是专为小混蛋准备的。喀秋莎这个美丽的女孩名字在此刻似乎更适合这位大名鼎鼎的小混蛋。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歌曲,此刻在片中的出现只是作为一种象征。

        出场微妙的《国际歌》

        影片中的《国际歌》出现在广播中,属于叙事体歌曲。这种音乐有着更强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因为我们既能听到歌曲,又能看到歌曲的来源,这首歌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不亚于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因為当时规定可以唱的歌曲只有几首,而《国际歌》便是这几首当中唯一的一首外国歌曲。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电影中,《国际歌》的出现往往是在监狱里,而在这部影片中,这首歌出现的位置似乎不太对劲。导演姜文曾对采访者讲,在送审时,这个地方受到了质疑,因为在这首歌曲的演奏中,马小军和哥们儿正在用板砖、刃在胡同里同另一伙人进行殊死搏斗,马小军手里的一块板砖结结实实地敲在对方一个被逼到角落的同龄人头上……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马小军击败了同是无产者后代的同龄人。应该说导演姜文是有意这样安排的吧,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故事,少不了叛逆疯狂,一首《国际歌》又怎能影响观众的焦点呢?

        影片中音乐的多样除了上文提及到的,还有著名的《骑兵进行曲》、纪录片《万紫千红》的插曲《友谊的花开万里香》和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音乐的多样同少年青春期成长时复杂的心理形成了呼应,爱情和友情究竟在成长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分量,也许这正是成年的马小军在思考的问题。爱情的丢失,友情的破裂既是成长中的痛,又是成长的催化剂。在影片的最后,依然是马小军深沉的旁白,伴随着一辆缓缓前行的轿车,镶嵌在塑封中的毛泽东小照轻轻地摇动着,车窗外是十里长安街……与此同时,《想念毛主席》的旋律再次出现。接着,当车中的人们眺望着与少年时代有着天壤之别的北京时,藏族青年歌唱家泽娜卓玛的用藏语演唱《想念毛主席》响起,结束了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1e5be1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d.html

《青春是一首朦胧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