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59套)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15专题)专题10: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

发布时间:2013-04-08 22:29: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59套)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0: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

一、选择题

1. 2012江苏连云港3分)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E处,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这样就可以求出67.5°角的正切值是

A1 B1 C2.5 D

【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E处,

ABBEAEBEAB45°

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

AEEFEAFEFA22.5°∴∠FAB67.5°

ABx,则AEEFx

an67.5°tanFABt。故选B

2. 2012江苏南京2分)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0,将纸片折叠,点AD分别落在A’D’处,且A’D’经过BEF为折痕,当D’FCD时,的值为【

A. B. C. D.

【答案】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折叠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延长DCA′D′,交于点M

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

∴∠DCB=A=60°ABCD

∴∠D=180°-A=120°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A′D′F=D=120°

∴∠FD′M=180°-A′D′F=60°

D′FCD∴∠D′FM=90°M=90°-FD′M=30°

∵∠BCM=180°-BCD=120°∴∠CBM=180°-BCM-M=30°∴∠CBM=M

BC=CM

CF=xD′F=DF=y BC=CM=CD=CF+DF=x+yFM=CM+CF=2x+y

RtD′FM中,tanM=tan30°=

。故选A

3. 2012福建南平4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

A B C D3

【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C=90°BC=CD=3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G=BE=1GF=DF

DF=x,则EF=EGGF=1xFC=DCDF=3xEC=BCBE=31=2

RtEFC中,EF2=EC2FC2,即(x12=22+(3x2,解得:

DF= EF=1。故选B

4. 2012四川资阳3分)如图,在ABC中,C90°,将ABC沿直线MN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已知MNABMC6NC,则四边形MABN的面积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连接CD,交MNE

ABC沿直线MN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

MNCD,且CE=DECD=2CE

MNABCDAB∴△CMN∽△CAB

CMN中,C=90°MC=6NC=

。故选C

5. 2012贵州遵义3分)如图,矩形ABCD中,E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CDF点,若CF=1FD=2,则BC的长为【

A B C D

【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过点EEMBCM,交BFN

四边形ABCD是矩形,∴∠A=ABC=90°AD=BC

∵∠EMB=90°四边形ABME是矩形。AE=BM

由折叠的性质得:AE=GEEGN=A=90°EG=BM

∵∠ENG=BNM∴△ENG≌△BNMAAS)。NG=NM

EAD的中点,CM=DEAE=ED=BM=CM

EMCDBNNF=BMCMBN=NFNM=CF=NG=

BG=AB=CD=CF+DF=3BN=BGNG=3BF=2BN=5

。故选B

6. 2012山东济宁3分)如图,将矩形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

A12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D28厘米

【答案】C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

【分析】设斜线上两个点分别为PQ

P点是B点对折过去的,∴∠EPH为直角,AEH≌△PEH

∴∠HEA=PEH

同理PEF=BEF

这四个角互补。∴∠PEH+PEF=90°

四边形EFGH是矩形,∴△DHG≌△BFEHEF是直角三角形。BF=DH=PF

AH=HPAD=HF

EH=12cmEF=16cm

FH=cm)。AD=FH= 20cm。故选C

7. 2012广西河池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

折痕为MN,连结CN.若CDN的面积与CMN的面积比为14,则的值为【

A2 B4 C D

【答案】D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过点NNGBCG,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易得四边形CDNG是矩形,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MCN是菱形,由CDN的面积与CMN的面积比为14,根据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可得DNCM=14,然后设DN=x,由勾股定理可求得MN的长,从而求得答案:

过点NNGBCG

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CDNG是矩形,ADBC

CD=NGCG=DNANM=CMN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M=CMAMN=CMN∴∠ANM=AMN

AM=ANAM=CM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

AM=CM四边形AMCN是菱形。

∵△CDN的面积与CMN的面积比为14DNCM=14

DN=x,则AN=AM=CM=CN=4xAD=BC=5xCG=xBM=xGM=3x

RtCGN中,

RtMNG中,

故选D

二、填空题

1. 2012上海市4分)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1,点D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线段DE的长为

【答案】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RtABC中,C=90°A=30°BC=1

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ADB=EDBDE=AD

ADED∴∠CDE=ADE=90°

∴∠EDB=ADB=

∴∠CDB=EDBCDE=135°90°=45°

∵∠C=90°∴∠CBD=CDB=45°

CD=BC=1DE=AD=ACCD=

2. 2012浙江杭州4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若在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移动点A,使得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点A的横坐标仍是整数,则移动后点A的坐标为

【答案】(﹣11),(﹣2,﹣2)。

【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把A进行移动可得到点的坐标:

如图所示:A′(﹣11),A″(﹣2,﹣2)。

3. 2012福建莆田4分)A、B均在由面积为1的相同小矩形组成的网格的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

标系如图所示.若Px轴上使得的值最大的点,Qy轴上使得QAQB的值最小的点,

    

【答案】5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连接AB并延长交x轴于点P,作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y轴于点Q,求出点Qy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连接AB并延长交x轴于点P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点P即为x轴上使得|PAPB|的值最大的点。

B是正方形ADPC的中点,

P30)即OP=3

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y轴于点Q,则A′B即为QA+QB的最小值。

A′-12),B21),

设过A′B的直线为:y=kx+b

,解得Q0 ),即OQ=

OP•OQ=3×=5

4. 2012四川内江6分)已知A15),B3,-1)两点,在x轴上取一点M,使AMBN取得最大值时,则M的坐标为

【答案】0)。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如图,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并延长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M点。

此时AMBM=AMB′M=AB′

不妨在x轴上任取一个另一点M′,连接M′AM′BM′B

M′AM′B=M′AM′B′AB′(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M′AM′BAM-BM,即此时AMBM最大。

B′B3,-1)关于x轴的对称点,B′31)。

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把A15)和B′31)代入得:

,解得直线AB′解析式为y=2x+7

y=0,解得x= M点坐标为(0)。

5. 2012辽宁大连3分)如图,矩形ABCD中,AB15cm,点EAD上,且AE9cm,连接EC,将矩形ABCD沿直线BE翻折,点A恰好落在EC上的点A'处,则A'Ccm

【答案】8

【考点】翻折问题,矩形的性质,翻折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无理方程。

【分析】根据矩形和翻折对称的性质,得A'B= AB15cmA'E=AE9cmBA'C=900

A'C=x

RtBA'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RtCDE中,CD= AB15cmCE= x9,根据勾股定理,得

AD=AEDE=

AD=BC,即

两边平方并整理,得

两边平方并整理,得50x=400。解得x=8

经检验,x=8是原方程的根并符合题意。

6. 2012贵州黔西南3分)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为cm 2

【答案】

【考点】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ED=x,则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得A′E=AE=5xA′D=AB=3

根据勾股定理,得,即,解得

cm 2)。

7. 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

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

短距离为cm

【答案】15

【考点】圆柱的展开,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如图,圆柱形玻璃杯展开(沿点A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1812的矩形,作点A关于杯上沿MN的对称点B,连接BCMN于点P,连接BM,过点CAB的垂线交剖开线MA于点D

由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PPC为蚂蚁到达蜂蜜

的最短距离,且AP=BP

由已知和矩形的性质,得DC=9BD=12

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

APPC=BPPC=BC=15,即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15cm

8. 2012河南省5分)如图,RtABC中,C=900B=300BC=3,点D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DDEBCAB边于点E,将B沿直线DE翻折,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F处,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BD的长为

【答案】12

【考点】翻折问题,轴对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RtABC中,C=900B=300BC=3AC=AB=2

FBC之间时,由翻折可知:BE=EFB=EFD=300

由图可知:AFE=900AFC=600

BD=m,则FD= mFC=2 m ,即,解得m=1

FBC外部时,由翻折可知:BE=EFB=EFD=300

如图可知:BAF=900,易得:AFE=BEF=300

∴△AEF≌△DFEAAS)。AE=DE

BD= mDE=BE=

AB=AEBE=DEBE=,解得m=2

综上所述,BD的长为12

9. 2012内蒙古包头3分)如图,将ABC 纸片的一角沿DE向下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点处,且DEBC ,下列结论:

AEDC

BC= 2DE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个。

【答案】4

【考点】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①∵DEBC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AEDC∴①正确。

根据折叠对称的性质,A ′D=ADA ′E=AE

DEBC根据两直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正确。

连接A A ′

根据折叠对称的性质,A A ′关于DE对称。

A A ′DE

DEBCA A ′BC

A ′D=ADDA A ′D A ′A

DB A ′D A ′BBD= A ′DBD=AD

DEABC的中位线。BC= 2DE∴③正确。

④∵DEBC∴△ABC∽△ADE

BC= 2DE

根据折叠对称的性质,ADE≌△ADE

,即∴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结论的个数是4个。

10. 2012黑龙江绥化3分)长为20,宽为a的矩形纸片(10a20),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停止.当n=3时,a的值为 .

【答案】121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剪纸问题,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操作步骤,可知每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都等于原矩形的宽.所以首先需要判断矩形相邻的两边中,哪一条边是矩形的宽。当10a20时,矩形的长为20,宽为a,所以,

第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20aa

第二次操作时,由20aa可知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20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

20aa-(20a=2a20

20a)-(2a20=403a20a2a20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第三次操作时,20a2a20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2a20

此时,20a-(2a20=403a

此时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403a=2a20a=12

2a2020a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20a,此时,2a20-(20a=3a40

此时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3a40=20aa=15

故答案为1215

三、解答题

1. 2012海南省11分)如图(1),在矩形ABCD中,把BD分别翻折,使点BD分别落在对角线BC上的点EF处,折痕分别为CMAN.

1)求证:AND≌△CBM.

2)请连接MFNE,证明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MFN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3PQ是矩形的边CDAB上的两点,连结PQCQMN,如图(2)所示,若PQ=CQPQMN。且AB=4BC=3,求PC的长度.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D=BAD=BCADBC

∴∠DAC=BCA

又由翻折的性质,得DAN=NAFECM=BCM∴∠DAN=BCM

∴△AND≌△CBMASA)。

2)证明:∵△AND≌△CBMDN=BM

又由翻折的性质,得DN=FNBM=EM

FN=EM

NFA=ACDCNF=BACEMA=MEC

FNEM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MFNE不是菱形,理由如下:

由翻折的性质,得CEM=B=900

EMF中,FEMEFM

FMEM四边形MFNE不是菱形。

3)解:AB=4BC=3AC=5

DN=x,则由SADC=SANDSNAC

3 x5 x=12,解得x=,即DN=BM=

过点NNHABH,则HM=43=1

NHM中,NH=3HM=1

由勾股定理,得NM=

PQMNDCAB

四边形NMQP是平行四边形。NP=MQPQ= NM=

PQ=CQCQ=

CBQ中,CQ=CB=3,由勾股定理,得BQ=1

NP=MQ=PC=4=2

【考点】翻折问题,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

【分析】1)由矩形和翻折对称的性质,用ASA即可得到AND≌△CBM

2)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证明。

3)设DN=x,则由SADC=SANDSNAC可得DN=BM=。过点NNHABH,则由勾股定理可得NM=,从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PQ=CQ,即可求得CQ=。因此,在CBQ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得BQ=1。从而求解。

2. 2012天津10分)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

)如图,当BOP=300时,求点P的坐标;

)如图,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m

)在()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解:()根据题意,OBP=90°OB=6

RtOBP中,由BOP=30°BP=t,得OP=2t

OP2=OB2+BP2,即(2t2=62+t2,解得:t1=t2=(舍去).

P的坐标为(6)。

∵△OB′PQC′P分别是由OBPQCP折叠得到的,

∴△OB′P≌△OBPQC′P≌△QCP

∴∠OPB′=OPBQPC′=QPC

∵∠OPB′+OPB+QPC′+QPC=180°∴∠OPB+QPC=90°

∵∠BOP+OPB=90°∴∠BOP=CPQ

∵∠OBP=C=90°∴△OBP∽△PCQ

由题意设BP=tAQ=mBC=11AC=6,则PC=11tCQ=6m

0t11)。

)点P的坐标为(6)或(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得,OBP=90°OB=6,在RtOBP中,由BOP=30°BP=t,得OP=2t,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由OB′PQC′P分别是由OBPQCP折叠得到的,可知OB′P≌△OBP

QC′P≌△QCP,易证得OBP∽△PCQ,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首先过点PPEOAE,易证得PC′E∽△C′QA,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Q的长,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即可求得t的值:

过点PPEOAE∴∠PEA=QAC′=90°

∴∠PC′E+EPC′=90°

∵∠PC′E+QC′A=90°∴∠EPC′=QC′A

∴△PC′E∽△C′QA

PC′=PC=11tPE=OB=6AQ=mC′Q=CQ=6m

,即,即

代入,并化简,得。解得:

P的坐标为(6)或(6)。

3. 2012广东汕头12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AD于点GEF分别是C′DBD上的点,线段EF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

1)求证:ABG≌△C′DG

2)求tanABG的值;

3)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BDC′BDC翻折而成,

∴∠C=BAG=90°C′D=AB=CDAGB=DGC′∴∠ABG=ADE

ABG≌△C′DG中,∵∠BAG=CAB= C′DABG=AD C′

∴△ABG≌△C′DGASA)。

2)解:由(1)可知ABG≌△C′DGGD=GBAG+GB=AD

AG=x,则GB=8x

RtABG中,AB2+AG2=BG2,即62+x2=8x2,解得x=

3)解:∵△AEFDEF翻折而成,EF垂直平分ADHD=AD=4

tanABG=tanADE=EH=HD×=4×

EF垂直平分ADABADHFABD的中位线。HF=AB=×6=3

EF=EH+HF=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C=BAG=90°C′D=AB=CDAGB=DGC′,故可得出结论。

2)由(1)可知GD=GB,故AG+GB=AD,设AG=x,则GB=8-x,在RtABG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G的长,从而得出tanABG的值。

3)由AEFDEF翻折而成可知EF垂直平分AD,故HD=AD=4,再根据tanABG的值即可得出EH的长,同理可得HFABD的中位线,故可得出HF的长,由EF=EH+HF即可得出结果。

4. 2012广东省9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AD于点GEF分别是C′DBD上的点,线段EF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

1)求证:ABG≌△C′DG

2)求tanABG的值;

3)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BDC′BDC翻折而成,

∴∠C=BAG=90°C′D=AB=CDAGB=DGC′∴∠ABG=ADE

ABG≌△C′DG中,∵∠BAG=CAB= C′DABG=AD C′

∴△ABG≌△C′DGASA)。

2)解:由(1)可知ABG≌△C′DGGD=GBAG+GB=AD

AG=x,则GB=8x

RtABG中,AB2+AG2=BG2,即62+x2=8x2,解得x=

3)解:∵△AEFDEF翻折而成,EF垂直平分ADHD=AD=4

tanABG=tanADE=EH=HD×=4×

EF垂直平分ADABADHFABD的中位线。HF=AB=×6=3

EF=EH+HF=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C=BAG=90°C′D=AB=CDAGB=DGC′,故可得出结论。

2)由(1)可知GD=GB,故AG+GB=AD,设AG=x,则GB=8-x,在RtABG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G的长,从而得出tanABG的值。

3)由AEFDEF翻折而成可知EF垂直平分AD,故HD=AD=4,再根据tanABG的值即可得出EH的长,同理可得HFABD的中位线,故可得出HF的长,由EF=EH+HF即可得出结果。

5. 2012广东珠海9分) 已知,ABO的直径,点P在弧AB上(不含点AB),把AOP沿OP对折,点A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O上.

1)当PC都在AB上方时(如图1),判断POBC的位置关系(只回答结果);

2)当PAB上方而CAB下方时(如图2),(1)中结论还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3)当PC都在AB上方时(如图3),过C点作CD直线APD,且CDO的切线,证明:AB=4PD

【答案】解:(1POBC的位置关系是POBC

2)(1)中的结论POBC成立。理由为:

由折叠可知:APO≌△CPO∴∠APO=CPO

OA=OP∴∠A=APO∴∠A=CPO

∵∠APCB都为所对的圆周角,∴∠A=PCB∴∠CPO=PCB

POBC

3)证明:CD为圆O的切线,OCCD

ADCDOCAD∴∠APO=COP

由折叠可得:AOP=COP∴∠APO=AOP

OA=OP∴∠A=APO∴∠A=APO=AOP∴△APO为等边三角形。

∴∠AOP=60°

OPBC∴∠OBC=AOP=60°

OC=OB∴△BC为等边三角形。∴∠COB=60°

∴∠POC=180°﹣(AOP+COB=60°

OP=OC∴△POC也为等边三角形。∴∠PCO=60°PC=OP=OC

∵∠OCD=90°∴∠PCD=30°

RtPCD中,PD=PC

PC=OP=ABPD=AB,即AB=4PD

【考点】折叠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由折叠可得,由AOP=POC ;因为AOCABC是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一半的性质,得AOP=AB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得POB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为:由折叠可知三角形APO与三角形CP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出APO=CPO,再由OA=O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A=APO,等量代换可得出A=CPO,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A=PCB,再等量代换可得出COP=ACB,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POBC平行。

3)由CD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CCD,又ADCD,利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得到OCA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PO=COP,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AOP=COP,等量代换可得出APO=AOP,再由OA=OP,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出AOP三内角相等,确定出AOP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内角为60°得到

AOP=60°,由OPBC,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OBC=AOP=60°,再由OB=OC,得到OB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COB60°,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POC也为60°,再加上OP=OC,可得出PO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内角OCP=60°,可求出PCD=30°,在RtPCD中,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出PDPC的一半,而PC=圆的半径OP=直径AB的一半,可得出PDAB的四分之一,即AB=4PD,得证。

6. 2012广西南宁10分)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AD=2AB=4.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折痕FG分别与ABCD交于点GFAEFG交于点O

1)如图1,求证:AGEF四点围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2)如图2,当AED的外接圆与BC相切于点N时,求证: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求折痕FG的长.

【答案】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A=GEAGF=EGF

DCAB∴∠EFG=AGF∴∠EFG=EGFEF=EG=AG

四边形AGEF是平行四边形(EFAGEF=AG)。

AG=GE四边形AGEF是菱形。

2)连接ON

∵△AED是直角三角形,AE是斜边,点OAE的中点,

AED的外接圆与BC相切于点N

ONBC

OAE的中点,ON是梯形ABCE的中位线。

N是线段BC的中点。

3OEON均是AED的外接圆的半径,OE=OA=ON=2AE=AB=4

RtADE中,AD=2AE=4∴∠AED=30°

RtOEF中,OE=2AED=30°FG=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梯形中位线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判断出AG=GEAGF=EGF,再由CDAB得出EFG=AGF,从而

判断出EF=AG,得出四边形AGEF是平行四边形,从而结合AG=GE,可得出结论。

2)连接ON,则ONBC,从而判断出ON是梯形ABCE的中位线,从而可得出结论。

3)根据(1)可得出AE=AB,从而在RtADE中,可判断出AED30°,在RtEFO中求

FO,从而可得出FG的长度。

7. 2012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2x轴于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与过点C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D,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D坐标;

2)点Ex轴上,若以AED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P的坐标;

3)过点P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为Q,若将CPQ沿CP翻折,点Q的对应点为Q′.是否存在点P,使Q′恰好落在x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解:(1抛物线y=ax2+bx+2经过A(﹣10),B40)两点,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y=2时,,解得:x1=3x2=0(舍去)。

D坐标为(32)。

2AE两点都在x轴上,AE有两种可能:

AE为一边时,AEPDP102)。

AE为对角线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对顶点到另一条对角线距离相等,可知P点、D点到直线AE(即x轴)的距离相等,P点的纵坐标为﹣2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得:

P点的坐标为(,﹣2),(,﹣2)。

综上所述:P102);P2,﹣2);P3,﹣2)。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显然点P在直线CD下方。

设直线PQx轴于F,点P的坐标为(),

P点在y轴右侧时(如图1),CQ=a

PQ=

∵∠CQ′O+FQ′P=90°COQ′=Q′FP=90°

∴∠FQ′P=OCQ′∴△COQ′Q′FP

,即,解得F Q′=a3

OQ′=OFF Q′=aa3=3

此时a=,点P的坐标为()。

P点在y轴左侧时(如图2)此时a0,,0CQ=a

PQ=

∵∠CQ′O+FQ′P=90°CQ′O+OCQ′=90°

∴∠FQ′P=OCQ′COQ′=Q′FP=90°

∴△COQ′Q′FP

,即,解得F Q′=3a

OQ′=3

此时a=,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为(),()。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2可得出点D的坐标。

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AE为一边时,AEPDAE为对角线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对顶点到另一条对角线距离相等,求解点P坐标。

3)结合图形可判断出点P在直线CD下方,设点P的坐标为(),分情况讨论,P点在y轴右侧时,P点在y轴左侧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8. 2012湖北宜昌11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点E为底AD上一点,将ABE沿直线BE折叠,点A落在梯形对角线BD上的G处,EG的延长线交直线BC于点F

1)点E可以是AD的中点吗?为什么?

2)求证:ABG∽△BFE

3)设AD=aAB=bBC=c

当四边形EFCD为平行四边形时,求abc应满足的关系;

的条件下,当b=2时,a的值是唯一的,求C的度数.

【答案】解:(1)不可以。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得:AE=GEEGB=EAB=90°RtEGD中,GEED

AEEDE不可以是AD的中点。

2)证明:ADBC∴∠AEB=EBF

由折叠知EAB≌△EGB∴∠AEB=BEG∴∠EBF=BEF

FE=FB∴△FEB为等腰三角形。

∵∠ABG+GBF=90°GBF+EFB=90°∴∠ABG=EFB

在等腰ABGFEB中,

BAG=180°ABG÷2FBE=180°EFB÷2

∴∠BAG=FBE∴△ABG∽△BFE

3①∵四边形EFCD为平行四边形,EFDC

由折叠知,DAB=EGB=90°∴∠DAB=BDC=90°

ADBC∴∠ADB=DBC∴△ABD∽△DCB

AD=aAB=bBC=cBD=

,即a2+b2=ac

b=2得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a2ac+4=0

由题意,a的值是唯一的,即方程有两相等的实数根,

∴△=0,即c216=0

c0c=4

a24a+4=0,得a=2

①△ABD∽△DCBa= b=2,得ABDDC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4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直角梯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直线平行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GEEGB=EAB=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大于直角边可得DEEG,从而判断点E不可能是AD的中点。

2)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EB=EBF,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以判定出AEB=BEG,然后得到EBF=BEF,从而判断出FEB为等腰三角形,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G=EFB,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求出BAG=FBE,然后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即可证明。

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度,再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得到ABDDCB相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b=2代入abc的关系式,根据a是唯一的,可以判定=c216=0,然后求出c=4,再代入方程求出a=2,然后由①△ABD∽△DCBa= b=2,得ABDDC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C=45°

9. 2012江西南昌12分)已知,纸片O的半径为2,如图1,沿弦AB折叠操作.

1折叠后的所在圆的圆心为O′时,求O′A的长度;

如图2,当折叠后的经过圆心为O时,求的长度;

如图3,当弦AB=2时,求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2)在图1中,再将纸片O沿弦CD折叠操作.

如图4,当ABCD,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设点O到弦ABCD的距离之和为d,求d的值;

如图5,当ABCD不平行,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设点MAB的中点,点NCD的中点,试探究四边形OMP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折叠后的所在圆O′O是等圆,O′A=OA=2

经过圆O时,折叠后的所在圆O′O上,如图2所示,连接O′AOAO′BOBOO′

∵△OO′AOO′B为等边三角形,∴∠AO′B=AO′O+BO′O=60°+60°=120°

的长度

如图3所示,连接OAOB

OA=OB=AB=2

∴△AOB为等边三角形。

过点OOEAB于点EOE=OA•sin60°=

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

2如图4,当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

过点OEFABAB于点H、交于点E,交CD于点G、交于点F,即点EHPOGF在直径EF上。

ABCDEF垂直平分ABCD

根据垂径定理及折叠,可知PH=PEPG=PF

EF=4OABCD的距离之和d为:

d=PH+PG=PE+PF=PE+PF=2

如图5,当ABCD不平行时,四边形是OMPN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

O′O″所在圆的圆心,

O′与点O关于AB对称,点O″于点O关于CD对称,

M为的OO′中点,点NOO″的中点。

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

连心线O′O″必过切点P

折叠后的所在圆与O是等圆,

O′P=O″P=2PM=OO″=ONPN=OO′=OM

四边形OMPN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切两圆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折叠后的所在圆O′O是等圆,可得O′A的长度。

如图2,过点OOEABO于点E,连接OAOBAEBE,可得OAEOBE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的圆心角,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如图3,连接OAOB,过点OOEAB于点E,可得AOB为等边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求折叠后求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2如图4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过点OEFAB于点E,交于点F,根据垂径定理及折叠,可求点OABCD的距离之和。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

10. 2012湖南益阳10分)已知:如图,抛物线y=ax12+cx轴交于点A和点B,将抛物线沿x轴向上翻折,顶点P落在点P'13)处.

1)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2)学校举行班徽设计比赛,九年级5班的小明在解答此题时顿生灵感:过点P'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CD两点,将翻折后得到的新图象在直线CD以上的部分去掉,设计成一个“W”型的班徽,5”的拼音开头字母为W“W”图案似大鹏展翅,寓意深远;而且小明通过计算惊奇的发现这个“W”图案的高与宽(CD)的比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约等于0.618).请你计算这个“W”图案的高与宽的比到底是多少?(参考数据:,结果可保留根号)

【答案】解:(1PP′13)关于x轴对称,P点坐标为(1,﹣3)。

抛物线y=ax12+c顶点是P1,﹣3),

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3

抛物线y=ax123过点A

a123=0,解得a=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3,即y=x22x2

2CD平行x轴,P′13)在CD上,CD两点纵坐标为3

由(x123=3,解得:

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CD=

“W”图案的高与宽(CD)的比=(或约等于0.6124)。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翻折对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1)利用PP′13)关于x轴对称,得出P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2)根据已知求出CD两点坐标,从而得出“W”图案的高与宽(CD)的比。

11. 2012山东德州12分)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DCH,折痕为EF,连接BPBH

1)求证:APB=BPH

2)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APx,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求出Sx的函数关系式,试问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如图1PE=BE∴∠EBP=EPB

∵∠EPH=EBC=90°

∴∠EPHEPB=EBCEBP,即PBC=BPH

ADBC∴∠APB=PBC∴∠APB=BPH

2PHD的周长不变为定值8。证明如下:

如图2,过BBQPH,垂足为Q

由(1)知APB=BPH

∵∠A=BQP=90°BP=BP

∴△ABP≌△QBPAAS)。AP=QPAB=BQ

AB=BCBC=BQ

∵∠C=BQH=90°BH=BH∴△BCH≌△BQHHL)。CH=QH

∴△PHD的周长为:PD+DH+PH=AP+PD+DH+HC=AD+CD=8

3)如图3,过FFMAB,垂足为M,则FM=BC=AB

EF为折痕,EFBP

∴∠EFM+MEF=ABP+BEF=90°∴∠EFM=ABP

∵∠A=EMF=90°AB=ME∴△EFM≌△BPAASA)。

EM=AP=x

RtAPE中,(4BE2+x2=BE2,即

四边形PEFG与四边形BEFC全等,

x=2时,S有最小值6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最值。

【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PBC=BPH,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PB=PBC即可得出答案。

2)先由AAS证明ABP≌△QBP,从而由HL得出BCH≌△BQH,即可得CH=QH。因此,PDH的周长=PD+DH+PH=AP+PD+DH+HC=AD+CD=8为定值。

3)利用已知得出EFM≌△BPA,从而利用在RtAPE中,(4BE2+x2=BE2,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即可。

12. 2012浙江衢州10分)课本中,把长与宽之比为的矩形纸片称为标准纸.请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将一张标准纸ABCDABBC)对开,如图1所示,所得的矩形纸片ABEF是标准纸.请给予证明.

2)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小明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ABBC)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B点落在AD边上点F处,折痕为AE(如图2甲);

第二步: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C点落在AD边上点N处,折痕为DG(如图2乙),此时E点恰好落在AE边上的点M处;

第三步:沿直线DM折叠(如图2丙),此时点G恰好与N点重合.

请你探究:矩形纸片ABCD是否是一张标准纸?请说明理由.

3)不难发现:将一张标准纸按如图3一次又一次对开后,所得的矩形纸片都是标准纸.现有一张标准纸ABCDAB=1BC=,问第5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是多少?探索直接写出第2012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

【答案】解:(1)证明: 矩形ABCD是标准纸,

由对开的含义知:AF=BC

矩形纸片ABEF也是标准纸。

2)是标准纸,理由如下:

AB=CD=a,由图形折叠可知:DN=CD=DG=aDGEM

由图形折叠可知:ABE≌△AFE∴∠DAE=BAD=45°

∴△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RtADG中,AD=

矩形纸片ABCD是一张标准纸。

3)对开次数:

第一次,周长为:

第二次,周长为:

第三次,周长为:

第四次,周长为:

第五次,周长为:

第六次,周长为:

5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是:

2012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为: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图形的剪拼,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1)根据,得出矩形纸片ABEF也是标准纸。

2)利用已知得出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3)分别求出每一次对折后的周长,从而得出变化规律求出即可:观察变化规律,得

n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

13. 2012黑龙江大庆9分)在直角坐标系中,C(23)C′(43) C″(2,1)D(41)A(0)B(O)( 0).

1)结合坐标系用坐标填空.

CC′关于点 对称; CC″关于点 对称; CD关于点 对称

2)设点C关于点(42)的对称点是点P,若PAB的面积等于5,求值.

【答案】解:(1)(﹣13);(22);(﹣12)。

2)点C关于点(42)的对称点P61),

PAB的面积=1+a×6a2×1×6a=5

整理得,a27a+10=0,解得a1=2a2=5

所以,a的值为25

【考点】网格问题,坐标与图形的对称变化,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分别找出两对称点连线的中点即可:由图可知,点CC′关于点(﹣13)对称; CC″关于点(22)对称;点CD关于点(﹣12)对称。

2)先求出点P的坐标,再利用APB所在的梯形的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14. 2012福建龙岩13分)矩形ABCD中,AD=5AB=3,将矩形ABCD沿某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

应点A′落在线段BC上,再打开得到折痕EF

1)当A′B重合时(如图1),EF= ;当折痕EF过点D时(如图2),求线段EF的长;

2)观察图3和图4,设BA′=xx的取值范围是 时,四边形AEA′F是菱形;

条件下,利用图4证明四边形AEA′F是菱形.

【答案】解:(1)5

由折叠(轴对称)性质知A′D=AD=5A=EA′D=900

RtA′DC中,DC=AB=2

A′B=BCA′C=54=1

∵∠EA′BBEA′=EA′BFA′C=900 ∴∠BEA′=FA′C

∵∠B=C=900RtEBA′RtA′CF,即

RtA′EF中,

2

证明:由折叠(轴对称)性质知AEF=FEA′AE=A′EAF=A′F

ADBC∴∠AFE=FEA′ ∴∠AEF=AFE

AE=AFAE=A′E=AF=A′F

四边形AEA′F是菱形。

【考点】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当A′B重合时(如图1),EF= AD=5

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出A′BA′FFC的长,由RtEBA′RtA′CF,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

2由图3和图4可得,当时,四边形AEA′F是菱形。

由折叠和矩形的性质,可得AE=A′EAF=A′F。由平行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AF。从而AE=A′E=AF=A′F。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四边形AEA′F是菱形。

15. 2012广西贵港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3的顶点为M2

1),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其中点B的坐标为(3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经过点C的直线与该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直线CD和直线CA关于直线BC对称,求直线

CD的解析式;

3)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满足PM2PB2PC235,求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此时直线

OP与该抛物线交点的个数。

【答案】解:(1抛物线yax2bx3的顶点为M2,-1),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线

B30)在抛物线上,,解得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即

2)在中令x=0,得C03)。

OB=OC=3∴∠ABC=450

过点BBNx轴交CD于点N(如图),

ABC=NBC=450

直线CD和直线CA关于直线BC对称,

∴∠ACB=NCB

CB=CB∴△ACB≌△NCBASA)。

BN=BA

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x=2对称,B30),

A10)。BN=BA=2N32)。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

C03),N32)在直线CD上,

,解得,

直线CD的解析式为

3)设P2p)。

M2,-1),B30),C03),

根据勾股定理,得

PM2PB2PC235

整理,得,解得

P2,-2)或(2)。

P2,-2)时,直线OP与该抛物线无交点;当P2)时,直线OP与该抛物

线有两交点。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由于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所以可设抛物线的顶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由直线CD和直线CA关于直线BC对称,构造全等三角形:过点BBNx轴交CD于点N,求出点N的坐标,由点BN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

3)设P2p),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PM2PB2PC2,由PM2PB2PC235,列式求解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2,-2)或(2)。

P2,-2)时,直线OP的解析式为,与联立,得

∵△=912=30无解,即直线OP与抛物线无交点。

P2)时,直线OP的解析式为,与联立,得

∵△=289108=1810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即直线OP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

16. 2012青海省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

【答案】解:(1)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y=x2+bx+c,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x3

2)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

P点坐标为(xx22x3),PP′COE

若四边形POP′C是菱形,则有PC=PO

连接PP′,则PECOE

OE=EC=

x22x3=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P点的坐标为()。

3)过点Py轴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与OB交于点F,设Pxx22x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

,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Q点的坐标为(xx3)。

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此时P点的坐标为,四边形ABP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翻折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最值。190187

【分析】1)将B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得待定系数的值。

2)由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那么P点必在OC的垂直平分线上,据此可求出P点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P点的坐标。

3)由于ABC的面积为定值,当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时,BPC的面积最大;过P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Q,交x轴于F,易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可设出P点的横坐标,然后根据抛物线和直线BC的解析式求出QP的纵坐标,即可得到PQ的长,以PQ为底,B点横坐标的绝对值为高即可求得BPC的面积,由此可得到关于四边形ACPB的面积与P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及对应的P点坐标。

17. 2012江西省10分)已知,纸片O的半径为2,如图1,沿弦AB折叠操作.

1)如图2,折叠后的所在圆的圆心为O′时,求的长度;

(2)如图3,当弦AB=2时,求折叠后所在圆的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3)在图1中,再将纸片O沿弦CD折叠操作.

如图4,当ABCD,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设点O到弦ABCD的距离之和为d,求d的值;

如图5,当ABCD不平行,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设点MAB的中点,点NCD的中点,试探究四边形OMP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当经过圆O时,折叠后的所在圆O′O上,如图2所示,连接O′AOAO′BOBOO′

∵△OO′AOO′B为等边三角形,

∴∠AO′B=AO′O+BO′O=60°+60°=120°

的长度

2)如图3所示,连接O′AO′B

O′A=O′B=AB=2

∴△AOB为等边三角形。

过点OOEAB于点EO′E=O′A•sin60°=

折叠后所在圆的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

3如图4,当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

过点OEFABAB于点H、交于点E,交CD于点G、交于点F,即点EHPOGF在直径EF上。

ABCDEF垂直平分ABCD

根据垂径定理及折叠,可知PH=PEPG=PF

EF=4OABCD的距离之和d为:

d=PH+PG=PE+PF=PE+PF=2

如图5,当ABCD不平行时,四边形是OMPN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

O′O″所在圆的圆心,

O′与点O关于AB对称,点O″于点O关于CD对称,

M为的OO′中点,点NOO″的中点。

折叠后的所在圆外切,

连心线O′O″必过切点P

折叠后的所在圆与O是等圆,

O′P=O″P=2PM=OO″=ONPN=OO′=OM

四边形OMPN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切两圆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如图2,过点OOEABO于点E,连接OAOBAEBE,可得OAEOBE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的圆心角,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2)如图3,连接O′AO′B,过点O′O′EAB于点E,可得AO′B为等边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求折叠后求所在圆的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3如图4所在圆外切于点P时,过点OEFAB于点E,交于点F,根据垂径定理及折叠,可求点OABCD的距离之和。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823f8384868762cbaed502.html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159套)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15专题)专题10: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对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