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

发布时间:2019-01-13 17:1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

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法治视角提出了完善信访制度的具体要求。(×P115

2.《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从六个方面突出了依法治、重程序解决信访工作突出问题的核心举措。(P116

3.一般地看,信访是一种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诉求并期望得到有效解决的行为,有诉求是信访的起点。(P116

4.20XX11,国家信访局开始对初次登记受理的非涉密署名的求决类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事项,依托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实行群众满意度评价。(P117

5.为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建立了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机制。(P118

(二)单选题

3.“明管辖、重程序是着力解决(A)问题的核心举措。P117

A.“越级访、重复访B集体上访

C.“信访不信法D.“法人上访

4.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应接访或下访(C)。P117

A.三天B.两天C.一天D.一周

5.《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具体规定了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B)机关依法处理。的制度。P118

A.行政机关B.政法机关C.党委机关D.人大机关

(三)多选题

1.当前我国在(ABCD)等领域的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P116

A.征地拆迁B.劳动和社会保障

C.教育医疗D.企业改制

2.中央和国家机关来访接待部门不受理的案件案件包括(ABD)。P117

A.应到而未到省级职能部门反映诉求的案件

B.已经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

C.集体上访

D.省级职能部门正在处理且未超出法定处理期限的信访事项

3.《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依据ACD)的工作方式等总体思路,规制了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P118

A.改变经常性集中交办B.改变完全依靠政法力量

C.改变过分依靠行政推动D.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

(四)案例分析题

20XX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某村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向省长写信,具体内容为:尊敬的省长:您好请问现行的政策,农村村级干部和组级干部能够享受农村低保吗?望回复,谢谢!

问:此行为是否属于信访案件,如果是应由哪级政府处理?如果不是,请说明该行为的性质?

答:是,因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此案应由富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处理。P115-117

(五)联系实际思考题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化解集体上访问题?

提示:

主要从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办理方式等视角展开分析。P117-118

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对法治的领导权为目标。 ×P1

2、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P2

3、现代法治社会主要是靠法制变革建立起来的。 ×P3

4、中国法制变革属于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是对西方法治化的冲击而做出的回应。(P4

5、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 ×P1

6、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的物质条件是高度发达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 P3

7、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P3

8、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P4

9、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优势。 P4

10、在我国,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 P8

(二)单选题

1、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法社会,这意味着( D )。 P3

A、礼即是法 B、法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

C、礼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D、法律相对于道德而言处于次要的地位

2、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 C )。 P3

A、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B、缺乏法制变革的精神文化资源

C、缺乏相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缺乏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3、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 D )为目标。 P1

A、国家立法权 B、国家行政权

C、国家司法权 D、国家政权

4、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 C )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P2

A、民法 B、行政法 C、宪法 D、监督法

5、任何一个政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P2

A、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B、是否得到法律的确认

C、是否经由全民票决 D、是否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

6、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A )。 P3

A、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 B、具备完备的制度体系

C、具备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D、具备强有的力的执法力量

7、下列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相背离的是( B )。 P7

A、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立法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

B、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冤假错案

C、加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

D、为政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改善政法机关的执法条件

8、下列与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相背离的是( B )。 P7-8

A、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B、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组织构造的重要特色

C、主要是通过决定并选派国家政权机关重要干部来实施组织领导

D、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法干部队伍

9、下列有关如何认识和处理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的选项应是( B )。 P8

A、有政策依政策,没有政策依法律

B、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政策

C、党的政策是首要的,国家法律是次要的

D、党的政策代表党心,国家法律代表民心

(三)多选题

1、就西方国家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来看,其实现途径主要有( ABD )。P1

A、通过立法实现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

B、通过法官的选举和委任对司法施加影响

C、通过政党之间的制衡对司法施加影响

D、通过对司法机构的影响来干涉司法活动

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 )。 P5-6

A、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B、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C、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D、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具体执行者

3、对于大力增强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正确理解是( BCD )。 P P3-4

A、有利于确立党的至高无上权威

B、有利于抵制人治、神治或德治的观念

C、有利于抵制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D、有利于抵制法律万能论思想

4、下列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BCD )。 P3-4

A、物质条件相对匮乏

B、全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C、中国的法治建设事实上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中

D、民主政治尚不发达

5、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是( ABC )。 P6-7

A、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B、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C、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D、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业务领导

6、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的关系表现在( ACD )。 P8

A、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核心内容

B、国家法律是党的政策的核心内容

C、贯彻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

D、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

7、党的政策这种社会调整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 ACD )。 P8-9

A、政策调整往往缺乏明确性

B、政策调整往往缺乏宏观性

C、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国家强制性

D、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稳定性

8、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来说,正确的理解是( ABCD )。 P10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C、依法执政是党最基本的执政方式

D、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判断题

1依法执政最早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来的。 ×P11

2、依法执政和法治一样,都是学界研究先于官方认可。 P11

3、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据宪法治国。 P13

4、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执政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P14

5、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一个意思。 ×P13-14

6、依法执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P14-15

7、依法执政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与命运。 P19

8、依法执政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更重要。 ×P18-19

9、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做到带头守法,就需要留抛弃特权观念、特权行为。 P21

()单选题

1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一论断最早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 D )。 P13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依法治国最早是在党的( A )上使用的。 P12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 C P14

A.领导班子 B.执政能力

C.执政方式 D.执政水平

5、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 B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个新要求,并在之后多次强调。,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P15

A. 依法领导 B.依法执政

C. 依法立法 D.公正司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 )有机统一起来。 P16

A. 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 依宪治国 D.依宪执政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D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P17

A. 整体推进 B.共同推进

C. 全面推进 D.有机统一

8、( C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 P18

A. 解决建设 B.科学发展

C. 依法执政 D.以人为本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 C )条件。 P21

A. 基本 B.选择性

C. 重要 D.首要

()多选题

1、依法执政是( BD )。 P11

A.执政计划 B.执政理念

C.执政纲领 D.执政实践

2、胡锦涛同志曾经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 ABCD P15

A.依法执政 B.依法行政

C.依法办事 D.公正司法

3、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是党要( ABCD )。 P12

A.领导立法 B.带头守法

C.保证执法 D.不断推进各领域的法制化、规范化。

4、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主体分别是(A C)。 P19

A.执政党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6、党领导人民(A B C )宪法和法律。 P20

A.制定 B.遵守

C.执行 D.保障

7、党保证执法就是要支持(A B C D)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P21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8、要努力推动形成(A B C D)的良好法治环境。 P18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一)判断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全面规定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系统协调建设的新时期。 P21

2. 197812月,彭真同志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P2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XX年正式形成。 ×P22

4.“法治中国作为国家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的逻辑延伸。 P23

5.“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可或缺的部分。 √)P24

6.“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是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形式更加生动的法治建设,是全方位、系统化的三位一体法治建设。 P24

7.“法治中国彰显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

P24

8. 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P27

9.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引领。 ×P26

10. 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涉及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的26大项改革举措。 ×P28

(二)单选题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是在( D )法制建设八字方针基础上提出的。P22

A.陈云 B.刘少奇 C.董必武 D.彭真

3. 党的( C )依据国家政治实践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需要,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发展目标。P22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4. D )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而写入宪法。P22

A.1992 B.1997 C.1998 D.1999

5. 20XX年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全面清晰地定位了建设( B )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表。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法治政党

6.“法治中国建设是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制度需求的( A )。P27

A.核心途径 B.根本方式 C.重要保障 D.具体环节

7.现行宪法有二十多处使用了管理一词,而现行法律尤其是( C )体系中管理一词使用更为广泛。P28

A.民商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8.20XX6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转变、简化、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以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集中一次性表决通过了( B )部法律修正案,开启了打包修改有关法律之先河。P29

A10 B12 C14 D16

9.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规定了推进( D )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法治建设要求。P30

A. B. C.行署 D.

10.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要求是用( C )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P33

A.政治本位 B.权力本位 C.权利本位 D.政党本位

(三)多选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题,从( ABC )等方面全面部署了法治中国建设蓝图。P21

A.战略目标 B.主要任务 C.建设时间表 D.社会建设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内容为( ABCD )。P22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从主体视角看,法治中国建设主体包括( ABD )。P25

A.国家 B.政府 C.公民 D.社会

4.从内容上看,法治中国建设包括( ABD )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三个方面,依存与互补的各领域、各方面协同推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本真。P25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政党 D.法治社会

5.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的核心则是完善( ACD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P26

A.决策权 B.参与权 C.执行权 D.监督权

6. 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 ABC )而部署的改革,是进入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深水区改革。P29

A.整体利益 B.根本利益 C.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

7.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首要的是在立法中坚持( AC )的根本理念,把公平公正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P32-33

A.以人为本 B.权力本位 C.立法为民 D.政治引领

8. 我国现行公权力运行中存在( ABCD )等突出问题。P33

A. 权力授予和运行缺乏公开透明规范程序 B. 权力行使无边界

C. 权力边界不清 D. 权力自由裁量过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308f0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d.html

《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