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部编]2020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效果检测试题

发布时间:2019-11-08 09:03: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效果检测试题

I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①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对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大略言之,以“仁道”为核心和主流。“仁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录囚、直诉、赦宥、存留养亲、死刑覆奏、死刑监候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③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它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靠“刑杀”树威。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严肃认真)、慎(小心谨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④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其法典《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纵囚”“失刑”等罪名就是例证。

⑤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实际意思是治吏重于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吏”是当时的底层官员,数量庞大,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法家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治吏”上。

(摘编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司法智慧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

B.儒家思想以“仁道”为核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

C.“录囚”“直诉”等法律制度的存在,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

D.法家倡导“治吏”的一个原因是底层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论述了它们所传达出的司法智慧对后世司法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B.②③两段,主要围绕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和对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C.第④段由责任司法理论的源头责任行政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D.论述中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许多古代司法制度中的罪名名词,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的“仁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影响着司法人员对自我的道德要求。

B.儒家的“德主司法”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人道主义情怀,司法行为一旦有违仁道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

C.在秦朝,执法主体必须接受监察主体的监督,监察主体有权对司法人员的徇私枉法等行为进行追究或惩戒。

D.法家的“责任司法”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在司法进程中走在了道德司法的前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

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这惟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驮水的日子》讲述了一个新买来为连队驮水的“黑家伙”对驭手上等兵从相忌、相从、相依到相恋的态度变化的经历的故事。故事虽然很小,但却蕴含了非常感动人的真情和非常深刻的寓意。

B.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C.上等兵与“黑家伙”共同创造了一种融洽的动人的美的关系,“可他又不能为了‘黑家伙’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一心想上军校,这充分显示了他自私自利的一面。

D.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5.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两次的情形不同,上等兵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效果。(5分)。

6.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 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 2004 年以来,有 4 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 1998(2551 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材料二:

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如果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现今的中国,城市内涝日趋严重。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另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如何解?》)

材料三: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自 2015 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 2017 4 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 420 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 544 亿元。全国已有 370 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四: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至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内涝与江河洪灾并存 比较损失 内涝未被重视 损失增加 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B. 城镇化迅猛推进 导致 城市内涝日益严重 治本之法 建设海绵城市

C. 城市规模扩张 负面问题 自然的水循环被切断 直接后果 城市的雨水积蓄能力下降

D. 海绵城市 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小区湖河等 功能 积存与渗透、释放与利用雨水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十多年来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的严重的情况,说明人们必须正视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

B.材料二与材料三都认为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虽有其合理性,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C.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D.材料四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

E.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9.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提出你的合理建议。(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辟、拜、封、除”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以京官出任郡官。

B.《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订,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C.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在明清时期,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参加殿试,被录的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D.门下省是三省之一,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省职能分别为起草诏令;封驳审议;执行诏令。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王祐很有文才,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上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上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后经赵普举荐,皇上将相关事务交由王祐处理,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C.王祐刚直敢言,劝谏皇上。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王祐有政治远见,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王祐使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来劝卢多逊,多逊不悦,但后来果然身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

苏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①。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 ①攕:同“掺”。手纤细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明了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限感慨。

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巉巉”明写山势峭拔险峻,暗写官场险恶;“攕攕”实写手的纤细,虚写情的脆弱。

D.“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旧友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婉含蓄。

E.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情,全词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写作技法高超。

15.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到近郊去,“ ”腹中还很饱;到百里之外去,则要做“ ”的准备;到千里之外去,则要做“ ”的准备。

2)新旧代序,昼夜轮回,时光流逝最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 _____ ___”充满理趣地写出这种情感。

II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及“错过路口回倒车”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②沙老对这位年轻的后生印象颇佳,认为他基础扎实,又肯勤学好问,更有一股子不肯服输的钻劲,规模已经初具,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③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各大商场严阵以待,在国庆来临之前就备好货,并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微信支付等功能,“喜迎”中国国庆。

④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孙老,孙老说:“写几年文章,可以抖擞精神,保证篇篇都是精品,但写三十年,就难免泥沙俱下,参差不齐了。”

⑤目前,随着我国对聚变科研的不断重视、新老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惯性约束聚变相关领域的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突破,引起了世界不少国家的关注。

⑥迪拜人非常善于运用“城市公关”效应,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打造出各种轰动性的“世界之最”新闻,吸引全球真正能够一饭千金的土豪来此消费投资。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

A.“复兴号”高速列车运行时速由300公里/小时提高到350公里/小时,提速却不提价,让先前担心票价会借机上涨的人放了心。

B10 27 日,“翰墨中国”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C.若消费者在商品跌价时都等着买更便宜的东西,就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进而滞销,进而影响企业运转与员工收入。

D.安倍政府在拒绝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力的军事动向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19.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

B.信中提及苏澈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

C.信末的祝福语,可用“斗山安仰”“雅训永存”。

D.署名下的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今年616日,美国《科学》杂志封面上,赫然出现了一颗来自中国的量子卫星“墨子号”。 _______,是因为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光的直线传播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 ______,而量子通信是当今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_______,故在国家信息、金融等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答:

21.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5分)

四、写作(60 )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

——电影《无问西东》台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淄博实验中学高三年级假期学习效果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错误,原文为“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B.“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错误,原文为“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C.“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错误,原文为“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2.【答案】C

【解析】 “论述了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错误,并没有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论述。

3.【答案】D

【解析】 “在司法进程中走在了道德司法的前列”错误,“德主司法”与“责任司法”是司法进程中两个不同的方面,无所谓前后。

4.【答案】(3分)C.

5.【参考答案】(5分)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的情形是上等兵悄悄跟在驴后面,表现了他对驴的喜爱、关心;②第二次的情形是上等兵离开时,突出了他和驴之间的依恋、不舍。

说明效果:两次描写在情节上互为呼应,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和动物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5分。两次情形和心情,各1分;说明效果,3分。意思对即可。)

6.【参考答案】(6分)

①驮水的驴有名字,表达了上等兵对驴的喜爱;

②表现上等兵待驴平等,视驴如战友;

③兵士无名,只以军衔相称,体现部队特色;

④暗示上等兵不仅是个体形象,也象征着无数友善、执着、上进的普通士兵的形象。

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7.【答案】B

【解析】导致城市内涝日益严重的原因是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

8.【答案】BE

【解析】 A 从材料一的图表看,“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错;C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 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D“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说法绝对。

9.【答案】(1)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2)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3)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4)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扣住以上四点,意对即可。每点 1 分,共 4 分)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错,通过会试考试合格的才称为贡士。

12.【答案】B

【解析】皇上将相关事务交由王祐处理,并非因为赵普举荐王祐。

13.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赠给同乡好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赋分点:坐是、贻、见、悛迈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出去,敌人一定认为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赋分点:闻、储峙、窥、道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父亲王彻,考中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王祐年少时专心研究词学,性格洒脱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信见到桑维翰,桑维翰称赞他词藻华丽,王祐因此闻名京城。邺帅杜重威征召他担任观察支使。后汉初年,杜重威移师镇守睢阳,反复无常内心不安,王祐曾经劝说他,让他不要反叛后汉,杜重威没有听从。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赠送给同乡好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辞采卓越过人,有很多人称颂他。王祐在后周为官,历任魏县、南乐二县的县令。太祖接受禅让,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从魏县调任掌管光州,升任为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承命草拟诏令。乾德六年,转为户部员外郎。太祖征伐太原,已经渡过黄河。各州的军粮聚集在上党城中,车辆堵塞道路,皇上听到这件事,将要按照拖延滞留加罪转运使。赵普说:“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出去,敌人一定认为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理由前来来窥探我们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让能够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的人,前去此州就足够了。立即命令王祐为潞州知州。王祐到潞州后,军粮不缺乏了,道路也没有堵塞。军队回来,召王祐回朝。适逢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很不当,太祖用王祐代替他,让他观察彦卿动静。王祐用全家来担保符彦卿没有罪,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在位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引以为戒。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的品德。接着因为朝廷用兵岭表,王祐改任襄州知州。湖湘平定,王祐调任为潭州知州。后被召回朝廷,代理判吏部铨。当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从扬州回来,像从前一样任判铨,王祐任判门下省,侯陟选用的官员,王祐多有驳回纠正。卢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因此控告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祐出朝任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王祐改为河中府知府。入朝任左司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充任史馆修撰。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因为有病请求告老。太宗认为王祐的文章和高洁的节操都著名,特地任命他为兵部侍郎。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当初,王祐掌管诰命,恰逢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规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听从。一天,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更加不高兴。等到赵普再次进入朝廷,卢多逊果然身败,与宇文融的事很相似,有见识的人都佩服王祐的先见之明。

14.【答案】B C

【解析】(5分)

B项,“烟浪”“云帆”的意象其实是暗喻自己三十三年人生的波折。 C项,“攕攕”并非虚写情的脆弱,只是对游人的游山情景的描绘,也有人理解为暗比官场上那些春风得意之士,用来反衬自己的落魄和失意。)

15.6分)【参考答案】

①情感表达上:借故人相问,引发思乡之情,构思巧妙。

②手法运用上:借故乡的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

③结构安排上:以对故土的思念为结,是对开篇他乡遇故知的呼应。

16.1)三餐而反 宿春粮 三月聚粮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 【答案】A

【解析】①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不符合语境。②假以时日:意为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的话就更怎么样,一般是褒义夸奖。多用于客观描述时间的不紧不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符合语境。③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对象弄错。④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和坏的人或者事物一起出现。符合语境。⑤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符合语境。⑥一饭千金:意思是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不合语境。可改为“一掷千金”。

18.【答案】A

【解析】B 项,“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C 项,不合逻辑,企业产品应该是先滞销,后积压;D 项,中途易辙,把“安倍政府”放在“在”的后面。

19.【答案】C

【解析】斗山安仰,形容死者像高山一样,值得大家抬头仰望;“雅训永存”,雅训,雅正的教训,永存,长存不灭。两者常用在挽联中。

20.【参考答案】①这颗卫星之所以取名“墨子”;②对量子通信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或“量子通信正是对此原理的运用”);③因其具有绝对安全的特点(或“因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1. 【参考答案】

共享经济是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经济模式。(语言通顺、定语排列符合逻辑2分,关键词完整、种属概念正确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e39bf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a4.html

《[优质部编]2020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效果检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