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发布时间:2019-03-18 13:3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内出现过。所以,在第一步识记积累的基础上,便要掌握一些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一、字形推词义法

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

A: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即贿赂。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中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也从木,与“橹”相关,联系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以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方法推出“樯橹”是战船。

B: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如“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的“带”,象形字,上半部分像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像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又如“刃”,它是指事字,指刀上一点表明为锋,可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中的“刃”用其本义。

又如“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中的“禳”字,虽生僻,但只要我们意识到了“示”多与祭祀迷信有关,便可推知此处是人们将他画成图以祛鬼避邪之意。

1、引导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劝学》)       磨刀石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踩、踏,翻译时可以引申为“据守”

2、小试身手:

1)平民虽平价不能籴    买进粮食

2)自放驴,取樵炊爨    灶

3)可以独飨白粲。     飨, 食用; 粲,米一类的东西

4)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双目失明

二、通假推词义法

此法也叫音训推断法

首先,当遇其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联系上下文,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五人墓碑记》)中的“信”就只能解释为“伸”,文意才畅通。再如“今若遣此妇,经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中的“取”字,解释为“争取、夺取”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如“张良出,要项伯”,“要”与“邀”同音,“邀”的意思符合这里的语境,可推知“要”与“邀”通假,是“邀请”的意思。再如“成归,闻妻言,如被冰血”,“被”的音符“皮”与“披”相同,联系上下文可以推知“被”应为“披”意。

1、引导练习:

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小试身手:

1)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顿”通“钝”:不锋利

2)以身徇国     “徇”通“殉”,捐躯,牺牲

3)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   “详”通“佯”,假装

方法指引: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三、对称结构推断法

高考选文尽管多是史传类的记叙文,但与现代文相比,句式整齐对称的特点仍然很突出。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同一位置上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 近、相对或相反。古人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遣词造句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由已知词义推知未知词义。因此,根据相对应的上下句中相并列相对照的结构来推断词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有效方法。

A.同义对应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从句式结构来看,属 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 “贤”同义,那么“用”和“以”也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又如:

通五经,贯六艺“贯”和“通”对应,也是“通晓”义。

B.反义对应

如: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王风·大车》)

根据“异室”、“同穴”的对应,我们可以判明“谷” 和“死”也是反义对应。“死”当然是“死去”之义,“谷” 就可以知道是“活着”的意思了。又如:

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2004年辽宁卷第1l D)

“尚其均平”和“嗤其鄙碎”结构一致,“均平”和 “鄙碎”一褒一贬,“嗤”为“讥笑,嘲笑”,那么可推知 “尚”理解为“崇尚,推崇”是正确的。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了解词性,推知词义。如: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此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 “地”为地方,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 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又如“化险为夷”,即然是在互相转化,那么“夷”也就为“不险”,即“平坦、平安”之意。

古人作文,讲究句式整齐,相对应词语的意义要么相近要么相反,我们可以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的这一特点推断词义。根据前后同义推测,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借助“愈”推断出“弥”也作“越,更加”讲。根据前后反义推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国”和“亡身”词义是相对的,“忧劳”和“逸豫”是相对的,由“忧劳”可以推知安乐享受之意思。

1、引导练习: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 “终日”意为“整天、时间长”——“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灭——族,消灭

2、小试身手:

1)齐人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的人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

3)非世而恶利    厌恶名利——反对世俗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1

①岭峤微草,凌冬而凋;并汾乔木,望秋先损

②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③通五经,贯六艺

④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⑤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治理

⑥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治:安定,太平

⑦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尽

⑧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穰岁:丰年

“凌”和“望”是反义对文,由“凌”的意思“越过”就可以推知“望”的意思是“未到”。

②“沐”与“浴”相对,由“弹冠”“振衣”可推知,“沐”是“洗头”,“浴”是“洗澡”

③由“通”可知“贯”的意思为“通晓,精通”。

④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近,见到“狱吏”就吓得磕头,看见“徒隶”心里就感到“恐惧,害怕”。

方法指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在对称的句式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四、邻字推断法

例如: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同义复词:“敝”:疲劳

再如:

1、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同义复用。“冲”即“幼”,意思是“年幼”。

2、(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五、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形容词、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以及词语的位置及搭配,推断它的词性,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因此,既不能理解为“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比如“人怀异意,以沮新政”中的“沮”,用在连词“以”之后,名词“新政”之前,显然不可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动词,结合上下文,译成“阻止”,字通句顺。

再如“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宣子谒诸郑伯”中的“谒”字的理解,“谒诸郑伯”中的“诸 ”是兼词,相当于“之于”。“宣子”是主语,而谓语只能是动词“谒”,“谒”的宾语不是“郑伯”而是“之”所指代的内容即上文的“环”。通过这样分析就可确定“谒”的意项为“请求”,而不可能是其它。

如: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2004年全国卷Ⅱ 11B)

“怿白令”的“怿”指“桑怿”,人名,“令”指“县令, 处在两个名词间的一般为谓语动词,故而“白”解释为 “禀告”正确。

又如:

庭除甚芜(2005年浙江卷11题的B)

选项中“除”释为“废弃”。对本句进行语法分析, “庭除”处于主语位置,应该是名词,故“除”理解为动 词“废弃”显然不对。

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这一句是对仗句,“杀”和“刑”对称,“杀”是动词,“杀死”的意思,由此推知“刑”的词性是动词,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名词用作动词,其意是“处罚”。

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    刃,做动词用,指“杀”

2、将军披坚执锐     披和执,做动词,  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

3、履至尊而制六合    做名词,登上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状语,乘车)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名词,恩惠,好处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责备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名词,过错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动词,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色)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名词,宫殿)

小试身手:

1、(优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2005年全国Ⅲ卷)辩,应是名词,辩才,口才

2、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应是名词,柴

3、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揭短,说坏话

解释词语: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动词,向西、南方向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动词,推崇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动词,开凿台阶)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担忧, 忧虑

六、联系推断法

(一)联系课本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可以说,高考文言实词的解释在初高中课本上均可找到答案,因此适当联想课文内容.尤其是句式结构相同句子解题大有裨益。

如:

①岁凶,汝旁诸县多盗(2004年全国卷Ⅱ第11 A)

句中的“凶”,联想《寡人之于国也》的“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的“凶”为“庄稼收成不好,饥荒”可知其意,因而可推断所提供的答案“不吉利”是不正确的。又如:

②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2005年湖北卷第 11A)

对“鄙”字的理解可联想《为学》中的“蜀之鄙有二僧”,可知其意理解为“粗俗”不对,应是“边境”之意。

2001年全国高考题中的一道小题:下列句中粗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四项中划线字在当时课本上均有出现:“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超乘者三百乘”(《崤之战》),“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可参考、联想课文语句意与之比照,进行判断,C项中“乘城”应为“登上城墙”之意,故C项为答案。

例如: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可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意思是:偏爱。

再如:除南清河太守

可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意思是:授予官职。

再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可联系:《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成语求解法:借助于成语中的相同语素

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其中保留了不少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文不加点”中的“点”,“不速之客”中的“速”,“不期而遇”中的“期”等等。推断实词词义时,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借用成语,问题也可能就化难为易,

04年江苏卷“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中的“更”便可参照“少不更事”来作判断。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矣”中“速”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成语“不速之客”是我们熟知的,其中的“速”是“邀请、招致”的意义,我们不妨把此意带进去一试,发现文通字顺,可以断定这里的“速”也是“邀请、招致”的意思。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之,是“寻求,寻找”之意。

如:

③庄子入殿门不趋(2005年天津卷第11C )

句中的“趋”可与“亦步亦趋”的“趋”相联系理解其意,可推知释为“小步快走”是正确的。

例如: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可联系:成语“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相得益彰” ——疾,大;彰,明显、显著。

2、善才绳之       可联系:成语“绳之以法”——制裁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可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

4、(07年福建) 今姑贷汝   可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还可联系成语,名言警句,“以旧解新”,“以熟解生”

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  接近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招致,招引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 强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全责备  寻求,寻找

联系成语: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敝帚自珍  (破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  (后退)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  (傲慢)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  (倒下,后退)

举类迩而见义远 闻名遐迩  ()

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七、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A:联系语境的事理检验法:

比如,《左传》中说:“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耳。”句中的“孙”若解释为“孙子”,那么句子就应译为“哀公最终被三子所逼迫,到越国当了孙子”,显然不合情理。其实这里“孙”与“逊”通假,意思为“流亡”。又如《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句中的“借”字,注释解为“借阅”便说不通,借一本书尚可,岂能“借”满架书?《孟子·尽心上》言:“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谁知道你是不是想据为已有呢?这一点归有光不会不明白。况且联系下文可知,归有光的先人曾为朝廷命官,家中又为书香门第,即便败落,也不致于落魄如此。故此处当读jī,是“堆叠”的意思。

B:褒贬调配法

“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句中“黠”作何解释?就现代汉语而言,它是贬义词,是“狡猾”的意思。但在上文特定的语境里,却不尽然。“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帝每面称之”等句,无疑表明了帝的宠爱。由此可见,“黠”在此处应为褒义,作“聪慧”解。2001年全国卷12题“而城中鼓噪从之”也可由此推断。“鼓噪”,现在泛指喧嚷,是贬义词,如“鼓噪一时”。考虑到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是对田单智慧的赞美与赏识,这样翻译显然不妥,与语境不相谐调,译为“擂鼓呐喊”,则更切合文意。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

①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2005年重庆第10A)

②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2005年江西卷第1l B)

(简析] ①的“责”搭配对象为“财物”的“财”, “责财物”即为“索求”,可推知释为 “索求”是正确的。②句中的“令”和 “名”连用,名即“名声”,那么“令”取“美好”之意可推知没错。

借助句子外部语境: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光看本句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语意相连,上下贯通。

例如:

自往候之,晖避不见(2005年广东卷第9题月项)

将“候”字释为“等候”,代人本句话中.没有什么不妥的,但联系上文中“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这句话来看,“候”字释为“等候”则显然是不正确的。

如“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慎终”,“敬”的意思可从句子的内部环境考虑,由“慎”推断出“敬”也作“谨慎”讲。再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这句中“借”字的理解,就应借助上下文语境中的境节脉络、人事情理来推断,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借阅”,因为借阅三五本尚合乎情理,岂有借满架之书的道理?况且归有光乃书香门第之子,自有书读,大可不必借如此多的书。所以,这里“借”字当读“积”,是“堆叠”的意思。

又如:

景公与陈无宇诛封(2005年北京卷第6C)

“诛”字释为“杀掉”,与下文“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相矛盾,看来释为“杀掉”是错误的。

例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同出《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

例如: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丰……乃杀之。

诛: 讨伐

词义是概括的,但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具体的意义。在阅读古文时,不但要理解每个词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每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例如,1997年全国题中这样一道小题:“我为子不孝;以至是”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有四个选项: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B.大怒,命促刑;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D.我为子不孝。根据语境分析可知,唐高宗这句话是对狄仁杰“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的回答,故而应选C.可见,“因文定义”是阅读中的一个原则。

方法指引: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八、修辞推断法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意义有变化,在理解词义时,要考虑到修辞的因素。例如,“仆赖无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报任安书》)中的“待罪”不能解释为“等待犯罪”,而是做官的谦词。意谓身居其职而不能胜任,必将获罪,故谓之“待罪”。“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这里触龙两次说到死,一处说自己的死,叫做“填沟壑”,一处说太后的死,叫做“山陵崩”。“死”是人所厌恶的,故不直言,而婉转地说出“死”的意思。这里用了委婉的修辞,理解时应注意。

九、代入检验法

  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也不失为推断词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的一道小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贾”字在这里读作“gǔ”。考生一般能够掌握它有“买进”与“卖出”两个词义。由“买进”可以引申出“招致”、“招惹”等意思,由“卖出”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等意思。但把题中所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结合上下文意来看,原文中显然是指有的人劝诫郭永不要“招惹祸患”,而不是“消除祸患”。如此检验,正误分明。

总之,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我们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设题上还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以上方法大胆猜读、合理推测,真正做到顺利阅读理解。只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系统归纳,寻找规律,重视课内外知识沟通,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肯动脑筋,灵活运用方法技巧,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a21785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df.html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