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究要被扫除干净.
注释:①拘忌:拘束和禁忌.②值子:,碰到.,农历的子年.③僮:未成年的仆人.④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⑤衣:衣架.⑥累累:一个接一个.,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畜猫犬(2.悉以恣鼠不问(3.某氏室无完器(4.假五,六猫(,翻译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永州有个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别过分.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爱护老鼠,不养猫狗,又禁止仆人击杀老鼠.粮仓厨房中,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互相传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某氏家里没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们成群结队与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发出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安寝,可是他总是不厌.
过了几年,某氏搬到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来居住,老鼠仍和过去一样猖獗.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他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水灌洞,奖励仆人围捕老鼠.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僻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那些老鼠还以为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呢!答案:一,1.2.,3.完整4.
,1.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2.从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至死不悟.
导读:""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使

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2.自是日抱就犬(3.习示之(4.然时啖其舌(5.麋至死不悟(6.走欲与为戏(,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译文: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1.打猎2.靠近3.给……看4.但是5.醒悟6.
,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2.他日揣龠,以为日也(3.而人之未达也(4.烛而得其形(,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译文: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1
,l.眼瞎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洞晓4.用手摸
,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①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④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解释加点的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4.既而奄奄僵卧(,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两个放牧的小童进山来到狼洞前,狼洞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后分别捉了,各自登上一棵树,两树相隔数十步.不大工夫,大狼回来,进洞见狼崽不见了,神情十分着急慌张.牧童在树上抓扭小狼的脚,,故意使它痛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跑到一棵树下,一边号叫一边往上爬.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着急地呜叫;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终于望见,于是放弃这里跑到那里,一边跑一边叫,往树上爬去.刚到这里,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去.嘴里不停地叫,脚不停地跑,这样往返数十次,大狼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减弱;不久气息微弱,很长时间不动了.牧童下树一看,大狼已断气了.,1.僮仆2.着急慌张的样子3.4.不久
,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脱衣服小睡,解释加点的词
1.亦稍知医药(2.或指所在(3.比相见,喘息良久(4.似乎可虑(,翻译
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l.稍微2.有的人3.很长时间4.担忧
,l.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
,①望之如偃蹇老儒.②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③雅步以往.④喘息良久.⑤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而求"".
.李氏之鸠(陈子龙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堂屋前的柱子.③贾(g:做买卖,经商.④十金:十两银子.⑤绐(di:欺哄.,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二翻译
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

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聪明(卖掉(将要(离开(始终(同情,怜悯(耗费,花费(
,1.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2.主人骗它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马上就带你回家."
,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否也,天生也.":"非公不得而取与":"否也,皆得而取也.":"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j,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安排.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xi,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2.山之果,公所树与(3.狙公卒馁而死(4.众狙皆寤(5.一旦有开之(,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鞭子2.3.终于饿死了4."",醒悟5.开导他们,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
2
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正午牡丹'.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注释:①其:,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2.何以明之(3.日渐中狭长(,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译文: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1.指牡丹丛2.证明3.逐渐
,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善于观察
.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3.讽诵之声琅然(4.闻于远近(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6.亦笃学如此(,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译文: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1.虽然2.对……说3.形容清脆响亮4.使……听见5.周密思考,构思6.,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B,成功来自于勤奋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
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表示转折,相当于"".④戆(zhung:.:祸乱,祸害.,解释加点的词
1.大雀从黄口(2.孔子顾谓弟子曰(3.利食而忘患(4.善惊以远害(,翻译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
译文: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1.跟随2.回头3.贪图4.远离
,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君子小人
十一.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x: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译文: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1."",返回2.道路3.找到
,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十二.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辨析下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1.等到2.,3.不如,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3
,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以讹传讹
十三、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2,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文化常识】“东都”与“西都”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而言的。上文说陆少保“曾于东都卖一小宅”,这是唐朝人说的“东都”,实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汉朝人也以洛阳为东都,因为它在国都长安的东西。再往上推,周武王建都镐,称西都,也把洛阳称为东都。后代也有以开封为东都的。东都一度曾被称为“东京”,那么长安便是“西京”。
1、解释:①直②但③遽④辞
2、翻译:①子侄以为言②不尔,是欺人也3、说说陆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四、钱货入瓶
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与人言:“若钱施满此瓶,则永世福矣!”观者见瓶但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牵一驴,曰:“施驴。”丐者颔之,驴随变之类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曰:“可。”丐微侧瓶口,货车一一入瓶。货主大驴骇,欲捽丐,而丐已潜入瓶。货主击碎其瓶,一无所有。
【注释】①瓶:陶制的盛器。②施:施舍。③好事者:喜欢新奇的人。④捽:揪住。
【文言知识】“欲”是个多义词。一、指“欲望”。如“求知欲”。成语有“欲壑难填”,意为贪欲像巨大的沟壑难以填满。二、指“要”、“想要”。上文“欲捽丐”,意为想要揪那乞丐。三、指“将要”。成语“摇摇欲坠”中的“欲”即是。
1、解释:①但②颔③类④骇
2、翻译:①人怪之②一市人皆惊3成语“欲盖弥彰”中的“盖”“弥”“彰”分别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十五、田真兄弟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知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
【注释】①京兆:京城地区。②生资:生活资料。③然:同“燃”。④斫:砍。⑤孝门:此指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之家。
【文言知识】“就”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或连词用,而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上文“明日就截之”,看似可以理解为明天就锯断它,但错了,应理解为明天“走近”它准备锯了。“就”有“走近”、“踏上”、“到”之义。“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
1、解释:①惟②诸③憔悴④胜⑤解2、翻译:①树木同株②是人不如木也
3、成语“行将就木”中的“就”,解释为;这个成语意思是

十六、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遂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释】①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②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③觇:悄悄地看。④甫:刚。⑤高义:深厚的情义。⑥盍:何不。⑦土偶:指泥塑的山神。
【文言知识】上文“有客山行”中的“山行”,是指在山中赶路。“山”作状语用,修饰“行”。又,上文“作人言”中的“人言”,是指像人一样说话“人”也作状语用,修饰“言”。这类现象叫名词用作状语,或名词活用状语。
1、解释:⑴作⑵乞⑶许⑷伺⑸祠⑹逆⑺然⑻且⑼合⑽遁⑾遂⑿劳⒀诟⒁竟
2、翻译:①仰食于樵②遂去不顾3、上文“因告以夜所闻见”中,“告”后省略了
4、山神与考虑合伙谋害樵夫,请用两个成语来概括①;②
十七、奇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云梦:古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④轩:高高昂起。⑤竦翮:展开翅膀。
【文言知识】“以百数”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只。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数万。
1、解释:①利②噬③曾④坠⑤雏2、翻译:①殊绝常鹰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十八、雉鸟报复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①雉:俗称野鸭。②飏:飞扬。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文言知识】“置”是个多义词。上文“射雄雉而置雌雉”中的“置”,是指“放下”、“留下”。又指“设立”,如“清初置该县”,意为清朝初年设立该县。又指“搁开”,如成语“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又指“购办”,如“置小屋数间”。
1、解释:①未风②伉俪

2、翻译:①或扣其故②并获则绝矣③又为讼累而荡其产④鸟亦然耶;⑤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3、成语“置若罔闻”中的“置”与“罔”,分别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十九、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士,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欲之。
【注释】①余浆:多余的水。②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③豚:猪。④行:不久。⑤翕赫:此指轰动。⑥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
【文言知识】“令”是个多义词:一、指“命令”,如“令右将军出征”。二、“使”上文“令我目愈”意为使我眼疾痊愈。三、“善”“美”“令郎”是敬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是敬称对方的女儿;“令尊”“令堂”是敬称对方的父与母令兄;“令弟”是敬称对方之兄与弟。“令名”是指美好的名声。四、指“县官”。
1、解释:①禾②去③顾④乃⑤间2、翻译:①因植焉
②有病目痛者息阴下③盲者得视
3、成语“好高骛远”中的“骛”,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十、县令捕捕蝗
钱勰任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注释】①钱勰:宋朝人,字穆甫。②如皋: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县。③泰兴:古地名,今江苏泰兴县。④郡将:郡的长官。
【文化常识】谦称与尊称。在社会交际中,既有尊卑长幼的区别,又有人情礼貌的讲究,所以古今都存在谦称与尊称,而古人特别讲究这一套。上文末了说到“敝邑”与“贵县”,虽带戏谑,但用词上前者是谦称,后者属尊称。又,“鄙人”、“寒舍”、“陋室”、“犬子”等属谦称,而“阁下”、“令尊”、“令郎”、“贵府”等属尊称。
1解释:①会②独③绐④云⑤已而⑥诘⑦盖⑧檄⑨不才
2、翻译:①令辞穷;②辄书其纸尾报之曰3、理解:这两个县令的共同点是什么?
十三.陆元方卖宅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十四.钱货入瓶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十五.田真兄弟
4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十六.樵夫毁山神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十七.奇鹰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十八.雉鸟报复
1.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着;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十九.桑中生李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二十.县令捕蝗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75202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27.html

《(完整)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