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系管理考前练习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员工关系管理》20117月考前练习
一、 辨析题。
1.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实现企业劳资双方合作的主要手段或形式。
2.员工离职后,与企业无任何关系。 3.员工之所以选择合作,完全是出于被迫 4.企业无需对企业中的非正式沟通进行管理。
5.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
6.企业应从制度上保证员工的申诉权利。

参考答案。
1.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实现企业劳资双方合作的主要手段或形式。 解答: 1)此观点正确。
2)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员工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参与式管理强调通过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决策,改善人际关系,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达到提高组织效率,增长组织效益的目标。
3)员工参与管理的八种形式:员工持股计划、质量圈、共同磋商、工人董事、工作理事会、建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议。

2. 员工离职后,与企业无任何关系。 解答: 1)此观点错误。
2)在完善离职管理对策之后,还必须注意离职人员的辅导问题。虽然人员离职后将不再对公司有明显的直接贡献,但如果能继续和他们保持联系,则对公司的宣传以及员工向心力的培育具有很大帮助,所以人力资源部需要有人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并建立离职人员的档案资料,适时更新。
3)离职后综合管理的措施有:组织,可以通过座谈会、恳谈会和演讲会等形式进行;反馈,离职人员不论是退休、非自动离职,或自动离职等,都可以在适当时机让其返回工作岗位,利用座谈会、恳谈会,或私下提一些具体建议等方式,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并激励员工士气。

3. 员工之所以选择合作,完全是出于"被迫" 解答: 1)此观点不正确。员工关系理论一般认为,合作的根源主要是:"被迫""获得满足"
2"被迫"是指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而且如果他们与雇主利益和期望不符、或作对,就会受到各种惩罚,甚至失去工作。
3"获得满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员工基于对雇主的信任而获得满足。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措施。第二个方面是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是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调查显示,当今欧美国家大多数员工对其工作都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到工作中,并且觉得工作不但有意义,而且也是令人愉快的。第三个方面是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管理主义学派提倡的"进步的"管理手段,以及雇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向员工做出的让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

4. 企业无需对企业中的非正式沟通进行管理。 解答: 1)此观点错误。
2)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两种: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通过固有的组织结构按照规定的信息传递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达。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方式。
3)由于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作为社会人的企业员工往往会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和反馈大量信息,如果能够对企业内部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加以合理利用和引导,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获得许多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取的信息,在达成理解的同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发挥整体优势。

5.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 解答: 1)此观点正确。
2)职工代表大会,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
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以职代会制度为主体的员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员工权益,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维权机制。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企业工会,具有审议权、同意或否决权、决定权、监督权、选举权等职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保障员工权益,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6.企业应从制度上保证员工的申诉权利。 解答: 1)此观点正确。
2)企业内部申诉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化解员工的不满情绪,解决组织内部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除了非正式的申诉处理制度(如当事人之间的私下沟通),组织应建立一个明确的申诉制度,给员工提供正常、合法的申诉管道。一般而言,内部申诉制度的建立,应当遵循以下准则:申诉规则的制度化;申诉机构的正式化;申诉范围的明确化;申诉程序的合理化;申诉处理的技巧化。
3)处理申诉的程序,因企业规模大小、事情轻重、以及有无工会组织而有所不同,有的只有一、二个阶段,有的则多达五、六个阶段,申诉程序很可能因企业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
处理员工申诉,不管企业内部是否有工会组织,其主要程序可以归为四个阶段:受理员工申诉;查明事实;解决问题;申请仲裁。

二、 论述题。
1.阐述共同磋商的含义和作用。 2.论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3.阐述员工关系的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阐述共同磋商的含义和作用。 解答: 所谓共同磋商,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共同磋商并非权利分享,雇员并不会参与策略性政策的制定,如投资、产品市场开发、合并或接管等。共同磋商的组织是协商委员会,由员工和管理方代表组成,主席往往由委员会成员每年选举产生。共同磋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磋商使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更大一致。虽然双方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在某种程度上,协商可以增加员工对管理方制定的生产经营战略的理解和支持。管理方通过反复宣传其管理策略,使员工获得一种知情权的满足;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状况和变革的不断解释和讨论,可以部分改变员工们对组织和变革的态度。这样有利于组织策略的推行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共同磋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也是冲突的一条转化渠道。共同磋商是一种双方合作的产业民主形式,它表现为:一方面雇主比较尊重员工的意见,或至少采取愿意听取员工声音的态度;另一方面员工会主动关心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态度冷漠或听之任之。同样,共同磋商又是员工表达不满的论坛,也是管理方了解潜在冲突的一个途径。
3.共同磋商能够部分地协调员工关系。共同磋商虽然无法改变冲突的根源,但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协调员工关系,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双方利益一致性的多少。若双方共同利益比较少,共同磋商调整员工关系的回旋余地就比较小,反之亦然。
4.共同磋商具体作用的多样性。由于组织制度和产业民主化程度不同,共同磋商的具体作用相互间也有很大差异。在没有工会的情况下,共同磋商的目的就是减少员工的不满;在工会比较强大,共同磋商仅仅是工会制度的一部分时,它的作用更像是一种非正式的谈判预演;在工会比较强大,共同磋商制度独立于工会制度之外时,它的作用不大,仅是雇主表达民主姿态的一种手段;在工会与共同磋商制度相互独立,且力量相当时,两种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磋商具有的特点是信息传输量大,并且以双方共同关注组织发展的视角讨论问题,因此与管理方同工会之间进行的集体谈判制度相比,更容易形成合作。

2.论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解答: 1.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构成了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一般来说,应根据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内容,调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五方面:工作本身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群体满意度;企业满意度。
1)工作本身满意度。指工作的胜任程度;工作的挑战性程度;工作的发展空间大小。
2工作回报满意度。指薪酬的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程度;医疗保险和假期等福利的合理和齐全程度;激励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培训制度。
3)工作环境满意度。指工作环境的湿度、亮度、噪音、气味等方面;工作必需设施的完备和可取得的程度;工作作息时间和加班制度等。
4)工作群体满意度。指员工与其同事、上级、下级的人际关系状况。例如上级的信任、支持、指导,同事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以及下属领会意图、完成任务情况。
5)企业满意度。指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的认同程度;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信息渠道的畅通及信息开放程度。
2.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大致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内容,制订调查计划; 进行有效的员工满意度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有些调查是为了了解企业现存问题,有些则是在已发现某种问题(如离职率高)的基础上,为了寻找原因和对策而展开的调查。有的是综合性的调查,有的则是为了某个专门目的进行的调查。调查目的不同,决定了调查的范围、调查计划、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2)选择调查方法,实施调查方案;
根据事先拟订的调查计划,为了完成规定的调查任务,管理者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实施调查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常用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法主要有:"工作描述指数法""明尼苏达工作满意调查表""彼得需求满意调查表"
3)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问卷和调查报告进行检验、归类、统计,形成用文字、图表表达的调查结果,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总体评价分析,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最终提交综合报告。
4)建立行动计划,实施改进措施;
针对调查结论,实施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员工会把满意度调查看成"形式主义",对企业领导丧失信任。而且矛盾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消失,积累的时间越长,爆发的力度越大。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制度。
5)跟踪反馈效果。
实施改进措施并不是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终结,还要对改进措施进行两方面的效果评估,一是评价措施的经济性,即是否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二是评价措施的实用性,即改进措施对员工满意度指标的改善。
通过实施调查,企业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员工的满意度状况及现实、潜在的需求,制订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对工作、对企业的献身精神,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各项技能,同时也能够达到减少劳动争议的目的。


3.阐述员工关系的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 解答: 员工关系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包括一元论和多元论。 一、一元论。
1.基本含义。强调权威和忠诚的单一核心价值取向。认为每一个工作场所都是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不同的员工为了共同目的走到一起,作为一个团队工作,以实现管理方制定的组织目标。无论是在劳动者、所有者还是管理者之间,也无论是在提供技术、知识、还是经验的工人之间,都没有利益冲突。管理方和被管理方都是整个"团队"的一部分,管理者制定目标,其他人执行目标。在此环境下,企业将成功实现其目标,雇员也将成功地保留其工作和收入。就业组织被视为一个相互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一般而言,管理者普遍持一元观点,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强调奉献和相互依存,其基础是雇员关系的一元观。
2.主要观点。一元论观点面临的争论在于组织内部利益群体间的任何形式的冲突或争议,都被看作会对组织产生本质性的危害,管理方的决策和意志绝不能受到挑战和质疑。如果确实产生了冲突,持这一价值观的管理者会发现很难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这时只能有两种解释:第一,沟通失败,即组织没有清晰地向员工传达其目的,或者没有充分解释做出调整、变化的原因;第二,因为某些人的煽动、蛊惑或者企业在招聘阶段选人不当。如果是沟通失败,则可以通过增进交流加以解决;如果是后者,则要通过解雇或终止其劳动关系来解决,偶尔组织也会把管理上的困境归于员工的不满。按照一元论观点,工会的存在会分散雇员对企业的忠诚感,所以应尽量消除或避免成立工会,以防止或制止任何冲突的产生。
二、多元论。
1.基本含义。多元论观点则承认冲突,甚至认为在工作场所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认为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同利益和信念的群体,因此,组织必须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寻求持续的妥协,组织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紧张,必须对不同要求和主张进行控制的联合体。"多元论将组织视为一个多元社会,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利益和目标,而这些利益和目标必须保持在某种均衡的状态。
1.主要观点。工会是法律承认的在工作场所有权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合法组织,工会不仅是劳资冲突的发起者,而且也被看作是争议的调整者,对于调整雇员与雇主之间因确定工资产生的争议,以及就业合同的谈判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共同确立的程序性规则可以使劳资冲突制度化,促使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协议,从而降低潜在冲突可能引发的破坏性。集体谈判被认为是规范和调整劳资之间利益关系的最好形式。"多元论体系框架的价值,在于它既关注了工会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又阐明了工会获得合法性的基础--它以代理制度为特征,代表工人参加到对日常事务的共同决定机制中来。它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其方法论上的意义,而不在于具体结果如何。"
三、 案例分析题。 案例1.

元某于20096月大专毕业后应聘到北京某大型国有超市工作,任物流配货员,每月工资1950元,因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差异较大,工作一直比较消极。20099月,元某累计上班迟到65分钟,主管找他谈话,对其进行了口头的批评教育。但元某不仅不以此为戒,反而对待工作更加消极,一个月之内又先后数次迟到、早退,也未完成当月的工作任务。为严肃公司的劳动纪律,经公司领导集体讨论并征求工会意见,根据该超市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对员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管理的通知》(公司全体员工都已在该制度上签字),第一条:严禁上班迟到、早退,每月迟到累计时间超过60分钟,违者罚款500元,该超市于1015 日做出决定:给予元某警告处分,并罚款500元。元某看到这个处罚结果,认为自己每月工资才1950元,公司却将50%上的工资都罚掉了,表示不服,遂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撤消公司的处罚决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裁决,驳回元某的申诉请求,但要求该公司降低对元某的罚款数额。
本案例中,该公司就员工迟到等事宜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等条款制定了其《关于加强对员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且该规定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及全体员工签字。可见,该超市公司制定的该规章制度对全体员工具有充分的约束效力,元某的迟到行为构成了违纪。

问题:1.什么是纪律管理?

2.纪律管理有哪些程序?案例中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3.惩罚的措施有哪些?
案例2 大韩航空飞行员工会2005127日表示,由于有关工资的协商破裂,即将进入总罢工,若公司方面不拿出诚意,罢工将无限期延长。在大韩航空1986名飞行员中有1344人(67%)为工会会员,其中参加罢工的有1000~1100名。大韩航空的飞行员工会当天通过的《罢工宣言》称,罢工将持续到公司方面提出合理的薪金上调方案,否则将不降低罢工规模。这次罢工带来的损失,应全部由公司方面承担。
劳资双方截止127日进行了13次协商,但未能使分歧缩小。工会方面要求基本工资和飞行津贴提高6.5%,还把年度奖金从750%提高到800%。但公司态度强硬,只同意提高2.5%的基本工资。
大韩航空飞行员工会20051280时进入总罢工,因而8日客货飞机有204个航班被取消,引起了冬季航空大乱国内航线202个航班中的150个,国际航线154个航班中的30个,货机31个航班中的24个停飞。国内航线有济州航班的一半和内陆的所有航班停飞,国际航线有飞往日本、中国、美洲的部分航班停飞。
韩国劳动部长官金大焕1211日宣布,韩国政府当天动用紧急仲裁权,以结束韩国大韩航空公司飞行员长达4天的大罢工。金大焕表示,大韩航空公司罢工飞行员与管理层的谈判宣告破裂,韩国政府对双方未能自行解决分歧感到遗憾。金大焕指出,据估计,128日至10日,9000多人因为罢工被迫更改航班,还有约7000吨航空货物,包括半导体、手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产品滞留机场。


问题:1.本案例中所发生冲突的直接根源是什么?试述冲突的内在根源和外在根源。
2.本案例的工会发挥了哪些作用?.


案例3 2005517日,UT斯达康(中国)公司位于北京东方广场的办公室气氛凝重,早上刚到办公室,HR就告诉我,明天不用来上班了,当天下午就办完手续,工资发到517日。一位当天离开UT斯达康的员工这样告诉记者。除北京之外,杭州、深圳等地的UT斯达康分部,也在517日、18日展开了裁员,范围涉及行政、研发、BU事业部、PT(全球服务部)等多个部门,被裁员工从中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工程师。
来自UT斯达康内部的消息称,尽管公司对外表示裁员方案要到6月底才能出台,但实际上,公司在518日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裁员工作,个别外地办事处可能会晚一两天,但总的来看,UT斯达康在中国的裁员已经在上周全部完成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吴鹰向本报证实了已经完成在中国裁员的消息。据他称,UT斯达康(中国)公司此番裁员人数在800人左右。他同时强调,公司裁员的消息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已经发布,外界没有必要过多关注。
一位被裁员工向记者表示,大家心里很清楚,此次裁员并非简单的末位淘汰,而是公司的战略调整,不赚钱的业务就要砍掉,这不是公司势利,而是股市势利。据了解,UT斯达康(中国)还将设在个别省市的一些办事处整体裁撤,东北地区已经砍掉了两个一年都拿不到1亿元订单的办事处
吴鹰向记者强调,公司此次裁员,从始至终都得到了员工的理解和配合。据他称,此次UT斯达康的全球裁员成本在2 000万到2 500万美元,主要用来发放员工补偿金和设备折旧,预计通过裁员,UT斯达康每季度将减少营运支出4 000万美元。
记者从UT斯达康内部了解到,按照这次裁员的补偿金制度,每位离职员工可以得到“ N3”个月的工资收入,其中N为员工在UT的工作年头,工资收入则将之前12个月的收入平均到每月计算。中层管理人员还有分红等额外补偿,记者熟悉的一位部门经理离职时,就得到了总数近50万元的补偿金。

问题:1.根据案例分析,裁员的原因有哪些?
2.从裁员管理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案例中的裁员能得到员工的理解?
3.裁员的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参考答案。 案例1 解答: 1.纪律管理,是指维持组织内部良好秩序的过程,也即凭借奖励和惩罚措施来纠正、塑造以及强化员工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将组织成员的行为纳入法律的环境,对守法者给予保障,对违法者予以适当惩罚的过程。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员工都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纪律地进行活动,才能确保劳动过程有序进行。如果没有严格的劳动纪律,每个员工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各行其是,自由行动,劳动过程必然发生混乱,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凡是共同劳动,只有在全体员工都遵守一定的工作秩序和劳动规则并听从指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程序一般包括:确定纪律管理目标;拟订工作和行为规范;沟通目标与规范;评估员工行为;修正员工行为。
案例中,该公司程序比较健全,有明确的经过员工签字通过的规章制度,在元某处此违反公司规定与其进行沟通,在元某没有改正的前提下根据公司的《通知》对其进行罚款。从程序和操作上讲,都是合理的。
31)申诫、记过、记大过:与嘉奖、记功、记大功的奖励措施相对应,惩罚措施也可以分为申诫、记过、记大过。申诫三次相当于记过一次,记过三次相当于记大过一次。在绩效考核减分上,申诫一次扣一分,记过一次扣三分,记大过一次扣九分。记过也可以分为一等过、二等过、三等过。同样,这种惩罚措施也可以作为减发奖金的依据。
2)降级:即降低受惩罚者的薪酬等级,减少薪酬水平。降级通常应有时间限制,如3个月、6个月,时间一到,即应恢复原来的薪酬等级。
3)降调职务 4)停职。 5)免职。 6)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 解答: 1.本案例中冲突的直接根源:客观利益差异,飞行员和航空公司之间关于薪金的协商破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冲突产生的内在根源有客观利益差异和雇用关系的性质。观利益的差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雇主的利益在于给付员工报酬的最小化,以及从员工那里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同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雇员的利益在于工资福利的最大化,以及在保住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少工作。勿庸置疑,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直接冲突的;雇佣关系的性质是指在组织中员工与管理者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虽然企业实行了产业民主,但员工获得的权利与法理上应该具有的权利之间仍有很大的距离,雇佣关系的性质是冲突产生的深层根源。
冲突产生的外在根源有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和工作本身的属性。
2.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它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工会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团结工人,争取改善雇员的工作条件。
在本案例中,工会发挥了其谈判资格,独立性和代表性,履行了《工会法》中规定的工会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同企事业单位协商签订集体协议。工会对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有给予法律支持和帮助的义务。 案例3
解答: 1.裁员的原因有:经济不景气,企业的收缩战略;经营状况不佳,为降低人工成本;从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战略性裁员。此案例中,属于战略性裁员。
2.裁员并不是简单地将员工从工资发放清单上清除而已,裁员是有成本的。裁员的成本包括对员工的补偿成本、重新招聘的成本、企业的短期调节成本以及对留任员工的心理影响,对企业造成的社会影响等,这些成本都会影响企业行为目标和企业效率。
案例中,裁员能得到员工的理解的原因:1)战略调整,为了组织长远的利益;2)完善补偿金制度。
3.裁员的程序一般包括:计划阶段,裁员筛选阶段、实施阶段和沟通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7532dcce2f0066f533227e.html

《员工关系管理考前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