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25 14:53: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准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本小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该专题最重要的内容.

本节是在种群和群落的基础上,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又衔接生态系统的功能。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探讨的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的变化,而在第五章则既要继续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对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但是高一的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不足,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

2、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重难点

2、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演示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加强对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理解,并利用推理的方式归纳其知识网络。指导学生识图,本小节知识考查多以图解的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指导学生分析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为后面的内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一生态系统的种类、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首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校园入手,于是我拍摄了一段宁阳一中校园的视频,让学生首先观看视频,接着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第一幅南开大学荷花池,第二幅南开大学荷花池一角,第三幅风景如画的泰山,这些视频和图片把我们带回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像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不同的生态系统,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一部分内容我是这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结合前面观看的图片,概括生态系统的含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第二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88小字部分,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部分内容我是这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我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池塘生态系统,让学生仔细观察有哪些生物部分?分别充当什么角色?有哪些非生物部分?一分钟之后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会答出,池塘中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并答出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属于消费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然后我通过一个视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掌握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并且用一张幻灯片呈现出整个模式图。我把全班学生分成15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接下来让组内讨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是不是所有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请举例说明)。几分钟之后,经过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会答出答案是否定的,如植物中的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是异养型的,不属于生产者,动物中的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细菌中的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第二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组内活动角色扮演,请每个小组中的四个成员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角色,用最有力的语言充分说明自己的重要作用。

经过学生精彩的表演后,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水到渠成的就撑握了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关系: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分解者能将动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第三个问题:由上述探究,小组谈论完成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填充

几分钟之后,找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填空,并给大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第三部分内容我是这么设计的:呈现了一幅图片宁阳一中校园一角,让组内尽可能多的写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并写出几条食物链。并总结食物链中的规律几分钟之后,找了2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生物和食物链,第一个学生书写内容如下:狗尾草西瓜虫→螳螂→麻雀→猫,车前草→西瓜虫→蜘蛛→青蛙。第二个学生书写内容如下:草(种子)→虫子→猫,草(种子)→老鼠→猫。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块分析,并且总结规律:(1)书写食物链时,由生产者→消费者,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表示“被吃”(2)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接下来,我播放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然后,组内研究讨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仔细分析,回答相关6个问题,并且总结出规律:(1)在食物链中。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叫营养级。每一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营养级。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总是为第一营养。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由此看出,营养级别比消费者的级别高一个。(2)在食物网中,食虫鸟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鹰的消费者级别为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分别占有第三、四、五营养级,由此可看出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固定的。最后,做结束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每个生物生活的环境,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最后,为本节课的课堂小结,通过这个网络图结束本节课。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结构较乱,模块测试成绩不理想。为了体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从教材中学习知道外还要从教材外的资源中获取知识。另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对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但是高一的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不足,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效果分析

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分析问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介绍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时我让学生以我们的学校宁阳一中为例,让组内尽可能多的写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并写出几条食物链。并总结食物链中的规律,通过让学生对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的分类,而很快很自然地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这些成分的作用和关系。自然、连贯、合理、富有思考性、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等特征。总之,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间、小组间合作探究的精神,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做好了铺垫,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相辅相成的。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准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本小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该专题最重要的内容.

本节是在种群和群落的基础上,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又衔接生态系统的功能。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探讨的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的变化,而在第五章则既要继续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

评测练习

1.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2.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三级消费者

3. 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西瓜苗大量死亡,随后西瓜地里的细菌和真菌将(

A. 不能生存 B. 数量下降

C. 数量上升 D. 数量不变

4.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

A. 生物之间有间接关系 B. 生物之间有直接关系

C. 生物之间有食物关系 D. 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

5. 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word/media/image3.gif

A. 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

B. 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雨林

C. 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

D. A是热带苔原,B是温带草原

6.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各级消费者

7. 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是

8. 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

A. 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B. 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

D. 初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

9.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和食物链

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食物链、食物网

D. 阳光、热能、空气

10. 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人们基本生活资源严重短缺,卫生条件极度恶化,之后伊位克南部又爆发了势头凶猛的霍乱。霍乱为一种非常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弧菌。请分析霍乱病原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成分(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不是

11. 在某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旅游消遣。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大量地减少这些藻类(

A. 大量地引入肉食性鱼类(如鲈鱼)

B. 大量地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

C. 大量地引入吃浮游植物的鱼

D. 除去肉食性鱼类(有选择地捕捞)

12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word/media/image4.gif

A. 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 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C. 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 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13. 分析下列某生态系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word/media/image5.gif

1)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2)写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通过我努力地钻研教材、认真的备课、设计课件再加上上课时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讨论,本节课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课后我也在反思自己这节课的优点与不足,希望通过这次反思,对自己以后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优点主要表现在:

1、教材处理的比较合理,如生态系统的类型让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内容,阅读课本就能很好掌握。而对于概念强调关键点,对于组成成分注重分析相互关系,对于食物链注重区分消费级和营养级,对于食物网注重分析等。

2、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给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时间,另外还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对于有些难度、需要点拨的师生共同分析。

3、通过两个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链、食物网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表达展示能力都得到发展。

4、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调整是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课堂活而有序。

(二)不足之处表现在:

1、讲练结合不足:由于本节课活动讨论时间比较多,时间显得比较仓促,练习的比较少。整体上总感觉哪里有些欠缺和不足。如果不拘泥于授课的形式,随时随地练习,效果更好。比如说,讲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就可以直接设计一个填表的练习,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在讲完食物链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个练习小卷,强化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而食物网的连接也可以作为食物链学习的一项考察。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反而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求知心理,从而以更高的学习热情来对待后边学习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2f381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8.html

《高中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