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5-15 10:23: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发扬红军精神,实现中华振兴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心得体会

2020年510日,我和二十多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陕西汉江技工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城固县小河镇小河口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会议遗址,开展了“发扬红军精神,实现民族振兴”为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

步入城固县小河镇的地界,公路指示牌上“红色小河口”五个大字与红军塑像熠熠生辉。走进古朴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纪念馆,我们参观了红军的遗物,瞻仰了红军领导人的塑像,看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用过的刀枪、梭镖、马灯、电话等珍贵物件,仿佛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到了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这里召开的重大转折性会议——小河口会议,红四方面军在生死存亡关头自我纠正、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展现在眼前。

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大家了解到红四方面军行军的路线,知道了小河口会议是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城固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识到这次会议对红四方军的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的重要历史意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发展壮大。1932年7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执行临时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方针、坚持不停顿进攻政策,虽经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大转移。1932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战;11月初,全军到达鄂豫陕交界的南化塘,国民党军队4个师尾追而至,三面围攻南化塘,红四方面军决定突围入陕,向汉中方向转移。在国民党军队的穷追下,红四方面军一路激战,踏冰卧雪、忍饥挨饿,终于在1932年12月7日抵达秦岭南麓城固县的小河口(今小河镇),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第一次进入集镇休息。由于这次转移张国焘既未向部队说明原因,又借口军事秘密对行动方向缄口不言,红四方面军部分高级干部对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和“左倾”错误路线产生怀疑和不满,大家商议,要书面向张国焘反映意见,并要求将红四方面军转移情况报告中央。迫于压力,12月8日,张国焘在小河口主持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等同志批评了张国焘在退却转移、肃反、土地革命等工作中的错误,批评其在领导工作中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建议恢复“军委会”,实行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

此次会议,是在红四方面军面临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确定了红四方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建立了‘前敌委员会’,停止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味退却,结束了红四方面军无目的地的西征,并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了解到了以前从未了解的党的革命史,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同时也得到四点启示:一是信念坚定,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红四方面军将士翻越秦岭、突破重围,若没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不可能走那么远;二是红四方面军刚来到小河口,就通过广泛走访掌握城固地下党情况,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三是红四方面军将士同甘共苦,对群众秋毫无犯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四是小河口会议的召开,与我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监督的政治生活制度密不可分,是我党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自我修正错误的生动实例。更加体会到:建党至今,我党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强大起来,经受住了泪与苦、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走过了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时期,经受住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今我们处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气象,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深化“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监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的热爱投入到“以德树人,以技强人”的中心工作当中,为办好陕西汉江技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中技建设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5月1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489340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d.html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