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五四运动的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20 11:2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有关五四运动的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它上承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本节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一节学好了,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目标

1)了五四运动的背景

由于学生对于一战及巴黎和会不是很了解,应给学生补充讲解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帮助学生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确新文化运动的基础性作用。

2)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运动。无论是从其历史地位,还是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来看,都需要学生掌握。这是由于“五四”运动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决定了的,而“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在历史意义中得到了最精要的诠释。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德育教育的题材,而“五四”运动正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典型教材。

2、教材重难点

重点: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因为“五四”运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过程上,而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上。所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教材中显得十分重要,因而定其为重点。

难点:“五四”运动为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这一个问题具有抽象性,理论性较强,它既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史知识结构相联系,又同新民主义革命的知识相关联;还由于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的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而定其为难点。

教学方法

本节课涉及一些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归纳法:因为本节课需要理解的抽象名词概念较多,而采用归纳法符合心理学上知识的接受是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2、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模拟五四运动的场景,便于学生直观学习

3、对比法:对于一些抽象的名词概念,采用对比法,既适合学生思维所保留的知觉和具体的特性,又能满足他们脱离儿童期后其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同时要注意启发对比。

4、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

教学过程

结合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步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这一步只需2分钟。

“同学们从184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在屈辱面前,中国人民没有低头,反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抵抗,请同学们列举出来”(在学生们列举出后,教师总结),指出“这一系列抗争都失败了,但到了本世纪初,中国人民最后选择了共产党,最终把中国人民的抗争引向了胜利,而这一切都开始于‘五四’运动。”这样,在学生学过的抗争史这一系列旧知识找到了切入本节新知识的切入点,而且形成了对比效果,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第二步:展示并让学生理解新知识,这一步需要20分钟。

关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书上没有集中分析,我给学生具体的声情并茂的讲解了巴黎和会的具体情境,并且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在当时听到这样的消息你会怎么样?激起学生的气氛情绪和爱国情感,明白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时,我采取了情景教学法。选一名学生扮演学生领袖,四名扮演参加“五四”游打的学生,学生领袖期发传单、旗帜,并领导群众大呼“五四”爱国口号。游行完毕后,又扮演罢工领袖,率领工人罢工,体现“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通过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一定的历史环境,再现了“五四”运动的一个场景,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历史。由于在扮演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必定会在头脑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们愿意上历史课,乐于上历史课,克服厌学情绪。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质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联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来分析,学生就比较好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比“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而不同点就是“五四”运动的“新”,“新”在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指出,“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为下一节的进行埋下的伏笔。

第三步,巩固练习阶段,大概需要10分钟。

首先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是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爆发的,前期在北京,以54日学生游行示威为主,到了63日以后中心转移到了上海,主要以工人运动为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两年后,中国诞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此小结使学生把两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弄清楚了,并再次强调了重难点。

然后是基础知识题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加强新知识体系的构建,为随时提取所学知识作好运用上的准备。

最后是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系统得将知识点掌握。

第四步:运用阶段,需要8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本节课正是一个好时机。在本节课最后时间里,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学生们的讨论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现实生活和理想,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这就使“五四”爱国品质迁移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中去,引导他们的人生,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344a0ebb68a98271fefac8.html

《有关五四运动的教学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