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21 09:38: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1年底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在每个村、镇分别培育3名以上村级、乡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全县共培育1180名以上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和70名以上乡镇级产业带头人。二是推深做实三种经营模式。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达50万亩,流转率超过60%;新培育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5-30家,示范家庭农场20家,10亿元以上行业领军骨干企业4家以上,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5家;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引进1个投资总额超100亿元招商项目;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15家;建设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16个。三是全力打造八大特色主导产业集群。茶园面积稳定发展到11万亩,茶叶产量3500吨(名优茶1500吨),一产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15亿元;建成9.5万亩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供肥蔬菜基地2.7万亩),实现蔬菜年播种面积达到33.5万亩,年产蔬菜产品58万吨,日均供应合肥蔬菜产品580吨;水果种植面积4万亩,产值突破1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以上,实现中药材种植产值突破1.5亿元,产业经济总量突破3亿元;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7万亩,亩产优质水稻1000斤以上,亩均增收1000元。有机鱼年产量1500吨,产值4000万元。发展肉鸽、土鸡、白鹅、麻鸭等优质特色肉禽饲养量达到400万只以上,年产值3亿元。油茶基地面积达31.2万亩,油茶籽产量1.98万吨、茶油产量0.56万吨、产值4.9亿元。

二、主要工作

(一)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在县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选好培育对象,重点选择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能够真实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与增收的农村产业经营者。加强认定管理,设立乡、村两级产业发展带头人,明确选人标准,严格评定程序,加强对带头人的动态管理,建立分级管理体系,设立信息台账。组织开展培训,县负责镇、村两级带头人培训,确保产业发展带头人每人每年要培训1次以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利用主体带动,采取“带头人+经营主体+农户”“带头人+基地+农户”等方式,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小农户。优化配套服务,加大对带头人资金、项目、保险、用地、税收等支持,扶持引导带头人发展特色产业。

(二)推进三种经营发展模式

1.积极鼓励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实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鼓励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集中力量规划打造一批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规模化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农机合作组织,引导支持大马力农业机械开展跨区域全程化订单作业。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大力培育发展各类主体经营。落实龙头企业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以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营销等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引导农业大户逐步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农民合作社制定完善章程并监督执行,加大对空壳社、挂牌社的清理整顿和取缔力度。

3.深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经营。引导农业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与知名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饮品、保健品等高端深加工产品。促进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众筹定制和电子商务。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拓展功能外延,挖掘放大文化内涵,打造一批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游学体验、康乐疗养等功能齐全的农业特色小镇和乡村田园综合体。

(三)打造八大重点产业集群

1.茶叶产业。坚持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打小兰花公共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创建小兰花国家驰名商标,实施小兰花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好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在重点乡镇,新建2万亩良种茶园(全县良种茶园达6万亩,良种率达54.5%),创建4万亩高效标准茶园、3万亩双替代绿色防控示范茶园和1000亩茶树良种繁殖苗圃园。改造提升80个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加工厂和30个传统手工工艺制茶作坊。鼓励多茶类产品和中低茶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适度开发生产红茶、茶花茶、炒青绿茶、大黄茶、黄金芽、白茶等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县茶谷建设中心)

2.蔬菜产业。重点打造设施蔬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黄心乌、黄姜、白蒜”等地方特色品种,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总投资5300万元,实施国家瓜菜品种示范展示工程,依托桃溪园区建成全国瓜菜新品种和新模式区域符合性鉴定试验示范点;实施瓜菜种苗产业化工程,依托全省蔬菜种苗产业创新联盟,建成省瓜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实现年培育各类瓜菜种苗2000万株规模;实施蔬菜农产品加工保鲜工程,推进蔬菜加工保鲜技术的应用,加快蔬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提高鲜活蔬菜产品加工保鲜比例,延伸产业链;建设千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结合产业扶贫实际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扶贫基地1500亩(10个示范点),以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订单模式,加大与江浙沪销售商对接力度,建成“两黄一白”、绿芦笋、食用菌特色蔬菜订单生产基地,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农科所、蔬菜办)

3.水果产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水果种植基地,促进优质、特色和优势水果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果,积极推进脆桃、红艳草莓、夏黑葡萄、桃溪西瓜等产品的名牌建设。在以及环周边发展26000亩脆桃种植基地;发展3800亩葡萄及草莓种植基地;在桃溪、千人桥、以及沿杭埠河、丰乐河沿线发展3000亩西瓜种植基地;在、、等种植其他水果6000亩,形成的“花果之乡”。(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茶谷建设中心)

4.中药材产业。按照GAP标准推进金银花、甜叶菊、柴胡、桔梗、百合、葛根、舒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控的原料种植基地。加强野生资源和道地野生药材的保护。建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林业和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群众注意保护野生资源,避免掠夺性采收,条件成熟时可以建设野生药材保护区和资源库,建设野生药材抚育基地。注重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中药材,积极推进舒贡菊、舒半夏、舒桔梗等地产品种的名牌建设,加强百合、金银花、葛根等药材生产,建设药食两用药材基地。鼓励申报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争创名牌产品。(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委、县卫健委、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茶谷建设中心)

5.稻虾(渔)综合种养产业。以千人桥、、桃溪、等圩畈区乡镇为主体,使千亩连片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达到10个,建设5个面积200亩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小龙虾苗种供应本地化。以大户为龙头,为贫困户、小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协助销售等,发展稻虾轮作5000亩以上,帮助1000余户从业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引导大户加大稻渔品牌创建力度,加快以镇为核心的小龙虾专业交易市场建设,配套完善冷链物流。以小胖龙虾、小兄弟龙虾专营店等旗舰店打造版小龙虾餐饮一条街等,培育特色小龙虾烹饪专业人才,推动小龙虾餐饮业发展。引导大户注册优质稻虾米品牌,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发展优质稻渔产品电子商务。(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水产中心;配合单位:县商务局)

6、有机鱼产业。以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有机鱼生态渔业国家品牌,到2021年底,年销售有机鱼1500吨,年产值4000万元。完善冷链物流,拓宽鲜活水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模式,扩大合肥及江浙沪等城市直销店数量、规模。以速冻保鲜为主体开展有机鱼深加工项目,实行限时配送,大幅度延伸有机鱼产业链,深度整合六大水库有机鱼生产、销售。(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管委会;责任单位:水产中心)

7、特色肉禽产业。在稳定全县家禽饲养总量2500万只的基础上,依托景鸿禽业有限公司和清华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肉鸽、林下土鸡、麻鸭、白鹅等优质特色肉禽。在、、千人桥等圩畈区乡镇发展肉鸽,在、等丘岗区乡镇发展林下土鸡,在杭埠河、丰乐河沿线以及周边乡镇发展白鹅、麻鸭。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网店、大型超市对接,以及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大中城市开设专营店等形式,大力宣传推介“龙舒牌”家禽和“大别山”土鸡,提高我县特色优质肉禽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畜牧中心)

8、油茶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大户带动、政策推动、多措并举”的发展思路,区划发展重点,建设示范园区,扶持龙头企业。确立17个油茶产业发展乡镇,其中、、等8个山区乡镇重点开展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和现有林培育为主,等9个乡镇以新造油茶为主建设油茶基地。实施县级财政油茶抚育示范园二期项目,涉及17个园区,10个乡镇,总面积5000亩,总投资150万元,建设一批油茶丰产示范园,提升油茶提质增效,巩固我县油茶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全县林业中的主导地位。扶持省级定点油茶育苗单位,发挥华银、新源等油茶加工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华银”、“野岭”、“舒花”等优势品牌,拓宽油茶市场。(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四)做好N种要素结合

1.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围绕连片种养基地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围绕镇橡栎产业优势,突出橡栎“药食同用”特点,加工橡栎制成粉、橡栎凉粉、橡栎粉丝等产品,打造“乡土产业”优势特色,大力发展橡栎产业。通过培育产业基地,建立橡栎产品加工企业,多元扩大销售渠道,形成橡栎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按照“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九大基地”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建设。即: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将优秀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起来,重点发展肉禽加工产业;以镇的羽毛产业、镇的大米产业、镇的羽绒产业为主线,重点培育羽绒、羽毛、稻米产业;以镇、乡等9个乡镇为基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形成脉络清晰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经信局、县统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

2.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经营主体设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着力突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推进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在特色主导产业集中优势区域大力推广应用智慧农机、农业物联网、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促进节本降耗和提质增效。支持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孵化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科技局、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

3.特色产业+绿色生态。积极推进种养结合,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实现农、牧、渔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牧渔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物理生物防控替代化学防控“双替代”推广应用范围,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集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

4.特色产业+利益联接。通过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途径,提升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通过“四带一自”、“三有一网”、“村企共建”、“扶贫车间”等模式,推广“产品回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方式,带动广大当地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实现增收脱贫。(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扶贫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

5、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全面推行茶经济、茶文化、茶旅游融合发展。茶园是景色、茶区是景区,茶休闲、茶体验、茶艺、茶文化紧密结合。在九一六茶园、茶文化主题公园、万佛山茶文化馆等现有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茶叶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果岭小镇、小站、小院建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配合单位:县扶贫局、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推进“138+N”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各乡镇要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县级统筹、乡镇主抓、主体实施、农户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整合力度,在金融、税收、用地、水、电等方面为特色产业经营主体提供优惠支持。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推进“138+N”工程实施。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特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协调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合理用地指标。

(三)强化规划引领。不断丰富和完善“138+N”内涵,将推进“138+N”工程实施列入全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乡镇要根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产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计划,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建立完善农业统计基础档案,有计划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推进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强化项目实施。各级要依托农业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围绕产业发展目标,积极谋划项目,主动争取和对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和管理机制,完善农村特色产业投资项目库和信息监测系统,实行目标任务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好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公正透明、优质高效。

(五)强化考核评估。各乡镇政府是推进“138+N”工程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县政府将建立对乡镇工作推进的调度、通报和年度实绩评估制度。对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主体培育、三产融合等方面增长明显、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重视、产业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1421d8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f.html

《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