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检测题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18-11-24 22:4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期中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就是在这样的明媚中,我看到了那几树招摇而又震shè )人心的樱花,盛开在点点鹅黄嫩绿中,宛若一幅清丽的丹青水彩,花枝细而颀长,纷纷冉冉,饱涨似一 )春水。和风一来,便如石子入水,花光潋滟,无数的春意在枝头荡yàng )开来,开出簇簇花的涟 )。淡红的樱花,红中有白,招摇而不夭艳。阳光洒在上面,度上了一种明亮活泼的气息。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shè yàng

(2)语段划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应为 应为

3)选段主要采用了 修辞手法描写了 的美景。(2分)

4)春天,万花争艳,赏心悦目。同学们,用你的笔描绘出你喜欢一种花,记得用上一两种修辞使语言增辉。(3分)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3分)

A. 女子花样游泳比赛中,中国姑娘三人成虎,奋力拿下一枚宝贵的铜牌。

B. 今年夏天天气尤为炎热,空调冰箱等电器的销售炙手可热

C. 岁月荏苒,日历翻飞,在国人的企盼中,在举世瞩目之下,2010年世博会终于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

D. 王刚遇见多年未见的好友,与其侃侃而谈

3.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世博中国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氧化铵等配置而成。

C我们要坚决落实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D胡锦涛温家宝对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抓好各项防汛抗洪工作,切实把救灾救济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

4.默写填空。(7分)

1)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 ,他是最使我感激, 。(2分)

2)问君何能尔, 。(1分)

3)欲渡黄河冰塞川, 。(1分)

4)山重水复疑无路 。(1分)

5)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 》)(2分)

5.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3分)

1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说他最想得到的绘图书是《 》,最早得到的图画本子是《 》;作者小时候很喜欢描小说的绣像,书中曾提到的是小说《 》的绣像,后来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1分)

2《二十四孝图》中重点批判了“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三个孝道故事,请任选一个,对故事作简要介绍。(2分)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3分)

初中三年,各门学科的学习,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和智慧。语文课中的“子曰诗云”,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丰富;美术课上的红绿青蓝,让我们描绘出世界的缤纷

7近来CCTV-10经常播放一条公益广告,即“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态度,尺度把握人生”。语言典雅凝练,但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请你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说这个广告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或启示。(可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点)(2分)

二、阅 (60)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练习8-12题。(18分)

陈康肃公善射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②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唯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④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翁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自矜(jīn):自夸。②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③矢(shǐ):箭。④杓:勺子。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射于家圃( 2担而立(

3)久而不 4手熟尔(

9.下列句子中与“徐以杓酌油沥之”句中“以”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钱覆其口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D. 俯身倾耳以请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11. 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3分)

12. “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20分)

换一首曲子唱怎样

①记得上一届歌曲大奖赛时,一个评委在给一位歌手指导时说,你这次唱得不好,不是说你水平不行,而是你选择的歌曲不对,你不妨换一首曲子。你初赛时唱的那首曲子就适合你,你是不是嫌那首曲子没有高音部分,怕展示不出你的实力才改的?歌手一下子恍然大悟,自己总是想表现高音的本事,结果把自己唱委婉的优势忽略了。

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不知道为自己换一首曲子的人何止是歌手呢。

③北大博士后廉思的《蚁族》一书让“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关注。看到那些在大都市因扎堆而找不到工作被“受封”为“蚁族”的这部分人群,我心里很酸楚,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竟变成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的“弱势群体”,被“受封”为“蚁族”,这其中的原因真的那么复杂吗?

④如今批评谁、指责谁、抱怨谁,谁也帮不了“蚁族”迅速脱离艰难的处境,因为谁也保证不了让大学生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就业岗位,谁也不能帮助大学生结婚就能少贷款在大都市买到房子,谁也满足不了大学生们都想在大都市站稳脚跟的愿望。其实,好岗位也不是今天才稀缺的,虚高的房价政府如今想管都不知从哪儿下手,眼下谁都不是上帝,就算还有个“救世主”出现,先救的那一拨人中保管没有你。

⑤真的就没办法了吗?也不是的,你自己选定的高音你就自己扯着脖子喊吧,是跑调儿、是唱不上去,都是自己选的曲子,抱怨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⑥如果是我,我就会换一首曲子唱,我会选择一座县城或比县城还小的乡镇。买房子一千多元一平方米,有部电单车就可上下班了,那里的医院、中小学、农科站、种子研究所、文化站、气象监测点、民营企业都缺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即便暂时不能入编,聘任制的也差不到哪儿去。大学生下到乡镇工作,三年就能“唱主角”。

⑦只要不比奢华,过过简单的日子,城乡差别也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大了。互联网时代,城乡的信息来源几乎是同步的,工作讲究的是创意,施展的是智慧,不再依赖于大厂房、大设备、大动力、大协作的工作环境了。倒是那些蜗居于大都市的人,彼此互不往来,天天见着的人多,可闻到的人情味却少。机关多,公司多,找到工作的机会却比乡镇还少,就是有了工作,五年之内还是跑跑龙套。哪像在基层,上岗就是上套,想不干都不行。

⑧这个世界的辉煌不都是在大都市创造的,就像成为名曲的不都是交响乐,小调、小夜曲一样不朽。达沃斯、日内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也都不是大都市,可当今哪座大都市有这些城市的魅力大?

⑨换一个舞台,换一首曲子,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舞台大,轮不到小角色出彩;曲子高,不一定谁都拔得上去。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唱十首大合唱,不如在县城的小剧场来一个单出头。赵本山的起点就是乡下的大场院,有实力蕴藏着,也得有机会表现着,实力都是在实践中展现的,总也没机会展现的实力就不是实力了。

⑩什么东西聚堆都容易贬值,大学生如今被符号为“蚁族”,就是扎堆大都市形成了“蚁窝”。换个地方,换首曲子试试,这样的改变是自己能做主的。(选自2010122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13. 针对“蚁族”的生存,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见解和主张?4分)

14. 文章第⑥⑦两段中,作者揭示了县城、乡镇这些小地方工作生活的“优势”,请予以概括。5分)

15. 第⑧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侧重论证了什么观点?5分)

16. 如果让你选择一首歌词推荐给作者,作为上文的“道理论据”,你觉得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哪一首更合适?请结合上文阅读以及下述歌词的表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链接材料】

  歌词一:山不转哪水在转,水不转哪云在转,云不转哪风在转,风不转哪心也转。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山不转水转》)

  歌词二: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心英雄》)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22分)

一本枯萎的书 包利民

阳光透过窗子照在那本书上,书在奶奶手中,她看得很专注,脸上有一种极恬静的神情,仿佛时光静止。

从没见过爷爷长什么样子,记事起,就知道奶奶捧着那本书细细地看。后来年龄渐长,慢慢地知道,奶奶也曾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她读了几十年的那本书,是《宋词三百首》,竖版线装,通篇繁体字。我常想,当年的奶奶,也该如从宋词中走出的女子,盈盈如出水的莲,婉约中有一抹深情。每次看过,她都把书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动作很慢,就像收拾一种心情,收藏一份记忆。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

奶奶不到三十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她带着几个孩子辗转如篷。只是无论乱世兵戈,还是荒年流离,许多东西都已失落,却不曾弃了手中的那本书。真不知在书中,究竟有什么东西让她如此难以割舍离弃。我对宋词产生兴趣,与奶奶有很大的关系。

听父亲说,那本书就是奶奶的命根子。有一年老宅失火,奶奶不顾安危冲进房中,将书抢出。此后,几乎随身携带,近年来见再无火灾之忧,才将其收入盒中。书已经极古旧,可奶奶依旧用清澈如水的目光,一遍遍濯去上面岁月的尘埃。曾多次动过偷偷翻阅的念头,终是没有,我怕自己猝然的目光,会惊飞栖息于其间的那些往事。

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本宋词,只是不知奶奶的那本中,隐藏着一阙阙怎样的故事。偶尔也会寻愁觅恨填上几首,有时奶奶看见,便会一一标上出律之处。我想,她的词一定填得很好吧,问她,她笑而不语。

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夜里,我陪在她床前。寂寂长夜,她丝毫没有倦意,在昏黄的灯下翻那本看了几十年的书。每翻一页,都小心翼翼,似乎怕吵醒那些过往,又怕不经意触痛时光的裂痕。不知何时,奶奶睡着了,书放在胸前。我轻轻拿下书,给她盖上被子。夜静而长,()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悄悄拿起书,很轻很柔,就像捧起奶奶少女时的心事。

书虽然极旧,却极平整,连一点儿痕都没有。让我惊讶的是,书间的空白,竟写了许多零散的词句,那是奶奶的笔迹。有的字迹年代久远,有的却新鲜如昨。逐一看去,那些词句虽不完整,却柔肠百结,如水之曲,如竹之幽,像一颗颗闪亮的珠子,穿透茫茫岁月,敲打在我的心湖。如“舟散月明,怕沐杏花风,念念红尘远,无踪”,又如“枕中几许清怨,世间一梦年华”,让人尽随离情别怨而轻喜悄愁。一字字,一句句,绵绵密密,补缀着断裂的华年,将曾经的沧海桑田展现于一片柔情之下。

只是,那个让奶奶千回百转、几十年来念念情深的人,会是谁?我想,不会是爷爷吧,爷爷是不识字的粗人,一直以为,他们的结合,也许正是奶奶所有忧伤的来源。奶奶不会用如此锦绣的文字来怀念爷爷的一切,我将书轻轻合上,放在她的枕畔,思绪如蝶翻飞,想去追溯奶奶远逝的飘摇岁月。

奶奶是在一个寂静的凌晨去世的,那时,天上有一钩淡黄的月。透过她安详的容颜,我仿佛看见遥远的当年,看见她的青春红颜,青丝如思念飞扬。经历了那么多的分散流离,无论怎样的际遇,她都不曾让心上生起层层的茧,在她生命最柔软的地方,依然满溢着最初的凄清与深情。

整理遗物时,我竟在那个装书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奶奶早年的日记。日记里,所有的心事都压成了岁月的书签,在少女的心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越到最后便越清晰。竟真的是爷爷,原来,爷爷在奶奶的生命中竟是如此的完美而真挚;原来,情感的沟通并不一定非要那些纸短情长;原来,那本《宋词三百首》是爷爷送给奶奶唯一的礼物!

含着笑,带着泪,再次翻起那本书,每一页都如深秋的落叶般枯萎憔悴。可书里,那些奶奶写上去的词句,就如永不凋零的花朵。那些无边清怨,那些思念与眷恋,使得奶奶走过的所有艰难的足迹中,都盈盈盛满了一曲曲直入人心的骊歌!

一本在流年中枯萎了的书,已尘封了一段往事,而在流年中刻在心中的那份真情,却永远鲜活如初。(选自2010116日《光明日报》)

17第二段中说:“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这是为什么呢? 5分)

18第七段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什么? 请作简要赏析。4分)

19.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20本文语言很美,可谓字字珠玑,写得情真意切,请举例说明。4分)

21.阅读这本“枯萎的书”,你有何感受或收获。(5分)

三、写作(60)

22. 题目:“有一种 。”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我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着,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根据你自己的思索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习作。


九下期中检测题答案

1.1hóngyī、慑、漾 (2) 夭、妖度、镀3)比喻、樱花盛开(4)示例:

2.C A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B、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D、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3.D A、成分顺序不当,应该将“新出土的”移到“展出了”后。B、“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氧化铵等”“它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氧化铵等配置而成”两个句式杂糅,应删去“配置而成”或“里边的主要成分”,在“是”后加“由”字。C、句搭配不当,“落实”改为“纠正”。

4.1)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给我鼓励的一个(2)心远地自偏(3)将登太行雪满山(4)柳暗花明又一村(5)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5.1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荡寇志》或《西游记》2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6示例:英语课里的ABCD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地理课上的经线纬线,让我们知道了天地的广阔。
7示例:“高度决定视野”告诉人们要超越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去认识世界,从而比其他人更早更广地规划未来。“角度改变态度”告诉人们对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不同,劝勉人们多角度分析问题。“尺度把握人生”告诉人们要把握好对待事物的分寸,对事情处理既不能缺,也不能过,更不能不合时宜,这样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大意对即可。

8. (1)尝:曾经。(2)释:放下。(3)去:离开。(4)唯:只,不过。

9.A

10.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也很精湛吗?2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11. “睨之”、“但微颔之”

12.这表现了康肃公对卖油翁高超技艺不得不佩服。

13.不要扎堆大都市,而应换个小地方工作生活,寻求发展,创造自己的辉煌。(意近即可)

14.房价低,专业人才需求大,信息来源几乎与城市同步,人情味浓,“唱主角”机会多。

15.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证了“这个世界的辉煌不都是在大都市创造的”这一观点。

16.歌词一更合适。因为《山不转水转》中的歌词表达的是一种“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通)的生存哲学,这与上文中作者倡导的“换”(改变环境和自己)的观点是相近的。

17.那本枯萎了的书,主要尘封着奶奶的段段往事,是她人生的年轮、生活的写照,保存和翻阅那本书已是奶奶生活的重要方式,她认为还不便给我们看。

18.比喻 引用

19.借助这本枯萎的书,作者体味出奶奶生活的凝重、情感的清愁。步履虽艰,但真情切切。

20.例如:第六段中“每翻一页,都小心翼翼,似乎怕吵醒那些过往,又怕不经意触痛时光的裂痕。”该句用“吵醒”、“触痛”两词把现实与往昔连缀起来,将奶奶平静而郑重地捡拾昨日岁月,回忆人生道路的情形逼真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言之有理,说出个人感受就可以。

22.略。

附《陈康肃公善射》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而自我夸耀。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艺!”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杓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30dc4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e.html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检测题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