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2题西林壁》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发布时间:2019-02-16 07:27: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语文冀教三年级下21古诗二首2题西林壁》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积累古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难度,如果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理解,我觉得难度更大。所以,从学生身边事物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的难度还是有点大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古诗语言精炼,蕴意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背诵古诗 :由学生背诵的《望庐山瀑布》引入本课的学习。庐山风景优美,让我们欣赏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游览了庐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一百多年后,宋朝一位诗人游览庐山,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也写下了一首经典诗篇。 (生答)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目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介绍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

活动2【导入】朗诵古诗

学生欣赏古诗,小声跟读两遍。读古诗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可以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读一遍吗?(师读)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自由练读。齐读。师指导。

活动3【导入】理解古诗

通过读古诗,你明白了什么? :1、理解了前两句的含义。 2、明白了诗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横看、侧看、远望、近瞧、俯瞰、仰视 3横看就是从正面看。横看庐山,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庐山,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远望庐山,群山环绕,重峦叠嶂,近看庐山,奇峰罗列,危峰兀立,俯视庐山,云雾缭绕,仰视庐山,高耸入云。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庐山景色各不相同。 :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 :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苏轼写这首诗十年前也就是他36岁的时候,在杭州担任通判,游览西湖,经历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写下了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是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物也不同。 :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仅用14个字,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那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写作的顺序。可以运用空间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外及内等;还可以运用时间顺序,比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注意了写作顺序,才能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看到庐山的千般面貌,苏轼不禁生出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是学识渊博的苏居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想问问你们,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答: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这两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 乘着飞机看庐山,才识庐山真面目。 只有走遍整座山,才识庐山真面目。 四面八方看一看,才识庐山真面目。 各个角度来观望,才识庐山真面目。 :所以,无论是看风景还是做人,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研究,要客观全面的看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dd46a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e.html

《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2题西林壁》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