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19-08-20 00:03: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呼兰河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萧红,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鲁迅为书作序,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索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19421220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颠峰之作。

《呼兰河传》融进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作品不着力塑造典型的人物,也不刻意丰满故事的情节,而从叙述的结构章法上突破传统、另辟蹊径,用一种率直的真实、凄婉细腻的笔触,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并通过作者年幼时代的生活和感受,反映出呼兰河畔人民的生活、思想和精神状态。

字词汇总

1.字音字形:
  络绎luò yì)不绝   (dié)   不知好(dǎi)   棉袄   火  

赤身(luǒ)体  不(kān)想象   围   窗(líng)   痕()  

   脂抹粉    (qián)   出(sāng)   子  () 

作揖(zuō yī)   多(zan)      家荡产
2.词语释义: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多咱:方言,什么时候,几时。

课文精要

理清结构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倌冯歪嘴子的不幸。

小说以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子为起点,展开了关于呼兰河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那个当街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时常闹出乱子:车马倒在污泥中了,救马的与喝彩的,一时热闹非凡,大人们挣扎许久终于过去了,小孩子掉下去又被救起来了,猪淹死了……大泥坑上总是盛事不断,呼兰河人应付着、忍受着,然而,说用土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大泥坑也许是一种象征,小城里的人们,也是挣扎在人间,被风霜雨雪吹打着,却又麻木因循地生活着: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死了独子,虽然疯了,但依然卖豆芽菜;扎彩铺的伙计们扎出了富丽的阴宅,却依然在人间辛苦地生老病死;小胡同里一篮麻花,可以惹出一家小孩的追打;一块豆腐也能为人们的晚餐锦上添花……事实上,呼兰河人对于死后的想象,要比生前的实际生活丰富得多,一年之中必有跳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逛娘娘庙大会等各式各样的精神盛举。对这些以鬼神的名义兴起的人间盛事,呼兰河人乐此不疲。

在自家的后花园内,是有祖父陪伴的多彩童年,后花园外却是荒凉的院落以及穷困租户的别样人生。长蘑菇的草房子里住着几个漏粉的,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赶车的,他们的日子交织着微末的欢喜和沉默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小团圆媳妇是赶车的老胡家为他们的二孙子娶的童养媳,是一个黑忽忽、笑呵呵的女孩子,然而照规矩经过婆婆的毒打与烙脚心的调教之后,却日渐病倒,又经过跳大神、吃偏方、抽帖儿、用大缸洗澡种种奇特的治疗,终于死去。有二伯是家的一位古怪亲戚,他无家无业,居无定所,生活窘迫,甚至有些小偷小摸的劣习,但同时却又敏感而自尊。他对砖头和云雀讲话,忌讳人家喊他乳名,他年过六旬却被年轻的主人打倒在地,他感到凌辱而想到死,但又缺乏自杀的勇气,最终他的跳井”“上吊成为人们的笑料。临着家后园的磨房里住着冯歪嘴子,他和邻家王大姐不声不响成了家,刚生下的孩子,在零下的温度里只能盖着面口袋取暖,但这并不妨碍冯歪嘴子对生活的执著,他依然努力拉磨,卖年糕,最终王大姐在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中抑郁而亡,冯歪嘴子和他的儿子们却坚强地活着……

有一类作家几乎完全生活在回忆里,萧红可以说是这类作家的一个卓越代表,《呼兰河传》是一篇典型的对于故乡和童年的追忆之作。

把握重点

聚焦小团圆媳妇”——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者

(一)分析小团圆媳妇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

小团圆媳妇躺在炕上,黑忽忽的,笑呵呵的。我给她一个玻璃球,又给她一片碗碟,她说这碗碟很好看,她拿在眼睛前照一照。她说这玻璃球也很好玩,她用手指甲弹着。她看一看她的婆婆不在旁边,她就起来了,她想要坐起来在炕上弹这玻璃球。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看到这个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健康美丽、活泼大方、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既然她精神很正常,那她究竟得了什么病,引来这场惨剧呢?

(二)了解病情。

婆婆诊断: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这孩子的身上一定有鬼。

症状概述:逐渐黄瘦,不思茶饭,白天发烧,夜里做噩梦,惊醒后恐惧哭喊。

(三)探究病因

1.小团圆媳妇为什么常常做噩梦,惊醒后又连哭带喊?

不但她的婆婆,全家的人也都相信这孩子的身上一定有鬼。

于是一些善人们,就觉得这小女孩子也实在让鬼给捉弄得可怜了。

病因初探:

鬼,当然没有;梦,则有可能是现实的镜像。团圆媳妇梦里经常被婆婆殴打,甚至被婆婆吊在房梁上,用烙铁烙脚心,用针刺手指尖。她只是个12岁的孩子,如果这些梦境都曾真实发生过,那么,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天天做噩梦,惊醒时又哭又喊就不奇怪了。

2. 团圆媳妇真的受过梦里的虐待吗?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从此以后,我家的院子里,天天有哭声,哭声很大,一边哭,一边叫。

后来越打越厉害了,不分昼夜,我睡到半夜醒来和祖父念诗的时候,念着念着就听西南角上哭叫起来了。

一直哭了很久,到了冬天,这哭声才算没有了。

从这些情节看,这个被买来做童养媳的小姑娘,的确天天挨打。从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一边哭,一边叫可以想见,她被打得多疼,她心里有多恐惧。

3. 小团圆媳妇凭什么就要忍受婆婆的虐待呢,这两段关于婆婆的心理描写道出了原委:

文段一: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也没有肿得怎样高,也就是十天半月地就好了。

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这就是所有童养媳共同的悲惨命运。一个孩子被吊在梁上用皮鞭子抽昏过去,再拿冷水浇醒,十天半月才消肿;因为想家和走路快,她两次被烧红的烙铁烙脚心,十天半月下不来地,还被用针扎手指尖——哪对生身父母能做出来这种事!可团圆媳妇的婆婆做得理直气壮——为什么?因为:

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

对于婆婆来说,小团圆媳妇不能算一个人,而是一件付了帐的商品。既然小小年纪被买回来,在婆家养大——婆婆就理直气壮地以各种理由随意打骂。

文段二:

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跟头,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

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

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

这就是小团圆媳妇无止无休遭受殴打折磨的理由!

4.病因分析

小团圆媳妇终于了。她怎么能不呢?她没病的时候能多吃一口饭吗?现在她被打得吃不下饭,能不一天天黄瘦吗?天天受到非人的虐待,能不做噩梦吗?她还是个孩子,能不想回自己家吗?最后她被活活烫死。关于她的冤魂,作者在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那桥下有些冤魂枉鬼,每当阴天下雨,从那桥上经过的人,往往听到鬼哭的声音。

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

有人问她哭什么?

她说她要回家。

那人若说:明天,我送你回去……”

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

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

这个结尾哀婉凄凉。

聚焦团圆媳妇的婆婆”——人间惨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1.婆婆的委屈。

小说中写道:

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

婆婆一听她嚷回家,就伸出手去在大腿上拧着她。日子久了,拧来,拧去,那小团圆媳妇的大腿被拧得像一个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的了。

她是一份善心,怕是真的她回了阴间地狱,赶快地把她叫醒来。

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打出毛病,婆婆比小团圆媳妇还委屈。

她认为打团圆媳妇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好人,可如今,随意打骂都成了以往光荣的记忆,因为那小团圆熄妇再打也就受不住了,婆婆怕把她打死,那样,自己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头绳钱、腿带钱、鞋面钱,还有路费和八两银子,就都付诸东流了。

于是她不惜代价给小团圆媳妇治病。于是,跳神赶鬼、看香、抽贴、吃药,花样翻新、变本加厉地折磨小团圆媳妇,直到用大缸和开水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驱鬼治病,把一个原本健康活泼、开朗大方、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活活烫死。

把小团圆媳妇烫昏,婆婆心里也委屈:

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她想要从火堆中把衣裳抢出来。但又来不及了,就眼看着让它烧去了。这一套衣裳,一共花了一百多吊钱。于是她看着那衣裳的烧去,就像眼看着烧去了一百多吊钱。

团圆媳妇死后,她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最后哭瞎了一只眼睛。

2.婆婆的疯狂。

婆婆不仅在管教小团圆媳妇上心肠狠毒,而且在给团圆媳妇洗澡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疯狂。

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

很快的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缸里去。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熟的热水。

开水能烫死人,这难道不是常识吗?婆婆怎么会不知道呢!其他帮忙抬人、浇开水、发善心、看热闹的人们都不知道吗?她们为什么突然之间失去理智,变成一群冷血的杀手呢?

3.婆婆的算计。

文中有一段情节,一些同学不太理解,团圆媳妇的辫子掉了,到底什么原因。

后来又听说那团圆媳妇的大辫子,睡了一夜觉就掉下来了。

就掉在枕头旁边,这可不知是怎么回事。

她的婆婆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

把那掉下来的辫子留着,谁来给谁看。

看那样子一定是什么人用剪刀给她剪下来的。但是她的婆婆偏说不是,就说,睡了一夜觉就自己掉下来了。

从后文可以找到答案,祖父的一段话解开玄机:

我说:她不是妖怪,我偷着问她,她头发是怎么掉了的,她还跟我笑呢!她说她不知道。

祖父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

过了些日子,老厨子又说:老胡家要休妻了,要了那小妖怪。

祖父以为老胡家那人家不大好。

祖父说:二月让他搬家。把人家的孩子快捉弄死了,又不要了。

原来,婆婆看团圆媳妇快死了,于是剪了她的辫子,散布团圆媳妇是妖怪的传言,目的是休妻。这样一来,既不承担责任,另外也省下丧葬的费用。

4.分裂的人格。

婆婆对待团圆媳妇以外的人是什么样的,她还有哪些特点?

媳妇们对于她(老祖母)也很好的,总是隔长不短的张罗着给她花几个钱跳一跳大神。看热闹的人,没有一个不说老太太慈祥的,没有一个不说媳妇孝顺的。一时这胡家的孝顺,居于领导的地位,风传一时,成为妇女们的楷模。

她想一想,她一生没有做过恶事,面软、心慈,凡事都是自己吃亏,让着别人。……虽然说……没有补过路,没有修过桥,但是逢年过节,对那些讨饭的人,也常常给过他们剩汤剩饭的。虽然过日子不怎样俭省,但也没有多吃过一块豆腐。拍拍良心,对天对得起,对地也对得住。

可以说,婆婆是团圆媳妇惨死的第一凶手。可这个无比暴虐的婆婆,对自己的婆婆(胡家老祖母)却很孝顺,她在家里特别计较、算计,可对他人很宽容、对讨饭的很仁慈。于是,我们发现婆婆身上存在着分裂的人格:她集暴虐、残忍、算计与孝顺、宽容、仁慈为一身。婆婆这种分裂的人格,源自她对封建礼教下不平等的婚姻关系,以及女性地位的认同。她孝顺自己的婆婆,因此要求团圆媳妇同样无条件服从自己;她在家里精于算计,可对人宽容仁慈,因此要通过虐待团圆媳妇发泄怨气、实现精神补偿。

聚焦看客”——团圆媳妇惨死的帮凶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

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

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

读这几段,不由想起鲁迅的《祝福》。鲁镇的人们从咀嚼赏鉴祥林嫂的不幸中寻求刺激和快乐,而完全无视祥林嫂的痛苦和尊严。他们不问是非、不计善恶,热衷围观鉴赏生活中的丑陋和他人的不幸,并乐此不疲。而这种快乐表情的背后,是精神上的愚昧麻木以及人性中善良和同情心的缺失。

鲁迅笔下的看客,典型特征是体格健全而灵魂麻木。比如:《示众》中,路边有巡警行刑,于是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一个老妈子不让孩子走,说: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阿Q正传》中未庄的闲人们围观阿Q和小D打架将近半个钟点,连声说好,好!Q从城里回到未庄,唾沫横飞地炫耀自己观赏杀革命党的感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

从《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群人。

主题探究

团圆媳妇悲剧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以女性为主,显示出小说深刻的主题: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不仅来源自封建礼教的摧残和迫害,也源自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一些女性自觉以封建礼教为准绳,以集体无意识的默契,约束和改造其他女性,甚至制造悲剧。

因此,我们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看到:浸透了男权思想的女人与封建意识一起构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吃人网,这些女性,既是吃人者又是被吃者,她们是封建礼教的忠实奴仆,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婆婆在制造了团圆媳妇悲剧的同时,也引发连锁反应——

她人财两失,哭瞎一只眼睛;

团圆媳妇死了不久,胡家大孙子媳妇跟人跑了;

大孙子媳妇的婆婆,羞愧难当,变成了一个半疯;

老胡家从此败落,不大被人记得了。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鲁迅小说的《药》。革命者夏瑜为了救民于水火勇敢献出了生命。可愚昧的华老栓夫妇,却花钱买蘸着英雄鲜血的人血馒头,给得肺结核的儿子治病人血馒头这味药,当然没能治好华小栓的病。对于愚昧、麻木、冷漠的社会和民众,他们需要一剂开启民智、荡涤灵魂的新药。

鲁迅先生是萧红文学创作道路的引领者。鲁迅先生的创作,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萧红在创作上也以揭示病态的国民灵魂为己任,以艺术的手法,再现封建礼教下的吃人和自戕。

萧红说: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无数人前赴后继的牺牲和呐喊,汇成一股洪流推动社会艰难进步文明浩荡前行。萧红的作品,就是这股洪流中一种动人的力量,至今读来,仍然令人血脉贲张。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或生长,丑陋或美丽。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绝不是艰难险阻,绝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

  时代已经非复少年时代了,谁还有悠闲的心情在闷人的风雨中煮酒烹茶与琴诗为侣呢?或者是温习着一些细腻的情致,重读着那些曾经被迷醉过被感动过的小说,或者低徊冥思那些天涯的故人。流着一点温柔的泪,那些天真、那些纯洁、那些无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轻微的感伤,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飞逝了,早已飞逝得找不到影子了。这个飞逝得很好,但现在是什么呢?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然而却需要阿底拉斯的力背负着宇宙的时代所给予的创伤,毫不动摇地存在着。存在便是一种大声疾呼,便是一种骄傲,便是给絮聒以回答。

  然而我绝不会麻木的,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它装得太多,需要呕吐。于是我写着,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比少年时代的那种无愁的青春更可爱啊!

  但我仍会想起天涯的故人的,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1938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在军旅之中生活很久,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率真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并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

  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段时间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但萧红南去了。

  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未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约一星期前收到)告诉我,萧红因病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绝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作出的伟大牺牲。

  生在现在的这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而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在活着的时候。你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脱险回国的朋友,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危险。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

  只要我活着,朋友的死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未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风雨已停,朦胧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有删改)

  1 结合全文,请解释第2段画线词语絮聒在本文中的含义。

2 赏析加红处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这句话的含义。

3 通观全文,题目风雨中忆萧红风雨有哪些含义?

  4 题目是,文中却了很多,请简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絮聒,本义是唠叨不停,这里是指当时某些人对萧红等作家的怀疑和诋毁。

2. 表面上写”“云块”“阴霾等自然景物,构建出一种压抑的意境,实则写当时政治气候很压抑,脏布等写出了对进步作家们的污蔑。

3. 落笔好像是写当时自然中的风雨,实则是写斗争风雨、政治风雨。自然风雨使桃李”“随风而倒,但桃李有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政治风雨也摧毁了一些作家的肉体,但他们精神不倒。

4. 本文重点不在回忆萧红的生平事迹,而是针对当时对萧红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和污蔑的现象,进行澄清。议论直接表明作家的态度观点,对萧红表示了崇高的评价和敬意。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还不如说是一篇为被污蔑者叫屈平反的檄文。

拓展阅读

温暖与苍凉交织,含泪的微笑

——简析萧红《呼兰河传》

老师曾经说过:“文学就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这篇曾经被文学泰斗茅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景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呼兰河传》 ,它的作者萧红,用她温暖的童年回忆和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丰沛的才情与越轨的笔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温暖与苍凉交织的呼兰河小城,透过《呼兰河传》我们仿佛看到了萧红先生那满含泪水的微笑。前两章作者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生动自然。小说以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子为起点,展开了关于呼兰河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面对沉积着层层淤泥的给自己带来灾难的大泥坑,人们宁可想方设法地绕道而行,或者幸灾乐祸地在围观抬车抬马,淹鸡淹鸭中获得乐趣”,也不愿改变现状。大泥坑也许是一种象征,小城里的人们,也是挣扎在人间,被风霜雨雪吹打着,却又麻木混沌地生存(而非生活),感受不到生命的珍贵与死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的结果”,都是被动的生生死死。茅盾在给《呼兰河传》作的序中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了呼兰河城的生活状态: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 唱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 ,乃至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作者在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默的写法使人感到悲凉,凄苦。第三章是作品里最温暖的一个章节,写祖父与 后花园中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而后花园吸引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后花园中还有慈爱的老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教念诗, 烧小猪, 烧鸭子吃。 在祖父的庇护下, 无忧无虑,活泼任性。萧红自己曾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 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

'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祖父的言行,影响着萧红的一生。儿童视野里那个美好的后花园,实际上是萧红心目中家的象征,而生命中那个后花园,是萧红永远的精神家园,是一个蕴满忧伤和甜蜜的情结。第四章则反复在说一句话——“我的家是荒凉的”,这似乎才是《呼兰河传》最深的意味。也逐渐完成了向下一章节的过渡。 第五章写了小团圆媳妇,写她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然而更可悲的是,她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她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表面看来,害人者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众乡邻们,实际上,他们也是受害者,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愚昧落后导致了国民的冷漠麻木,迷信自私的灵魂和病态人生。小团圆媳妇的死是一出悲剧,但有着更深悲剧意味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他们不是坏人,但却组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突出的表现了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以及作者的悲怆和苦痛。第六章孤苦无依的老人有二伯,努力维护着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是身处奴隶地位而不自知的悲剧人物,却有着喜剧式的言行,让人心中不禁充满辛酸和同情。萧红是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的。用茅盾的话说,《呼兰河传》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虽然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极容易满足”,最低级的植物似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他们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生活着,不预约希望,也看不到光明,这种巨大的历史惰性,为呼兰河人原本就灰暗的日常生活笼上了悲凉、苍凉的气息。第七章 萧红着重刻画的三个故事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就是冯歪嘴子,他坚韧,顽强,与命运抗争。在愚昧落后的呼兰河畔,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演出了一幕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爱情悲剧, 给精神空虚的人们提供了无尽的谈资和莫大的刺激。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很有把握似的,他不但没有感觉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于是他照常生活 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 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萧红在悲悯的目光中,看到了呼兰河地方生生不息的希望。藉由冯歪嘴子 ,展现了她对这块乡土的祝福与期待。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这就是萧红用越轨的笔致向我们展示的呼兰河小城,温暖中带着苍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9ef4f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c.html

《《呼兰河传》知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