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2-18 10:41: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摘要: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均属于离人类出现最近的地质时期,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分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分别阐述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对生物特征与分布的影响。

关键字:新构造运动、第四纪气候、地貌、生物特征及分布特点

新构造运动是第三纪以来所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老构造运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新构造运动具有许多不同于老三纪以前构造运动的特点,如: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可由现代地形及各种现代外力作用的地质现象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1]

1、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自新第三纪以来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存在着明显的间歇性特点,即强烈的活动时期与相对宁静的时期交替出现。主要表现为:(1)地貌发育的阶段性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与相对宁静的震荡性交替,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多旋回地貌、如多层夷平面、多级洪湖台地、多级河流阶地、多层溶洞等。(2)第四纪沉积的间断与韵律性沉积物的韵律性主要表现在粒度和成因类型的有规律更替两个方面。沉积物由下往上粗细的变化,粗粒沉积反映新构造上升引起地形的切割和起伏增大,细粒沉积则与随之而来的地壳相对宁静阶段地形的夷平阶段一致。(3)断层的间歇性活动大量活动断层呈现活动平静再活动的历史,是新构造断裂活动的普遍规律。如我国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全新世以来曾发生过四次快速错动事件(4)地震活动的韵律性我国历史地震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本世纪地震活动都呈现明显的韵律性。自1897-1980年来我国曾出现过四个地震活跃幕,即1897-1912年、1920-1937年、1946-1957年、和1960-1980年。(5)火山活动的多期性我国东部新生代活动火山自始新世以来,可划分为三期,分别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其中晚第三纪是中国东部火山活动的高潮期,第四纪火山活动则是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尾声阶段[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82e2a65acfa1c7ab00cca3.html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