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总结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1、保留法。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年号、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对译,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如:
“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2005年福建卷)此句中“吴王、勾践是人名,“姑苏”是地名,翻译时就不需译出。
又如: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2001年全国卷此句中,“骑劫”是一位燕将的姓名(据原文中“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的一句推断为人名),不能错译为“骑兵劫持”之意,否则,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2、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
如: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005年浙江卷此句中“盖”是句首发语词,无义,在翻译时应该剔除,而不能“臆”译为表推测的“大盖”之意。
又如:
“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2006浙江卷此句中“同类之相咬”的“之”用在主谓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必译。
3、添补法。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等,在翻译时,需
1/6


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惟其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得完整、通畅、达意。
如:
X朝罢xx,xx迎曰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此句中划线的部分在翻译时必须补出省略的成分“何(听
朝)罢晏也”),才能做出正确的翻译(“为什么散朝这么晚?”)。
又如: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2005年上海卷)此句在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可译为
“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的优美之景)而不能再建造(其它亭)了”。如果省去后半句括号内的补充译文,译成“只能记述而不能再建造了”,就会显得令人费解!
4、替换法。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
(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或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如: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全国H
句中的妻子”在古文中的意思为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汉语中它的词义缩小了,仅指“妻子”而已。因而,在翻译时须用“妻子和儿女”加以替换。
5、调序法。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如: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全国卷)此句属于状语后置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因此,翻译时应调整过来,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又如: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此句属于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把前置的宾语调
2/6


整过来(即“其谓李将军也?”),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可译成“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6、释义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阅卷方便,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而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体现在句中的关键词。在答题时,如能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就能轻易地得分;若翻译错误,或不准确,就会遗憾地丢分。如何翻译这些关键词呢?
①联想课文推断。在翻译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词”,左“推”右“敲”之余,仍不得要义。殊不知,这些翻译上的“拦路”词,却是课文中的“熟词”。此时,你若能联想到课文中有关词句的用法,互为比较,辨析异同,就能准确地推断出它的含义。
如:
“《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2007年诸暨市期末卷)此句中“有奇”二字,易错译成“有奇特的景观”。如果能联想到初中课文《核舟记》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此句学生皆知其译意为“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就可准确地推断出试题中的“有奇”为“多”之意。
又如:
“亡何花开,薄如蝉翼。”此句在翻译时如不作联想,颇为棘手:
句中“亡何”究为何意?若能联想起课文《促织》中“无何,宰以卓异闻”,便会疑窦顿消,豁然开朗:
“无何”为“不久”之意,而“亡”通“无”,“亡何”即“无何”,则可译为“不久”,此句就能顺理地翻译为:
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②语境分析推断。有些文言词语仅凭所在文句,有时是不易理解的;有些文言词语本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单依所在文句,词义亦是难以定夺的。此时,需借助句子上下文意(即语境)来推知词义。
如: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
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谓其麾下曰:
3/6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
刭。2002年全国卷划线句中“竟死”二字,如仅凭臆测,易错译为“竟然因此而死”。据下文语境可知,李广是死于“自刭”,而不应是因“以射为戏”而死的。由此,“竟”可推断为“终”,“竟死”则为“一直至死”之意。
又如: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浙江省卷)划线句看似简单,,如不作语境探究,则易误译为:
“距离远的三年调一次,距离近的一两年调两次。”而据上文语境(朝廷轻率地任命官员,又在短时间内多次更换),
“远者”近者”则应译为“时间长
的”时间短的”,而非“距离远的”距离近的”之意。③语法分析推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凭借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主、宾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来推知词性,进而推知意义。如: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2005年浙江省卷)此句若要翻译正确,需先弄清楚“除”的含意,如不加认真思考,很容易误解成“废弃”之意。如作一番语法分析,则会发现此意不当:
“甚”,意为“很”(副词),作句子状语;“芜”,意为“荒芜”(动词),作句谓语。由此,可推断“庭除”为主语,而主语须由名词担当,则“除”应为名词。
据“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可推知“除”为名词时有“台阶”之意。故划线句可译为:
“庭院的台阶很荒芜,堂房廊屋很残破。又如: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2002年全国卷”此句中的“樵”,易误译成动“打柴”之意。其实,此句中“取”是动词,“樵”处于宾语的位置,其词性应为名词,故宜译“木柴”之意。
巧借修辞释义。文言文中,常存在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假如不作处理就直译这些句子,则会使译文显得不当。
4/6


如: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此句中的“金城”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喻为“坚固的城墙”,不能直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又如:x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年全国卷I)划线句中“口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饮食”,故整个句子可译为:
“因为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
固定结构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在使用时形成了固定结构模式,如表疑问的常用奈何”若何”等,表测度的常用无乃••…乎”得无…•乎”等。在译句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固定结构,句子便可流畅译出。
如:
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此句采用了其……,•其……表选择的固定结
构,可译为是••…;还是……之意。弄清此点后,该句便无翻译障碍。此固定结构,可从初中学过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以印证。
又如:
“X朝罢xx,xx迎曰: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划线句若翻译成“难道不饥饿疲倦吗?”,显然语气显得
生硬,不合樊姬关心楚庄王时说话的口吻。其实,此句采用“得无”的固定结构,有恐怕(莫非)……之意,就可译为恐怕您饥饿疲倦了吧?”此固定结构,也可在《促织》中的“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一句得到印证。
词类活用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等,在翻译时需根据其活用进行译意。
如: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全国卷)此译句中“廷”和“面”属名词作状
5/6


语的用法,在译句时必须体现,可分别译为“当廷”和“当面”。
又如:
“奇之,立许字以女。”(2005年山东卷)此句中“奇”是意动用法,须译成认为•…非凡(与众不同)”。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技法,至于其他技巧也不再赘述。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光凭技巧亦不足取,仍需在平时脚踏实地地训练,否则纸6/6

上谈兵,空无所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f1adbe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94.html

《法总结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