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救》教案、说课稿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29 22:41: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网上呼救》教案

沙沟中心学校 王得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互联网的作用与神奇,知道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珊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地图,直接感知“距离的遥远”
  1.我们来看看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两国之间相隔几万里,可是有一种东西却可以让两地的人就像近在咫尺,这就是互联网。(出示:世界地图和互联网的介绍)
  2.教师简介互联网: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的《网上呼救》讲述的正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网上 呼救 (齐读课题)

3.理解“呼救”的意思

网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解释一下“呼救”吗?

板书:求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浏览课文。想一想,苏珊为什么要网上呼救呢?最终获救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体会到的?

2.带着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三、自学

1、自读课文,把文章读准确、流利,概括文章大意。

2、默读或浏览课文,找出苏珊在网上呼救的原因以及获救的原因,认真进行圈点批划,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做梳理、归纳。

四、 交流展示

1、开火车读课文,纠错。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共同梳理:(本文写了一个帮助人的故事,美国男孩桑恩凭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

板书:芬兰的苏珊

3理解苏珊在网上呼救的原因

1)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①通常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呼救?

②苏珊为什么要在网上呼救呢?快速默读,找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苏珊只

能在网上呼救的理由。

2)精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能从中找到几个理由?
  理由:①整个楼面只有她一个人
  ②电话无法拿到

正因为如此,所以苏珊现在仅仅能做的就是上网发出求救信息。

4、一个美国男孩桑恩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苏珊及时获救,这太神奇了!那么,最终苏珊能够获救,原因是什么呢?

预设:(1)桑恩的爱心

2)科学的发达,网络的方便、快捷

(从桑恩看到苏珊的呼救到苏珊获救,可见时间之短)

补充:芬兰位于北欧地区的一个发达国家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两国之间如果使用飞机组织救援需九个小时,然而桑恩利用网络仅用了短短半小时左右,使救援行动变得快而及时。

板书:快及时

3)当地急救人员的及时救助。

梳理:苏珊最终获救是桑恩、美国急救中心、当地急救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

板书:桑恩、美国急救中心、当地急救人员

5、小结

桑恩在苏珊旧病复发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人与人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爱,那我们就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

6、延伸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不仅要赞美桑恩的爱心,工作人员的负责,更令我们赞叹的是互联网的神奇作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除了上网玩游戏,网络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小练笔)

五、 总结全文

引读全文,感受人间的真情。

总结:帮助人与被帮助人远隔千山万水,一个身在美国,一个却身处芬兰,两个不曾谋面的人,只是通过小小的屏幕,靠电脑网络联系在了一起。桑恩的爱心、互联网的快捷拯救了苏珊的命,我们真要为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而喝彩。希望同学们要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便利。

板书设计:
     网上   呼救
   (快及时) (求救)
          
       芬兰的苏珊 ← 桑恩、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      救援         (热心爱心)
          得救

《网上呼救》说课稿

沙沟中心学校 王得莲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的第4篇阅读材料《网上呼救》。《网上呼救》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小男孩桑恩,领略了网络的方便和快捷。课文描写了美国男孩桑恩靠小小的荧屏,利用神奇的网络挽救了远在大洋彼岸的芬兰女孩苏珊的生命。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会深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为互联网的方便、快捷而创造的奇迹心生感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互联网的作用与神奇,知道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珊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她的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用具

世界地图、卡片

六、 说教学过程

结合《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授课程序:

(一) 以谈话及问答的形式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 回忆阅读方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四) 同桌交流学习收获,对自主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并进行拓展思维练习。

(五) 盘点本节课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网上   呼救
   (快及时) (求救)
          
          苏珊 ← 麦克、美国紧急救援中心、芬兰紧急救援中心
           ↓      救援         (热心爱心)
          得救

八、说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显现了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我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感受了网络的快速、便捷,又领悟了网络故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辉。

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美国和芬兰所处的位置和时差现象,知道芬兰已是凌晨两点,就是美国傍晚六点多钟,在这“漫长”的一个多小时里,面对死亡的威胁,苏珊强忍疼痛,不仅不断借助互联网发出求助信息,还经受住了疾病的折磨与痛苦的煎熬,一直坚持下来了。同时,桑恩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抓紧分分秒秒,通过互联网为苏珊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让孩子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勇敢的小男孩。

不仅如此,孩子们通过学习还感受到,正是网络的快捷,才为苏珊战胜病魔,才为人们的爱心救助赢得了时间,自然为互联网创造的生命奇迹惊叹不已。

不足:表达能力有待于提高,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会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d423ec6529647d26285243.html

《《网上呼救》教案、说课稿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